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0.1 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收集氢气 D.稀释浓硫酸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符合题意;
C.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D. 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造成烫伤。
C、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2.(2023九上·荔湾月考)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上印有标志性标志,浸泡过氢氧化钠溶液的鸡爪变得腐烂变形,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应有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为强碱,有强腐蚀性, 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应有腐蚀品的标志。
故选A。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为强碱,有强腐蚀性分析。
3.(2023·福州模拟)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使用不对应的是( )
A.洗洁精能乳化油污清洗餐具油污
B.稀盐酸能除铁锈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
C.干冰易升华吸热人工降雨
D.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碳有还原性
【答案】D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解答】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A答案正确;
B、稀盐酸能除铁锈是因为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B答案正确;
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答案正确;
D、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分析;
B、根据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分析;
C、根据干冰升华吸热分析;
D、根据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
4.(2023·佛山模拟)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滴加液体
C. 溶解固体
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放入水中,手握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符合题意;
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不符合题意;
C、量筒不能用于溶解物质,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易潮解,不能放纸上称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量筒的用途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易潮解分析。
5.(2023·增城模拟)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并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有关步骤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在研钵中捣烂紫甘蓝 B.加入酒精浸泡紫甘蓝
C.用纱布过滤浸泡出的汁液 D.用紫甘蓝汁液检验苹果醋
【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在研钵中捣烂紫甘蓝的过程,只是紫甘蓝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在紫甘蓝中加入酒精浸泡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纱布过滤浸泡出的汁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紫甘蓝汁液中加入苹果醋的过程,溶液由蓝色变为紫红色,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6.(2023·东营)下列物质中,一般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碳酸钙
【答案】D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A. 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且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应密封保存,故不符合题意;
B. 浓硫酸有吸水性,不密封保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被稀释,应密封保存,故不符合题意;
C.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常会因为挥发导致溶液变稀,应密封保存,故不符合题意;
D. 常温下碳酸钙化学性质较稳定,它在空气中一般不会发生改变,不需要密封保存,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浓硫酸、浓盐酸、碳酸钙的性质分析。
7.(2023·渝中模拟)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水洗去手上的蔗糖污渍体现的是溶解作用
B.白醋、苹果汁、厕所清洁剂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D.煤、石油、天然气均不可再生
【答案】C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酸的化学性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A、蔗糖能够溶于水,用水洗去手上的蔗糖污渍是溶解作用。A答案正确;
B、白醋,苹果汁,厕所清洁剂都显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答案正确;
C、甲醛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C答案错误;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蔗糖能溶于水,水洗蔗糖是溶解作用;
B、根据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性质分析;
C、甲醛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D、三大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8.(2023·定远模拟)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是( )
事实 解释
盛夏,云龙湖畔,荷香四溢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加压条件下,石油气液化后体积变小 加压条件下,分子的体积都变小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用稀盐酸或醋酸“酸洗”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稀盐酸和醋酸都能与水垢发生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水的组成;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闻到花香是分子不断运动,A正确;
B、分子体积不变,是间隔变小,B错误;
C、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C正确;
D、盐酸和醋酸都属酸,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A、根据分子不断运动分析;
B、根据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分析;
C、水分子可以进一步分解,说明分子可再分;
D、二者都能去除水垢,说明二者均与水垢发生了反应,根据现象反推原因。
9.(2023·合肥模拟)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A、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A正确;
B、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而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不正确;
C、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碱性溶液包括碱溶液和一些显碱性的盐溶液,例如碳酸钠,属于盐,但它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C不正确;
D、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2,但两者化学性质不相似,D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氢气的相关性质去分析;
B、根据溶液的定义去分析;
C、辨析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D、注意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存在特殊情况。
10.(2023·兴化模拟) 含“水”的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氨水 B.蔗糖水 C.冰水 D.汽水
【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 氨水为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不符合题意;
B. 蔗糖水为中性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故不符合题意;
C. 冰水为中性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故不符合题意;
D. 汽水含有碳酸,为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酸性溶液。
11.(2023·深圳)有关NaOH说法错误的是( )
A.NaOH固体溶解时放出热量
B.NaOH包装箱上张贴的标识是
C.NaOH是所有气体的干燥剂
D.NaOH应密封保存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A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B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能作干燥剂,不能干燥二氧化碳、硫酸氢等,C错误;
D.氢氧化钠吸水抄截,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应密封保存,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吸水性、腐蚀性等具体分析。
12.(2023·安徽)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
B.含硫酸的废液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C.稀硫酸的密度比水小
D.蘸取浓硫酸的木棍会变黑
【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硫酸能与金属锌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A正确;
B.硫酸溶液显酸性,熟石灰属于碱,两者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B正确;
C.硫酸的密度比水大,C错误;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使木棒炭化而变黑,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活泼金属和酸反应分析;
B.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分析;
C.硫酸的密度比水大;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13.(2023·广安)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可与酸性物质反应
B.用CO冶炼金属——CO具有可燃性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渍——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D.用稀盐酸除铁锈——盐酸可与Fe2O3反应
【答案】B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熟石灰是碱,能与酸性物质反应。A正确。
B.CO能冶炼金属是因为CO具有还原性。B错误。
C.洗涤剂洗盘子是运用了乳化作用。C正确。
D.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 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的盐,达到除铁锈的目的。D正确。
故选B。
【分析】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还原金属氧化物。CO能燃烧是因为CO具有可燃性。
14.(2023·定远模拟)白蚁能分泌蚁酸,其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据此推断,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
A.镀锌水管 B.大理石地板 C.铝合金门窗 D.铜制饰品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镀锌水管,锌能与盐酸反应,所以镀锌水管容易被蚁酸腐蚀,故不符合题意;
B. 大理石地板,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 所以大理石地板容易被蚁酸腐蚀,故不符合题意;
C. 铝合金门窗,铝与盐酸能反应,所以铝合金门窗容易被蚁酸腐蚀,故不符合题意;
D. 铜制饰品,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铜制饰品不容易被蚁酸腐蚀,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酸的性质分析。
15.(2023·通州模拟)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的示数变大,此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 )
A.酸性 B.腐蚀性 C.吸水性 D.挥发性
【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的示数变大,此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造成溶液的质量增加。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二、填空题
16.(2022·三门峡模拟)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列车车身烤漆,其防锈的原理是 。盐酸可以用来除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隔绝氧气和水蒸气;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铁锈的主要成分;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水蒸气、氧气反应的结果,故烤漆使铁隔绝氧气与水蒸气可以起到防锈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本题考查铁生锈的条件,需要水和氧气同时存在。因铁锈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故用盐酸或硫酸除铁锈。
17.(2020·东莞模拟)厕所用清洁剂(含盐酸)不慎洒到铝制容器上,会有气体产生,该气体是 (填化学式)。
【答案】H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填:H2。
【分析】根据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分析。
三、综合题
18.(2020·顺庆模拟)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2)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3)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氢氧根离子
(2)氢氧化钠
(3)2NaOH+CO2═Na2CO3+H2O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2)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氢氧化钠;
(3)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分析】(1)碱是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铵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根据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四、实验探究题
19.(2018九上·民乐期末)黄冈市沧浪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KNO3、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植物的汁液 在HCl溶液中 在KNO3溶液中 在NaOH溶液中
牵牛花瓣 红 色 紫 色 蓝 色
胡萝卜 橙 色 橙 色 橙 色
月季花瓣 浅红色 红 色 黄 色
(1)经过探究,发现 根本不宜作酸碱指示剂,这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 。
(2)小明是一个勤于思考,喜欢钻研的同学,发现了牵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变蓝色后,思考到了一个问题: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显蓝色呢?于是他和同学们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NaOH溶液中何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发生颜色改变?
【提出猜想】猜想1: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H2O
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
(3)【设计实验】
实 验 步 骤 实验现象 实 验 结 论
①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
②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
③ 溶液呈蓝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只能是
【答案】(1)胡萝卜汁液;牵牛花汁液
(2)Na+;OH-
(3)H2O;Na+;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OH-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胡萝卜汁液与酸碱溶液均不变色,故不能做指示剂,牵牛花汁液与酸碱变色最明显,故最好;(2)因为NaOH溶液中存在着Na+、OH 、H2O等三种粒子,故分别猜想是这三种离子使其变色,然后分别取用含有其中一种离子的溶液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Na+;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OH-;
设计实验如下:
实 验 步 骤 实验现象 实 验 结 论
①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 ____ H2O _______
②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__ Na+______
③___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__ 溶液呈蓝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只能是__ OH-___
故答案为:胡萝卜汁液;牵牛花汁液;Na+;OH-;H2O;Na+;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OH-。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的性质及其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主要根据其变色的pH范围进行选择。
五、计算题
20.(2023·福田模拟)市面上有一种网红瓜果清洗剂——“苏样盐”,其组成成分为NaHCO3和NaCl。为测定“苏打盐品”中NaHCO3的含量,“拉瓦锡”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
(1)【实验准备】
150g7.3%的稀盐酸需用 g36.5%的浓盐酸进行稀释。
(2)【数据分析】
上述实验中产生的CO2气体质量为 。
(3)【定量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
(4)【交流反思】
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为无色,此时溶液呈 (选填“酸”“中”“碱”)性。
【答案】(1)30
(2)8.8g
(3)56%
(4)酸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将浓盐酸稀释为稀盐酸的过程中,溶质HCl的质量在稀释前后均不变,故150g7.3%的稀盐酸需用30g36.5%的浓盐酸进行稀释();
故答案为:30;
(2)两次电子秤示数不同,有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进入空气中,则300.00g+150g-441.20g=8.8g;
故答案为:8.8g;
(3)碳酸氢钠可与氯化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该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
,则m=16.8g,故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56%;
(4)设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为n
,n=7.3g,7.3g<10.95g(),因此,最后所得溶液含有HCl,故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为无色,此时溶液呈酸性;
故答案为:酸。
【分析】(1)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反应后溶液中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0.1 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收集氢气 D.稀释浓硫酸
2.(2023九上·荔湾月考)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上印有标志性标志,浸泡过氢氧化钠溶液的鸡爪变得腐烂变形,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应有的标志是( )
A. B. C. D.
3.(2023·福州模拟)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使用不对应的是( )
A.洗洁精能乳化油污清洗餐具油污
B.稀盐酸能除铁锈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
C.干冰易升华吸热人工降雨
D.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碳有还原性
4.(2023·佛山模拟)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滴加液体
C. 溶解固体
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5.(2023·增城模拟)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并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有关步骤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在研钵中捣烂紫甘蓝 B.加入酒精浸泡紫甘蓝
C.用纱布过滤浸泡出的汁液 D.用紫甘蓝汁液检验苹果醋
6.(2023·东营)下列物质中,一般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碳酸钙
7.(2023·渝中模拟)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水洗去手上的蔗糖污渍体现的是溶解作用
B.白醋、苹果汁、厕所清洁剂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D.煤、石油、天然气均不可再生
8.(2023·定远模拟)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是( )
事实 解释
盛夏,云龙湖畔,荷香四溢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加压条件下,石油气液化后体积变小 加压条件下,分子的体积都变小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用稀盐酸或醋酸“酸洗”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稀盐酸和醋酸都能与水垢发生反应
A.A B.B C.C D.D
9.(2023·合肥模拟)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10.(2023·兴化模拟) 含“水”的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氨水 B.蔗糖水 C.冰水 D.汽水
11.(2023·深圳)有关NaOH说法错误的是( )
A.NaOH固体溶解时放出热量
B.NaOH包装箱上张贴的标识是
C.NaOH是所有气体的干燥剂
D.NaOH应密封保存
12.(2023·安徽)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
B.含硫酸的废液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C.稀硫酸的密度比水小
D.蘸取浓硫酸的木棍会变黑
13.(2023·广安)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可与酸性物质反应
B.用CO冶炼金属——CO具有可燃性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渍——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D.用稀盐酸除铁锈——盐酸可与Fe2O3反应
14.(2023·定远模拟)白蚁能分泌蚁酸,其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据此推断,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
A.镀锌水管 B.大理石地板 C.铝合金门窗 D.铜制饰品
15.(2023·通州模拟)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的示数变大,此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 )
A.酸性 B.腐蚀性 C.吸水性 D.挥发性
二、填空题
16.(2022·三门峡模拟)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列车车身烤漆,其防锈的原理是 。盐酸可以用来除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 。
17.(2020·东莞模拟)厕所用清洁剂(含盐酸)不慎洒到铝制容器上,会有气体产生,该气体是 (填化学式)。
三、综合题
18.(2020·顺庆模拟)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2)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3)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实验探究题
19.(2018九上·民乐期末)黄冈市沧浪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KNO3、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结果记录如下:
植物的汁液 在HCl溶液中 在KNO3溶液中 在NaOH溶液中
牵牛花瓣 红 色 紫 色 蓝 色
胡萝卜 橙 色 橙 色 橙 色
月季花瓣 浅红色 红 色 黄 色
(1)经过探究,发现 根本不宜作酸碱指示剂,这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 。
(2)小明是一个勤于思考,喜欢钻研的同学,发现了牵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变蓝色后,思考到了一个问题: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显蓝色呢?于是他和同学们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NaOH溶液中何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发生颜色改变?
【提出猜想】猜想1: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H2O
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
(3)【设计实验】
实 验 步 骤 实验现象 实 验 结 论
①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
②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
③ 溶液呈蓝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只能是
五、计算题
20.(2023·福田模拟)市面上有一种网红瓜果清洗剂——“苏样盐”,其组成成分为NaHCO3和NaCl。为测定“苏打盐品”中NaHCO3的含量,“拉瓦锡”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
(1)【实验准备】
150g7.3%的稀盐酸需用 g36.5%的浓盐酸进行稀释。
(2)【数据分析】
上述实验中产生的CO2气体质量为 。
(3)【定量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
(4)【交流反思】
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为无色,此时溶液呈 (选填“酸”“中”“碱”)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符合题意;
C.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D. 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造成烫伤。
C、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2.【答案】A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为强碱,有强腐蚀性, 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应有腐蚀品的标志。
故选A。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为强碱,有强腐蚀性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解答】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A答案正确;
B、稀盐酸能除铁锈是因为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B答案正确;
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答案正确;
D、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分析;
B、根据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分析;
C、根据干冰升华吸热分析;
D、根据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放入水中,手握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符合题意;
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不符合题意;
C、量筒不能用于溶解物质,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易潮解,不能放纸上称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量筒的用途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易潮解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在研钵中捣烂紫甘蓝的过程,只是紫甘蓝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在紫甘蓝中加入酒精浸泡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纱布过滤浸泡出的汁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紫甘蓝汁液中加入苹果醋的过程,溶液由蓝色变为紫红色,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6.【答案】D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A. 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且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应密封保存,故不符合题意;
B. 浓硫酸有吸水性,不密封保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被稀释,应密封保存,故不符合题意;
C.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常会因为挥发导致溶液变稀,应密封保存,故不符合题意;
D. 常温下碳酸钙化学性质较稳定,它在空气中一般不会发生改变,不需要密封保存,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浓硫酸、浓盐酸、碳酸钙的性质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酸的化学性质;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A、蔗糖能够溶于水,用水洗去手上的蔗糖污渍是溶解作用。A答案正确;
B、白醋,苹果汁,厕所清洁剂都显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答案正确;
C、甲醛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C答案错误;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蔗糖能溶于水,水洗蔗糖是溶解作用;
B、根据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性质分析;
C、甲醛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D、三大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8.【答案】B
【知识点】水的组成;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闻到花香是分子不断运动,A正确;
B、分子体积不变,是间隔变小,B错误;
C、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C正确;
D、盐酸和醋酸都属酸,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A、根据分子不断运动分析;
B、根据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分析;
C、水分子可以进一步分解,说明分子可再分;
D、二者都能去除水垢,说明二者均与水垢发生了反应,根据现象反推原因。
9.【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A、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A正确;
B、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而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不正确;
C、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碱性溶液包括碱溶液和一些显碱性的盐溶液,例如碳酸钠,属于盐,但它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C不正确;
D、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2,但两者化学性质不相似,D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氢气的相关性质去分析;
B、根据溶液的定义去分析;
C、辨析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D、注意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存在特殊情况。
10.【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 氨水为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不符合题意;
B. 蔗糖水为中性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故不符合题意;
C. 冰水为中性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故不符合题意;
D. 汽水含有碳酸,为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酸性溶液。
11.【答案】C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A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B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能作干燥剂,不能干燥二氧化碳、硫酸氢等,C错误;
D.氢氧化钠吸水抄截,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应密封保存,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吸水性、腐蚀性等具体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硫酸能与金属锌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A正确;
B.硫酸溶液显酸性,熟石灰属于碱,两者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B正确;
C.硫酸的密度比水大,C错误;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使木棒炭化而变黑,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活泼金属和酸反应分析;
B.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分析;
C.硫酸的密度比水大;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13.【答案】B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熟石灰是碱,能与酸性物质反应。A正确。
B.CO能冶炼金属是因为CO具有还原性。B错误。
C.洗涤剂洗盘子是运用了乳化作用。C正确。
D.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 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的盐,达到除铁锈的目的。D正确。
故选B。
【分析】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还原金属氧化物。CO能燃烧是因为CO具有可燃性。
14.【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镀锌水管,锌能与盐酸反应,所以镀锌水管容易被蚁酸腐蚀,故不符合题意;
B. 大理石地板,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 所以大理石地板容易被蚁酸腐蚀,故不符合题意;
C. 铝合金门窗,铝与盐酸能反应,所以铝合金门窗容易被蚁酸腐蚀,故不符合题意;
D. 铜制饰品,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铜制饰品不容易被蚁酸腐蚀,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酸的性质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的示数变大,此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造成溶液的质量增加。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16.【答案】隔绝氧气和水蒸气;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铁锈的主要成分;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水蒸气、氧气反应的结果,故烤漆使铁隔绝氧气与水蒸气可以起到防锈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分析】本题考查铁生锈的条件,需要水和氧气同时存在。因铁锈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故用盐酸或硫酸除铁锈。
17.【答案】H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填:H2。
【分析】根据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分析。
18.【答案】(1)氢氧根离子
(2)氢氧化钠
(3)2NaOH+CO2═Na2CO3+H2O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2)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氢氧化钠;
(3)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分析】(1)碱是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铵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根据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19.【答案】(1)胡萝卜汁液;牵牛花汁液
(2)Na+;OH-
(3)H2O;Na+;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OH-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胡萝卜汁液与酸碱溶液均不变色,故不能做指示剂,牵牛花汁液与酸碱变色最明显,故最好;(2)因为NaOH溶液中存在着Na+、OH 、H2O等三种粒子,故分别猜想是这三种离子使其变色,然后分别取用含有其中一种离子的溶液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Na+;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OH-;
设计实验如下:
实 验 步 骤 实验现象 实 验 结 论
①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 ____ H2O _______
②向盛有少量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 溶液呈紫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不是__ Na+______
③___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__ 溶液呈蓝色 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只能是__ OH-___
故答案为:胡萝卜汁液;牵牛花汁液;Na+;OH-;H2O;Na+;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加2滴牵牛花汁液,振荡;OH-。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的性质及其酸碱指示剂的选择。主要根据其变色的pH范围进行选择。
20.【答案】(1)30
(2)8.8g
(3)56%
(4)酸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将浓盐酸稀释为稀盐酸的过程中,溶质HCl的质量在稀释前后均不变,故150g7.3%的稀盐酸需用30g36.5%的浓盐酸进行稀释();
故答案为:30;
(2)两次电子秤示数不同,有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进入空气中,则300.00g+150g-441.20g=8.8g;
故答案为:8.8g;
(3)碳酸氢钠可与氯化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该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
,则m=16.8g,故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56%;
(4)设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为n
,n=7.3g,7.3g<10.95g(),因此,最后所得溶液含有HCl,故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为无色,此时溶液呈酸性;
故答案为:酸。
【分析】(1)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反应后溶液中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