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0.1 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一、选择题
1.(2023九下·龙岗月考)小力同学利用思维导图对NaOH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潮解
B.俗称:纯碱、火碱
C.化学性质,可与稀硫酸、CuSO4溶液、CO2反应
D.用途:用于制取肥皂,可除油污
2.(2023九下·雄县月考)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加入锌粒
D.收集氢气
3.有以下说法:①烧碱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②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③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加;④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⑤久置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会增加.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⑤
4.(2023九下·奉节县月考)如图是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其水溶液显酸性
B.其水溶液不能与金属锌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C.硫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与中和反应的实质相同
5.(2024九下·期中)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其中说法合理的是( )
A.A中的细铁丝燃烧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铁
B.B中的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a
C.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可能是因为稀硫酸与表面的铁锈先发生了反应
D.D中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片的表面析出了一层红色的铜
6.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大理石 D.浓盐酸
7.(2023九下·荣县月考)下列溶液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浓硫酸 B.双氧水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8.(2023九下·高州)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氧化物含氧元素,则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9.(2023九下·渝北月考)“酸”对于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B.汽水中含有H2CO3
C.食醋使无色酚酞变红 D.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10.(2023九下·青岛开学考)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增加;④溶液的质量增加。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11.(2022九下·北林月考)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用洗洁精洗净盘子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形成溶液后将油污冲走
12.(2021九下·浦东期中)实验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A.白磷始终不燃烧
B.小气球变瘪
C.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D.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二、填空题
13.(2020九下·石楼月考)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俗名 、 、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 ,如果不慎沾到皮肤 上,要用大量水 ,再涂上 溶液。
14.(2021九下·吴中月考)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盐酸中,刚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2021九下·吴中月考)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 ,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2NaOH =X +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
三、综合题
16.(2023九下·锦江月考)酸、碱、盐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用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重要内容。
(1)碳酸氢钠俗称 。
(2)通过如图微型实验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向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稀盐酸。
①写出孔穴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孔穴2和5实验对比可知金属的活动性:镁条 铜片(填“<”“=”“>”)。
(3)孔穴3的实验现象为 。根据此反应原理称取5g含杂质的氢氧化钙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
17.某校实验室有一批生锈的铁架台,该校九年级(1)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铁架台翻新“三步骤”方案:①用砂纸打磨铁架台;②用适量稀酸清洗、水洗、晾干;③防锈处理。请回答:
(1)①的目的是 。
(2)②中所用的稀酸是 ,其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③的具体做法: 。
五、计算题
18.(2023九下·雄县月考)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等作摩擦剂。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摩擦剂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其他物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g;
(2)该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易潮解。A正确。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B错误。
C.氢氧化钠可以稀硫酸、硫酸铜溶液、二氧化碳反应。C正确。
D.氢氧化钠可用来制肥皂,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除油污。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对于常见物质的俗称要记熟:氢氧化钕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2.【答案】B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浓硫酸注入水中,而不能水注入浓硫酸中,A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B正确。
C.取用锌粒试管要横放,用镊子夹取锌粒放在试管口,慢慢竖起试管,直接将锌粒放入试管会砸破试管底部。C错误。
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
3.【答案】C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解:①烧碱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②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挥发使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③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生成碳酸钙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溶液的质量会减小;④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会因吸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⑤久置空气中的生石灰会与空气中的水反应质量会增加.
故选C.
【分析】烧碱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使溶液中的溶质减少,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溶液中的溶剂变多溶液变稀,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生石灰会吸水.
4.【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溶液中含氢离子,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B、其水溶液中含氢离子,能与金属锌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符合题意;
C、硫酸氢钠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D、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与中和反应的实质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碳酸氢钠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两种离子的化学性质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这是一种黑色固体;故错误;
B、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因 b 处与水和氧气同时充分接触,所以最易生锈;故错误;
C、未打磨的铁片表面是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C 中铁钉表面的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正确;
D、铁和硫酸铜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片的表面析出了一层红色的物质,故错误;
故选: C 。
【分析】A、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才易生锈;
C、 C 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是因为铁锈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铁和水;
D、实验现象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
6.【答案】C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钠固体吸水潮解和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判断.
C、根据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和碳酸钙的性质判断.
D、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浓硫酸有吸水性,不密封保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被稀释,所以错误.
B、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且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所以错误.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的空气中的成分不反应,也不会吸水潮解,所以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常会因为挥发导致溶液变稀,所以错误.
故选C.
【点评】保存药品时,要了解药品的性质,如挥发性、吸水性、氧化性、与空气中的成分是否反应等,根据性质不同分类保存
7.【答案】D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会增加,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双氧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慢慢的分解成水和氧气,溶液的质量会减少,会生成新物质,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生成氯化氢气体,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会使溶液的质量增加,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 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B、根据双氧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慢慢的分解成水和氧气分析。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
D、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8.【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 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酸的溶液,也可能是盐类,比如硫酸氢钠,故A错误;
B.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比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只含碳,故B错误;
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化合物是含有两种及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故C正确;
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含氧;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碳酸钠等碳酸盐类物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学会举一反三,.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酸的溶液,可能是含有氢离子的盐类;BCD识记单质,氧化物和化合物定义,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 ;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含氧,化合物是含有两种及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9.【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汽水中含有H2CO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食醋显酸性,酸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稀盐酸显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酸的性质,
10.【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①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观察到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故符合题意;
②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于水后溶液呈浅绿色,观察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故符合题意;
③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钉的质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④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参加反应的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56:2,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故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是①②④,
故答案为:C。
【分析】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11.【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选项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火箭推进燃料应为具有可燃性的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是一种强腐蚀性的碱,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洗洁精洗净盘子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能形成溶液,形成的是乳浊液,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B、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分析;
D、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A.白磷和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白磷燃烧,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气压变小,气球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 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故C符合题意
D.铜和硫酸亚铁不反应,银和硫酸亚铁也不反应,不能得到金属活动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
C、根据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分析
D、根据金属活动性分析
13.【答案】烧碱;火碱;苛性钠;腐蚀性;冲洗;硼酸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俗称,性质,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4.【答案】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绿色;Fe+2HCl=FeCl2+H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生锈的铁钉表面有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盐酸中,氧化铁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刚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一段时间后里面的铁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又可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分析】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盐酸中,氧化铁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一段时间后,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15.【答案】(1)吸收二氧化碳(或与二氧化碳反应);2NaOH+CO2=Na2CO3+H2O
(2)Na2SiO3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吸收二氧化碳(或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变,反应前有1个硅原子,4个氧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a2SiO3。
【分析】(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变,进行分析X 的化学式。
16.【答案】(1)小苏打
(2);>
(3)溶液红色消失,或溶液红色褪去,或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答案合理即可);解:设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答: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解析】【解答】(1)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
(2)孔穴4中的反应是稀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孔穴2中镁条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孔穴5中铜片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对比可知镁条的活动性大于铜片;
(3)孔穴3中滴有酚酞的澄清石灰水,溶液呈红色,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呈中性或显酸性(稀盐酸过量),溶液中呈无色,故填:溶液红色消失,或溶液红色褪去,或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答案合理即可) ;第二空见答案。
【分析】(1)根据碳酸氢钠的俗名分析
(2)根据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根据反应现象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
(3)根据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分析实验现象,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
17.【答案】(1)除铁锈
(2)稀盐酸(或稀硫酸);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3)涂上防锈漆(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 用砂纸打磨铁架台 的目的是除去铁架台表面的铁锈;
(2)铁锈成分为氧化铁,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将其除去,反应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
(3)在金属表面涂油或涂漆都可防止金属生锈。
【分析】(1)根据金属打磨可除表面的锈分析;
(2)根据金属氧化物与酸可发生反应分析;
(3)根据金属表面涂油或涂漆可防止生锈分析。
18.【答案】(1)3.3
(2)解:设10g该摩擦剂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故该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10g+50g+50g-106.7g=3.3g。
(2)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算出1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再用碳酸钙的质量和样品的质量算出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分析】题目中给出气体的质量的两种常见方式:1.在图像中给出生成气体的质量。2.根据实验过程,减少的质量为生成气体的质量。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0.1 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分层训练提升题
一、选择题
1.(2023九下·龙岗月考)小力同学利用思维导图对NaOH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潮解
B.俗称:纯碱、火碱
C.化学性质,可与稀硫酸、CuSO4溶液、CO2反应
D.用途:用于制取肥皂,可除油污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易潮解。A正确。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B错误。
C.氢氧化钠可以稀硫酸、硫酸铜溶液、二氧化碳反应。C正确。
D.氢氧化钠可用来制肥皂,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除油污。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对于常见物质的俗称要记熟:氢氧化钕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2.(2023九下·雄县月考)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加入锌粒
D.收集氢气
【答案】B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浓硫酸注入水中,而不能水注入浓硫酸中,A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B正确。
C.取用锌粒试管要横放,用镊子夹取锌粒放在试管口,慢慢竖起试管,直接将锌粒放入试管会砸破试管底部。C错误。
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
3.有以下说法:①烧碱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②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③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加;④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⑤久置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会增加.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⑤
【答案】C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解:①烧碱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②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挥发使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③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生成碳酸钙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溶液的质量会减小;④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会因吸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⑤久置空气中的生石灰会与空气中的水反应质量会增加.
故选C.
【分析】烧碱暴露在空气中会因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使溶液中的溶质减少,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溶液中的溶剂变多溶液变稀,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生石灰会吸水.
4.(2023九下·奉节县月考)如图是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其水溶液显酸性
B.其水溶液不能与金属锌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C.硫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与中和反应的实质相同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溶液中含氢离子,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B、其水溶液中含氢离子,能与金属锌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符合题意;
C、硫酸氢钠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D、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与中和反应的实质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碳酸氢钠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两种离子的化学性质分析。
5.(2024九下·期中)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其中说法合理的是( )
A.A中的细铁丝燃烧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铁
B.B中的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a
C.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可能是因为稀硫酸与表面的铁锈先发生了反应
D.D中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片的表面析出了一层红色的铜
【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这是一种黑色固体;故错误;
B、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因 b 处与水和氧气同时充分接触,所以最易生锈;故错误;
C、未打磨的铁片表面是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C 中铁钉表面的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正确;
D、铁和硫酸铜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片的表面析出了一层红色的物质,故错误;
故选: C 。
【分析】A、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才易生锈;
C、 C 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是因为铁锈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铁和水;
D、实验现象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
6.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大理石 D.浓盐酸
【答案】C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钠固体吸水潮解和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判断.
C、根据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和碳酸钙的性质判断.
D、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浓硫酸有吸水性,不密封保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被稀释,所以错误.
B、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且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所以错误.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的空气中的成分不反应,也不会吸水潮解,所以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常会因为挥发导致溶液变稀,所以错误.
故选C.
【点评】保存药品时,要了解药品的性质,如挥发性、吸水性、氧化性、与空气中的成分是否反应等,根据性质不同分类保存
7.(2023九下·荣县月考)下列溶液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浓硫酸 B.双氧水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会增加,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双氧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慢慢的分解成水和氧气,溶液的质量会减少,会生成新物质,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生成氯化氢气体,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会使溶液的质量增加,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 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B、根据双氧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慢慢的分解成水和氧气分析。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
D、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8.(2023九下·高州)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氧化物含氧元素,则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答案】C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 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酸的溶液,也可能是盐类,比如硫酸氢钠,故A错误;
B.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比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只含碳,故B错误;
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化合物是含有两种及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故C正确;
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含氧;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碳酸钠等碳酸盐类物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学会举一反三,.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酸的溶液,可能是含有氢离子的盐类;BCD识记单质,氧化物和化合物定义,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 ;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含氧,化合物是含有两种及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9.(2023九下·渝北月考)“酸”对于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B.汽水中含有H2CO3
C.食醋使无色酚酞变红 D.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答案】C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汽水中含有H2CO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食醋显酸性,酸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稀盐酸显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酸的性质,
10.(2023九下·青岛开学考)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增加;④溶液的质量增加。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①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观察到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故符合题意;
②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于水后溶液呈浅绿色,观察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故符合题意;
③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钉的质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④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参加反应的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56:2,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故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是①②④,
故答案为:C。
【分析】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11.(2022九下·北林月考)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用洗洁精洗净盘子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形成溶液后将油污冲走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选项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火箭推进燃料应为具有可燃性的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是一种强腐蚀性的碱,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洗洁精洗净盘子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能形成溶液,形成的是乳浊液,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B、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分析;
D、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分析。
12.(2021九下·浦东期中)实验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A.白磷始终不燃烧
B.小气球变瘪
C.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D.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A.白磷和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白磷燃烧,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气压变小,气球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 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故C符合题意
D.铜和硫酸亚铁不反应,银和硫酸亚铁也不反应,不能得到金属活动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
C、根据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分析
D、根据金属活动性分析
二、填空题
13.(2020九下·石楼月考)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俗名 、 、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 ,如果不慎沾到皮肤 上,要用大量水 ,再涂上 溶液。
【答案】烧碱;火碱;苛性钠;腐蚀性;冲洗;硼酸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俗称,性质,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4.(2021九下·吴中月考)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盐酸中,刚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绿色;Fe+2HCl=FeCl2+H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生锈的铁钉表面有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盐酸中,氧化铁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刚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一段时间后里面的铁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又可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分析】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盐酸中,氧化铁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一段时间后,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15.(2021九下·吴中月考)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 ,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2NaOH =X +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
【答案】(1)吸收二氧化碳(或与二氧化碳反应);2NaOH+CO2=Na2CO3+H2O
(2)Na2SiO3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吸收二氧化碳(或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变,反应前有1个硅原子,4个氧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a2SiO3。
【分析】(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变,进行分析X 的化学式。
三、综合题
16.(2023九下·锦江月考)酸、碱、盐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用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重要内容。
(1)碳酸氢钠俗称 。
(2)通过如图微型实验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向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稀盐酸。
①写出孔穴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孔穴2和5实验对比可知金属的活动性:镁条 铜片(填“<”“=”“>”)。
(3)孔穴3的实验现象为 。根据此反应原理称取5g含杂质的氢氧化钙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小苏打
(2);>
(3)溶液红色消失,或溶液红色褪去,或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答案合理即可);解:设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答: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解析】【解答】(1)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
(2)孔穴4中的反应是稀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孔穴2中镁条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孔穴5中铜片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对比可知镁条的活动性大于铜片;
(3)孔穴3中滴有酚酞的澄清石灰水,溶液呈红色,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呈中性或显酸性(稀盐酸过量),溶液中呈无色,故填:溶液红色消失,或溶液红色褪去,或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答案合理即可) ;第二空见答案。
【分析】(1)根据碳酸氢钠的俗名分析
(2)根据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根据反应现象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
(3)根据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分析实验现象,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
四、实验探究题
17.某校实验室有一批生锈的铁架台,该校九年级(1)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铁架台翻新“三步骤”方案:①用砂纸打磨铁架台;②用适量稀酸清洗、水洗、晾干;③防锈处理。请回答:
(1)①的目的是 。
(2)②中所用的稀酸是 ,其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③的具体做法: 。
【答案】(1)除铁锈
(2)稀盐酸(或稀硫酸);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3)涂上防锈漆(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 用砂纸打磨铁架台 的目的是除去铁架台表面的铁锈;
(2)铁锈成分为氧化铁,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将其除去,反应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
(3)在金属表面涂油或涂漆都可防止金属生锈。
【分析】(1)根据金属打磨可除表面的锈分析;
(2)根据金属氧化物与酸可发生反应分析;
(3)根据金属表面涂油或涂漆可防止生锈分析。
五、计算题
18.(2023九下·雄县月考)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等作摩擦剂。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摩擦剂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其他物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g;
(2)该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3.3
(2)解:设10g该摩擦剂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故该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10g+50g+50g-106.7g=3.3g。
(2)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算出1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再用碳酸钙的质量和样品的质量算出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分析】题目中给出气体的质量的两种常见方式:1.在图像中给出生成气体的质量。2.根据实验过程,减少的质量为生成气体的质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