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二年级练习
化学
2024.01
学校_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19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u64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NaOH B.盐酸 C. D.CH3COONa
2.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Cu2+、K+、OH﹣、
B.pH=1的溶液中:Na+、Fe2+、Cl﹣、
C.中性溶液中:K+、Cl﹣、、
D.加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Na+、Fe3+、Cl﹣、
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目的 电解法制金属钠 防止铁片被腐蚀 由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3固体 用盐酸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
装置或操作
选项 A B C D
4.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5min内,A的物质的量减小了10mol,则5min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
A. B.
C. D.
5.室温下,一定浓度氨水的pH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溶液中
B.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将此溶液加水稀释10倍,所得溶液pH=10
D.将此溶液与等体积的盐酸反应,恰好完全中和
6.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molH2和1molO2分别以点燃和形成氢氧燃料电池这两种方式发生化学反应,生成2mol液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出的热量相等 B.体系内能变化相等
C.反应速率相等 D.反应的活化能相等
7.下图为电镀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镀时,待镀铁制品应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B.通电后,溶液中的移向阳极
C.镀铜时,理论上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
D.待镀铁制品增重2.56g,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0.04mol
8.下列事实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
B.用醋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
D.用明矾做净水剂:
9.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
B.KCl溶液:
C.CH3COONa溶液:
D.室温下,pH=7的NH4Cl、NH3·H2O混合溶液:
10.已知H﹣H的键能为,I﹣I的键能为。反应经历了如下反应历程:①,②,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I的键能为
B.升高温度,反应①速率增大,反应②速率减小
C.升高温度,反应②的限度和速率均增大,有利于提高H2的转化率
D.为防止反应过程中有I(g)大量累积,应选择合适的催化剂降低反应②的焓变
11.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一定量的H2,发生反应:。不同投料比时,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
D.投料比固定,当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2.一定温度下,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t/min) 物质的量(n/mol)
n(A) n(B) n(C)
0 2.0 2.4 0
5 0.8
10 1.6
15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5min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1.6
C.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约为33%
D.15min后,再加入A、B、C各1.6mol,平衡不移动
13.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推论不相符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推论
A 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约为3 CH3COOH是弱电解质
B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再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 溶液中可能含有或
C 用pH计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 HClO的酸性弱于CH3COOH
D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溶液,沉淀变为红褐色 Mg(OH)2沉淀转化为Fe(OH)3沉淀
14.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
电池的总反应为: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由VB2电极经外电路流向复合碳电极
B.正极区溶液的pH降低、负极区溶液的pH升高
C.VB2电极发生反应:
D.若有0.224L(标准状况)O2参与反应,有0.04mol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到负极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12分)金属矿物常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如FeS2、ZnS等。
Ⅰ.掺烧FeS2和FeSO4,用于制铁精粉和硫酸
(1)已知:为吸热反应。25℃、101kPa时,1molFeS2固体在2.75mol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2和Fe2O3固体,放出826kJ热量。
①FeS2与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将FeS2与FeSO4掺烧(混合燃烧),其目的包括______(填字母)。
a.节约燃料和能量 b.为制备硫酸提供原料 c.减少空气污染
(2)FeSO4常带一定量的结晶水。分解脱水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______。
②为维持炉内温度基本不变,FeSO4所带结晶水越多,掺烧比应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浸出法处理ZnS
(3)ZnS难溶于水,处理ZnS常使用酸浸法,两步反应依次为:
ⅰ.
ⅱ.
①平衡常数K1的表达式为______。
②仅发生反应i时,ZnS酸浸效果不好,结合平衡常数说明原因:______。
(4)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通入O2在ZnS酸浸过程中的作用:______。
16.(10分)CO2的过量排放会产生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CO2主要通过如下平衡过程对水体钙循环和海洋生态产生影响。
(1)碳酸盐的溶解是水体中Ca2+的主要来源。CO2过量排放会导致水体中c(Ca2+)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海水中含有的离子主要有、、、、,海水呈弱碱性,用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
(3)珊瑚藻是一种对海水酸化极为敏感的藻类,其可通过光合作用和钙化作用促进珊瑚礁(主要成分为CaCO3)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资料:海水pH降低会使珊瑚藻呼吸作用增强。
①珊瑚藻能促进珊瑚礁的形成,原因是______。
②CO2排放导致海水酸化,对珊瑚藻的影响有______(填字母)。
a.阻碍了钙化作用 b.阻碍了光合作用 c.增强了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4)水体中、浓度的监测对生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测定方法如下:
ⅰ.取50mL待测水样,滴加4~6滴酚酞溶液,摇匀。
ⅱ.溶液变为红色,用盐酸滴定至红色刚好消失(pH约8.3),消耗盐酸体积为V1mL。
iii.滴加4~6滴甲基橙溶液,摇匀,用盐酸滴定至溶液从黄色变为橙色(pH约3.8),消耗盐酸体积为V2mL。
①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该水体中,为______(用计算式表示)。
17.(12分)电解水制氢所需的电压高、耗能大。醛类(R﹣CHO)可在很低的电压下被Cu催化氧化为羧酸盐(),,同时产生的氢原子会重组成H2。该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1)已知:醛极易被氧化,电解所需电压与电解反应的难易程度相关。
①在碱性条件下电解水制氢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
②推测醛氧化制氢所需电压比电解水制氢低的原因是______。
(2)补全醛催化氧化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
(3)上述电解装置工作时,每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4)电解一段时间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制氢的效率会降低。
①经检验,阳极表面产生了Cu2O,阻碍醛类的吸附。阳极表面产生Cu2O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阳极区溶液的pH会逐渐降低,导致pH降低的可能原因有______(填字母)。
a.电极反应消耗 b.产生H2O稀释溶液 c.产生的羧酸盐水解
18.(12分)丙烯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分两步进行。
Ⅰ.丙烷脱氢制丙烯
丙烷脱氢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ⅰ.
ⅱ.
(1)升温时,测得丙烯平衡产率降低。
①升温时,丙烷的平衡转化率______(填“提高”“降低”或“不变”)。
②丙烯平衡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2)工业上,常在恒压条件下充入高温水蒸气使反应器再热。请分析充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______。
(3)已知:ⅰ.
ii.C3H8在高温下脱氢时碳碳键易断裂,产生积炭后,催化剂活性降低工业上,常在C3H8中加入一定量的CO2,目的是______。
Ⅱ.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
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丙烯腈(),副产物为丙烯醛(),反应如下:
ⅰ.
ⅱ.
(4)原料气中NH3和丙烯的比例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已知:碱性条件下容易分解。
①时产物主要为丙烯醛(),原因是______。
②时,冷却吸收后丙烯腈收率略有降低,原因是______。
19.(12分)某小组同学欲探究AgNO3溶液与FeSO4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溶液与溶液(调pH=3)混合后密封 观察到产生灰黑色沉淀,溶液变为黄色,数小时后,溶液颜色无变化,沉淀不增加
② 将溶液与溶液(调pH=3)混合后密封 数小时内,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③ 取少量①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逐滴加入KSCN溶液 观察到溶液先变红,稍振荡后红色消失,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再次滴入KSCN溶液,上述现象再次出现
查阅资料:i.AgSCN为白色固体,;
ⅱ.
(1)取实验①中灰黑色沉淀,加入浓硝酸,沉淀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说明沉淀中含______。
(2)实验②中未观察到明显变化,说明______。
(3)实验③中,滴入KSCN后溶液先变红的原因是______。稍振荡后红色消失并产生白色沉淀,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______。
(4)综合实验①~③可知,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反思与迁移】
小组同学用KSCN标准溶液作滴定剂,定量测定实验①反应后溶液中的Ag+浓度。
(5)能指示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
(6)滴定时,若取样混入灰黑色沉淀,则测得的c(Ag+)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海淀区高二年级练习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 共14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C B A B B D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C A D D D B
第二部分 共5题,共58分(未注明分值的空,即为2分;多选题漏选1分,错选0分)。
15.(12分)
(1)① ②ab
(2)①+31.4(1分) ②增大 (3)①(1分)
②K1较小,说明ZnS酸浸反应i进行得不充分(合理即可)
(4)O2与H2S充分反应,使平衡i正向移动,促进ZnS的溶解(合理即可)
16.(10分)
(1)增大(1分)
(2)(与的电离相比较,结果正确也可给分)
(3)①珊瑚藻的光合作用消耗CO2,促使逆向移动(用“促进钙化作用”替代平衡移动,也可给分)
②ac (4)①(1分) ②
17.(12分)(1)①
②醛极易氧化,而不易氧化
(2)
(3)1mol (4)① ②ab
18.(12分)
(1)①提高
②升温对副反应ii的影响更大(或升温后,C2H4的增量大于C3H6的增量,合理即可)
(2)输入热量,维持吸热反应进行(因反应i为强吸热反应);升温,提高/维持反应i的速率;降低各物质浓度,提高C3H6的平衡产率(合理即可,1点1分,2个点或以上计2分)
(3)消耗H2,增加C3H6的平衡产率;与积碳反应,防止催化剂失活(1点1分,共2分)
(4)①NH3是i中的反应物,NH3不足时主要发生反应ii(合理即可)
②过量的NH3在吸收后可能产生碱性环境,使分解
19.(12分)
(1)Ag(1分)
(2)pH=3时,不能明显地氧化Fe2+(合理即可,只答对照/对比不行)(1分)
(3)Fe3+与SCN﹣的反应速率较Ag+与SCN﹣的快(共2分,只写方程式解释变红,未解释“先”的给1分)。
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为,该反应限度更大,使SCN﹣浓度降低,使Fe(SCN)3分解(合理即可)
(4)(共2分,可逆符号1分,其它1分)
(5)滴入KSCN,振荡后溶液红色不再褪去
(6)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