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专题08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及相关计算
突破易错
易错点一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易错典例】
例1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KBr+Cl2=2KCl+Br2;②2KI+Cl2=2KCl+I2;③2KI+Br2=2KBr+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溴元素在①和③中均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顺序为:I2>Br2>Cl2
C.还原性强弱顺序为:KI>KBr>KCl
D.常温下也能进行如下反应:2KCl+Br2=2KBr+Cl2
【答案】C
【解析】
A.在反应①中Br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在反应③中,Br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A错误;
B.物质的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根据反应①可知物质的氧化性:Cl2>Br2;根据反应②可知物质的氧化性:Cl2>I2;根据反应③可知物质的氧化性:Br2>I2,故三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B错误;
C.物质的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根据反应①可知物质的还原性:KBr>KCl;根据反应②可知物质的还原性:KI>KCl;根据反应③可知物质的还原性:KI>KBr,故三种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I>KBr>KCl,C正确;
D.物质的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若反应2KCl+Br2=2KBr+Cl2能够发生,则可得氧化性:Br2>Cl2,这与物质的氧化性:Cl2>Br2相违背,说明该反应不能发生,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解题必备】
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比较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注:此方法不适用于歧化反应,如Cl2 + H2OHCl + HClO。
2.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比较
不同氧化剂与相同还原剂作用时,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数值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4.根据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
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是否加热、反应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大小等。例如:
MnO2 + 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4 +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性:KMnO4>MnO2
注意: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误区
(1)所含元素的价态越高,化合物的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氧化性:HClO4<HClO。
(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如Na与盐酸反应时失去1个电子成为Na+,而Al与盐酸反应时失去3个电子成为Al3+,但Na比Al活泼,Na比Al的还原性强。
(3)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不一定强。如CO2中C为+4价,是最高价,但CO2的氧化性很弱。
(4)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但还原性不一定强。如O2 中O为 2价,是最低价,但O2 的还原性非常弱。
【变式突破】
1.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能完全发生:;;。由此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氧化性: B.还原性:
C. D.X-、Y-、Z-、W-中Z-还原性最强
【答案】A
【解析】对于反应;NaW是还原剂,X2是氧化剂,NaX是还原产物,W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X2>W2,还原性:NaW>NaX;
对于反应;W2是氧化剂,NaY是还原剂,NaW还原产物,Y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W2>Y2,还原性:NaY>NaW;
对于反应;Z2是氧化剂,KX是还原剂,KZ还原产物,X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Z2>X2,还原性:KX>KZ;
则氧化性:Z2>X2>W2>Y2,还原性:NaY>NaW>NaX>KZ;
A.氧化性:Z2>X2>W2>Y2,A正确;
B.还原性: ,B错误,
C.因为Z2的氧化大于Y2, 所以Y2 不能制取Z2,C错误;
D.因为氧化性:Z2>X2>W2>Y2,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离子的还原越弱,则四种离子中Y-还原性最强,D错误;
故选A。
易错点二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易错典例】
例2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2 Fe3++2 I-=2Fe2++I2
B.Cl2+FeI2= FeCl2+I2
C.Co2O3+6 HCl=2CoCl2+Cl2+3 H2O
D.3 Cl2+6 FeI2=2FeCl3+4 FeI3
【答案】D
【解析】A、氧化剂是铁离子,氧化产物是碘,性质强弱符合题意,能发生,不选A;
B、氧化剂为氯气,氧化产物为碘,符合题意,能发生,不选B;
C、氧化剂是三氧化二钴,氧化产物为氯气,符合题意,能发生,不选C;
D、氧化剂是氯气,氧化产物为铁离子,但是铁离子能氧化碘离子,错误,选D。
答案选D。
【解题必备】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的方法
先假设反应能进行→然后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列出假设反应中的上述关系→结合题干条件判断该结论是否符合事实,若符合事实,则反应能进行,反之,则不能进行。
【变式突破】
2.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A.NaCl、NaBr、Na2SO4 B.NaCl、Na2SO4、Br2
C.NaCl、Na2SO4、I2 D.NaCl、NaI、Na2SO4
【答案】A
【解析】通入Cl2后将按顺序发生以下三个反应:①Na2SO3+Cl2+H2O=Na2SO4+2HCl;②2NaI+Cl2=2NaCl+I2;③2NaBr+Cl2=2NaCl+Br2;
A.若剩余固体为NaCl、NaBr、Na2SO4,说明氯气不足,只将SO和Iˉ氧化,可能将Brˉ氧化,而溴单质易挥发,碘单质易升华,所以剩余固体中没有碘和溴,故A合理;
B.溴易挥发,剩余固体中不可能有溴单质,故B不合理;
C.碘单质易升华,剩余固体中不可能有碘单质,故C不合理;
D.若剩余固体中没有NaBr,说明发生了第三个反应,则前两个反应一定完全进行,剩余固体中不可能有NaI,故D不合理;
故答案为A。
易错点三 守恒原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易错典例】
例3 按要求填空:
(1)在S2 、Fe2+、Fe3+、Mg2+、S、I 、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
(2)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H3+NO→HNO2+H2O ③N2O4+H2O→HNO3+HNO2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__。
(3)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溶质中Cl 与I 共存,为了氧化I 而Cl 不被氧化,除单质外,还应用上述反应中的__________作氧化剂。
【答案】(1)Fe3+、Mg2+、H+ S2 、I Fe2+、S
(2)②
(3)KMnO4 FeCl3
【解析】(1)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分析判断。元素处于最高价的只有氧化性,故只有氧化性的为Fe3+、Mg2+、H+;元素处于最低价的只有还原性,故只有还原性的是S2 、I ;中间价态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Fe2+、S。
(2)若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应介于两种反应物元素价态之间。N元素 3价与+2价之间应为0价或+1价,不可能出现+3价的氮,所以②式不能实现。
(3)由①知氧化性:FeCl3>I2,还原性:I >Fe2+;由②知氧化性:Cl2>FeCl3,还原性:Fe2+>Cl ;由③知氧化性:KMnO4>Cl2,还原性:Cl >Mn2+,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I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 >Fe2+>Cl >Mn2+。所以KMnO4可氧化Cl 、Fe2+及I ,FeCl3只氧化I 。所以必须选择比Cl2氧化能力差而比I2氧化能力强的氧化剂FeCl3。
【解题必备】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主要规律
(1)“质量守恒、电子守恒”规律。
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②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这是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依据,也是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依据。
(2)“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可总结为:
价态相邻能共存,价态相间能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
(3)“强易弱难,先强后弱”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
①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为还原性Fe2+ >Br ,所以Fe2+先与Cl2反应。
②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 >Cu2+ > 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依次与Cu2+、H+反应。
2.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的三种情况
【变式突破】
3.(2021·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一月考)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铜绿”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有二种元素
B.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C.由此反应可知,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参与反应消耗
【答案】C
【分析】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气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解析】A.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其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气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变价的只有、O两种元素,故A正确;
B.该反应中铜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还原反应,例如氧化钠与水生成氢氧化钠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6.4gCu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消耗氧气,质量为0.05mol32g/mol=1.6g,故D正确。
答案选C。
易错点四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易错典例】
例4 KClO3与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质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KClO3+HCl(浓)―KCl+ClO2↑+Cl2↑+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___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若产生7.1gCl2,则生成ClO2的质量为___g。
【答案】(1)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
(2)②
(3)13.5
【解析】(1)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ClO2中+4价,化合价降低1价;HCl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Cl2中0价,化合价升高2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2,故ClO2系数为2,Cl2系数为1;所以KClO3系数为2,KCl系数为2,HCl系数为4,结合元素守恒,可知未知物是水,水的系数是2;配平完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
(2)反应2KClO3+4HCl(浓)=2KCl+Cl2↑+2ClO2↑+2H2O中,HCl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Cl2中0价可知,HCl中氯元素被氧化,HCl在反应中还原剂与酸的作用,各占一半;故选:②;
(3)7.1gCl2,根据化学方程式,生成ClO2的质量为13.5g。
【变式突破】
4.(2021·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
①氧化剂是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
②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③当生成28gN2时被氧化的物质为___________g。
(2)高铁酸钠(Na2FeO4)(铁为+6价)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可以通过下述反应制取:2Fe(OH)3+4NaOH+3NaClO=2Na2FeO4+3NaCl+5H2O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元素被氧化,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
②用双线桥在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___________
(3)化合价是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写出以下几种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H2C2O4___________NH4NO3___________
【答案】(1)Cl2 NH3 N2 213∶34 34
(2) NaClO Fe NaCl
(3)+3 -3
【分析】(1)①在反应8NH3+3Cl2=6NH4Cl+N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得到电子,Cl2作氧化剂,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NH3作还原剂,生成的N2为氧化产物,②当3mol氯气发生反应时,得到6mol电子,所以参加反应的8mol氨气中只有2mol失去电子,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3mol×71g/mol∶2mol×17g/mol=213∶34。③根据反应方程式和②的分析可知,当生成28g氮气时,被氧化的氨气为34g。
(2)①在2Fe(OH)3+4NaOH+3NaClO=2Na2FeO4+3NaCl+5H2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得到电子,NaClO作氧化剂,被还原为NaCl,故NaCl是还原产物。铁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失去电子,Fe元素被氧化。②在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1molFe(OH)3失去3mol电子,则2molFe(OH)3失去6mol电子;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1molNaClO得到2mol电子,则3molNaClO得到6mol电子,用双线桥在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为:。
(3)在H2C2O4中,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H为+1价,O为-2价,所以C为+3价。在NH4NO3中,NH中H为+1价,所以N为-3价。
冲刺满分
1.等质量的硫粉与足量下列物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最多的是
A.氢气 B.铜 C.铁 D.氧气
【答案】D
【解析】硫粉与足量氢气、铁铜反应时,S的化合价都是由0降低到-2硫粉与足量氧气反应时,S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4,故等质量的硫粉与足量氧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最多,故选择D。
2.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1价,它可用作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
A.既不是还原剂又不是氧化剂 B.还原剂、被氧化
C.氧化剂、被还原 D.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答案】C
【解析】(H元素的化合价由-1→0),为还原剂(被氧化), (H元素的化合价由+1→0),为氧化剂(被还原),故答案选C。
3.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氨原子数之比为
A.5:3 B.5:4 C.1:1 D.3:5
【答案】A
【解析】根据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可知铵根中氮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硝酸根中氮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5:3。答案选A。
4.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2、K、HCl B.Cl2、Al、H2
C.NO2、Na、Br2 D.O2、SO2、H2O
【答案】A
【解析】【分析】当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能升高,只有还原性,反之,只能降低,只有氧化性;而当处于中间价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A项,F只能得电子变成F-,所以F2只有氧化性;K只能失电子变成K+,所以K只有还原性;HCl中的H+能得电子体现氧化性,Cl-能失电子体现还原性,所以H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选A项;
B项,Cl既能得电子变成Cl-,又能失电子与O结合变成含氧酸根(例如ClO-),所以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l只能失电子变成Al3+,所以Al只有还原性;H2可以失电子变成H+,与活泼金属化合时可以得电子变为H-,所以H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不选B项;
C项,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例如3NO2+H2O=2HNO3+NO;Na只能失电子变成Na+,所以Na只有还原性;Br既能得电子变成Br-,又能失电子与O结合变成含氧酸根(例如BrO3-),所以Br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不选C项;
D项,O只能得电子,所以O2只有氧化性;SO2既有氧化性(SO2+2H2S=3S↓+2H2O )又有还原性(2 SO2+ O2=2 SO3);H2O既有氧化性(2Na+2H2O =2NaOH+H2↑)又有还原性(2F2+2H2O =4HF+ O2),故不选D项。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5.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在下列反应中只体现过氧化氢的还原性的反应是 ( )
A.2H2O2=2H2O+O2↑
B.H2O2+SO2=H2SO4
C.H2O2+HI=I2+2H2O
D.5 H2O2+2KMnO4+3H2SO4=2MnSO4+K2SO4+5O2↑+8H2O
【答案】D
【解析】A.该反应中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既体现了氧化性又体现了还原性,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只降低,只体现了氧化性,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只降低,只体现了氧化性,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只升高,只体现了还原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已知①N2+3H22NH3;②3Cl2+8NH3N2+6NH4Cl,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NH4Cl>NH3>H2 B.H2>NH3>NH4Cl
C.NH3>NH4Cl>H2 D.H2>NH4Cl>NH3
【答案】B
【解析】在反应①中还原性为:H2(还原剂)>NH3(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还原性:NH3(还原剂)>NH4Cl(还原产物),故选B。
7.(2021·安徽省郎溪中学高一月考)Na2Sx在碱性条件下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个数比为1:16,则x值为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
S元素化合价反应前为-,反应后为+6价,化合价升高,1 mol Na2Sx失去电子x×(6+) mol=(6x+2) mol,Cl元素化合价反应前为+1价,反应后为-1价,化合价降低2价,1 mol NaClO得到电子2 mol,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个数比为1:16,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可得6x+2=2×16,解得x=5,故合理选项是D。
8.钛合金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金属,具有广泛的用途。金属钛可用下列方法提炼:
①TiO2+2C+2Cl2TiCl4+2CO②TiCl4+2Mg2MgCl2+Ti
对上述两个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Cl2是还原剂 B.反应①中碳元素被还原
C.②中钛元素被氧化 D.反应②中TiCl4是氧化剂
【答案】D
【解析】
A.反应①中Cl2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1价,被还原,是氧化剂 ,故A错误;
B.反应①中碳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被氧化,故B错误;
C.②中钛元素由+4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故C错误;
D.反应②中TiCl4中Ti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是氧化剂,故D正确;
故选D。
9.已知A、B、C、D、E五种物质,它们是硫或硫的不同价态化合物,已知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未配平的转化关系。(注:每个关系式中化合价的升降都只有一处):①A+KOH→B+C+H2O②C+E→B+H2O③B+D→C+H2O④C+Cl2+H2O→D+HCl,则这些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A.AC.E【答案】C
【解析】
从④C+Cl2+H2O→D+HCl分析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硫元素化合价升高,D>C.根据③B+D→C+H2O分析,化合价为D>C>B.结合②C+E→B+H2O分析,D>C>B>E;①A+KOH→B+C+H2O中A中硫元素化合价在B、C之间,所以有D>C>A>B>E,C项正确;
答案选C。
10.常温下,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①2A2++B2=2A3++2B﹣; ②2B﹣+Z2=B2+2Z﹣;③16H++10Z﹣+ 2X2++5Z2+8H2O,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2、B2、A3+
B.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A2+、B﹣、Z﹣、X2+
C.Z2+2A2+=2A3++2Z﹣反应可以进行
D.Z元素在②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答案】D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判断。
A.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③16H++10Z-+2XO=2X2++5Z2+8H2O中,氧化性XO>Z2;反应①2A2++B2=2A3++2B-中,氧化性B2>A3+;反应②2B-+Z2=B2+2Z-中,氧化性Z2>B2,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Z2>B2>A3+,故A正确;
B.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反应③16H++10Z-+2XO=2X2++5Z2+8H2O中,还原性Z->X2+;反应①2A2++B2=2A3++2B-中,还原性A2+>B-;反应②2B-+Z2=B2+2Z-中,还原性B->Z-,所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故B正确;
C.根据A的分析,氧化性:Z2>B2>A3+,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故C正确;
D.Z元素在反应③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D错误;
故选D。
11.有下列三个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3Cl22FeCl3,③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8H2O+5Cl2↑,若某溶液中有Fe2+、I 和Cl ,要氧化除去I 而不除去Fe2+和Cl ,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答案】C
【解析】从①式看氧化性:FeCl3>I2,则FeCl3能氧化I ;从②式看氧化性:Cl2>FeCl3,则FeCl3不能氧化Cl ;从③式看氧化性:KMnO4>Cl2,则KMnO4能氧化Cl 。综合①②③可选C。
12.(2021·成都市郫都区川科外国语学校高一开学考试)青铜是铜锡合金,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曾记载了炼锡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2C+SnO2Sn+2C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C体现了还原性
B.该化学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
C.SnO2在该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一氧化碳有毒,可以用气球收集来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C
【分析】
根据2C+SnO2Sn+2CO↑,碳夺取了SnO2中的氧,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析】
A.该反应中,碳夺取了SnO2中的氧,C体现了还原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化学反应后,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固体质量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SnO2在该过程中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可以用气球收集来进行尾气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很广,其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常用作脱氯剂,主要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工业上可利用反应Na2CO3+2Na2S+4SO2===3Na2S2O3+CO2制取Na2S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2O3只有还原性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每生成1 mol Na2S2O3,转移4×6.02×1023个电子
D.标准状况下,每吸收4 mol SO2就会放出22.4 L CO2
【答案】D
【分析】根据硫化钠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电子得失守恒判断与计算。
【解析】A. Na2S2O3中硫元素化合价是+2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还原性,也有氧化性,A错误;
B. 硫化钠中硫元素从-2价升高到+2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得到电子被还原,因此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错误;
C. 每生成3 mol Na2S2O3,转移8mol电子,则每生成1 mol Na2S2O3,转移8/3×6.02×1023个电子,C错误;
D. 根据方程式可知,每吸收4 mol SO2就会放出1mo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D正确,答案选D。
14.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位为2B级潜在致癌物。从2009年10月1日起,我国实行矿泉水新标准,首次规定矿泉水中溴酸盐的含量最高不得超过0.01 mg·L-1。已知KBrO3可发生下列反应:2KBrO3 + I2 = 2KIO3 + Br2,下列有关溴酸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溴酸钾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该反应说明I2也可以置换出Br2
C.该反应说明I2的还原性强于Br2
D.该反应与2KI+Br2=2KBr+I2相矛盾
【答案】D
【解析】A项,KBrO3中Br为+5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正确;此反应中还原剂是I2,还原产物是Br2,故I2的还原性强于Br2,B、C正确;D项,从2KI+Br2=2KBr+I2可判断出氧化性:Br2>I2,这与I2的还原性强于Br2并不矛盾,因此D项错。
15.Cr2O72 毒性较强,常用NaHSO3处理工业废水中的Cr2O7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 +Cr2O72 +3HSO3 ===2Cr3++ 3SO42 +4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r2O72 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B.Cr3+是氧化反应的产物
C.HSO3 发生还原反应 D.生成1 个Cr3+时转移6个电子
【答案】A
【解析】A.Cr2O72 中Cr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表现为氧化性,故A正确;B.Cr2O72 中Cr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氧化反应,所以Cr3+是还原反应的产物,故B错误;C.HSO3 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D.Cr2O72 中Cr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所以生成1个Cr3+时转移3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A。
16.消毒剂在生活中应用广泛,Na2FeO4、Cl2、ClO2、H2O2、NaClO 是生活中不同领域的消毒剂。根据下列反应回答问题
A.2H2O2 2H2O+O2↑
B.16HCl+2KMnO4=5Cl2↑+2MnCl2+2KCl+8H2O
C.2Fe(OH)3+3KClO+4 KOH=2K2FeO4+3KCl+5H2O
D.2KClO3+4HCl=2ClO2↑+2KCl+Cl2↑+2H2O
(1)储存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上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_____(填序号)。
(2)反应 A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3)用双线桥表示反应 C 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2Fe(OH)3+3KClO+4 KOH=2K2FeO4+3KCl+5H2O
(4)某强酸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一个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H2O、ClO-、NH、H+、N2、Cl-。其中 c(Cl-)随反应进行逐渐增加。反应后溶液的酸性_____(填“增强”或“减弱”)。
【答案】(1)B
(2)8∶9
(3)
(4)增强
【解析】 (1)双氧水常用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所以储存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上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B;
(2) 反应2H2O2 2H2O+O2↑中,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产物是O2、还原产物是H2O,二者的质量之比为32∶36=8∶9;
(3)根据2Fe(OH)3+3KClO+4 KOH=2K2FeO4+3KCl+5H2O可知,Cl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Fe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3个KClO反应时共转移6个电子,用双线桥表示为;
(4) 某强酸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一个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H2O、ClO-、NH、H+、N2、Cl-。其中 c(Cl-)随反应进行逐渐增加,说明Cl-是生成物,则ClO-是反应物,Cl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Cl-是还原产物,生成1个Cl-得到2个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N元素的化合价应升高,则NH是反应物、N2是生成物,N元素从-3价升高到0价,N2是氧化产物,生成1个N2失去6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O-+2 NH=3Cl-+N2+2H++3H2O,产物有H+,则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17.已知下列反应:
①Cl2+2NaBr=2NaCl+Br2;②2KI+Br2=2KBr+I2;③Na2S+I2=2NaI+S↓。
(1)Cl-、Br-、I-、S2-四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2)判断Cl2与Na2S能否反应?_______(填“否”或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3)判断I2与NaBr能否反应?_______(填“否”或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4)已知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由此分析:MnO2在反应中_______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
(5)在硫酸溶液中,NaClO3和Na2SO3能按粒子个数比1: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棕黄色气体X,同时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则X为_______。
A.Cl2O7 B.ClO2 C.Cl2O D.Cl2
【答案】S2->I->Br->Cl- Cl2+S2-=2Cl-+S↓ 否 得到 降低 还原 C
【解析】(1)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反应①知还原性:Br->Cl-,由反应②知还原性:I-> Br-,由反应③知还原性:S2-> I-,则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S2-> I-> Br->Cl-;
故答案为:S2->I->Br->Cl-。
(2)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知,由①得Cl2> Br2,由②得Br2>I2,由③得I2>S,故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S,则Cl2与Na2S能发生反应:Cl2+Na2S=2NaCl+S↓,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S2-=2Cl-+S↓;
故答案为:Cl2+S2-=2Cl-+S↓。
(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 Br2>I2> S,则I2与NaBr不能反应;
故答案为:否。
(4)在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从+4价降为+2价,则MnO2在反应中得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得到;降低;还原。
(5)Na2SO3被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NaClO3为氧化剂,令Cl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则:2×(6-4)=1×(5-a),解得a=+1,故棕黄色气体X的化学式为Cl2O;
故答案为C。
18.(2021·凤城市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氧气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实现,其发生的反应为2KMnO4K2MnO4+ MnO2+ O2↑,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下列反应方程式:14HCl2237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HCl个数为1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3)下面三个方法都可以用来制氯气:
①4HCl(浓)+MnO2MnCl2+Cl2↑+2H2O
②KClO3+6HCl(浓)=3Cl2↑+KCl+3H2O
③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未配平)
根据以上三个反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I.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反应②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III.已知反应④:4HCl+O22Cl2+2H2O(g),该反应也能制得氯气。提醒一下,反应条件越简单反应越容易发生,说明性质越强烈。则MnO2、O2、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答案】(1)O K2MnO4、 MnO2
(2)HCl 12
(3)ClO+6H++5Cl-=3Cl2↑+3H2O 5:1 KMnO4>MnO2>O2
【分析】(1)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分别降低为+6价、+4价,KMnO4为氧化剂,K2MnO4、MnO2为还原产物,O元素化合价升高,O2为氧化产物,故答案为:O;K2MnO4、MnO2;
(2)氧化还原反应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中,化合价升高元素Cl失电子,还原剂是HCl;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HCl个数为12,每个HCl失去1个电子,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2,故答案为:HCl;12;
(3)I.KClO3+6HCl(浓)═3Cl2↑+KCl+3H2O反应中,KClO3、HCl和KCl均是易溶性的强电解质,拆分为离子,其它写成分子,改写为离子方程式为ClO+6H++5Cl-=3Cl2↑+3H2O,故答案为:ClO+6H++5Cl-=3Cl2↑+3H2O;
II.KClO3+6HCl(浓)═3Cl2↑+KCl+3H2O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氯气,生成的3个氯气分子中的6个氯原子中有1个来自于KClO3,是还原产物,5个来自于HCl,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5:1,故答案为:5:1;
III.根据①4HCl(浓)+MnO2MnCl2+Cl2↑+2H2O、③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未配平),反应④:4HCl+O22Cl2+2H2O(g),③没有反应条件,①的反应条件是加热,④的条件是催化剂、加热,说明氧化性KMnO4>MnO2>O2,故答案为:KMnO4>MnO2>O2。易错专题08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及相关计算
突破易错
易错点一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易错典例】
例1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KBr+Cl2=2KCl+Br2;②2KI+Cl2=2KCl+I2;③2KI+Br2=2KBr+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溴元素在①和③中均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顺序为:I2>Br2>Cl2
C.还原性强弱顺序为:KI>KBr>KCl
D.常温下也能进行如下反应:2KCl+Br2=2KBr+Cl2
【解题必备】
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比较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注:此方法不适用于歧化反应,如Cl2 + H2OHCl + HClO。
2.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比较
不同氧化剂与相同还原剂作用时,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数值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4.根据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
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是否加热、反应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大小等。例如:
MnO2 + 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4 +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性:KMnO4>MnO2
注意: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误区
(1)所含元素的价态越高,化合物的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氧化性:HClO4<HClO。
(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如Na与盐酸反应时失去1个电子成为Na+,而Al与盐酸反应时失去3个电子成为Al3+,但Na比Al活泼,Na比Al的还原性强。
(3)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不一定强。如CO2中C为+4价,是最高价,但CO2的氧化性很弱。
(4)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但还原性不一定强。如O2 中O为 2价,是最低价,但O2 的还原性非常弱。
【变式突破】
1.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能完全发生:;;。由此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氧化性: B.还原性:
C. D.X-、Y-、Z-、W-中Z-还原性最强
易错点二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易错典例】
例2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2 Fe3++2 I-=2Fe2++I2
B.Cl2+FeI2= FeCl2+I2
C.Co2O3+6 HCl=2CoCl2+Cl2+3 H2O
D.3 Cl2+6 FeI2=2FeCl3+4 FeI3
【解题必备】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的方法
先假设反应能进行→然后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列出假设反应中的上述关系→结合题干条件判断该结论是否符合事实,若符合事实,则反应能进行,反之,则不能进行。
【变式突破】
2.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A.NaCl、NaBr、Na2SO4 B.NaCl、Na2SO4、Br2
C.NaCl、Na2SO4、I2 D.NaCl、NaI、Na2SO4
易错点三 守恒原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易错典例】
例3 按要求填空:
(1)在S2 、Fe2+、Fe3+、Mg2+、S、I 、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
(2)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H3+NO→HNO2+H2O ③N2O4+H2O→HNO3+HNO2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__。
(3)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溶质中Cl 与I 共存,为了氧化I 而Cl 不被氧化,除单质外,还应用上述反应中的__________作氧化剂。
【解题必备】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主要规律
(1)“质量守恒、电子守恒”规律。
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②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这是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依据,也是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依据。
(2)“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可总结为:
价态相邻能共存,价态相间能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
(3)“强易弱难,先强后弱”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
①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为还原性Fe2+ >Br ,所以Fe2+先与Cl2反应。
②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 >Cu2+ > 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依次与Cu2+、H+反应。
2.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的三种情况
【变式突破】
3.(2021·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一月考)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铜绿”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有二种元素
B.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C.由此反应可知,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参与反应消耗
易错点四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易错典例】
例4 KClO3与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质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KClO3+HCl(浓)―KCl+ClO2↑+Cl2↑+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___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若产生7.1gCl2,则生成ClO2的质量为___g。
【变式突破】
4.(2021·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
①氧化剂是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
②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③当生成28gN2时被氧化的物质为___________g。
(2)高铁酸钠(Na2FeO4)(铁为+6价)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可以通过下述反应制取:2Fe(OH)3+4NaOH+3NaClO=2Na2FeO4+3NaCl+5H2O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元素被氧化,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
②用双线桥在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___________
(3)化合价是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写出以下几种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H2C2O4___________NH4NO3___________
冲刺满分
1.等质量的硫粉与足量下列物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最多的是
A.氢气 B.铜 C.铁 D.氧气
2.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1价,它可用作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
A.既不是还原剂又不是氧化剂 B.还原剂、被氧化
C.氧化剂、被还原 D.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3.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氨原子数之比为
A.5:3 B.5:4 C.1:1 D.3:5
4.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2、K、HCl B.Cl2、Al、H2
C.NO2、Na、Br2 D.O2、SO2、H2O
5.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在下列反应中只体现过氧化氢的还原性的反应是 ( )
A.2H2O2=2H2O+O2↑
B.H2O2+SO2=H2SO4
C.H2O2+HI=I2+2H2O
D.5 H2O2+2KMnO4+3H2SO4=2MnSO4+K2SO4+5O2↑+8H2O
6.已知①N2+3H22NH3;②3Cl2+8NH3N2+6NH4Cl,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NH4Cl>NH3>H2 B.H2>NH3>NH4Cl
C.NH3>NH4Cl>H2 D.H2>NH4Cl>NH3
7.(2021·安徽省郎溪中学高一月考)Na2Sx在碱性条件下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个数比为1:16,则x值为
A.2 B.3 C.4 D.5
8.钛合金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金属,具有广泛的用途。金属钛可用下列方法提炼:
①TiO2+2C+2Cl2TiCl4+2CO②TiCl4+2Mg2MgCl2+Ti
对上述两个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Cl2是还原剂 B.反应①中碳元素被还原
C.②中钛元素被氧化 D.反应②中TiCl4是氧化剂
9.已知A、B、C、D、E五种物质,它们是硫或硫的不同价态化合物,已知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未配平的转化关系。(注:每个关系式中化合价的升降都只有一处):①A+KOH→B+C+H2O②C+E→B+H2O③B+D→C+H2O④C+Cl2+H2O→D+HCl,则这些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A.AC.E10.常温下,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①2A2++B2=2A3++2B﹣; ②2B﹣+Z2=B2+2Z﹣;③16H++10Z﹣+ 2X2++5Z2+8H2O,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2、B2、A3+
B.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A2+、B﹣、Z﹣、X2+
C.Z2+2A2+=2A3++2Z﹣反应可以进行
D.Z元素在②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11.有下列三个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3Cl22FeCl3,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若某溶液中有Fe2+、I 和Cl ,要氧化除去I 而不除去Fe2+和Cl ,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12.(2021·成都市郫都区川科外国语学校高一开学考试)青铜是铜锡合金,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曾记载了炼锡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2C+SnO2Sn+2C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C体现了还原性
B.该化学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
C.SnO2在该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一氧化碳有毒,可以用气球收集来进行尾气处理
13.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很广,其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常用作脱氯剂,主要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工业上可利用反应Na2CO3+2Na2S+4SO2===3Na2S2O3+CO2制取Na2S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2O3只有还原性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每生成1 mol Na2S2O3,转移4×6.02×1023个电子
D.标准状况下,每吸收4 mol SO2就会放出22.4 L CO2
14.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位为2B级潜在致癌物。从2009年10月1日起,我国实行矿泉水新标准,首次规定矿泉水中溴酸盐的含量最高不得超过0.01 mg·L-1。已知KBrO3可发生下列反应:2KBrO3 + I2 = 2KIO3 + Br2,下列有关溴酸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溴酸钾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该反应说明I2也可以置换出Br2
C.该反应说明I2的还原性强于Br2
D.该反应与2KI+Br2=2KBr+I2相矛盾
15.Cr2O72 毒性较强,常用NaHSO3处理工业废水中的Cr2O7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 +Cr2O72 +3HSO3 ===2Cr3++ 3SO42 +4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r2O72 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B.Cr3+是氧化反应的产物
C.HSO3 发生还原反应 D.生成1 个Cr3+时转移6个电子
16.消毒剂在生活中应用广泛,Na2FeO4、Cl2、ClO2、H2O2、NaClO 是生活中不同领域的消毒剂。根据下列反应回答问题
A.2H2O2 2H2O+O2↑
B.16HCl+2KMnO4=5Cl2↑+2MnCl2+2KCl+8H2O
C.2Fe(OH)3+3KClO+4 KOH=2K2FeO4+3KCl+5H2O
D.2KClO3+4HCl=2ClO2↑+2KCl+Cl2↑+2H2O
(1)储存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上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_____(填序号)。
(2)反应 A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3)用双线桥表示反应 C 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2Fe(OH)3+3KClO+4 KOH=2K2FeO4+3KCl+5H2O
(4)某强酸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一个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H2O、ClO-、NH、H+、N2、Cl-。其中 c(Cl-)随反应进行逐渐增加。反应后溶液的酸性_____(填“增强”或“减弱”)。
17.已知下列反应:
①Cl2+2NaBr=2NaCl+Br2;②2KI+Br2=2KBr+I2;③Na2S+I2=2NaI+S↓。
(1)Cl-、Br-、I-、S2-四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2)判断Cl2与Na2S能否反应?_______(填“否”或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3)判断I2与NaBr能否反应?_______(填“否”或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4)已知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由此分析:MnO2在反应中_______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
(5)在硫酸溶液中,NaClO3和Na2SO3能按粒子个数比1: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棕黄色气体X,同时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则X为_______。
A.Cl2O7 B.ClO2 C.Cl2O D.Cl2
18.(2021·凤城市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氧气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实现,其发生的反应为2KMnO4K2MnO4+ MnO2+ O2↑,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下列反应方程式:14HCl2237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HCl个数为1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3)下面三个方法都可以用来制氯气:
①4HCl(浓)+MnO2MnCl2+Cl2↑+2H2O
②KClO3+6HCl(浓)=3Cl2↑+KCl+3H2O
③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未配平)
根据以上三个反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I.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反应②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III.已知反应④:4HCl+O22Cl2+2H2O(g),该反应也能制得氯气。提醒一下,反应条件越简单反应越容易发生,说明性质越强烈。则MnO2、O2、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