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一、选择题
1.(2023九上·宾阳期中)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量取水时,用规格100mL的量筒
C.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
D.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答案】C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不符合题意;
B、所需溶质质量为100g×8%=8g,水的质量为92g,即92毫升,量取水时,用规格100mL的量筒 ,不符合题意;
C、 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水的实际体积偏小,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8% ,符合题意;
D、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操作步骤分析;
B、根据量筒量程选择标准为一次性量取,稍大于或等于所量体积的量筒分析;
C、根据量筒俯视读数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分析;
D、根据溶解时玻璃棒加速溶解作用分析。
2.(2023九上·德阳期中)某同学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氯化钠固体7.0g
②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③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假设:其余步骤无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①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氯化钠溶液,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4%=7.0g,故正确;
②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7g=43g(合43mL),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选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故错误;
③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托盘天平不属于玻璃仪器,故错误;
④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正确;
所以②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①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③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确定所需的仪器分析。
④ 根据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分析。
3.(2022九下·朝阳月考)某实验小组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B.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25g(约24.0mL),水的质量是25g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试剂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答案】D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将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3%的氯化钠溶液 50g,需要添加水的质量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A、溶液的配制的操作步骤是: 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25g(约24.0mL),水的质量是25g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试剂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但溶液的总质量减少,故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溶液的配制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装配来解答;
B、根据溶液的稀释是浓溶液变稀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解答;
C、根据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试剂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来解答;
D、根据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来解答。
4.(2018·门头沟模拟)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加热,不需要使用酒精灯,符合题意;
B、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不符合题意;
C、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不符合题意;
D、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实验室配制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判断所列仪器是否需要。
5.(2023·郑州模拟)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实验室若要配制500 g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称取氯化钠4.5 g
B.需使用500mL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C.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
D.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答案】D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解:溶质的质量为:,溶剂的质量为:
A、需称取氯化钠4.5 g ,正确,不符合题意;
B、需使用500mL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偏小,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的配制顺序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A、根据溶质的质量是溶液质量乘以溶质质分等于溶质的质量来解答;
B、根据计算出溶剂质量,选择量筒的大小与量取液体的体积数接近的量筒来解答;
C、根据用玻璃棒来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速度来解答;
D、根据量筒的选取是选择量取液体体积数接近的量筒规格来解答。
6.(2023·菏泽)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B.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C.项实验操作均正确
D.实验操作顺序为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 ③为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的溶解,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⑥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应该平视,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第二步操作中,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⑥⑤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计算出溶质的质量,所需水的质量,然后加水溶解,玻璃棒不断搅拌分析。
7.(2023九上·期中)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盘天平未经调零即用来称取氯化钠固体
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托盘天平需经调零后再称取氯化钠固体,故错误;
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至天平平衡,故错误;
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x 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x15%=7.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g-7.5g=42.5g(合42.5mL),选择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正确;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相当于稀释了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天平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偏大分析;
C、根据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出溶质和溶剂质量,进而选择量筒规格分析;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相当于稀释了溶液分析。
8.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 g该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 g
C.选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配制100g16%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6%=16.0g,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g-16.0g=84.0g(合84.0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顺序分析。
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
9.(2023·泗县模拟)下列有关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取用NaCl B. 称取NaCl
C. 取液体体积 D. 溶解NaCl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打开试剂瓶取用药品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质量时,药品放在左侧托盘中,砝码放在右侧托盘中,故B错误;
C、读取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正确:
D、溶解要在烧杯中操作,不可以用量筒,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
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
10.(2023·崇明模拟)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计算→称取、量取→溶解 B.计算→溶解→称取、量取
C.称取、量取→计算→溶解 D.溶解→计算→称取、量取
【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取样、称量、量取、溶解,转移,贴签,故答案为A。
【分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贴签;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据此解答。
11.(2023·德惠模拟)下列关于配制溶液的操作中,可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A.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所称氯化钠固体不纯
C.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
D.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量取6%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
【答案】B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液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B、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所称氯化钠固体不纯,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C、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溶液具有均一性,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D、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量取6%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使溶质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配制溶液的操作中,可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溶质偏少,或者水偏多分析。
12.(2022·长春模拟)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35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写标签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取用固体药品,瓶塞应倒放,A错。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应左物右码,B错。
C、用量筒量水,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错。
D、标签上写溶液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
B.托盘天平的使用遵循“左物右码”原则;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二、填空题
13.(2023·琼海模拟)配制5000g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 g。
【答案】45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配制5000g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变形分析。
14.(2023·固始模拟)实验室能配制50g3%的氯化钠溶液,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余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将配好的溶液转移时,有少量洒出,则溶质的质量分数 。
【答案】偏大;不变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余操作均正确),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则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液质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将配好的溶液转移时,溶液具有均一性,有少量洒出,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分析】俯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三、综合题
15.(2023八上·钢城期中)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
(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过滤操作。
①指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b ,c 。
②其中存在的2处明显错误是: 。
(2)①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处错误是 ;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g。
②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水时,平视读数20mL水,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12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水的体积 8mL(填“>”、“<”或“=”),因此读数时,视线应 。
③要称量15.6g氯化钠固体,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应 (填字母)。
A.减少砝码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盘添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答案】(1)烧杯;漏斗;铁架台;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2)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27.4;<;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 (1)①指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烧杯 ,b 漏斗 ,c 铁架台 。
②其中存在的2处明显错误是: 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
(2)、①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处错误是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②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水时,平视读数20mL水,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12mL,但实际是大于12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水的体积<8mL,因此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称量物体时砝码右,物体左,若要称量15.6g氯化钠固体,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说明左边轻了,应继续添加药品是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
故答案为:D.
【分析】(1)①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
②根据过滤操作中注意事项是一帖(滤纸紧贴漏斗)、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体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漏斗、漏斗紧靠滤纸)来解答;
(2)①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是物左法右来解答;
②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是读数是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来读数来解答;
③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物左砝码右来解答。
16.(2023·铜仁模拟)溶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在常温下,小明按照图中实验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甲完全溶解),其正确顺序为 (用序号填空)。将配制的甲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 g。
(2)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点的意义是 ;
②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 ;
③图中B点是用50g水配制成的甲溶液,现需将甲溶液由B点状态依次移至C点状态和A点状态,准确的操作是 。
【答案】(1)②⑤①④③;150
(2)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丙、乙、甲;先向B点的溶液中加入g的甲物质,然后再降温至t1℃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所示操作顺序为 ②⑤①④③ , 图示中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将配制的甲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溶质质量不变,则配制所得5%的溶液质量为,则需加水的质量为200g-10g-40g=150g。
(2) ①图中A点是甲和丙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意义是 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 ②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丙、乙、甲。 ③图中B点是用50g水溶解了克甲配制成的溶液,t2℃时甲的溶解度为S2,将配制的甲溶液由B点状态移至C点,需向溶液中加入 g的甲物质,要从C点移到A点状态,则需降温至t1℃ 。
【分析】(1)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步骤及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加水质量为稀溶液与浓溶液差值分析;
(2)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指对应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由所给图像确定各物质溶解度大小及一定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分析。
四、实验探究题
17.(2023九上·崂山期中)某同学配制100g15%的NaCl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2)本实验中需要选择的量筒的量程是 (选填“50mL”、“100mL”、“200mL”)。
(3)量取水操作: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 (填仪器名称)滴加,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持平。
(4)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 。
(5)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这时应____(填字母序号)。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6)若要把配制好的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 克。
【答案】(1)②①⑤③④
(2)100mL
(3)胶头滴管;凹液面最低处
(4)搅拌,加速溶解
(5)A
(6)200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溶液的组成及特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
故答案为:②①⑤③④;
(2)本实验中需要水的质量是100g-100gx15%=85g,则需量取85mL,故选择的量筒的量程是100mL;
故答案为:100mL;
(3)量取水操作: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并且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故答案为:胶头滴管;凹液面最低处;
(4)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通常情况下的目的为:搅拌,加速溶解;
(5)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说明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不足),因此,应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故A符合题意;
(6)根据稀释前后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均不变,故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200g;
故答案为:200。
【分析】(1)根据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用玻璃棒搅拌,目的都是加快食盐溶解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五、计算题
18.(2021九上·南岗月考)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生成CO2的质量为 。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该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 。
(4)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5)欲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质量为 。
(6)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
(2)8.8g
(3)
(4)80%
(5)40g
(6)1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依题意可知,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差量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z,则有:
(1)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依题意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3)依据分析可得求解该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为:
;
(4)由分析可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5)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14.6g,故需要36.5%的浓盐酸质量为: 。
(6)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分析】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钙、盐酸,生成氯化钙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一、选择题
1.(2023九上·宾阳期中)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量取水时,用规格100mL的量筒
C.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
D.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2.(2023九上·德阳期中)某同学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氯化钠固体7.0g
②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③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假设:其余步骤无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3.(2022九下·朝阳月考)某实验小组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B.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25g(约24.0mL),水的质量是25g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试剂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4.(2018·门头沟模拟)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5.(2023·郑州模拟)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实验室若要配制500 g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称取氯化钠4.5 g
B.需使用500mL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C.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
D.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6.(2023·菏泽)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B.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C.项实验操作均正确
D.实验操作顺序为
7.(2023九上·期中)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盘天平未经调零即用来称取氯化钠固体
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8.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 g该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 g
C.选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9.(2023·泗县模拟)下列有关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取用NaCl B. 称取NaCl
C. 取液体体积 D. 溶解NaCl
10.(2023·崇明模拟)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计算→称取、量取→溶解 B.计算→溶解→称取、量取
C.称取、量取→计算→溶解 D.溶解→计算→称取、量取
11.(2023·德惠模拟)下列关于配制溶液的操作中,可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A.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所称氯化钠固体不纯
C.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
D.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量取6%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
12.(2022·长春模拟)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35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写标签
二、填空题
13.(2023·琼海模拟)配制5000g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 g。
14.(2023·固始模拟)实验室能配制50g3%的氯化钠溶液,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余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将配好的溶液转移时,有少量洒出,则溶质的质量分数 。
三、综合题
15.(2023八上·钢城期中)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
(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过滤操作。
①指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b ,c 。
②其中存在的2处明显错误是: 。
(2)①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处错误是 ;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g。
②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水时,平视读数20mL水,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12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水的体积 8mL(填“>”、“<”或“=”),因此读数时,视线应 。
③要称量15.6g氯化钠固体,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应 (填字母)。
A.减少砝码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盘添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16.(2023·铜仁模拟)溶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在常温下,小明按照图中实验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甲完全溶解),其正确顺序为 (用序号填空)。将配制的甲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 g。
(2)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点的意义是 ;
②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 ;
③图中B点是用50g水配制成的甲溶液,现需将甲溶液由B点状态依次移至C点状态和A点状态,准确的操作是 。
四、实验探究题
17.(2023九上·崂山期中)某同学配制100g15%的NaCl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2)本实验中需要选择的量筒的量程是 (选填“50mL”、“100mL”、“200mL”)。
(3)量取水操作: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 (填仪器名称)滴加,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持平。
(4)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 。
(5)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这时应____(填字母序号)。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6)若要把配制好的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 克。
五、计算题
18.(2021九上·南岗月考)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生成CO2的质量为 。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该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 。
(4)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5)欲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质量为 。
(6)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不符合题意;
B、所需溶质质量为100g×8%=8g,水的质量为92g,即92毫升,量取水时,用规格100mL的量筒 ,不符合题意;
C、 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水的实际体积偏小,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8% ,符合题意;
D、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操作步骤分析;
B、根据量筒量程选择标准为一次性量取,稍大于或等于所量体积的量筒分析;
C、根据量筒俯视读数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分析;
D、根据溶解时玻璃棒加速溶解作用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①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氯化钠溶液,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4%=7.0g,故正确;
②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7g=43g(合43mL),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选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故错误;
③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托盘天平不属于玻璃仪器,故错误;
④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正确;
所以②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①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③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确定所需的仪器分析。
④ 根据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将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3%的氯化钠溶液 50g,需要添加水的质量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A、溶液的配制的操作步骤是: 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25g(约24.0mL),水的质量是25g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试剂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但溶液的总质量减少,故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溶液的配制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装配来解答;
B、根据溶液的稀释是浓溶液变稀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解答;
C、根据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试剂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来解答;
D、根据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来解答。
4.【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加热,不需要使用酒精灯,符合题意;
B、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不符合题意;
C、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不符合题意;
D、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实验室配制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判断所列仪器是否需要。
5.【答案】D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解:溶质的质量为:,溶剂的质量为:
A、需称取氯化钠4.5 g ,正确,不符合题意;
B、需使用500mL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偏小,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液的配制顺序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A、根据溶质的质量是溶液质量乘以溶质质分等于溶质的质量来解答;
B、根据计算出溶剂质量,选择量筒的大小与量取液体的体积数接近的量筒来解答;
C、根据用玻璃棒来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速度来解答;
D、根据量筒的选取是选择量取液体体积数接近的量筒规格来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 ③为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的溶解,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⑥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应该平视,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第二步操作中,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⑥⑤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计算出溶质的质量,所需水的质量,然后加水溶解,玻璃棒不断搅拌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托盘天平需经调零后再称取氯化钠固体,故错误;
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至天平平衡,故错误;
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x 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x15%=7.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g-7.5g=42.5g(合42.5mL),选择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正确;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相当于稀释了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天平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偏大分析;
C、根据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出溶质和溶剂质量,进而选择量筒规格分析;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相当于稀释了溶液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配制100g16%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6%=16.0g,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g-16.0g=84.0g(合84.0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顺序分析。
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
9.【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打开试剂瓶取用药品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的质量时,药品放在左侧托盘中,砝码放在右侧托盘中,故B错误;
C、读取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正确:
D、溶解要在烧杯中操作,不可以用量筒,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
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取样、称量、量取、溶解,转移,贴签,故答案为A。
【分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贴签;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据此解答。
11.【答案】B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液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B、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所称氯化钠固体不纯,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C、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溶液具有均一性,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D、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量取6%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使溶质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配制溶液的操作中,可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溶质偏少,或者水偏多分析。
12.【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取用固体药品,瓶塞应倒放,A错。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应左物右码,B错。
C、用量筒量水,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错。
D、标签上写溶液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
B.托盘天平的使用遵循“左物右码”原则;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3.【答案】45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配制5000g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变形分析。
14.【答案】偏大;不变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余操作均正确),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则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液质量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将配好的溶液转移时,溶液具有均一性,有少量洒出,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分析】俯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5.【答案】(1)烧杯;漏斗;铁架台;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2)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27.4;<;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 (1)①指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烧杯 ,b 漏斗 ,c 铁架台 。
②其中存在的2处明显错误是: 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
(2)、①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处错误是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②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水时,平视读数20mL水,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12mL,但实际是大于12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水的体积<8mL,因此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称量物体时砝码右,物体左,若要称量15.6g氯化钠固体,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说明左边轻了,应继续添加药品是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
故答案为:D.
【分析】(1)①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来解答;
②根据过滤操作中注意事项是一帖(滤纸紧贴漏斗)、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体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漏斗、漏斗紧靠滤纸)来解答;
(2)①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是物左法右来解答;
②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是读数是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来读数来解答;
③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物左砝码右来解答。
16.【答案】(1)②⑤①④③;150
(2)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丙、乙、甲;先向B点的溶液中加入g的甲物质,然后再降温至t1℃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所示操作顺序为 ②⑤①④③ , 图示中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将配制的甲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溶质质量不变,则配制所得5%的溶液质量为,则需加水的质量为200g-10g-40g=150g。
(2) ①图中A点是甲和丙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意义是 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 ②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丙、乙、甲。 ③图中B点是用50g水溶解了克甲配制成的溶液,t2℃时甲的溶解度为S2,将配制的甲溶液由B点状态移至C点,需向溶液中加入 g的甲物质,要从C点移到A点状态,则需降温至t1℃ 。
【分析】(1)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步骤及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加水质量为稀溶液与浓溶液差值分析;
(2)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指对应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由所给图像确定各物质溶解度大小及一定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分析。
17.【答案】(1)②①⑤③④
(2)100mL
(3)胶头滴管;凹液面最低处
(4)搅拌,加速溶解
(5)A
(6)200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溶液的组成及特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
故答案为:②①⑤③④;
(2)本实验中需要水的质量是100g-100gx15%=85g,则需量取85mL,故选择的量筒的量程是100mL;
故答案为:100mL;
(3)量取水操作: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并且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故答案为:胶头滴管;凹液面最低处;
(4)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通常情况下的目的为:搅拌,加速溶解;
(5)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说明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不足),因此,应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故A符合题意;
(6)根据稀释前后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均不变,故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200g;
故答案为:200。
【分析】(1)根据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用玻璃棒搅拌,目的都是加快食盐溶解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1)
(2)8.8g
(3)
(4)80%
(5)40g
(6)1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依题意可知,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差量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z,则有:
(1)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依题意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3)依据分析可得求解该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为:
;
(4)由分析可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5)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14.6g,故需要36.5%的浓盐酸质量为: 。
(6)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分析】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钙、盐酸,生成氯化钙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