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期末考前押题卷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注意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
1.观察下面的竖式,方框中的6表示( )。
A.3个2 B.3个20 C.3个200
2.○△○△○△……○,如果○有18个,那么△有( )个。
A.17 B.18 C.19
3.丫丫4分钟做了120个仰卧起坐,乐乐3分钟做了117个仰卧起坐,他俩相比,( )。
A.丫丫快 B.乐乐快 C.无法比较
4.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比,( )。
A.甲长 B.乙长 C.一样长
5.如图,有A、B两根铁丝放在盒子里,A抽出,B抽出,并且抽出的长度相等,那么原来两根铁丝的长度相比( )。
A.A长 B.B长 C.相等
6.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5页,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看5页,第六天看了( )页。
A.10 B.25 C.30
二、填空题
7.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8.用3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一共有多少种拼法?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请把你找到的拼法填入下表。
长/cm
宽/cm
周长/cm
9.要使226×□的积是四位数,□最小填( )。要使□48÷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10.切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如果小华只吃其中一份,他吃了这块蛋糕的,还剩这块蛋糕的。
11.在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剩余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
12.□÷6=116……△,在这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最大是( )。
三、判断题
13.正方形和长方形一定是四边形。( )
14.从48里连续减8,减6次后结果为0。( )
15.125×8积的末尾有1个0。( )
16.3粒花生米大约重1克。( )
17.任何数除以1都得任何数。(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30+700= 16×5= 56÷4= 36-3=
804÷4= 24×5= 0÷5= -=
500×6= 37+37= 79-59= +=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258= 420×6= 305×4=
☆608÷2= ☆750÷7= ☆466÷4=
20.求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五、解答题
21.超市运来269箱酸奶,一辆小推车一次最多运8箱,至少多少次能全部运完?
22.园林师傅利用一面墙用栅栏围了一个长是12米,宽是4米的花园,至少要准备多少米栅栏?
23.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24.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550本,故事书441本。
(1)历史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2倍,历史书有多少本?
(2)科技书比文艺书和故事书的总本数少213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25.天宫课堂是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授课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3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实验小学524名同学分2批收看了课堂的授课,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26.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
(1)方格纸中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2)画一个和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再涂阴影表示出正方形的。
(3)把△先向南平移2格,再向东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参考答案:
1.B
【分析】计算323×3时,先算个位上的3×3=9,表示3个3的和;再算十位上的2×3=6,表示3个20的和;最后算百位上的3×3=9,表示3个300的和。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方框中的6表示3个20。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A
【分析】两个○中间一个△,头、尾都是○,那么○比△多1个,据此求出△的个数。
【详解】18-1=17(个)
那么△有17个。
故答案为:A
【点睛】分析清楚图形的排列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B
【分析】用做的仰卧起坐的总个数除以做的时间分别算出丫丫和乐乐平均每分钟做的个数,再比较大小。
【详解】120÷4=30(个)
117÷3=39(个)
39>30,乐乐快。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是解题关键。
4.B
【分析】周长的意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把甲上面的较短的两条竖线分别向左、向右平移,下面两条短边分别向上平移此时甲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周长;把乙上面较短的横线向上平移,此时乙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周长再加上两条竖着的较短的线段;据此比较大小。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甲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周长;
乙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周长再加上两条竖着的较短的线段;
所以乙的周长>甲的周长。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周长的意义。解答此类题,可以通过平移的方法。
5.B
【分析】抽出的占A铁丝的,说明把A铁丝平均分成4份,抽出的是其中1份,抽出的占B铁丝的,说明把B铁丝平均分成5份,抽出的是其中1份;则A铁丝的长度是抽出部分的4倍,B铁丝的长度是抽出部分的5倍,抽出的长度相等,B铁丝长。
【详解】依据分析可知:B铁丝长。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把比较铁丝的长短转换到分数的意义理解上面。
6.C
【分析】根据“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看5页”,那么第二天看了(5+5)页,第三天看了(5+5+5)页,第四天看了(5+5+5+5)页,据此可知第六天看了(5×6)页。
【详解】5×6=30(页)
第六天看了30页。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看5页,再进一步解答。
7.;;
【分析】把这个整体平均分为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的一份表示整体的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表示整体的几分之几。据此分析解题即可。
【详解】()
()
()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8.见详解
【分析】因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用36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不论怎样拼它的面积不变;根据拼成图形的长和宽,求出它们的周长;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干要求,利用列举法找出不同的拼法;利用长方形周长公式:C=(a+b)×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分别计算各种拼法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比较即可得出结论。如图:
长/cm 36 18 12 9 6
宽/cm 1 2 3 4 6
周长/cm 74 40 30 26 24
(1)长36厘米,宽1厘米,周长是:
(36+1)×2
=37×2
=74(厘米)
(2)长18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
(18+2)×2
=20×2
=40(厘米)
(3)长12厘米,宽3厘米,周长是:
(12+3)×2
=15×2
=30(厘米)
(4)长9厘米,宽4厘米,周长是:
(9+4)×2
=13×2
=26(厘米)
(5)长6厘米,宽是6厘米,周长是:6×4=24(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图形的拼组问题、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等。
9. 5 5
【分析】226接近200,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根据200×5=1000,可知要使226×□的积是四位数,□的数应大于等于5。要使□48÷6的商是两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里的数小于6。
【详解】226×5=1130,要使226×□的积是四位数,□最小填5。
要使□48÷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5。
【点睛】要求□里最小填几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四位数,可以将三位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数,再求出□可能要填的最小数,注意进行验证。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
10.;
【分析】把这个蛋糕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小华吃了其中一份,是这个蛋糕的,还剩(4-1)块,即3块,是这个蛋糕的。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还剩这块蛋糕的。
【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1. 5 20 16
【分析】从长方形纸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解答。剩下的长方形的长为原来长方形的宽,剩下的长方形的宽为原来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差。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
【详解】5×4=20(厘米)
(8-5+5)×2
=8×2
=16(厘米)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周长是20厘米;剩余图形的周长是16厘米。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再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
12.701
【分析】要使被除数最大,则余数要最大,除数是6,余数最大时比除数小1,由此可知余数最大是5,再用除数乘商,所得积加余数即可求出被除数最大是几。
【详解】6-1=5
116×6+5
=696+5
=701
被除数最大是701。
【点睛】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余数最大是几。
13.√
【详解】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所以都是四边形。
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用48除以8就是需要连续减的次数,和题干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48÷8=6(次)
6=6
即从48里连续减8,减6次后结果为0;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可以理解成48里面有几个8的问题,由此求解。
15.×
【分析】直接计算出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判断有几个0,据此解答。
【详解】125×8=1000,1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就是将结果计算正确。
16.√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计量3粒花生米约重用“克”做单位。
【详解】根据分析:3粒花生米大约重1克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7.√
【详解】此题考查1在除法中的特性:在除法算式里,任何数和1相除都得原数。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730;80;14;33
201;120;0;
3000;74;20;1
【详解】略
19.1806;2520;1220
304;107……1;116……2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把一位数分别与这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十位数字、百位数字相乘即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首位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商的首位在百位上,除到哪一位不够除时,商的这一位用0来占位。除法验算时用商×除数+余数。
【详解】7×258=1806 420×6=2520 305×4=1220
☆608÷2=304 ☆750÷7=107……1 ☆466÷4=116……2
验算:验算:验算:
20.24厘米; 34厘米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6×4=24(厘米)
(12+5)×2
=17×2
=34(厘米)
21.34次
【分析】用酸奶总箱数除以一次运送箱数,求得的商就是运送次数。若有余数,因为剩余的酸奶也需要运走,则用商加上1,即为需要运送次数。
【详解】269÷8=33(次)……5(箱)
33+1=34(次)
答:至少34次能全部运完。
【点睛】本题考查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采用进一法解答。
22.20米
【分析】利用一面墙,要求最少需要多少米栅栏,则让一条长边靠墙即可。长+宽×2,据此求出栅栏长度。
【详解】12+4×2
=12+8
=20(米)
答:至少要准备20米栅栏。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3.;
【分析】用减去,即可求出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再加上第一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即可求出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详解】-=
+=
答:第二天看了全书的,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1)882本(2)778本
【分析】(1)故事书的数量已知,用故事书的本数乘2即可求出历史书的本数。
(2)先把550与441相加求出故事书与文艺书的总本数,再用所得和减213即可求出科技书的数量。
【详解】(1)441×2=882(本)
答:历史书有882本。
(2)(550+441)-213
=991-213
=778(本)
答:科技书有778本。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25.262人
【分析】根据题意,用524除以2,求出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详解】524÷2=262(人)
答:平均每批有262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26.(1)16
(2)(3)见详解
【分析】(1)图中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则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16÷4=4(厘米),画出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再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将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
(3)地图表示方向的原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物体平移的方法是点对点平移,把△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3格。
【详解】(1)(5+3)×2
=8×2
=16(厘米)
方格纸中的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2)、(3)如图:
【点睛】图形平移有三要素:原位置、平移距离、平移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