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2 20:27:38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选择题
1.(2019九下·宁都期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  )
A.汞 B.金 C.银 D.铝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汞>银>金,活动性最强的是铝,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分析。
2.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 (  )
A.铝 B.铜 C.镁 D.铁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为镁、铝、铁、铜。
故答案为:B
【分析】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3.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之所以能为镜是因为(  )
A.铜有金属光泽 B.铜能导热
C.铜能做工艺品 D.铜不会生锈
【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利用铜的金属光泽可以映出人或物体的影子,因而铜能为镜。
【分析】铜的金属光泽使得金属铜能够反射光线而能成像;
4.铜常被用来制造导线,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
A.良好的导电性 B.良好的导热性
C.金属光泽 D.较高的硬度
【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都有导电性,所以可用作制电线。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较简单,根据金属有导电性分析。
5.化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把金属矿物冶炼成金属就是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改造的典型范例。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的利用与开发与金属活动性有关,性质越活泼的金属发现与使用的越晚。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金属的利用与开发与金属活动性有关。
6.(2018九下·和平模拟)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红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氢气可以燃烧,所以氢气可用作助燃剂
【答案】D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可用于制作烟幕弹,A不符合题意;
B、金属钨熔点高,制成的灯丝不易熔断,可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B不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C不符合题意;
D、氢气能燃烧,能作燃料,但不能作助燃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物质的性质解答
7.(2018九下·和平模拟)通过如下实验,判断金属X、Y、Z的活动顺序。将金属X、Y、Z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X、Y、Z的活动顺序为(  )
A.Z>X>Y B.X>Z>Y C.Z>Y>X D.Y>Z>X
【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将金属X、Y、Z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说明金属X、Z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H之前,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为X>Y、Z>Y;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说明金属Z与X的活动性强弱关系为Z>X;综合以上分析,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关系为Z>X>Y。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之前的金属可以和酸反应有气体放出,前面的金属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8.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是纯净物
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C.铝是活泼金属,所以铝制品在空气中易腐蚀
D.金属材料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
【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生铁和钢;合理利用金属资源
【解析】【解答】A、生铁是铁的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
B、金属材料一般包括金属单质和金属的合金;
C、由于铝在空气中易在其表面形成氧化铝的保护膜,所以铝很耐腐蚀;
D、金属制品腐蚀后仍然能进行回收利用,这样可大大节约金属资源;
故选B
【分析】A、依据生铁是铁的合金分析判断;
B、依据金属材料的范围分析判断;
C、依据铝易形成氧化铝保护膜分析判断;
D、依据金属材料的回收分析判断;此题是对金属相关知识的考查,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合金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从“南海Ⅰ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中发现,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则锈迹斑斑。这说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金 铜 铁 B.铁 铜 金 C.铜 铁 金 D.铁 金 铜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金属锈蚀其实质是金属与水、氧气等物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金属化合物的过程;生锈的速率与金属活动性相关,活动性强的金属容易被锈蚀,结合文物的锈蚀程度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解答】根据“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则锈迹斑斑”,可推断铁最容易与氧气反应而锈蚀严重;铜也能与氧气反应而锈蚀,但锈蚀速度小于铁;而金不能与氧气反应而保存完好;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铁活动性最强,铜次之,金的活动性最弱,即铁>铜>金.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活动性越强越易与其它物质反应而生锈,金属活动性越弱越不易与其它物质反应.
10.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59 B.27∶32∶102
C.4∶3∶2 D.108∶96∶204
【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借助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等知识解决.
【解答】书写相关的方程式分别计算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然后得到结论.
4Al+3O2
点燃 .
2Al2O3
4×27:6×16:2×(2×27+3×16)
则三物质的质量比是:108:96:204=27:24:51,只有27:24:51与之相等正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对各物质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即可.
11.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银白色 B.熔点高 C.硬度大 D.能导电
【答案】D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A、一些金属的颜色不是银白色的,例如铜是红色的.故A不正确;
B、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故B不正确;
C、一些金属的熔点较低,如钠等.故C不正确;
D、金属都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12.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A.银 B.铁 C.铝 D.锌
【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磁性材料是容易被磁化的物质,如铁、钴、镍.生活中具有这些磁性材料的物体,都容易被磁铁吸引.只有铁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磁性是指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不是所有物体都能被吸引.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或含有磁性材料的工具的了解,平时要多注意生活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填空题
13.如图为常用的铁锅,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锅手柄上的塑料属于   (填“无机”或“有机”)材料;
(2)生活中用铁做成铁锅,是利用铁的   性;
(3)金属材料一般易腐蚀.每年腐蚀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请你列举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
(4)铝制品的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原因是   .
【答案】有机;导热;涂油漆;由于铝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的保护膜,阻碍了铝的进一步氧化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以铁锅手柄上的塑料属有机材料;
(2)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所以生活中用铁做成铁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3)铁的生锈条件是水与氧气共存,故防止铁的生锈可以控制这些条件,常用的防锈方法是涂油漆或保持金属表面干燥等;
(4)由于铝易形成氧化铝的保护膜,阻碍了铝的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制品的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常见塑料的性质、防止铁生锈的措施等是正确即可解答本题.
三、综合题
14.(2018九下·阜阳月考)下图为某品牌的课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其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
(2)不锈钢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课桌的抽屉不用铁制造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
(3)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   同时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1)不锈钢;Fe
(2)混合物;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较强
(3)氧气;Fe2O3(或Fe2O3·xH2O)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 (1)图中所示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不锈钢,不锈钢为一种铁的合金,故其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为Fe;(2)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合金。故不锈钢属于混合物,课桌的抽屉不用铁制造的原因可能是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较强;(3)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同时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或Fe2O3·xH2O)。
【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单质)和合金(混合物),不锈钢是合金;制成的合金的性质比组成的纯金属比较:熔点变低、硬度变大、抗腐蚀性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接触,生成的调休主要是三氧化二铁;
15.(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乘坐汽车.
(1)汽车电路中,常用铜做导线,这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   .
(2)车体的主要材料为钢(铁的一种合金),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导电性
(2)Fe2O3+3CO 2Fe+3CO2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解析】【解答】(1)汽车电路中,常用铜做导线,这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
故答案为:(1)导电性;(2)Fe2O3+3CO 2Fe+3CO2
【分析】(1)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2)工业炼铁的原理是三氧化二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四、实验探究题
16.(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后,知道钾、钙、钠金属活动性特别强,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他想镁紧排在钠后面,它是否也能与水反应呢?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镁条,用酚酞指示剂.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
【反思与总结】
(1)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小明发现B试管放置空气中一会儿溶液的红色会褪色,这说明溶液的碱性减弱了.于是他大胆作出了一个猜想并设计了验证方案:
猜想 验证方案
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从而导致从溶液碱性的减弱. 将腿色后的溶液   ,如果溶液   ,说明小明的猜想正确.
小明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镁条在热水中无现象,但当他想到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时,便有了解释.他的解释是   .
【答案】(1)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热水发生反应
(2)加热;变红色
(3)镁条表面覆盖了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导致反应停止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A中酚酞试液不变色,镁不能与冷水反应,B中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镁能与热水发生反应生成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2)验证方案如下表所示:
猜想 验证方案
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从而导致溶液碱性减弱. 将腿色后的溶液加热,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小明的猜想正确.
;(3)他的解释是:镁条表面覆盖了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导致反应停止。
故答案为: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热水发生反应;加热;变红色;镁条表面覆盖了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导致反应停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性质,钾钙钠的活泼性较强,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而物质酸碱性的检验需要选择酸碱指示剂。
五、计算题
17.(2023九下·雄县月考)为测定某铁粉样品(含少量木炭粉)中铁的含量,往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加入铁粉样品,测得生成氢气质量与所加铁粉样品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求该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答案】(1)0.6
(2)解:设生成0.6g的氢气需要铁的质量为x

由图可知,加入铁粉样品20g恰好完全反应,该铁粉样品中含铁质量为16.8g,铁的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6g。
(2)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算出20g样品中铁的质量,再用计算出的铁的质量和样品的质量20g算出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分析】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已知反应中的一种物质的质量,借助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求出要求的物质的质量,故题目中直接或间接给出一种物质的质量数据,先找出已知质量,再借助化学方程式求要求的物质的质量。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选择题
1.(2019九下·宁都期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  )
A.汞 B.金 C.银 D.铝
2.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 (  )
A.铝 B.铜 C.镁 D.铁
3.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之所以能为镜是因为(  )
A.铜有金属光泽 B.铜能导热
C.铜能做工艺品 D.铜不会生锈
4.铜常被用来制造导线,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
A.良好的导电性 B.良好的导热性
C.金属光泽 D.较高的硬度
5.化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把金属矿物冶炼成金属就是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改造的典型范例。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6.(2018九下·和平模拟)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红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氢气可以燃烧,所以氢气可用作助燃剂
7.(2018九下·和平模拟)通过如下实验,判断金属X、Y、Z的活动顺序。将金属X、Y、Z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X、Y、Z的活动顺序为(  )
A.Z>X>Y B.X>Z>Y C.Z>Y>X D.Y>Z>X
8.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是纯净物
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C.铝是活泼金属,所以铝制品在空气中易腐蚀
D.金属材料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
9.从“南海Ⅰ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中发现,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则锈迹斑斑。这说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金 铜 铁 B.铁 铜 金 C.铜 铁 金 D.铁 金 铜
10.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59 B.27∶32∶102
C.4∶3∶2 D.108∶96∶204
11.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银白色 B.熔点高 C.硬度大 D.能导电
12.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A.银 B.铁 C.铝 D.锌
二、填空题
13.如图为常用的铁锅,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锅手柄上的塑料属于   (填“无机”或“有机”)材料;
(2)生活中用铁做成铁锅,是利用铁的   性;
(3)金属材料一般易腐蚀.每年腐蚀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请你列举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
(4)铝制品的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原因是   .
三、综合题
14.(2018九下·阜阳月考)下图为某品牌的课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其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
(2)不锈钢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课桌的抽屉不用铁制造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
(3)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   同时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
15.(2018九下·南京开学考)乘坐汽车.
(1)汽车电路中,常用铜做导线,这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   .
(2)车体的主要材料为钢(铁的一种合金),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实验探究题
16.(2018九下·萧山开学考)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后,知道钾、钙、钠金属活动性特别强,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他想镁紧排在钠后面,它是否也能与水反应呢?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镁条,用酚酞指示剂.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
【反思与总结】
(1)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小明发现B试管放置空气中一会儿溶液的红色会褪色,这说明溶液的碱性减弱了.于是他大胆作出了一个猜想并设计了验证方案:
猜想 验证方案
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从而导致从溶液碱性的减弱. 将腿色后的溶液   ,如果溶液   ,说明小明的猜想正确.
小明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镁条在热水中无现象,但当他想到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时,便有了解释.他的解释是   .
五、计算题
17.(2023九下·雄县月考)为测定某铁粉样品(含少量木炭粉)中铁的含量,往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加入铁粉样品,测得生成氢气质量与所加铁粉样品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求该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汞>银>金,活动性最强的是铝,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为镁、铝、铁、铜。
故答案为:B
【分析】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3.【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利用铜的金属光泽可以映出人或物体的影子,因而铜能为镜。
【分析】铜的金属光泽使得金属铜能够反射光线而能成像;
4.【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都有导电性,所以可用作制电线。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较简单,根据金属有导电性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金属的利用与开发与金属活动性有关,性质越活泼的金属发现与使用的越晚。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金属的利用与开发与金属活动性有关。
6.【答案】D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可用于制作烟幕弹,A不符合题意;
B、金属钨熔点高,制成的灯丝不易熔断,可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B不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C不符合题意;
D、氢气能燃烧,能作燃料,但不能作助燃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物质的性质解答
7.【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将金属X、Y、Z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说明金属X、Z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H之前,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为X>Y、Z>Y;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说明金属Z与X的活动性强弱关系为Z>X;综合以上分析,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关系为Z>X>Y。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之前的金属可以和酸反应有气体放出,前面的金属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8.【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生铁和钢;合理利用金属资源
【解析】【解答】A、生铁是铁的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
B、金属材料一般包括金属单质和金属的合金;
C、由于铝在空气中易在其表面形成氧化铝的保护膜,所以铝很耐腐蚀;
D、金属制品腐蚀后仍然能进行回收利用,这样可大大节约金属资源;
故选B
【分析】A、依据生铁是铁的合金分析判断;
B、依据金属材料的范围分析判断;
C、依据铝易形成氧化铝保护膜分析判断;
D、依据金属材料的回收分析判断;此题是对金属相关知识的考查,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合金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金属锈蚀其实质是金属与水、氧气等物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金属化合物的过程;生锈的速率与金属活动性相关,活动性强的金属容易被锈蚀,结合文物的锈蚀程度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解答】根据“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则锈迹斑斑”,可推断铁最容易与氧气反应而锈蚀严重;铜也能与氧气反应而锈蚀,但锈蚀速度小于铁;而金不能与氧气反应而保存完好;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铁活动性最强,铜次之,金的活动性最弱,即铁>铜>金.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活动性越强越易与其它物质反应而生锈,金属活动性越弱越不易与其它物质反应.
10.【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借助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等知识解决.
【解答】书写相关的方程式分别计算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然后得到结论.
4Al+3O2
点燃 .
2Al2O3
4×27:6×16:2×(2×27+3×16)
则三物质的质量比是:108:96:204=27:24:51,只有27:24:51与之相等正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对各物质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即可.
11.【答案】D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A、一些金属的颜色不是银白色的,例如铜是红色的.故A不正确;
B、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故B不正确;
C、一些金属的熔点较低,如钠等.故C不正确;
D、金属都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12.【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磁性材料是容易被磁化的物质,如铁、钴、镍.生活中具有这些磁性材料的物体,都容易被磁铁吸引.只有铁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磁性是指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不是所有物体都能被吸引.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或含有磁性材料的工具的了解,平时要多注意生活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13.【答案】有机;导热;涂油漆;由于铝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的保护膜,阻碍了铝的进一步氧化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以铁锅手柄上的塑料属有机材料;
(2)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所以生活中用铁做成铁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3)铁的生锈条件是水与氧气共存,故防止铁的生锈可以控制这些条件,常用的防锈方法是涂油漆或保持金属表面干燥等;
(4)由于铝易形成氧化铝的保护膜,阻碍了铝的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制品的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常见塑料的性质、防止铁生锈的措施等是正确即可解答本题.
14.【答案】(1)不锈钢;Fe
(2)混合物;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较强
(3)氧气;Fe2O3(或Fe2O3·xH2O)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 (1)图中所示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不锈钢,不锈钢为一种铁的合金,故其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为Fe;(2)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合金。故不锈钢属于混合物,课桌的抽屉不用铁制造的原因可能是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较强;(3)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同时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或Fe2O3·xH2O)。
【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单质)和合金(混合物),不锈钢是合金;制成的合金的性质比组成的纯金属比较:熔点变低、硬度变大、抗腐蚀性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接触,生成的调休主要是三氧化二铁;
15.【答案】(1)导电性
(2)Fe2O3+3CO 2Fe+3CO2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解析】【解答】(1)汽车电路中,常用铜做导线,这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
故答案为:(1)导电性;(2)Fe2O3+3CO 2Fe+3CO2
【分析】(1)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2)工业炼铁的原理是三氧化二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16.【答案】(1)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热水发生反应
(2)加热;变红色
(3)镁条表面覆盖了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导致反应停止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A中酚酞试液不变色,镁不能与冷水反应,B中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镁能与热水发生反应生成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2)验证方案如下表所示:
猜想 验证方案
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从而导致溶液碱性减弱. 将腿色后的溶液加热,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小明的猜想正确.
;(3)他的解释是:镁条表面覆盖了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导致反应停止。
故答案为: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热水发生反应;加热;变红色;镁条表面覆盖了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导致反应停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性质,钾钙钠的活泼性较强,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而物质酸碱性的检验需要选择酸碱指示剂。
17.【答案】(1)0.6
(2)解:设生成0.6g的氢气需要铁的质量为x

由图可知,加入铁粉样品20g恰好完全反应,该铁粉样品中含铁质量为16.8g,铁的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6g。
(2)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算出20g样品中铁的质量,再用计算出的铁的质量和样品的质量20g算出铁粉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分析】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已知反应中的一种物质的质量,借助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求出要求的物质的质量,故题目中直接或间接给出一种物质的质量数据,先找出已知质量,再借助化学方程式求要求的物质的质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