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观舞记》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02 09:38:40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学案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执笔人 审稿人 总第 课时
相关标准陈述 冰心以她高超的语言技巧,把卡拉玛姐妹优美酌舞蹈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视觉形象。为深入理解、把握文意,应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深人体悟形体语言的内涵。
学习目标 1、积累“静穆、粲然、妥帖、嗔视、叱咤风云、尽态极妍、浑身解数”等词语。2.通过课文,从文学角度感知印度舞蹈艺术,丰富文化素养。
能力目标3.感受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评价活动方案 采用纸笔形式,利用巩固训练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 学 活 动 方 案 随记
【创设情境】同学们,印度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可谓文艺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华彩的服饰,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传达出神奇绚丽的民族风情,给人以审美愉悦。今天,我们将在冰心生花妙笔的引领下,去感受这来自异域的飞动的神韵,共鸣于那生命与心灵的跃动和狂欢。【确立目标】见上【自主学习】学生默读全文,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1)注音颦蹙  粲然  嗔视  叱咤风云
尽态极妍  雏凤  花鬘
斗薮  浑身解数  妥帖  褶裙
(2)释义
本色当行:
解数:
叱咤风云:
静穆:
尽态极妍:
惊鸿:
颦蹙:
妥贴:
2.教师感情范读全文,学生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用一个精辟的词语进行概括。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结:如“深深地低头合掌”“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等。【合作交流】课文的开头“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课文第2~5段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姐妹俩在舞蹈过程中的什么 排比句的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组展示】学生交流后回答
(1)统领全篇,定下赞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感情基调。开篇点题,开宗明义。
(2)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舞蹈的类别、眉宇和服装、舞步和铃声、灵动的身影。(3)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卡拉玛舞蹈的高度赞叹。
(4)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释疑解惑】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 【巩固训练】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1)zhé(  )裙 (2)细nì(  )
2.解释文中下列词语。
(1)颦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叱咤风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浑身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②段中的空格处,依次填入相应的动词。
4.把“叱咤风云的盛怒、无边的喜乐、无限的哀愁”三个短语恰当地填入第④段空白处。
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也有类似第②段“离合悲欢”的词句,写出这两句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主要用了_______修辞,选文还运用________修辞,请写出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说“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拓展提升】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那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那么你观看过的中国舞蹈,哪些能冠此美誉呢 学生回答,多媒体播放杨丽萍的《孔雀舞》、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豆豆的《丰收》。 那么,为什么说他们的舞蹈是心灵之舞呢
教师明确:他们的舞蹈是整个身心的投入。杨丽萍的舞蹈不仅舞姿优美,而且让人感受到中国女性的美丽和温柔。黄豆豆的舞蹈则尽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和力量,使人领会中华男儿坚强不屈的精神。【作业布置】1、反复诵读课文。2、摘抄本文中优美语段,做一点语言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