试卷类型:A
高三年级考试
历史试题
2024.0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容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趣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一般会在国君之下设相,以辅佐国君总理政务。燕昭王任郭
魄、刷辛、乐毅,几灭强齐,辛、毅皆赵人也。楚悼王任吴起为相,塔侯忠楚之强,(吴起)盖
卫人也。”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争霸战争促进政治统一
B.血缘政治传统遂渐被打破
C,宰相制度已经正式确定
D.世卿世禄制度已被废除
2.表1为有关唐代医疗情祝相关记录统计表。掘表中信息,可知当时
表1
出处
相关记录
吕颂《为张待耶乞人
管区内“素多瘴病”,又“绝无医人,幸乏药物,深入穷
勤表》
谷,无处市求,任重命轻,何可言疾。”
元镇《叙诗守乐天
道州之地,“夏多阴雾,秋为痢疟,地无医巫,药石万
书子
里,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
李德裕《与地谏议书
“自十月得疾,伏批七旬,属纩者数四,药物陈,又无医
三苦》
人,委命你天,幸而自活妇”
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A.民众卫生意识普遍淡薄
B.政府轻祝医疗人才培养
C.基层医疗资源较为匮乏
D.常年战乱生存环境恶化
3.图1是元朝疆域图,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一一政权欢界!
“行省界
饮姿开闪
黎合台开网
宜这瓷帮电
图1
A.多民族政权并立阻隔东两交通
B.新孤地区开始接受巾央的管辖
C.行省的设置遵循山川形便原则
D.元期边孤治理与内地趋于一致
4.17世纪前期,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改全书》中写道:“土苹,一名土豆,一名黄
独。越生,叶如豆,根圆如卵,肉白皮黄,可水计煮食,亦可茶食。”这段记载可用来说明
A.东西方的物品交流速度加快
B,海上丝绸之路得到稳步发展
C.我国可用食物种类更加丰官
D.中国与关洲开始了直接往来
5.涪朝对官史考核每三年一次,各级考核挂立在德绩结合之上,德才并重,以德为
主,德是考核指导原则,皱是考核具休内容。清朝这一做法
L,旨在提升官员执政能力和忠诚度
B.目的是树立良好消明的社会风气
C.保证了国家经济纂米和政治稳定
D,建立了一支清廉高效的官镣队伍
高=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高 三 年 级 考 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4. 01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D C A B B C A D B A A C B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朱熹为培养人才而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守则。(1分)它明
确了教育的目的、教育教学的过程,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1分)教育学
生要有等级秩序观念、讲求诚信。(1分)教育过程要遵循学、问、思、辨、行的治学顺序,
达到“穷理”“致用”。(1分)强调加强自身修养的修身之道。(1分)树立不追逐名利的处
事之道。(1分)加强自律和内省的接物之道。(1分)
它成为封建社会教育的共同准则,为后世书院和学校的学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开
端。(2分)对书院和学校的管理,学员的读书上进、道德修养水平和教书育人起了推动作
用。(2分)使书院成为延续封建统治和强化社会教化的工具,推动了纲常伦理的社会教化
作用。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道德伦理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宝贵的思想
遗产和精神财富。(3分)
17.(13分)
(1)特点:以汉口和恰克图为中心,贸易路线长,横跨欧亚大陆。最初由晋商主导,与
俄商合作开辟,持续时间长。后期俄商垄断茶市的生产和销售,带一定的殖民色彩。20
世纪初日趋衰落。(4分)
(2)兴盛原因:中国茶叶品质的优越和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俄国和欧洲市场
对茶叶的需求和对中国茶叶市场的依赖。汉口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汉口通商
口岸的开辟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俄商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晋商等商帮的长
期努力与坚持。(6分)
衰落的原因:英俄对茶叶市场的争夺及世界新兴茶叶市场的竞争。战争的破坏和国
内外政局变动的影响。对华茶贸易限制政策的影响。(3分)
18.(14分)
态势:由西南省份大量迁入东南沿海地区。由东北、华北、华东地区部分省份迁入京
津地区。由中部省份大量迁入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新疆部分地区。(3分)
原因: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大量劳动力得以解放。东南沿海和乌鲁木齐等
成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京津地区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强大的吸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2页)
{#{QQABTYaAogAoABJAARhCUQWaCkKQkBGCAIoOwFAMoAAAwANABCA=}#}
引力。国家重大战略的推动,受户籍制度改革深入和城市化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地区间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生存或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等。(5分)
影响:
对迁出地而言,人口迁移造成当地劳动力不足,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也在一
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2分)
对于迁入地来说,给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
的交流。但也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2分)
科学、合理、有序地引导人口流动,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2分)
19.(14分)
国家实力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影响近代国际海洋法权的变迁。(2分)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加紧对海洋的争夺,抢
占殖民地。通过签订条约分割大西洋和太平洋,获得海上贸易垄断权,开创了近代国家
海洋规约的先河。(2分)17世纪,荷兰依靠强大的造船能力和商业能力,成为欧洲海上霸
主,并提出了自己的海洋法理论即“海洋自由原则”。(2分)18世纪后半期英国逐渐确立世
界海洋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打破了昔日海洋帝国的势力范围,并推动了海洋自由、
公海与领海等理念的产生与发展。(2分)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地经
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西方国家争夺海上主导权的斗争日趋激烈,19世纪
末20世纪初美国提出海权论,反映了对外扩张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2分)20世纪中叶
以来,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第三世界国家
在推动国际海洋立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法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体现了和平与发展
的时代要求。(2分)
国家实力的消长导致国际海洋法权控制的强弱。国际格局的变化和调整影响着
对国际海洋法权的掌控程度,影响着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2分)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2页)
{#{QQABTYaAogAoABJAARhCUQWaCkKQkBGCAIoOwFAMoAAAwAN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