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作者简介
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他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故未曾做官。他好读书,精通琴、棋、书、画,在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中度过一生。其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朝天子·咏喇叭》即其中之一。王磐有《王西楼乐府》一卷,其艺术风格骚雅清俊、放逸诙谐,多用民间口语,妙趣横生。
创作背景
朝天子,曲牌名。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 ,宦官当权,欺压百姓,在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行船时常吹号来壮大声势,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诗人家住在运河边的高邮,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朗读指导
朝天子·咏喇叭
王 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理解诗意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一种吹奏乐器
曲子短小
声音响亮
官府的船。这里指扰民的宦官船只
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声望和社会地位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译文:喇叭和锁呐,(吹的)曲子很短,但声音极为响亮。官船来往穿梭如织,杂乱如麻,全靠你来抬高声望地位。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
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和
译文:当兵的听了愁眉不展,百姓听了担惊受怕。哪里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这喇叭吹得有的人家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干了,鹅也飞光了,黎民百姓家破人亡啊!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诗歌赏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这一句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对比中,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这两句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高声望地位。“乱如麻”三个字则把宦官的横冲直撞、不可一世、为非作歹的情态描摹得淋漓尽致。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这几句从听觉角度剖析了喇叭和唢呐声的危害,喻指宦官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人闻风色变,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最后一句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这句话猛烈地抨击了宦官专权,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罪恶,强烈地表达了对宦官专权的痛恨之情。
点明了全文主旨。
主旨归纳
这首散曲借咏喇叭,揭露和讽刺了明代宦官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对宦官专横跋扈、趾高气扬嘴脸的强烈憎恶之情。
课后练习
1.理解性默写。
《朝天子·咏喇叭》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含蓄地揭露宦官搜刮民脂民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曲表面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儿小”比喻 ,“腔儿大”比喻________________,“水尽鹅飞罢”则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宦官的地位低下
宦官仗势欺人
宦官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
3.汪曾祺先生在《王磐的〈野菜谱〉》一文中说,王磐的散曲体现出“人民性”。结合本曲,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王磐不满宦官的作威作福、欺压百姓,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写作散曲讽刺、批判他们的丑恶行径,这体现了他关心民生疾苦的“人民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