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学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100 分,考试用时60 分钟, 第Ⅰ 卷 1 至4页, 第Ⅱ卷 5 至 8页。
第Ⅰ 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4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 26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
B. 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
C. 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
D.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2.右图表示某一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过程中离子运输的途径。该细胞受到刺激时,通过④途径运输离子,形成动作电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②③途径属于主动运输
B. ④途径的发生使膜内▲离子浓度高于膜外
C. 正常情况下,▲离子的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
D. 静息时,由于①途径的作用,膜电位为内正外负
3. 帕金森病病因主要是黑质损伤、退变,多巴胺合成减少。甲图是帕金森病患者的脑与脊髓调节关系示意图(脑内纹状体与黑质之间存在调节环路,其中“一”表示抑制),由甲图中黑质一纹状体相互调节关系,可以推测帕金森病患者的纹状体合成乙酰胆碱增加。乙图是患者用某种特效药后的效果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乙酰胆碱 」多巴胺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1页(共8页)
A. 甲图中,神经元b释放乙酰胆碱,使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
B. 甲图中,神经元a释放的多巴胺防止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过度,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C. 神经元a的轴突末梢上也存在多巴胺受体,如果该受体与多巴胺结合,会导致轴突末梢的兴奋性下降,从而促进多巴胺合成、释放
D. 对比甲、乙两图,推测该特效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神经元a 合成、分泌多巴胺,抑制神经元b合成、分泌乙酰胆碱
4. 为了探究神经系统是否能够调控胰液的分泌,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相关实验,据表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实验组 注射试剂 注入部位 实验现象
甲 稀盐酸 上段小肠肠腔 分泌胰液
乙 血液 不分泌胰液
丙 去除神经的上段小肠肠腔 分泌胰液
A. 促胰液素和胰液均是借助体液运输来传递信息的
B. 甲组说明稀盐酸刺激时上段小肠肠腔会分泌胰液
C. 丙组中去除上段小肠肠腔的神经体现了“加法原理”
D. 实验现象表明胰液分泌存在不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
5. 小鼠甲状腺的内分泌机能受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部分调节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RH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腺垂体
B. 低于机体生理浓度时的 TH对 TSH的分泌起促进作用
C. 饮食缺碘会影响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功能,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
D. 给小鼠注射抗TRH 血清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
6. 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
B. 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 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C. 树突状细胞、辅助性 T 细胞和 B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
D. 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 T 细胞的活化也参与 B 细胞的活化
7. 信号分子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使,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分子,能实现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下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的激素X (脂质类激素) 和激素Y 的作用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 2页(共8页)
A. 激素 X 可表示性激素,其能促进动物和人生殖细胞的发育
B. c→d 过程为翻译,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B→A
C. 激素 Y 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故激素 Y 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
D. 激素 X 与 a 的结合物可调节翻译过程
8. 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 IgE 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组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B. 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C. 肥大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结合 IgE 抗体的受体
D. 二次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 IgE 抗体结合
9. 图1 表示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的情况,其中②、④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 图2 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图1装置②中蚕豆幼苗的弯曲生长受单侧光和重力的影响,其弯曲角度比装置④中的蚕豆幼苗大
B. 图1装置①根的生长情况是向地生长,若将装置④匀速旋转,茎尖生长情况是竖直向上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3页(共8页)
C. 若图 2 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幼苗的关系,当其出现向光性时,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0 小于 m
D. 若图2 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芽的关系,在顶端优势中,测得顶芽生长素浓度为m,则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c
10.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分别用生长素(IAA)、赤霉素 脱落酸(ABA)浸泡处理某植物种子,然后在清水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平均根长,依据不同药物浓度下的平均根长绘制出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IAA促进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在
B. GA 和 ABA 在调节根生长方面的作用效果相反
C. 若继续提高 ABA 的浓度,推测该种子可能不会生根
D. 该实验能证明 GA 在低浓度时促进根生长,在高浓度时抑制根生长
1.某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呈现“S”型曲线,K 值为环境容纳量,如图为该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 /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设K 值为200,K 值-种群数是表示 K 值减去种群数量)。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
A. 种群的年龄组成在 S 点时是增长型,在 S 点时是衰退型
B. (K值-种群数量) /K 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
C. K值会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D. 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应在 S 点对应的时刻捕捞
2. 某浅水泉微型生态系统中能量情况如表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以生产者和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为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产者固定 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 初级消费者摄入 初级消费者同化 初级消费者呼吸消耗
能量 [10 J/(m a)] 90 42 84 13.5 3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B.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 15%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
C. 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D.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为 , 该能量由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4页(共8页)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本卷共 5题, 共52分。
13. (10分)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雄性有角雌性无角。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 龄)、幼(0-1龄) 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8年左右)。则图1中甲地区藏羚羊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 ,预测此后 段时间, 地区藏羚羊种群数自将增加。
(2) 图2表示某地区藏羚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变化(R=出生率/死亡率),b-c段时间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 。如果在d 时间,少量藏羚羊从其它地区迁入该地区,则该地区藏羚羊的K值 , 原因是 。
(3) 下图甲表示藏羚羊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甲图中的因素外,还 有 。
②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与乙图中 时间段内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类似。
③若 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 。
④若甲图的①②分别代表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在相似生态系统中的增长率,这两个种群在各自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高低可描述为 。
14.(10分) 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机体往往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大量出汗,口渴等生理反应。马拉松长跑需要机体各器官系统共同协调完成。回答下列问题:
(1)长跑过程中,运动员感到口渴的原因是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 ,产生渴觉。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5页(共8页)
(2) 长跑结束后,运动员需要补充水分。研究发现正常人分别一次性饮用 1000mL 清水与1000mL生理盐水,其排尿速率变化如图甲所示。
图中表示大量饮用清水后的排尿速率曲线是 ,该曲线的形成原因是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被稀释,渗透压下降, 。
(3)长跑过程中,运动员会出现血压升高等机体反应,运动结束后,血压能快速恢复正常,这一过程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其中减压反射是调节血压相对稳定的重要神经调节方式。为验证减压反射弧的传入神经是减压神经,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生理盐水、刺激电极、麻醉剂等。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对实验兔的手术过程不作具体要求)
①完善实验思路:
I. 麻醉和固定实验兔,分离其颈部一侧的颈总动脉、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颈总动脉经动脉插管与血压测定仪连接,测定血压,血压正常。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生理盐水湿润神经。
Ⅱ 用适宜强度电刺激减压神经,测定血压,血压下降。再用 ,测定血压,血压下降。
Ⅲ. 对减压神经进行双结扎固定,并从结扎中间剪断神经(如图乙所示)。分别用适宜强度电刺激 ,分别测定血压,并记录。
IV. 对迷走神经进行重复Ⅲ的操作。
处理方法 电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 电刺激减压 神经外周端 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 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
血压变化
③分析与讨论: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运动员血压升高,通过减压反射可以使血压在较高水平维持相对稳定。
15.(10分) 母亲孕期肥胖或高血糖会增加后代患肥胖和代谢疾病的风险。科学家用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孕前高脂饮食对子代代谢调节的影响。
(1) 从孕前4周开始,实验组雌鼠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雌鼠给予正常饮食,食物不限量。测定妊娠第20天两组孕鼠相关代谢指标,结果如下表。
分组 体重 (g) 胰岛素抵抗指数 脂肪含量 (mg/dL) 瘦素含量 (ng/dL) 脂联素含量 (μg/dL)
对照组 38.8 3.44 252 3.7 10.7
实验组 49.1 4.89 344 6.9 5.6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6页(共8页)
①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以 方式分泌,经体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发挥降血糖功能。
②正常情况下,体脂增加使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增多,瘦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下丘脑饱中枢,抑制食欲,减少脂肪合成,该机制为 调节。表中结果显示,实验组孕鼠瘦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但瘦素并没有发挥相应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瘦素抵抗”。
③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能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据此推测实验组孕鼠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是 。
(2) 24周龄时,给两组子代小鼠空腹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或胰岛素,检测结果如图 1,图1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 ,推测实验组小鼠出现了“胰岛素抵抗”。
(3) 根据该项研究结果,对备孕或孕期女性提出合理建议(至少两点): 。
16. (12分) 2023 年 10 月 2日, 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德鲁·魏斯曼(DrewWeissman)两人因对 mRNA疫苗的贡献而获得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发现对于快速开发出有效的 mRNA 疫苗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至关重要。利用 mRNA制作的新冠疫苗使用脂质纳米粒(一种脂滴) 将 mRNA 送入细胞。这种 mRNA 用来编码刺突蛋白即S蛋白:新冠病毒用来进入细胞的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7页(共8页)
(1)S蛋白能够与人体免疫细胞表面的 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对外来的抗原进行摄取和加工处理的细胞统称为 。mRNA疫苗要装入脂质体中再注射, 目的是① ②防止mRNA 在内环境中被降解。
(2) 根据图示,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过程需要两次信号刺激, 是 ,二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过程⑤还会产生记忆细胞,这类细胞的作用是 。
(3)根据图示,mRNA 疫苗在细胞内表达出病毒S蛋白后,要经 水解产生抗原肽,抗原肽与镶嵌在内质网膜上的 结合,最终呈递到细胞表面,诱导特异性免疫。
(4) 结合图示特异性免疫类型分析,与传统灭活病毒疫苗相比,mRNA 疫苗的优势是: 。
17.(10分) 植物的根与茎分别具有正向重力性和负向重力性的特性,这与重力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重新分布有关。
实验一:将植物幼苗分成甲、 乙两组。将甲组幼苗根的前端中央插入一片薄云母片。
提示:云母片不影响植物生长,但生长素不能透过。将两组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两组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图乙所示幼苗的幼茎和幼根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都比远地侧高,但两者所发生的反应却不相同,这是因为 。
实验二 :植物开花受开花激素的影响。下图所示为光周期(日照长短) 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以及影响开花的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物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物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分。
(3) 对照实验A、D可说明该植物属于 (填“长日”或“短日”) 植物。
(4) 根据B、C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表中的有关内容。
测试项目 结果分析
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顶端)
接受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是(叶、顶端)
开花激素作用的部位是(叶、顶端)
(5)依据以上所有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8页(共8页)
2023-2024学 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学试卷答案
第Ⅰ 卷
本卷共 12题, 每题4分, 共 48分
1 2 3 B 5 6 7 8 9 10 11 12
D A C D B D A B D C C C
第Ⅱ卷
本卷共5题, 共52分。
13. (10分)
(1) 衰退型 丙
(2) 先增加后减少 不变/基本不变 K 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迁入率无关
(3) 迁入和迁出 AB 环境容纳量或K值 ①种群的适应性高于②的种群(2分)
14. (10分)
(1) 大脑皮层
(2) 曲线A 减轻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引起尿量增加 (2分)
(3) Ⅱ适宜强度电刺激迷走神经 Ⅲ减压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
IV如下表(4分)
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处理后的血压变化表
处理方法 电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 电刺激减压神 经外周端 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 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
血压变化 下降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下降
15. (10分)
(1) 胞吐 (负) 反馈 实验组孕鼠脂联素含量低,造成机体细胞对胰岛素信号不敏感
(2) 注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始终较高,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下降幅度较低
(3) 减少脂类的摄入(合理饮食) 、坚持锻炼、控制体重,维持正常血脂水平
16. (12分)
(1) 受体 抗原呈递细胞/APC 帮助 mRNA进入靶细胞
(2) 抗原的直接刺激 再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2分)
(3) 蛋白酶体(2分) MHCI ( 2分)
(4) mRNA疫苗能同时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传统疫苗一般只能诱导产生体液免疫 (2 分)
17. (10分)
(1)幼苗根的正向重力性与根尖内生长素的重新分布有关(2分)
(2)根对生长素反应敏感性强,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根近地侧的生长,故根表现为正向重力性; 茎对生长素反应敏感性差,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茎近地侧的生长,故茎表现为负向重力性(2分)
(3) 短日
(4) 叶 叶 顶端
(5)光周期可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开花(或短日照可诱导短日照植物的叶产生开花激素,进而影响开花) (2分)
第1页, 共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