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9.3 溶液的浓度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且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
B.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
C.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相同质量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D.某一物质的稀溶液,也可能是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均一、稳定且无色的液体不都是溶液,比如水是均一、稳定且无色的液体,是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B.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100g×20%):(100g-100g×20%)=1:4,故不符合题意;
C. 相同质量的溶剂里,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相同质量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故不符合题意;
D. 某一物质的稀溶液,也可能是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比如氢氧化钙溶液,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溶液是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B、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C、需要指明相同质量的溶剂里,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才能比较。
D、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2.向20%NaCl溶液中,再加入1.5 gNaCl和6 g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A.等于20% B.大于20% C.小于20%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结合题意,可以把此过程看作向20%NaCl溶液中,加入另一份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据此分析判断即可。1.5gNaCl溶于6g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0%;即向20%NaCl溶液中,再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20%,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3.有一杯饱和的食盐水,小刚同学对它进行下列操作,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变化的是( )
A.再加水 B.倒出一部分
C.升高温度 D.恒温下,再加食盐
【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由溶质的质量分数= 可以知道,A、再加水使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增加而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所以A选项正确;B、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即溶液个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所以倒出一部分溶液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B选项不正确;C、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升高温度后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都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所以C选项不正确;D、饱和的食盐溶液中再加食盐,所加的食盐不会溶解,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都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D选项不正确;所以选:A.
分析:本题主要了解饱和溶液升温和加溶质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才能正确分析解答.
4.25℃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加入5 gKCl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向100g 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原溶液的质量与后加入的5g氯化钾的质量之和,而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不变,仍为100g×5%;再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出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4.76%,4.76%<5%,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5.(2023九下·中江月考)有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100g,要将其质量分数提高到20%,则不可取的措施是( )
A.加入NaOH固体18.75g
B.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NaOH溶液300g
C.把溶液质量减少50g
D.把溶剂蒸发掉75g
【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若增加溶质,100g×5%+18.75=(100g+18.75g)×20%,则加入的固体质量合适,故A可取,不符合题意;
B. 若与浓溶液混合前后,溶质的总质量不变,则100g×5%+300g×25%=(100g+300g)×20%,该法可取,故B可取,不符合题意;
C. 因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质量减少,浓度不变,方法不可取,故C不可取,符合题意;
D. 根据溶液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0g×5%=(100g-75g)×20%,该法可取,故D可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的途径是减少溶剂,或增加溶质,或利用与浓溶液混合等来分析。
6.(2023九下·渝北月考)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下列质量比不正确的是( )
A.m(溶质):m(溶剂)=1:4 B.m(溶质):m(溶液)=1:5
C.m(溶剂):m(溶液)=4:5 D.m(溶质):m(溶剂)=1:5
【答案】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有20份质量的溶质,则20%某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20%:(1-20%):100%=2:8:10=1:4:5。
A.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4: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其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有20份质量的溶质,分析。
7.(2022九下·淮南月考)使20g 20%的食盐水的质量分数变为一半,可采取的方法( )
A.蒸发掉10g水 B.加入10g水 C.加入10g食盐 D.加入20g水
【答案】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增加溶剂或减少溶质都能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设增加溶剂的质量为x。×100%=10%,解得x=20g,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增加溶剂或减少溶质都能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分析。
8.(2022九下·潜江月考)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C.向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10 g,水的质量是90 g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硫酸钠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汽油难溶于水,将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 溶液具有均一性,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30%,故不符合题意;
C. 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故不符合题意;
D.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10g,水的质量是90g,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B、溶液具有均一性。
C、根据物质饱和溶液的特点分析。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
9.(2022九下·潜江月考)将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变为质量分数为10%,则下来操作可行的是 ( )
A.加入5克食盐
B.蒸发掉50克水
C.加入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
D.取出50克溶液
【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5g,加入5g的氯化钠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不等于10%,故不符合题意;
B、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蒸发掉50克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10%,故符合题意;
C、加入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后质量分数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D、取出50克溶液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1% B.5% C.10% D.20%
【答案】B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 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
11.把5g食盐溶解在12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4% B.4.2% C.4.4% D.5%
【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 把5g食盐溶解在12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
12.某硝酸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则该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的质量比为( )
A.1:1:1 B.1:1:2 C.2:1:1 D.1:2:3
【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 硝酸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则该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50:50:100=1:1: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含义是100克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克分析。
1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
【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故错误;
B. 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故正确;
C.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需要看物质的溶解度,故错误;
D. 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比如氧化钙小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钙溶液,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
C、同一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于;
D、根据氧化钙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分析。
14.(2020九下·扎鲁特旗月考)如图是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至t2℃时A析出固体的质量比B大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没有指明温度,A、B的溶解度无法比较。故A不符合题意;
B. t1℃时,B的溶解度大于 A的溶解度,等质量的水中溶解度大的溶解的多,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B的饱和溶液质量比A大。故B不符合题意;
C. 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相等,所以质量分数也相等。故C符合题意;
D. 等质量的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至 t2℃时,A的溶解度变化比B大(A曲线更陡峭),所以A析出固体的质量比B大,题干中A、B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未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5.(2020九下·丛台月考)常温下,在15 g氯化钠中加入60 g水,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A.15% B.20% C.25% D.33.3%
【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5 g氯化钠中加入60 g水,完全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75g ,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0%,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二、填空题
16.溶质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它是 与 之比.
【答案】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由溶质的质量分数= 可以知道,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所以填: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分析】本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对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的理解.
17.20℃时,将33g氯化钠放人100g水中,氯化钠全部溶解,再向此溶液中加入3g氯化钠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 g,现在溶液恰好饱和,再向此溶液中加入3g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36;26.5%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 20℃时,将33g氯化钠放人100g水中,氯化钠全部溶解,再向此溶液中加入3g氯化钠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36克,溶解36克氯化钠后恰好达到饱和,再加3克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分析】根据溶解的氯化钠为溶质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
三、综合题
18.(2017九下·揭西月考)诺氟沙星是一种治疗肠胃病的常用药,化学式为C16H18FN3O3,相对分子质量为319。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
(2)有31.9g质量分数为5%的诺氟沙星溶液,其中含诺氟沙星 g(结果精确到0.1g)。
【答案】(1)8︰9
(2)1.6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故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6:18=8:9。(2) ,31.9g质量分数为5%的诺氟沙星溶液,其中含诺氟沙星的质量为31.9g×5%≈1.6g
四、实验探究题
19.(2020九下·青秀月考)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 点的含义是 。
(2)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
(3)t2℃时,分别向 100g 的水中加入 30gA、30gB 和 30gC, 形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4)当 B 中混有少量的 A 时,可用 的方法提纯 B。
(5)将 t2℃时等质量的 A,B,C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溶质质量分数:AB 溶剂质量:A>B
C 溶质质量:A>C
D 溶液质量:B>C
【答案】(1)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C>B>A
(3)B
(4)蒸发结晶
(5)A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P点表示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故填:C>B>A。
(3)t2℃时,A的溶解度为30g,B的溶解度大于30g,C的溶解度为30g,分别向 100g 的水中加入 30gA、30gB 和 30gC, 形成不饱和溶液的是B。故填:B。
(4)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要除去固体B中混有的少量A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
(5)A、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t2℃时溶解度A=C,溶质质量分数相等,t2℃降到t1℃时A物质有固体析出,质量分数减小,此时溶质质量分数C>A。正确。
B、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因此当温度从t2℃降低到t1℃时,析出的溶质的质量:A>B,因此t1℃时溶剂质量:B > A;不正确。
C、由于t2℃时,A的溶解度等于在C的溶解度,降低到t1℃时A的溶解度小于在C的溶解度,因此A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C> A。不正确。
D、将t2℃时等质量的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B物质会析出,而C物质没有析出,可知溶液质量:C>B。不正确。
【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中的含义分析
(2)根据图像分析
(3)根据 t2℃时,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4)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分析
(5)根据溶液的组成分析
五、计算题
20.(2018九下·武威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某铁粉与碳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
(2)反应后烧杯中稀硫酸无剩余,请计算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解: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10g-4.4g=5.6g。
(2)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50g+10g-55.4g-4.4g=0.2g,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 H2SO4=FeSO4+ H2↑
98 2
x 0.2g
= x=9.8g
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9.6%。
(3)解: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设需要水的质量为y。
(200g-y)×98%=200g×19.6%
y=160g
答:(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5.6g;(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需要水160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铁粉混合物中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生成氢气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0 g+50 g-55.4g-4.4 g=0.2g
设铁粉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x,
Fe+ H2SO4 = FeSO4 + H2↑
56 2
x 0.2g
= ,解得x=5.6g(2)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
Fe+ H2SO4 = FeSO4 + H2↑
98 2
50g×y 0.2g
= ,解得y=19.6%
(3)设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 g需要水的质量是a,
200 g×19.6%=(200 g-a)×98%,解得a=160 g
【分析】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 剩余的4.4克滤渣是碳粉。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生成氢气的质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氢气的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利用氢气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再计算出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是保持不变的,可以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未知数,列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算出所加水的质量。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9.3 溶液的浓度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且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
B.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
C.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相同质量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D.某一物质的稀溶液,也可能是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2.向20%NaCl溶液中,再加入1.5 gNaCl和6 g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A.等于20% B.大于20% C.小于20% D.无法判断
3.有一杯饱和的食盐水,小刚同学对它进行下列操作,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变化的是( )
A.再加水 B.倒出一部分
C.升高温度 D.恒温下,再加食盐
4.25℃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加入5 gKCl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5.(2023九下·中江月考)有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100g,要将其质量分数提高到20%,则不可取的措施是( )
A.加入NaOH固体18.75g
B.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NaOH溶液300g
C.把溶液质量减少50g
D.把溶剂蒸发掉75g
6.(2023九下·渝北月考)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下列质量比不正确的是( )
A.m(溶质):m(溶剂)=1:4 B.m(溶质):m(溶液)=1:5
C.m(溶剂):m(溶液)=4:5 D.m(溶质):m(溶剂)=1:5
7.(2022九下·淮南月考)使20g 20%的食盐水的质量分数变为一半,可采取的方法( )
A.蒸发掉10g水 B.加入10g水 C.加入10g食盐 D.加入20g水
8.(2022九下·潜江月考)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C.向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10 g,水的质量是90 g
9.(2022九下·潜江月考)将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变为质量分数为10%,则下来操作可行的是 ( )
A.加入5克食盐
B.蒸发掉50克水
C.加入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
D.取出50克溶液
10.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1% B.5% C.10% D.20%
11.把5g食盐溶解在12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4% B.4.2% C.4.4% D.5%
12.某硝酸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则该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的质量比为( )
A.1:1:1 B.1:1:2 C.2:1:1 D.1:2:3
1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
14.(2020九下·扎鲁特旗月考)如图是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至t2℃时A析出固体的质量比B大
15.(2020九下·丛台月考)常温下,在15 g氯化钠中加入60 g水,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A.15% B.20% C.25% D.33.3%
二、填空题
16.溶质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它是 与 之比.
17.20℃时,将33g氯化钠放人100g水中,氯化钠全部溶解,再向此溶液中加入3g氯化钠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 g,现在溶液恰好饱和,再向此溶液中加入3g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三、综合题
18.(2017九下·揭西月考)诺氟沙星是一种治疗肠胃病的常用药,化学式为C16H18FN3O3,相对分子质量为319。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
(2)有31.9g质量分数为5%的诺氟沙星溶液,其中含诺氟沙星 g(结果精确到0.1g)。
四、实验探究题
19.(2020九下·青秀月考)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 点的含义是 。
(2)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
(3)t2℃时,分别向 100g 的水中加入 30gA、30gB 和 30gC, 形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4)当 B 中混有少量的 A 时,可用 的方法提纯 B。
(5)将 t2℃时等质量的 A,B,C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溶质质量分数:AB 溶剂质量:A>B
C 溶质质量:A>C
D 溶液质量:B>C
五、计算题
20.(2018九下·武威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某铁粉与碳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
(2)反应后烧杯中稀硫酸无剩余,请计算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均一、稳定且无色的液体不都是溶液,比如水是均一、稳定且无色的液体,是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B.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100g×20%):(100g-100g×20%)=1:4,故不符合题意;
C. 相同质量的溶剂里,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相同质量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故不符合题意;
D. 某一物质的稀溶液,也可能是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比如氢氧化钙溶液,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溶液是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B、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C、需要指明相同质量的溶剂里,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才能比较。
D、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2.【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结合题意,可以把此过程看作向20%NaCl溶液中,加入另一份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据此分析判断即可。1.5gNaCl溶于6g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0%;即向20%NaCl溶液中,再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20%,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3.【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由溶质的质量分数= 可以知道,A、再加水使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增加而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所以A选项正确;B、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即溶液个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所以倒出一部分溶液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B选项不正确;C、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升高温度后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都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所以C选项不正确;D、饱和的食盐溶液中再加食盐,所加的食盐不会溶解,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都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D选项不正确;所以选:A.
分析:本题主要了解饱和溶液升温和加溶质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才能正确分析解答.
4.【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向100g 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原溶液的质量与后加入的5g氯化钾的质量之和,而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不变,仍为100g×5%;再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出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4.76%,4.76%<5%,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5.【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若增加溶质,100g×5%+18.75=(100g+18.75g)×20%,则加入的固体质量合适,故A可取,不符合题意;
B. 若与浓溶液混合前后,溶质的总质量不变,则100g×5%+300g×25%=(100g+300g)×20%,该法可取,故B可取,不符合题意;
C. 因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质量减少,浓度不变,方法不可取,故C不可取,符合题意;
D. 根据溶液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0g×5%=(100g-75g)×20%,该法可取,故D可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的途径是减少溶剂,或增加溶质,或利用与浓溶液混合等来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有20份质量的溶质,则20%某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20%:(1-20%):100%=2:8:10=1:4:5。
A.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4: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其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有20份质量的溶质,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增加溶剂或减少溶质都能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设增加溶剂的质量为x。×100%=10%,解得x=20g,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增加溶剂或减少溶质都能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硫酸钠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汽油难溶于水,将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 溶液具有均一性,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30%,故不符合题意;
C. 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故不符合题意;
D.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10g,水的质量是90g,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B、溶液具有均一性。
C、根据物质饱和溶液的特点分析。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
9.【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5g,加入5g的氯化钠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不等于10%,故不符合题意;
B、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蒸发掉50克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10%,故符合题意;
C、加入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后质量分数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D、取出50克溶液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答案】B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 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 把5g食盐溶解在12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 硝酸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则该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50:50:100=1:1: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含义是100克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克分析。
13.【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故错误;
B. 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故正确;
C.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需要看物质的溶解度,故错误;
D. 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比如氧化钙小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钙溶液,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
C、同一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于;
D、根据氧化钙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分析。
14.【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没有指明温度,A、B的溶解度无法比较。故A不符合题意;
B. t1℃时,B的溶解度大于 A的溶解度,等质量的水中溶解度大的溶解的多,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B的饱和溶液质量比A大。故B不符合题意;
C. 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相等,所以质量分数也相等。故C符合题意;
D. 等质量的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至 t2℃时,A的溶解度变化比B大(A曲线更陡峭),所以A析出固体的质量比B大,题干中A、B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未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5.【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5 g氯化钠中加入60 g水,完全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75g ,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0%,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16.【答案】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由溶质的质量分数= 可以知道,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所以填: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分析】本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对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的理解.
17.【答案】36;26.5%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 20℃时,将33g氯化钠放人100g水中,氯化钠全部溶解,再向此溶液中加入3g氯化钠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36克,溶解36克氯化钠后恰好达到饱和,再加3克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分析】根据溶解的氯化钠为溶质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
18.【答案】(1)8︰9
(2)1.6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故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6:18=8:9。(2) ,31.9g质量分数为5%的诺氟沙星溶液,其中含诺氟沙星的质量为31.9g×5%≈1.6g
19.【答案】(1)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C>B>A
(3)B
(4)蒸发结晶
(5)A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P点表示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故填:C>B>A。
(3)t2℃时,A的溶解度为30g,B的溶解度大于30g,C的溶解度为30g,分别向 100g 的水中加入 30gA、30gB 和 30gC, 形成不饱和溶液的是B。故填:B。
(4)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要除去固体B中混有的少量A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
(5)A、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t2℃时溶解度A=C,溶质质量分数相等,t2℃降到t1℃时A物质有固体析出,质量分数减小,此时溶质质量分数C>A。正确。
B、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因此当温度从t2℃降低到t1℃时,析出的溶质的质量:A>B,因此t1℃时溶剂质量:B > A;不正确。
C、由于t2℃时,A的溶解度等于在C的溶解度,降低到t1℃时A的溶解度小于在C的溶解度,因此A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C> A。不正确。
D、将t2℃时等质量的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B物质会析出,而C物质没有析出,可知溶液质量:C>B。不正确。
【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中的含义分析
(2)根据图像分析
(3)根据 t2℃时,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4)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分析
(5)根据溶液的组成分析
20.【答案】(1)解: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10g-4.4g=5.6g。
(2)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50g+10g-55.4g-4.4g=0.2g,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 H2SO4=FeSO4+ H2↑
98 2
x 0.2g
= x=9.8g
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9.6%。
(3)解: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设需要水的质量为y。
(200g-y)×98%=200g×19.6%
y=160g
答:(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5.6g;(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需要水160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铁粉混合物中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生成氢气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0 g+50 g-55.4g-4.4 g=0.2g
设铁粉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x,
Fe+ H2SO4 = FeSO4 + H2↑
56 2
x 0.2g
= ,解得x=5.6g(2)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
Fe+ H2SO4 = FeSO4 + H2↑
98 2
50g×y 0.2g
= ,解得y=19.6%
(3)设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 g需要水的质量是a,
200 g×19.6%=(200 g-a)×98%,解得a=160 g
【分析】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 剩余的4.4克滤渣是碳粉。反应后减少的质量是生成氢气的质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氢气的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利用氢气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再计算出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是保持不变的,可以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未知数,列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算出所加水的质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