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第三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第三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0 23:5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训练题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林壑(hè)   潺潺(chán) 波澜(lán) 伛偻(qū)
B.谪守(zhé) 汀兰(dīng) 酿泉(niàng 毳衣(cuì)
C.霏霏(fēi) 颓然(tuí) 偕忘(xié) 阴翳(yì)
D.楫摧(jí) 淫雨(yín) 雾凇(sōng) 更定(gè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寂寥 政通人合 风霜高洁 朝晖西阴
B.怡然 心旷神怡 锦粼游泳 静影沉壁
C.凄凉 琼楼玉宇 仓颜白发 泉香酒洌
D.伛偻 长风破浪 波澜不惊 浊浪排空
3.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
B.南极潇湘/初极狭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若夫/淫雨霏霏        B.佳木秀而/繁阴
C.乃/重修岳阳楼 D.四时之景/不同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腐败不除正义不彰,腐败不去民无宁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个“好”字自然包含了风清弊绝、政通人和的民心渴望和民意期盼。
B.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到随州各大景区旅游的游客门可罗雀,刷新了历年黄金周游客量新高。
C.双方所以谈了半天谈不拢,原来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重视的根本不是此次会议的主题。
D.登上大洪山山顶,放眼望去,山青水绿,树木葱葱,小小的房屋若隐若现,眼前的美景令我心旷神怡。
6.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文章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B.《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为一体,其中写景是全文的中心。
C.《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在沉沉夜色中乘舟独往西湖,看到雪中的西湖风光不凡。
D.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便作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谢。
7.诗文名句默写。(4分)
(1)           ,在乎山水之间也。
(2)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3)           ,忽复乘舟梦日边。
(4)怀旧空吟闻笛赋,           。
8.名著导读(4分)
(1)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 、 、 、 的诗歌美学主张。(2分)
(2)“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此节选自诗人艾青的诗集《 》中的《 》(2分)
9.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题目。(8分)
(1)古代诗词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一项写到了传统节日 (  )(3分)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 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5分)
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7分)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0.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句。(3分)
11.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人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7分)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春和景明(        )
(2)四时之景不同(        )
(3)沙鸥翔集(        )
(4)把酒临风(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4.比较【甲】 【乙】 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4分)
文段 写 景 抒 情
【甲】 第1段 淫雨霏霏 (1)
第2段 (2) 喜
【乙】 先写 山间之朝暮 乐
再写 (3)
15.【乙】 文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文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5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
【丙】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 姚鼐《登泰山记》)
注:①摴蒱(chū 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②偻:驼背。
16、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6分)
①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②客此_____________③万径人踪灭_____________
④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⑤皆云漫_____________⑥须臾_____________
17、翻译下列文言句子。(9分)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丙】两文都是首先交代时间、地点,然后描绘看到的景物。
B、【甲】文中一个“独”字 充分展示了作者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C、【乙】文语言简练,寥寥数语写出了三峡两岸的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D、【丙】文主要是按空间顺序描绘早起登泰山所见所感的。
三、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天的能够学会谦虚, 自私的也会懂得感....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已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取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答案
1.C 2.D 3.B 4.B 5.B 6.B
7.(1)醉翁之意不在酒 (2)静影沉璧 (3)闲来垂钓碧溪上 (4)到乡翻似烂柯人
8、(1)朴素、单纯 、集中 、明快
(2)《艾青诗选》 《 鱼化石》
9.(1)C
(2)这首诗描写的是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两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
11.“月是故乡明”表达思乡之情;“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表达思亲之情;“况乃未休兵”表达对战争停止的期盼。
12.(1)日光 (2)景色 (3)停息 (4)端、执
13.(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14.(1)悲 (2)春和景明 (3)山间之四时
15. 【乙】 文中的“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的情怀;【甲】 文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也表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
16、①白汽弥漫的样子②客居③消失④通“缺”(中断)⑤弥漫⑥不一会,形容时间快。
17、①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②若不是在正午或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③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承托着它。
18、D、是按时间顺序描绘日出前后景物的。
1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