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2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2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9 18:0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大气的组成
与垂直分层
DILIKEJIANKU
看得见?
摸得着?
什么是大气?
大气由哪些物质组成?
这些物质有什么作用?
大气的组成
01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tmosphere
低层大气组成:
干洁空气
水 汽
固体杂质
干洁空气:
氮气
78%
氧气
21%
其他气体1%
氮气N2
氮元素是生物体内 和很
多 的组成部分
生物体 必不可少
氧气O2
众多生物 必须的物质
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
蛋白质
复杂化学物质
生命活动
健康生长
光合作用
保温
植物进行 的重要原料
对地面具有 作用
二氧化碳 CO2
臭氧 O3(浓度分布不均)
吸收 ,地球生命的 。
紫外线
“保护伞”
固体杂质
在大气中作为 ,
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凝结核
水汽
水汽是影响 的重要因素
天气变化
在大气温度变化的范围内,水汽可发生固、液、气三态的转化,水汽凝结成液体微滴或者凝华成冰晶时就成了云,如果这些小颗粒变得足够大,它们就以雨、雪的形式降落
雾霾前
雾霾后
思考:大气的组成有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是怎么引起的?
大气组成的改变将带来哪些影响?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正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气溶胶和污染气体留存于大气中
化石燃料燃烧,释放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
森林面积缩小,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工业生产排放废气、汽车尾气等造成大气污染
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的使用,释放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
既然地球内部存在分层
外部是否也存在呢?
又是如何划分的呢?
大气的垂直分层
02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of the atmosphere
你以为的嫦娥奔月
实际上?
-100
-50
0
50
1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2
50
高度(Km)
温度(℃)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大气的重直分层示意
自主探究:
1.嫦娥要飞过哪些大气层?
2.在此过程中嫦娥感觉到的气温状况有变化吗?
3.飞行途中是否会遇到一些变故呢?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低纬度
17-18千米
中纬度
10-12千米
高纬度
8-9千米
高度:纬度越高,高度越低;夏季较厚,冬季较薄
气温:地面是其主要的直接热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特点:①空气多对流运动。
②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③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怎么越来越
冷了
可恶的天气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向上约50千米。
对流层
平流层
气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主要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
特点:①以水平运动为主。
②水汽、杂质含量少,天气现象少见
③大气平稳晴朗、能见度高,适宜航空飞行。
约50千米
12千米
天晴了,越来越暖和了,逛逛
什么东西?撞到我了
高度:位于对流层顶向上约50千米。
高层大气: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的统称。
高度:自平流层顶—3000千米的高空。
特点:①气压低、密度小。
②6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3000千米
50千米
12千米



气温:气温随高度先下降后上升
真美啊
发生在电离层的极光
电离层(60-500Km)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电离层
-100
-50
0
50
1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2
50
高度(Km)
温度(℃)
对流层
平流层
大气的重直分层示意
高层大气
课堂练习
1、地球大气称为“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 (  )
A. 占干洁空气成分的 99% B. 占大气成分的 99%
C. 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D. 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 质量分数 (%)
氮 (N2) 78.08 75.52
氧 (O2) 20.94 23.15
氩 (Ar) 0.93 1.28
二氧化碳 (CO2) 0.03( 变动 ) 0.05
课堂练习
2、目前 , 导致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
① 植树造林 ② 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③ 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 ④ 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 质量分数 (%)
氮 (N2) 78.08 75.52
氧 (O2) 20.94 23.15
氩 (Ar) 0.93 1.28
二氧化碳 (CO2) 0.03( 变动 ) 0.05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
B. 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 , 发生在平流层
C. 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D. 大气组成成分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
4.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 , 回答 5~6 题。
5. 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
A. Ⅰ 层顶部 B. Ⅱ 层底部
C. Ⅱ 层中部 D. Ⅲ 层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干洁空气 主要成分 氮气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气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微量成分 二氧化碳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调节地表温度
臭氧 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流层 低纬度:17-18千米 中纬度:10-12千米 高纬度: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平流层 对流层顶至5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水平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适合航空飞行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至3000千米 随高度先下降后上升 / 在6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为什么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了?
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离热源越远温度越低,反之亦然
讨论:
1.为什么平流层气温随高度递增?
造成平流层气温随高度递增分布是因为该层大 气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
讨论:
2.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
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利于航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