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历史 试 题
本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题。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一大题时,选出每小题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二大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发现,距今约5500年前,在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晚期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安徽凌家滩遗址的高等级墓葬中,出土的玉人姿势都是双手并拢捧在胸前,非常相似。这说明当时
A. 区域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交流
B. 先进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汇聚
C. 开始出现“以玉为美”的观念
D. 中原文明对周边地区文化辐射
2.据研究,战国时期,六国之人把秦称为“虎狼之国”或“虎狼”,如苏秦、游腾、屈原等,至秦末及西汉时亦然。相反,六国合纵称为“纵亲”,背弃了合纵关系被称为“负亲”。这些称谓主要反映出
A. 秦国商鞅变法存在不足
B. 秦国儒家文化相对落后
C. 六国与秦在文化心理上的对立
D. 东方六国地区严格遵守宗法制
3.西汉时,除汉武帝曾四次亲自受计外,并无皇帝受计与召见计吏的惯例。东汉光武帝时起,计吏到京后,在向司徒、司空上计后,还要参加次年正月旦的朝贺大典,受皇帝接见,并回答皇帝提问。汉代郡国上计制度的变化
A. 便于皇帝加强对地方的掌控
B. 维持了汉帝国的有效运转
C. 抑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D. 完善了地方官吏监察制度
4. 表 1中内容是关于唐朝政府与回约关系的信息(部分)
表1
据表中信息可判定的史实是
A. 唐朝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有所缓和 B. 唐朝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
C. 回约对唐朝统治稳固有突出贡献 D. 陆上丝绸之路实现畅通无阻
5. 宋元时期,油菜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南宋《务本新书》记载: “十一月种油菜。稻收毕,锄田如麦田法。即下菜种,和水粪之,芟去其草,再粪之。雪压亦易长,明年初夏间,收子取油。”元代《农桑衣食撮要》也记载“九月种油菜,宜肥地种之,以水频浇灌,十月种则无根脚。”这表明,宋元时期
A. 农民兼顾土地养护和利用 B.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 出现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 D. 榨油技术得到较大提升
6. 表 2 鸦片战争前后民夷冲突统计表(部分)
夷人肇事 国人肇事 中英冲突 群体性冲突
战争前 9 2 6 0
占比 81.8% 18.2% 54%
战争后 2 14 16 8
占比 12.5% 87.5% 100% 50%
表2 中所述现象
A. 充分说明民众固守传统的华夷观念
B. 凸显了民众的国家认知与民族情感
C. 反映了晚清外交制度变革的复杂性
D. 揭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7.中国外交表现出“第一次之进步”,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在与列强交涉中“始争终让”的外交惯例,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尊严。在国内,“国民觉知强权虽强亦不能全灭公理,宜力图自决,起为废约运动。”与这一外交“进步”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A. 义和团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8.1938年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教育计划与国防计划之联系方案大纲》,规定高等教育宜添授国防教材,如中文科添授近百年外交史之研究; 中等教育须重视精神训练,“历史教学须于本国史上过去之光荣抗战英雄及抗战建国之国策特别注重”;小学社会科宜注重历史部分。该方案
A. 旨在加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 B. 重视培养国民的民族意识
C. 彰显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D. 体现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
9.1948年1月 7日,中共中央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自己动手,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3月 25日又进一步发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作了三项补充规定。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
A. 表明中共认为决战时机成熟 B. 说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C. 推动民主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D. 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10.20 世纪50年代读报组在山西农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左权县麻田读报组在学习美帝侵华的历史和中朝关系等文章后提出了“多生产一颗粮食,就增加一分力量”的口号。农民积极开展生产竞赛,全省 1952年一年超额完成增产约 2 万亿元的爱国增产节约计划。读报组的活动
A. 大幅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 B. 加速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
C. 符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D. 助于发挥民众的主人翁精神
11.1985 年6月 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 “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这一战略的转变
A. 表明我国着力改变国际旧秩序 B. 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 基于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D. 深受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
12. 葬礼演说是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制度,体现了城邦官方的意识形态。演说赞颂的对象,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城邦公民集体。但到公元前 4世纪末的演说中,将军成为主要的赞颂对象,公民集体只是作为陪衬出现。赞颂对象的变化反映了雅典
A. 公民丧失了爱国热情 B. 城邦制度基础有所动摇
C. 民主政治进程发展缓慢 D. 城邦民主制度已经腐朽
13. 图1是英国国王查理二世(1650—1685 年在位) 通过一种被称为“国王的触摸”的公共仪式来治疗淋巴结核病患者。这是欧洲君主常用的一种做法,国王把手放在患者身上,来治疗当时一些疾病。这一现象
A. 符合神化王权的需要
B. 是近代科学兴起的条件
C. 表明君主权力不断加强
D. 有利于教权控制王权
14.在英国,18、19世纪的议会至上原则,随着行政权力的增强实际上已被抛弃了。20世纪以来,已经不是议会至上,而是内阁至上,是内阁控制议会,而不是议会控制内阁。因为议会的大多数动议由内阁提出,对于这些内阁的动议和提案,作为群体的议会,只能表示“是”或“否”。这一局面反映了英国
A. 君主立宪制仍待完善 B. 权力制衡遭到破坏
C. 宪政体系下权力重构 D. 政党政治受到阻碍
15.1921年春,列宁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付给国家资本主义较多的贡赋,不仅不会葬送我们,反而使我们通过最可靠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1922年,列宁在俄共(布) 十一大报告中指出,“只靠共产党员的双手来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在这一思想调整下苏俄
A. 找到了解决农业发展落后的路径 B. 重视发挥市场因素的重要作用
C. 引入了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模式 D. 以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16.拉美是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兴起最早的地区。第一个创建的拉美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中美洲共同市场(1960年),其后又陆续成立了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1960年成立,1980年改组为拉美一体化协会)、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1973 年)、拉丁美洲经济体系(1975年) 等组织。这些组织的成立
A. 弱化了拉美地区与发达国家的联系
B. 表明拉美国家经济模式正在转型
C. 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D. 有利于提升拉美国家的国际话语权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52分。
17.(10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唐令) 诸户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每里置正一人, (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听随便量置。) 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在田野者为村, 别置村正一人。 其村满百家, 增置一人, 掌同坊正。 其村居如满十家者,隶入大村,不须别置村正。
——《通典》卷三《食货三·乡党》
材料二 (唐代) 里正、村正成为主要的乡官,唐政府在强化里正、村正政治地位的同时,也给予里正免除赋役、村正免除杂徭的优厚待遇,里正、村正得以全面介入乡村社会。 乡官制度的崩溃,使两税之法的应用受到极大挑战,唐政府彻底放弃了全面控制乡村社会的努力,转而寻求更为务实、更为有效的乡村治理方式。在富户阶层崛起的背景下,国家顺势培育富户阶层,将其纳入到国家的行政体系之下,并赋予行政使命和经济义务,也实现了乡官制到职役制的历史转变。
——摘编自商兆奎《唐代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乡村治理的特征。(4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乡村治理政策变化的原因。(6分)
18. (12 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表3 中国冰雪项目发展历史简表
时 间 概 况
隋唐 居住在蒙古高原的古代民族已经踏着“木脚”或乘着“木马”在冰面飞驰, 追逐猎物
元代 叶尼塞河上游的民族会把动物骨头磨光,绑在脚底, 踏着它在冰面上滑行
清代 冰嬉是对冰上运动的总称, 包括基于滑冰的各种竞技、娱乐和表演项目。它诞生于努尔哈赤时期,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宫廷冰嬉典礼在冬至后正式举办,皇帝会亲临观看,对表现出色的人进行奖赏。道光后期, 冰嬉在宫廷衰落, 但在民间继续发展。
近代 西式溜冰的引入始于租界。天津和北平最初的滑冰场基本都在租界内,租界内的洋人将西方的冰雪运动照搬到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溜冰运动在北京渐渐热起来, 溜冰成为“冬季最摩登之运动”
建国初期 1953、1955年中国成功举办第一、二届全国冰上运动会。1963年,我国选手罗致焕获得1500 米速度滑冰金牌并打破世锦赛记录,成为中国第一位世界速滑冠军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80年代, 国家体委提出“北冰南展,北雪南移”战略,为冰雪运动向南扩进提供了政策支持。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在哈尔滨成功举行,滑雪作为时尚运动走入大众视野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作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以简约、安全、精彩的庄严承诺和办赛标准为世界提供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盛典
—摘编自张磊落、郭子瑄、涂芝仪《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历程、新时代特征及未来展望》
围绕“中国冰雪项目发展变迁”这一主题,从表 3 中选取多个时期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有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9. (16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书院最早出现在唐朝,当时它不是学校,而是朝廷收藏和校勘图书的地方;民间也有书院,是私人用于藏书的地方。唐末,官学衰败,许多士子来到书院求学。北宋初年,政府无暇顾及教育,书院的出现大大弥补了官学的不足,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宋代虽有中央官学和州、县的官办学校,但是名额有限,不能满足更多读书人的需求,且地方州、县学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宋代书院中的主持人大多是有名的硕学鸿儒,发扬了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吸引士子不远千里而来。
—摘编自孟倩《中国书院与西欧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大学前期以教会办学为主,后期以城市世俗办学为主。分别从教皇和国王的“特许状”中取得不同的办学自主权。西欧中世纪大学拥有的自治权是一种法权,
是由教皇或国王颁布的,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是稳定的和不可剥夺的。中世纪大学尽可能地为所有人提供系统和廉价的教育,大学课程包含了文、法、神、医四科,以神学为尊。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式一般包括三种:讲座、评注、辩论。辩论教学是西欧中世纪大学的教学特色,辩论这种集体的智力训练方式是中世纪大学对于欧洲教育的创造性贡献。现代西方高等教育的不少方面,能清晰地看到中世纪大学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特征。带有职业培训色彩的城市学校,贵族气息浓重的宫廷学校、骑士教育等,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当时的世俗社会教育产生影响。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外国教育史》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书院发展的表现及原因。(7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指出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9分)
20.(14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0年,数以百万计的机械锭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并被纺成纱线织成布料,而是由数以百万计的奴隶在美洲种植园里种植,供应数千里之外的需求极大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在世界各大洋装载着美国南方棉花或英国棉纺织品的蒸汽船,取代了穿越撒哈拉沙漠驮运西非棉纺织品的骆驼商队。到1860年,棉纺厂遍及欧洲、北美、印度、墨西哥和巴西, 英国控制着世界机械纺纱锭的 67.4%。 19世纪中叶, 俄国在棉纺织品方面实现了自给自足。在墨西哥,到1843年有25,000 支纱锭和 2600 架织机。1857年,瑞士的纺纱锭数达到了 135万支。到 1860年,棉纺织品成为美国在资本投入、就业人员和产品净值方面最重要的制造业。
——摘编自(美)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二 中国引种美棉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在1865年,英国商人将一些美棉种子带到上海试种后,一些地方督抚和实业界人士亦购买种植。1904 年,商部从美国输入大批美棉种子,分发山东、直隶、江苏等省的棉农种植,极大地促进了美棉的传播。到1910年,大批量引进美棉的省份已达十余省,多有成效。据不完全统计,1910 年移植美棉之产量湖北484,000担,河南177,184担。伴随美棉种植面积的扩大,清末棉花的出口贸易日增月盛。
—摘编自苑朋欣《清末美棉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等
材料三 中国国务院于1978年以后多次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并辅之以多种生产扶持政策,1984年全国棉花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1989年,为制止抢购棉花产生的混乱,国务院支持供销社执行收购政策,提高了棉花收购价格,粮棉比价也上升到有利棉花生产的区间。1992年国务院提出“价格放开,经营放开,建立社会主义棉花市场”,进行棉花放开试点。 ——摘编自林银海等《沉重的棉花》案例分析报告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十九世纪中期世界棉纺织业领域的行业发展形势。(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近代美棉在中国推广种植的因素。(5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棉花产业政策的特点。(3分)历史试题答案
1-5: A C A C A 6-10: B C B D D 11-16: C B A C B D
17.(10分)
(1)设置“行政村”,行政村兼有地方治安与赋役管理的制度(自然区划村坊制与行政区划统一);伦理亲情与农业力田均加以重视。(4分)
(2)原因:便于赋税征收;基层社会力量的变化;(政局动荡)安史之乱后,国家对加强基层控制的需要。(6分)
18.(12分)
示例:
论题:我国冰雪项目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密不可分(3分)
论证: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冰雪项目和生产生活结合,弥补了生产生活资料的不足,具有民族特色和娱乐性,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晚清时期,伴随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冰雪项目丰富了人类生活,在贵族的娱乐生活中相对丰富。
民国时期,我国近代化得到发展,开埠口岸及大城市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尤为突出,冰雪项目在中国得到一定传播。
建国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得到发展,国家注重发展国民体育和增强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冰雪项目。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大力推广冰雪项目,冰雪项目日益大众化。
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我国积极承办全球综合性冰雪体育盛会,克服重重困难并取得圆满成功,体现了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以上论据,每个时期3分,共9分;任选三个时期即可。
其它论题合理也可得分,其它论题参考:
中国冰雪项目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
建国后中国的冰雪项目得到发展;
中国冰雪项目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19.(16分)
(1)表现:官方书院与民间书院并存;书院由藏书之所发展到讲学之所
官学无法满足士子读书需求;科举制度的发展;北宋印刷术的发展;私人讲学传统的影响。(7分)
(2)特点:受到教权和王权的影响;办学自主权受到法律保护;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化;受众范围广(5分)
影响:对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发展有重要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利于市民阶层壮大(4分)
20.(14分)
(1)工业革命(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英国棉纺织业在世界领先;棉纺织业存在机器工业和手工作坊两种形态;棉花产业资本促进棉纺织品从生产到销售范围扩大。(6分)
(2)因素:有识之士的推动;地方政府的支持;美国棉种的技术优势;经济效益的驱动(5分)
(3)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重视棉农利益(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