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专题03 物质的转化
突破易错
易错点一 不能正确判断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易错典例】
例1 将符合反应类型的选项字母填在横线上:
A.Fe3O4+4CO3Fe+4CO2
B.2KMnO4K2MnO4+MnO2+O2↑
C.Zn+H2SO4ZnSO4+H2↑
D.CaCO3+2HClCaCl2+H2O+CO2↑
E.C2H5OH(酒精)+3O22CO2+3H2O
F.3Fe+2O2Fe3O4
G.CuO+H2Cu+H2O
H.HCl+NaOHH2O+NaCl
(1)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2)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_;
(3)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_;(4)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_。
【解题必备】
【变式突破】
1.利用下列流程制取烧碱,在整个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烧碱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
易错点二 不清楚酸、碱、盐及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易错典例】
例2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都是碱
例3 现有Mg、CO、CuO、KOH溶液、Na2CO3溶液、Ba(OH)2溶液、H2SO4溶液七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解题必备】
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有关化学方程式举例:
①Mg+Cl2MgCl2 ②Fe+CuSO4FeSO4+Cu
③Zn+H2SO4ZnSO4+H2↑ ④CaO+SiO2CaSiO3
⑤CO2+Ca(OH)2CaCO3↓+H2O ⑥CuO+H2SO4CuSO4+H2O
⑦NaOH+HClNaCl+H2O ⑧3NaOH+FeCl3Fe(OH)3↓+3NaCl
⑨AgNO3+HClAgCl↓+HNO3 ⑩Na2SO4+BaCl2BaSO4↓+2NaCl
【变式突破】
2.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碱式碳酸铜),“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二氧化碳和水。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转化:铜“铜绿”甲乙。说法正确的是
A.“铜绿”属于盐 B.乙可能为氧化铜
C.④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D.⑤一定为置换反应
易错点三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推断
【易错典例】
例4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A.CuO、Ba(OH)2、CuSO4
B.NaOH、HNO3、K2CO3
C.KOH、FeCl3、Na2CO3
D.NaOH、Ba(NO3)2、H2SO4
【解题必备】
物质的转化关系相关推断
1.同类物质常常具有许多共性。因此可以通过物质所属类别,推测其具有的性质。如:
(1)SO2和CO2同为酸性氧化物,根据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质),可推测SO2具有的性质,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①SO2+H2O===H2SO3,②SO2+CaO===CaSO3,③SO2+Ca(OH)2===CaSO3↓+H2O。
(2)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若实验室没有盐酸时,可选用硝酸代替。
2.通过物质分类,可以建立物质间的从属关系,分析物质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寻找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反应类型如下:
①2Ca+O2===2CaO,化合反应;
②CaO+H2O===Ca(OH)2,化合反应;
③CaO+CO2===CaCO3,化合反应;
④Ca(OH)2+CO2===CaCO3↓+H2O,复分解反应;
⑤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⑥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
注意:常见物质间转化的5个误区
(1)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2)Al2O3、SiO2、Fe2O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H2SiO3、Fe(OH)3。
(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4)Fe与Cl2反应不能生成FeCl2。
(5)Fe与H+、Cu2+、S、I2反应不能生成Fe3+。
【变式突破】
3.各物质间有着一定的转化关系,下列各组物质间可以按下图所示直接转化的是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冲刺满分
1.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的反应不可能是( )
A.盐和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2.(2020·嫩江市高级中学高一月考)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四个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B.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3.(2020·沾益县第二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各选项中,不能满足如图一步关系选项是( )
A.X为铜、Y为氧化铜、Z为硫酸铜
B.X为二氧化碳、Y氧气、Z为一氧化碳
C.X为碳酸钙、Y氧化钙、Z为氢氧化钙
D.X为氢氧化钠、Y氯化钠、Z为碳酸钠
4.下列变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O4 B.CaCO3→CO2 C.MgO→MgCl2 D.BaCl2→BaSO4
5.(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下列物质有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2O3FeFeCl3
B.H2O2H2H2O
C.CaCl2溶液CaCO3CO2
D.CuSO4溶液CuCuO
6.某同学要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 ( )
A.硫酸镁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氧化钙
7.(2021·云南师大附中高一专题练习)如图中 X、Y、Z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向箭头方向一步转化,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 X 是 SO2,则 Z 可能是 O2
B.若 X 是 H2O,则 Z 可能是 O2
C.若 X 是 O2,则 Z 可能是 CO2
D.若 X 是 CO2,则 Z 可能是 H2CO3
8.如图,箭头方向表示在通常条件下能与某种常见试剂发生转化,6步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一组物质是
物质 选项 W X Y Z
A Cu
B Na NaOH
C
D S
9.构建知识网络,厘清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中线段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列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①NaHCO3 ②CO2 ③BaCl2
B.①Na2CO3 ②Fe ③K2CO3
C.①Fe2O3 ②CO ③Ba(NO3)2
D.①Ca(HCO3)2 ②SO2 ③Na2CO3
10.下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G都是常见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D是纯碱,E是熟石灰,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你回答:
(1)C的化学式__________,H可能是 __________。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易错专题03 物质的转化
突破易错
易错点一 不能正确判断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易错典例】
例1 将符合反应类型的选项字母填在横线上:
A.Fe3O4+4CO3Fe+4CO2
B.2KMnO4K2MnO4+MnO2+O2↑
C.Zn+H2SO4ZnSO4+H2↑
D.CaCO3+2HClCaCl2+H2O+CO2↑
E.C2H5OH(酒精)+3O22CO2+3H2O
F.3Fe+2O2Fe3O4
G.CuO+H2Cu+H2O
H.HCl+NaOHH2O+NaCl
(1)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
(2)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_;
(3)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_;
(4)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_。
【答案】(1)F (2)B (3)D、H (4)C、G
【解析】A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而E则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均不在研究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B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新的物质,故属于分解反应,C和G均满足置换反应的要求;在D中,反应生成的H2O和CO2其实质是反应中生成的H2CO3发生分解反应的产物:H2CO3H2O+CO2↑,H属于两种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故D、H都属于复分解反应;F是两种物质化合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解题必备】
【变式突破】
1.利用下列流程制取烧碱,在整个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烧碱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石灰石高温煅烧,发生分解反应产生生石灰CaO、CO2;CaO与水发生化合反应产生熟石灰Ca(OH)2;Ca(OH)2与纯碱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CaCO3沉淀和烧碱NaOH,可见:在整个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故合理选项是B。
易错点二 不清楚酸、碱、盐及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易错典例】
例2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都是碱
【答案】B
【解析】A.CuO与HCl反应,生成CuCl2和H2O,虽然产物为盐和水,但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A不正确;
B.碱中含有氢氧根,氢氧根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正确;
C.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是由CO2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引起的,CO2不是酸,C不正确;
D.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呈碱性,可能是碱,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如碳酸钠),D不正确;
故选B。
例3 现有Mg、CO、CuO、KOH溶液、Na2CO3溶液、Ba(OH)2溶液、H2SO4溶液七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答案】C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组合法可得①Mg与H2SO4溶液、②CuO与H2SO4溶液、③KOH溶液与H2SO4溶液、④Na2CO3溶液与Ba(OH)2溶液、⑤Na2CO3溶液与H2SO4溶液、⑥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共有6个反应,答案选C。
【解题必备】
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有关化学方程式举例:
①Mg+Cl2MgCl2 ②Fe+CuSO4FeSO4+Cu
③Zn+H2SO4ZnSO4+H2↑ ④CaO+SiO2CaSiO3
⑤CO2+Ca(OH)2CaCO3↓+H2O ⑥CuO+H2SO4CuSO4+H2O
⑦NaOH+HClNaCl+H2O ⑧3NaOH+FeCl3Fe(OH)3↓+3NaCl
⑨AgNO3+HClAgCl↓+HNO3 ⑩Na2SO4+BaCl2BaSO4↓+2NaCl
【变式突破】
2.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碱式碳酸铜),“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二氧化碳和水。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转化:铜“铜绿”甲乙。说法正确的是
A.“铜绿”属于盐 B.乙可能为氧化铜
C.④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D.⑤一定为置换反应
【答案】AB
【分析】由铜“铜绿”甲乙Cu可知,
②为铜绿与酸反应生成铜盐,③为铜盐与碱反应生成,
④可能为受热分解生成CuO,也可能为与酸反应生成铜盐,
⑤可能为CuO被还原生成Cu,也可能为铜盐被比铜活泼的金属单质置换生成铜。
【解析】A. “铜绿”为碱式碳酸铜,为盐类物质,A项正确;
B. 由上述分析可知,乙可能为CuO,B项正确;
C. 由上述分析可知,④可能为分解反应,C项错误;
D. 由上述分析可知,⑤可能为CO还原CuO生成Cu,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D项错误;
故选AB。
易错点三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推断
【易错典例】
例4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A.CuO、Ba(OH)2、CuSO4
B.NaOH、HNO3、K2CO3
C.KOH、FeCl3、Na2CO3
D.NaOH、Ba(NO3)2、H2SO4
【答案】B
【解析】A.盐酸不与硫酸铜反应,盐酸不能转化为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不与氧化铜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盐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钾都能反应,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钾都能反应,故B符合题意;
C.氯化铁和碳酸钠均为盐,属于相同类别的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盐酸不能转化为硝酸钡,盐酸不与硫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硝酸钡不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B。
【解题必备】
物质的转化关系相关推断
1.同类物质常常具有许多共性。因此可以通过物质所属类别,推测其具有的性质。如:
(1)SO2和CO2同为酸性氧化物,根据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质),可推测SO2具有的性质,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①SO2+H2O===H2SO3,②SO2+CaO===CaSO3,③SO2+Ca(OH)2===CaSO3↓+H2O。
(2)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若实验室没有盐酸时,可选用硝酸代替。
2.通过物质分类,可以建立物质间的从属关系,分析物质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寻找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反应类型如下:
①2Ca+O2===2CaO,化合反应;
②CaO+H2O===Ca(OH)2,化合反应;
③CaO+CO2===CaCO3,化合反应;
④Ca(OH)2+CO2===CaCO3↓+H2O,复分解反应;
⑤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⑥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
注意:常见物质间转化的5个误区
(1)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2)Al2O3、SiO2、Fe2O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H2SiO3、Fe(OH)3。
(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4)Fe与Cl2反应不能生成FeCl2。
(5)Fe与H+、Cu2+、S、I2反应不能生成Fe3+。
【变式突破】
3.各物质间有着一定的转化关系,下列各组物质间可以按下图所示直接转化的是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答案】D
【解析】A、Fe2O3→FeSO4不能一步实现转化,故A错误;B、H2CO3→CO不能一步实现转化,故B错误;C、NaCl→Na2CO3不能一步实现转化,故C错误;D、HCl能够与Cu(OH)2反应生成CuCl2;Ba(OH)2与CuCl2反应生成BaCl2;H2SO4和BaCl2反应生成HCl,能一步实现转化,故D正确;故选D。
冲刺满分
1.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的反应不可能是( )
A.盐和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答案】B
【解析】A. 盐和盐反应能生成两种新盐,故A正确;
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只生成一种物质,故B错误;
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正确;
D. 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
故选B。
2.(2020·嫩江市高级中学高一月考)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四个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B.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酸碱中和反应属于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A为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B的反应属于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钙,所以B为复分解反应;C的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Fe和氯化铜反应生成Cu和氯化亚铁,所以C属于置换反应;D的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D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C。
【点睛】准确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是判断的关键,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两种或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3.(2020·沾益县第二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各选项中,不能满足如图一步关系选项是( )
A.X为铜、Y为氧化铜、Z为硫酸铜
B.X为二氧化碳、Y氧气、Z为一氧化碳
C.X为碳酸钙、Y氧化钙、Z为氢氧化钙
D.X为氢氧化钠、Y氯化钠、Z为碳酸钠
【答案】D
【解析】A.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铜,故A不选;
B.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氧气与碳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CO继续燃烧生成CO2,故B不选;
C.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钙,故C不选;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不能直接转化生成碳酸钠,故D选。
故选D。
【点睛】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可以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制得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受热分解可得碳酸钠,氯化钠无法直接制得碳酸钠。
4.下列变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O4 B.CaCO3→CO2 C.MgO→MgCl2 D.BaCl2→BaSO4
【答案】C
【解析】A.锌和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锌和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选项A错误;
B.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盐和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需比碳酸强的酸,加酸,能制取二氧化碳,如加盐酸可一步制得二氧化碳,反应为:CaCO3+2HCl=CaCl2+H2O+CO2↑,但碳酸钙能在高温条件下自身分解,反应为:CaCO3CaO+CO2↑,选项B错误;
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从氧化镁制取盐类物质氯化镁,只有与酸反应,如MgO+2HCl=MgCl2+H2O,选项C正确;
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盐和酸生成新盐和新酸如BaCl2+H2SO4=BaSO4↓+2HCl,两种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BaCl2 +CuSO4=BaSO4↓+CuCl2,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5.(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下列物质有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2O3FeFeCl3
B.H2O2H2H2O
C.CaCl2溶液CaCO3CO2
D.CuSO4溶液CuCuO
【答案】D
【解析】A.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不是氯化铁,不能一步实现,A错误;
B.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是氧气和水,不能生成氢气,B错误;
C. 由于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能生成碳酸钙沉淀,C错误;
D. 铁比铜活泼,故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铜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D正确;
答案选D。
6.某同学要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 ( )
A.硫酸镁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氧化钙
【答案】C
【解析】由信息可知,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
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碳高温下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稀硫酸和碳不反应,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氧气与Fe反应,氧化钙和碳不反应,
“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为CO2。
故选C。
7.(2021·云南师大附中高一专题练习)如图中 X、Y、Z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向箭头方向一步转化,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 X 是 SO2,则 Z 可能是 O2
B.若 X 是 H2O,则 Z 可能是 O2
C.若 X 是 O2,则 Z 可能是 CO2
D.若 X 是 CO2,则 Z 可能是 H2CO3
【答案】B
【解析】A.若X是SO2,则Z可能是O2,氧气和硫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可以实现转化,故A正确;
B.若X是H2O,则Z可能是O2,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水无法转化为一种物质,且能生成氧气,故B错误;
C.若X是O2,则Z可能是CO2,二氧化碳与水通过光合作用可得氧气,碳与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可得二氧化碳,故C正确;
D.若X是CO2,则Z可能是H2CO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实现转化,故D正确;
故选B。
8.如图,箭头方向表示在通常条件下能与某种常见试剂发生转化,6步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一组物质是
物质 选项 W X Y Z
A Cu
B Na NaOH
C
D S
【答案】C
【解析】A.根据物质转化关系分析,铜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铜,所以W不能发生图中转化为Z的反应,故A错误;
B.根据物质转化关系分析,氢氧化钠不能直接转化为氧化钠,即Y不能发生图中转化为Z的反应,故B错误;
C.氢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硫酸铝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氯化铝和硫酸钡,氯化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与足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满足图中转化关系,故C可选;
D.硫不能直接转化为三氧化硫,即W不能发生图中生成Y的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9.构建知识网络,厘清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中线段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列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①NaHCO3 ②CO2 ③BaCl2
B.①Na2CO3 ②Fe ③K2CO3
C.①Fe2O3 ②CO ③Ba(NO3)2
D.①Ca(HCO3)2 ②SO2 ③Na2CO3
【答案】D
【解析】A.NaHCO3和HCl,NaHCO3和Ca(OH)2、CO2和Ca(OH)2都能发生相应反应,BaCl2和Ca(OH)2不能发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Na2CO3和HCl,Na2CO3和Ca(OH)2、K2CO3和Ca(OH)2都能发生相应反应,Fe不能和Ca(OH)2反应,B不符合题意;
C.Fe2O3能和HCl反应,不能和Ca(OH)2反应,CO,Ba(NO3)2均不能和Ca(OH)2反应,C不符合题意;
D.Ca(HCO3)2和HCl、Ca(HCO3)2和Ca(OH)2、SO2和Ca(OH)2,Na2CO3和Ca(OH)2都能发生相应反应,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10.下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G都是常见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D是纯碱,E是熟石灰,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你回答:
(1)C的化学式__________,H可能是 __________。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
【答案】(1)CO2 HCl
(2)2C+O2 2CO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Fe+CuSO4=Cu+FeSO4
【解析】C常用来灭火,可知C为二氧化碳,A和B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C,可以知道B为一氧化碳,而A为氧气或是碳单质;D是纯碱,E是熟石灰,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F为硫酸铜;G是常见单质,能够与硫酸铜反应,则G是比铜活泼的金属,如铁等;H能够与碳酸钠反应,也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则H可能为酸,据此分析解答。
(1)根据C常用来灭火,可知C为二氧化碳;D是纯碱,F为硫酸铜;G是常见单质,能够与硫酸铜反应,则G是比铜活泼的金属,如铁等;H能够与碳酸钠反应,也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则H可能为酸,如稀硫酸或盐酸,故答案为:CO2;HCl(或H2SO4);
(2)根据上述分析,C为二氧化碳,可以知道A为氧气或是碳单质,B为一氧化碳,D是纯碱,E是熟石灰,F为硫酸铜,H为盐酸或硫酸, G是活泼的金属,如铁等;因此反应①:2C+O2 2CO;反应②:2NaOH+CO2=Na2CO3+H2O;反应③: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④:Fe+CuSO4=Cu+FeSO4,故答案为:2C+O2 2CO;2NaOH+CO2=Na2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Fe+CuSO4=Cu+Fe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