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9.1 溶液的形成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9.1 溶液的形成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3 19:16:29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9.1 溶液的形成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一、选择题
1.(2023九下·荣县月考)溶液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医用酒精 B.生理盐水 C.冰水混合物 D.碘酒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 医用酒精是酒精与水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 生理盐水含有氯化钠与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C. 冰水混合物,冰是水的固态,冰与水一种物质,不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
D. 碘酒含有酒精和碘单质,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2.(2023九下·开原开学考)洗涤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做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稀盐酸清洗铁板表面的铁锈 B.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有的碘
C.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D.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答案】C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A.铁锈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不属于乳化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有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衣服上的碘,不属于乳化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故C符合题意;
D.用清水洗衣服上的泥土,是使泥土形成悬浊液,被水流冲走,不属于乳化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洗涤剂有个特殊性质,它能把一个个小油滴包围起来,让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
3.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自然界中的水过滤后变成纯水
C.水的蒸馏是物理变化 D.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
【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溶液的组成及特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说法正确;
B、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吸附、过滤、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的水.故错误;
C、水的蒸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故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故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分析;
B、根据自然界的水的净化过程,得到的水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
C、根据水的蒸馏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
4.(2023九下·荣县月考)向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则加入的物质是(  )
A.食盐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向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说明物质与水接触会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A. 食盐溶于水,不会吸热、放热,溶液的温度不变,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放热,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故正确,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说明加入物质在溶解或者反应过程中吸热分析。
5.(2023九下·本溪月考)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A错误;
B.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温度、溶质未知,不能比较,故B错误;
C.升高温度,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但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成正比,所以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的溶液中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D.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呈正比,与温度成反比。
6.(2023九下·路北开学考)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  )
A.碳酸钙 B.水 C.氧化钙 D.氢氧化钙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故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中是氢氧化钙。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进行分析。
7.(2021九下·宜兴月考)下列物质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下降的是(  )
A.NaCl B.H2SO4 C.NH4NO3 D.NaOH
【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会使溶液温度上高,B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会使溶液温度下降,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会使溶液温度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
8.(2022九下·武昌月考)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化学,化学学科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对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目的是便于逃生
B.洗涤剂能去除油污,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C.自行车车架喷漆,目的是防止生锈
D.煤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答案】A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防止空气流通火势增强,符合题意;
B、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除去油污的作用是乳化作用,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车架喷漆能隔绝空气和水,能防止生锈,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煤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打开门窗促进空气流通分析;
B、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分析;
C、根据隔离氧气和水的防锈目的分析;
D、根据CO的难溶性分析。
9.(2022九下·黄陂月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煤、石油、天然气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
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答案】C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解答】A、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选项不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煤、石油、天然气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选项不符合题意;
C、洗涤剂能够涤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不是溶解现象,选项符合题意;
D、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大量浮渣出现的是硬水,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合金和纯金属都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B、根据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分析;
C、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分析;
D、根据硬水软水中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少不同分析。
10.(2022九下·定南期中)逻辑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一定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所以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答案】A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一定生成水,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也一定含有氢元素,故A选项符合题意;
B、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后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但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但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盐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作用,汽油是有机溶剂,用汽油去油污属于溶解作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通电时灯泡发光,放热等有能量变化,但不属于化学变化;
C.碳酸盐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汽油能够溶解油污。
11.(2022九下·峄城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水和生石灰 B.稀盐酸和碳酸钙
C.水和硝酸铵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解析】【解答】A.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会导致试管中气体膨胀,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出现气泡,故不符合题意;
B.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试管中气体增加,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出现气泡,故不符合题意;
C. 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温度下降气体收缩,试管②中的导管口不会出现气泡,故符合题意;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会生成氧气,会导致试管中气体增加,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出现气泡,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a与b接触会生成气体,或者放热,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出现气泡分析。
12.(2023九下·奉节县月考)下列物质加入适量水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小苏打 B.花生油 C.蔗糖 D.氢氧化钾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的俗称,可溶于水,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B、花生油不溶于水,加入水中形成乳浊液,符合题意;
C、蔗糖可溶于水,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钾可溶于水,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所给物质溶解性及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二、填空题
13.蔗糖溶液中溶质是    ,碘酒中溶剂是   .
【答案】蔗糖;酒精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蔗糖溶液是将蔗糖放到水中,所以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碘酒是把碘放到酒精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所以答案为:蔗糖;酒精.
【分析】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在溶液中只要有水,不管量的多少,水一定是溶剂.
14.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酒精滴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
B、面粉加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
C、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
D、植物油滴入汽油中振荡后的液体
E、澄清石灰水
F、变浑浊的石灰水
G、酒精
H、蒸馏水
【答案】ADE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 酒精滴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面粉加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不是溶液,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 ,属于乳浊液, 植物油滴入汽油中振荡后的液体. 属于溶液, 澄清石灰水 属于溶液,变浑浊的石灰水中含有碳酸钙,不是溶液,酒精、蒸馏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15.(2020九下·汇川月考)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   ,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蔗糖 C 硝酸铵 D 氯化钠
【答案】A;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升高,瓶中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右侧水面上升;
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瓶中气温降低,瓶内压强减小,使U型管右侧水面降低。
蔗糖和氯化钠溶于水是温度变化不明显,U型管内液面变化不明显。
故答案为:A;C。
【分析】根据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说明温度升高,或者物质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
三、综合题
16.(2022九下·绿园开学考)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按图A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2)按图B实验,观察到   (选填“左”或“右”)端的小纸筒会下沉;
(3)C实验中小气球慢慢鼓起,使用的固体和液体试剂可能是____(填大写字母序号)。
①锌和稀硫酸 ②生石灰和水 ③氯化钠和水 ④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或炸裂瓶底)
(2)右
(3)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铁和氧气剧烈反应,生成高温熔化物,如果集气瓶不放水或者铺一层细沙,会导致集气瓶底炸裂。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使得右端小纸筒下沉。
(3)气球鼓起,说明有气体生成或反应放热,①有氢气生成,②生石灰溶于水放热,③氯化钠溶于水不吸热也不放热,④有氧气生成,故答案为:①②④正确,选B。
【分析】(1)根据铁和氧气剧烈反应,生成高温熔化物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分析。
(3)根据题意,气球鼓起,说明有气体生成或反应放热分析。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目前,城镇居民的生活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家庭厨房中的食盐、醋酸、味精、花椒面等调味品分别与水混合搅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用洗洁精和水可以轻松洗掉餐具上的的油渍,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功能。
(3)遂宁是四川省第一个获得“森林城市”的地级市,“森林遂宁”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其反应原理为:6CO2+6H2OX+6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4)“酒驾”是近年来热门话题之一,交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重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答案】(1)CH4
(2)花椒面;乳化
(3)C6H12O6
(4)+6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2)食盐、醋酸、味精与水都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形成溶液,而花椒面则不能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 用洗洁精和水可以轻松洗掉餐具上的的油渍,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功能;
(3)由所给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碳6、氧18,氢12,反应后为氧12,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为C6H12O6 ;
(4) K2Cr2O7 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铬元素化合价为+6价。
【分析】(1)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析;
(2)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洗洁精的乳化原理分析;
(3)根据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4)根据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四、实验探究题
18.(2019九下·增城期中)下图是几个基本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
(1)实验A中仪器X的名称   。
(2)实验B中能表明氢气不纯的现象是   。
(3)实验C中步骤I滴加的红墨水所起的作用是   ,本实验的结论是   。
【答案】(1)漏斗
(2)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3)为了显色,利于观察乙醇是否能溶解在水中;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1)实验A中仪器X是漏斗;(2)点燃不纯的氢气容易发生爆炸,氢气不纯的现象是听到尖锐的爆鸣声;(3)由于乙醇和水都无色,不易判断乙醇是否溶于水,实验C中步骤I滴加的红墨水所起的作用是便于判断乙醇是否溶于水。
【分析】氢气不纯的现象是听到尖锐的爆鸣声,点燃不纯的氢气容易发生爆炸。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9.1 溶液的形成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一、选择题
1.(2023九下·荣县月考)溶液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医用酒精 B.生理盐水 C.冰水混合物 D.碘酒
2.(2023九下·开原开学考)洗涤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做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稀盐酸清洗铁板表面的铁锈 B.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有的碘
C.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D.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
3.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自然界中的水过滤后变成纯水
C.水的蒸馏是物理变化 D.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
4.(2023九下·荣县月考)向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则加入的物质是(  )
A.食盐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固体
5.(2023九下·本溪月考)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6.(2023九下·路北开学考)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  )
A.碳酸钙 B.水 C.氧化钙 D.氢氧化钙
7.(2021九下·宜兴月考)下列物质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下降的是(  )
A.NaCl B.H2SO4 C.NH4NO3 D.NaOH
8.(2022九下·武昌月考)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化学,化学学科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对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目的是便于逃生
B.洗涤剂能去除油污,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C.自行车车架喷漆,目的是防止生锈
D.煤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9.(2022九下·黄陂月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煤、石油、天然气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
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10.(2022九下·定南期中)逻辑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一定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所以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11.(2022九下·峄城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水和生石灰 B.稀盐酸和碳酸钙
C.水和硝酸铵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12.(2023九下·奉节县月考)下列物质加入适量水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小苏打 B.花生油 C.蔗糖 D.氢氧化钾
二、填空题
13.蔗糖溶液中溶质是    ,碘酒中溶剂是   .
14.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酒精滴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
B、面粉加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
C、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
D、植物油滴入汽油中振荡后的液体
E、澄清石灰水
F、变浑浊的石灰水
G、酒精
H、蒸馏水
15.(2020九下·汇川月考)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   ,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蔗糖 C 硝酸铵 D 氯化钠
三、综合题
16.(2022九下·绿园开学考)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按图A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2)按图B实验,观察到   (选填“左”或“右”)端的小纸筒会下沉;
(3)C实验中小气球慢慢鼓起,使用的固体和液体试剂可能是____(填大写字母序号)。
①锌和稀硫酸 ②生石灰和水 ③氯化钠和水 ④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目前,城镇居民的生活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家庭厨房中的食盐、醋酸、味精、花椒面等调味品分别与水混合搅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用洗洁精和水可以轻松洗掉餐具上的的油渍,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功能。
(3)遂宁是四川省第一个获得“森林城市”的地级市,“森林遂宁”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其反应原理为:6CO2+6H2OX+6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4)“酒驾”是近年来热门话题之一,交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重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四、实验探究题
18.(2019九下·增城期中)下图是几个基本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
(1)实验A中仪器X的名称   。
(2)实验B中能表明氢气不纯的现象是   。
(3)实验C中步骤I滴加的红墨水所起的作用是   ,本实验的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 医用酒精是酒精与水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 生理盐水含有氯化钠与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C. 冰水混合物,冰是水的固态,冰与水一种物质,不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
D. 碘酒含有酒精和碘单质,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2.【答案】C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A.铁锈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不属于乳化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有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衣服上的碘,不属于乳化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故C符合题意;
D.用清水洗衣服上的泥土,是使泥土形成悬浊液,被水流冲走,不属于乳化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洗涤剂有个特殊性质,它能把一个个小油滴包围起来,让它们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
3.【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溶液的组成及特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说法正确;
B、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吸附、过滤、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的水.故错误;
C、水的蒸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故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故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分析;
B、根据自然界的水的净化过程,得到的水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
C、根据水的蒸馏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
4.【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向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说明物质与水接触会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A. 食盐溶于水,不会吸热、放热,溶液的温度不变,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放热,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故正确,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说明加入物质在溶解或者反应过程中吸热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A错误;
B.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温度、溶质未知,不能比较,故B错误;
C.升高温度,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但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成正比,所以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的溶液中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D.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呈正比,与温度成反比。
6.【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故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中是氢氧化钙。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进行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会使溶液温度上高,B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会使溶液温度下降,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会使溶液温度上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
8.【答案】A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防止空气流通火势增强,符合题意;
B、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除去油污的作用是乳化作用,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车架喷漆能隔绝空气和水,能防止生锈,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煤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打开门窗促进空气流通分析;
B、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分析;
C、根据隔离氧气和水的防锈目的分析;
D、根据CO的难溶性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解答】A、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选项不符合题意;
B、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煤、石油、天然气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选项不符合题意;
C、洗涤剂能够涤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不是溶解现象,选项符合题意;
D、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大量浮渣出现的是硬水,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合金和纯金属都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B、根据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分析;
C、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分析;
D、根据硬水软水中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少不同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一定生成水,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也一定含有氢元素,故A选项符合题意;
B、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后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但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但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盐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作用,汽油是有机溶剂,用汽油去油污属于溶解作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通电时灯泡发光,放热等有能量变化,但不属于化学变化;
C.碳酸盐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汽油能够溶解油污。
11.【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解析】【解答】A.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会导致试管中气体膨胀,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出现气泡,故不符合题意;
B.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试管中气体增加,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出现气泡,故不符合题意;
C. 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温度下降气体收缩,试管②中的导管口不会出现气泡,故符合题意;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会生成氧气,会导致试管中气体增加,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出现气泡,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a与b接触会生成气体,或者放热,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出现气泡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的俗称,可溶于水,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B、花生油不溶于水,加入水中形成乳浊液,符合题意;
C、蔗糖可溶于水,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钾可溶于水,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所给物质溶解性及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13.【答案】蔗糖;酒精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蔗糖溶液是将蔗糖放到水中,所以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碘酒是把碘放到酒精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所以答案为:蔗糖;酒精.
【分析】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在溶液中只要有水,不管量的多少,水一定是溶剂.
14.【答案】ADE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 酒精滴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面粉加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不是溶液,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后的液体 ,属于乳浊液, 植物油滴入汽油中振荡后的液体. 属于溶液, 澄清石灰水 属于溶液,变浑浊的石灰水中含有碳酸钙,不是溶液,酒精、蒸馏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15.【答案】A;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升高,瓶中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右侧水面上升;
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瓶中气温降低,瓶内压强减小,使U型管右侧水面降低。
蔗糖和氯化钠溶于水是温度变化不明显,U型管内液面变化不明显。
故答案为:A;C。
【分析】根据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说明温度升高,或者物质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
16.【答案】(1)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或炸裂瓶底)
(2)右
(3)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铁和氧气剧烈反应,生成高温熔化物,如果集气瓶不放水或者铺一层细沙,会导致集气瓶底炸裂。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使得右端小纸筒下沉。
(3)气球鼓起,说明有气体生成或反应放热,①有氢气生成,②生石灰溶于水放热,③氯化钠溶于水不吸热也不放热,④有氧气生成,故答案为:①②④正确,选B。
【分析】(1)根据铁和氧气剧烈反应,生成高温熔化物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分析。
(3)根据题意,气球鼓起,说明有气体生成或反应放热分析。
17.【答案】(1)CH4
(2)花椒面;乳化
(3)C6H12O6
(4)+6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2)食盐、醋酸、味精与水都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形成溶液,而花椒面则不能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 用洗洁精和水可以轻松洗掉餐具上的的油渍,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功能;
(3)由所给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碳6、氧18,氢12,反应后为氧12,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为C6H12O6 ;
(4) K2Cr2O7 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铬元素化合价为+6价。
【分析】(1)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析;
(2)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洗洁精的乳化原理分析;
(3)根据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4)根据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18.【答案】(1)漏斗
(2)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3)为了显色,利于观察乙醇是否能溶解在水中;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1)实验A中仪器X是漏斗;(2)点燃不纯的氢气容易发生爆炸,氢气不纯的现象是听到尖锐的爆鸣声;(3)由于乙醇和水都无色,不易判断乙醇是否溶于水,实验C中步骤I滴加的红墨水所起的作用是便于判断乙醇是否溶于水。
【分析】氢气不纯的现象是听到尖锐的爆鸣声,点燃不纯的氢气容易发生爆炸。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