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2023-2024学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
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以三种状态存在,也就是 、 、 三种状态。
2.用酒精灯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 将其盖灭,盖灭后需
再 ,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3.不停给水加热,有一部分水会变成 进入空气。
4.将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同时倒入两个盛有同样温度、同样多水的烧杯中,搅拌其中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始终不搅拌,你会观察到 烧杯里的食盐溶解得快。
5.碾碎、加热、 可以加快食盐、方糖等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6.因为食盐溶于水,沙不溶于水,所以可用 分离食盐和沙。
7.当我们用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 会发生变化。
8.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 。
9.松开充满空气的气球口,对着自己的脸,会有 的感觉,这是由于气球中的 喷出来形成的。
10.当阳光明媚,天空只有少量的云时,是 天,当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时,是 天。
11.风可以用 来测量,它的箭头指向风 的方向。
二、判断题
12.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都是一样的。
13.水和冰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
14.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15.一天测量一次气温,就能确定一天的气温。( )
16.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17.使用风的形成实验装置箱模拟自然界中风的形成时,我们发现箱外蚊香的烟会向箱内蜡烛燃烧的地方飘去,然后慢慢上升。( )
三、单选题
18.右图选项中,关于酒精灯的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19.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水从开始结冰到完全结成冰的一段时间里,温度( )
A.持续下降 B.保持在0℃不变 C.大于0℃
20.放在实验桌上的碎冰不一会就融化了,这是因为( )。
A.室内的温度较高
B.冰块比较小
C.放冰托盘会产生一些热量
21.水沸腾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有少量气泡产生
B.水的温度比常温稍微热点
C.出现大量的气泡和水蒸气
22.下列物质中,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的是( )。
A.小苏打 B.食盐 C.沙子
23.把一块方糖放入一杯温水中,可以用( )方法,让方糖快速溶解。
A.搅拌 B.用嘴吹一吹 C.静置不动
24.下列不属于固体混合物的分离的是( ).
A.沙里淘金
B.将粉笔敲碎
C.将米里的泥沙捡出来
25.把一张A4纸折成千纸鹤后,它的____发生了变化。( )
A.形状 B.性质 C.颜色
26.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空气的流动 B.温度的变化 C.太阳的光照
27.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
A.A B.B C.C
四、连线题
28.把下列分离两种物质的任务与正确方法用线连起来。
分离食盐和沙子 分离食盐和水 分离木屑和铁屑
加热蒸发 用磁铁吸引 用水溶解
29.连线1
沙子
食盐 能溶解
白糖
白酒 不溶解
木块
五、简答题
30.给你一块冰,你有什么办法加快冰融化的速度,看谁的办法多。
31.在验证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的实验中,为什么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杯底就被水浸湿了呢
六、解答题
32.我们用触觉来感觉物体的冷热程度,准确吗?可靠吗?人们通过什么方法准确地知道物体冷热程度的呢?
答案
1.固体;气体;液体
2.灯帽;重复盖一次
3.水蒸气
4.搅拌
5.搅拌
6.溶解
7.形状
8.风
9.风;空气
10.晴;阴
11.风向标;吹来
12.错误
13.错误
14.正确
15.错误
16.正确
17.正确
18.B
19.B
20.A
21.C
22.B
23.A
24.B
25.A
26.A
27.B
28.
29.
30.用手把冰块捂住、把冰块放到太阳下晒、把冰块放到热水里、把冰块碾碎等。
31.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漏出去了,水填补了原本被空气占据的空间,所以杯底会被水浸湿。
32.不准确,不可靠。人们是通过用温度计测量的方法知道物体冷热程度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