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惊爆!2023油价一览表曝光,猛涨超1015元/吨,10月油价重现飙升。
今年以来,油价经历了持续的调整,受到国际油价上涨影响,近期更是出现了“六连涨”,导致2023年汽柴油价格不断创新高。回顾今年的油价调整,可以看到油价波动频繁,涨跌互现。
情境导入
思考:油价上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1.2 石油与国家安全
学习目标:
1.运用石油资源分布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世界和中国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世界石油生产地与消费地相背离的特点及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运用统计资料,描述我国石油生产与消费增长特点,预测我国石油供需形势,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4.结合图文资料,探讨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课标要求: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01 石油的价值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1-12页,结合图1-2-2、3、4,思考:
在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内部层面来看,石油具有怎样的作用?
一、石油的价值
一、石油的价值
一、石油的价值
一、石油的价值
能源、重要的工业原料、燃料;
关系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
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
思考:为什么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一、石油的价值
石油是工业社会重要的动力燃料
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石油及石油产品不仅是民生必需品,
更是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国防的重要物资。
一、石油的价值
结合上表,指出石油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有哪些优点?
首先,石油比重小于水,无需井下作业,更容易开采;
其次,石油可以流动,特别适应于通过管道连续运输;
第三,石油产品燃烧效率高,没有那么多废渣;
第四,燃烧值高,可以用作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燃料;
第五,虽然是有污染的燃料,但和煤炭相比,石油燃烧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减少。
02 石油资源的分布
阅读课本知识窗,思考:
1.指出当前学界最为广泛认可的成油理论是什么?
2.用该理论,说明某地油田的形成过程。
生物沉积成油理论
地质历史时期,该地气候温暖,大量生物繁盛;
随着生物大量死亡,尸体被沉积掩埋后,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逐渐转化为油页岩,后来转化为石油;
地壳运动形成背斜储油构造,导致石油富集,形成油田。
二、石油资源的分布
二、石油资源的分布
读图,描述世界石油资源
的分布特征
分布特征:
总体:分布极不均衡,
主要分布在大陆和近海
从地区上看,中东石油储量最为丰富,其次为拉丁美洲和北美洲。
从国家分布看,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等世界石油储量前十位的国家探明储量占到世界总探明储量的85%
结合材料,指出石油资源分布高度集中带来的影响
影响:
①世界石油生产地非常集中,而消费地极为广泛,石油供给与消费需求矛盾突出;
②少数国家因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获得大量外汇,成为富裕国家,这些国家结成联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世界石油贸易,石油分布的不平衡影响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石油危机
二、石油资源的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成为西方乃至全球的主要能源,国民经济高度依赖石油产品,但石油资源却主要集中分布于少数国家。石油输出主要依赖中东地区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石油供应关系到世界经济的安危。
196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成为当年世界上控制石油价格的关键组织。
这些国家实行石油减产和禁运,马上造成世界市场上石油短缺和油价上涨。大量石油进口国国家贸易赤字加大;工业、交通、农业能源不足;居民生活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被迫裁员或停工;导致经济增长滞缓;失业率上升,从而引发社会恐慌。这就是经济萧条的现象。这是第一次石油危机。
结合下图,说出我国主要油田的分布特征
石油资源的分布呈极不均衡态势。
从地区上看,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西部和近海。
从含油沉积盆地的分布上看,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塔里木、等内陆盆地。
二、石油资源的分布
说明我国加大海上和西部地区石油勘探、开发的原因。
原因:
①目前我国陆上大多数主力油田已经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
②东部产量逐年递减,“稳定东部”变得越来越困难;
③西部的石油探明储量比例较低,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④我国近海石油资源丰富
二、石油资源的分布
03 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读图:指出世界石油生产地与消费地的分布特点
世界石油的生产地分布相对集中;
世界石油的消费与经济规模高度相关;
石油生产地与消费地相背离;
三、石油的生产与消费--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石油生产地与消费地的这种关系,对石油生产国、消费国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生产国: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
过度依赖石油,产业结构单一发展
消费国:能源和原料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石油价格的波动、不稳定导致生产成本变化;
石油运输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三、石油的生产与消费--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在下图中标注出海上石油运输线上的重要节点,并说说其中哪些节点对我国石油进口安全尤为重要。
霍尔木兹海峡
马六甲海峡
好望角
苏伊士运河
曼德海峡
土耳其海峡
丹麦海峡(厄勒海峡)
巴拿马运河
20世纪60年代之前
20世纪60-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资源短缺阶段
自给有余阶段
进口依赖阶段
中国贫油论
大庆等一系列油田建成投产
石油需求快速增长,消费主导的进口依赖
三、石油的生产与消费--我国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17-19页,总结我国石油生产与消费现状。
三、石油的生产与消费--我国石油的生产与消费
读图指出我国对外依存度的变化状况
及主要原因
变化: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
原因: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对石油需求增大;
我国石油总量丰富,但可开采量相对较少;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
老油田开采难度大,产量减少。
04 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四、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四、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阅读材料:总结我国石油资源存在哪些问题
材料1
我国石油资源总量相对贫乏,且分布存在地区差异。截至2016年底,未探明的剩余石油资源仍较丰富,但储藏条件复杂,对勘探和开采的技术要求大。
石油总量不丰富,石油分布不均,开发技术不足
材料二:我国石油运输方式以海运为主,进口石油多需要经过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等地。
四、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石油进口来源单一,石油运输方式和运输通道单一
材料三:2004年我国开始实行石油战略储备,现已建成9个石油储备基地,储备石油3000多万吨。但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石油储备国相比,我国石油战略储备数量偏少,应对风险能力还需加强。
四、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石油储备不足,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弱
四、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合作探究: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可行性措施
提高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国内: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加强海上石油的勘探和开发
加快石油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
国际:拓展国际市场,保障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和运输的多元化
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
提高石油利用率;
调整能源结构
节约使用,减少能源消耗;
知识结构
达标练习
A
达标练习
2.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加强石油综合利用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
④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