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高二 生物学
2024.01
本试卷共 8页,21小题,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 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
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
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
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共 40 分。第 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16 小题,每小题 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发生沉积而引起的一种晶体相关性疾病,其发病主要是与嘌呤代谢紊乱以
及尿酸排泄障碍有关。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小肠和肾脏中,在嘌呤
氧化酶的作用下使嘌呤分解为尿酸,随尿排出体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肾小管、集合管中尿酸含量升高可能引起尿量增加
B.嘌呤核苷酸、嘌呤氧化酶、尿酸等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尿酸含量增加会直接影响内环境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D.痛风症状的出现体现了内环境稳态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 2 世纪,人们就观察到斗剑士或动物在高位颈脊髓受到损伤时,呼吸运
动便停止,经动物实验发现出现呼吸衰竭的原因是呼吸肌无法正常收缩、膈神经中枢损伤等。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中枢位于脊髓,呼吸肌是呼吸反射的效应器
B.呼吸肌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呼吸过程不受意识支配
C.膈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支配膈肌运动的是传出神经
D.刺激实验动物的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属于反射
3.根据信息传递媒质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
触两大类,右图是两种突触的模式图,下列有关两种突触
的推测,错误的是
A.突触甲为化学突触,兴奋在甲上的传递速率比乙慢
B.兴奋在突触甲处是单向传递的,而乙处可双向传导
C.突触乙上形成类似通道的结构,允许带电离子通过
D.两种突触的突触前膜兴奋,都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高二 生物学 第 1 页 共 8 页 第 3 题图
{#{QQABIQIEogggQBJAAQgCQQXoCgIQkACACIoGBAAAMAIAiAFABCA=}#}
4.麻醉药通常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者影响体温信息传入途径,也可扩张皮肤血管,从而引起体
温降低,而解热镇痛药能使皮肤血管扩张并促进出汗,使发热病人的体温趋向正常,但不能降
低正常人的体温,据此推测,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麻醉药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削弱体温调节能力
B.全身麻醉引起血压下降可能与麻醉药扩张皮肤血管有关
C.解热镇痛药可通过减少产热、增加散热途径使体温下降
D.解热镇痛药作用于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而达到镇痛作用
5.呼吸道合胞病毒是近期引起人们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元凶之一,该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
播,可影响感染者的肺部和呼吸道,引发发热、咳嗽、鼻塞和流涕、呼吸急促等症状。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A.该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B.合胞病毒进入机体只激发特异性免疫过程
C.该病毒侵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并吞噬
D.感染过合胞病毒的人短时间内再次感染的几率降低
6.农谚“麦熟九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南瓜不打杈,光长蔓来不结瓜”中主要体现了
以下哪些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A.乙烯、脱落酸、生长素
B.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C.乙烯、赤霉素、生长素
D.脱落酸、赤霉素、乙烯
7.消化道被认为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由胃肠道黏膜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具有
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激素促胰液素就是一种胃肠激素,胃
肠激素从内分泌细胞分泌释放后,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而产生生理效应,作用的方式包括下图
几种,其中⑤侧为胃肠腔,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分泌的激素,能通过方式②起作用
B.激素通过⑤分泌到胃肠腔的过程与消化液的分泌完全相同
C.多种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的分泌存在①方式
D.与方式②相比,胃肠神经通过方式④的作用更迅速准确
高二 生物学 第 2 页 共 8 页
{#{QQABIQIEogggQBJAAQgCQQXoCgIQkACACIoGBAAAMAIAiAFABCA=}#}
8.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发育受到抑制,植株
表现出顶端优势。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从顶芽运输至侧芽需要消耗能量
B.侧芽距离顶芽越远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
C.该现象体现了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D.农业生产时棉花打顶可以解除顶端优势增加产量
9.褪黑素(MT)是一种吲哚胺类激素,常用于植物逆境调节。科研
人员使用一定浓度的外源 MT 和脱落酸(ABA)对拟南芥种子的
萌发进行干预,其发芽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T 和 ABA 能够降低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
B.MT、ABA 与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作用相反
C.MT 抑制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效果强于 ABA
D.种子萌发还受到光照、水分等环境信号的调控 第 9题图
10.种群数量特征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代表出生率,C代表死亡率
B.当 B大于 D时,种群密度会增大
C.可以根据 E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D.并不是所有的种群都具有 F 第 10 题图
11.蚜虫可以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作物产量下降,捕食性瓢虫可有效地防
止蚜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我国科研人员将蛇床草等功能草种植在小麦、玉米等农田的田埂上,
提升了捕食性瓢虫等天敌对蚜虫等害虫的控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样方法对蚜虫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B.蚜虫与小麦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C.种植功能草改变了农田群落的水平结构
D.害虫防治时要尽可能地彻底消灭害虫
12.人工景观湖泊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常常会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爆发。科研小组通过引入植物
和鱼类,对某人工景观湖进行干预,实现了从“藻型”到“草型”湖泊生态系统转变。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湖泊中所有的植物和动物构成一个群落
B.植物可通过遮挡阳光等方式抑制藻类生长
C.鱼类对藻类种群密度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D.人类的干预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3.为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生物量和昆虫多样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在某高山天然草甸选
取了相同条件的甲、乙、丙三块地,分别进行不放牧、轻度放牧和重度放牧三种方式的处理,
测定相关指标,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高二 生物学 第 3 页 共 8 页
{#{QQABIQIEogggQBJAAQgCQQXoCgIQkACACIoGBAAAMAIAiAFABCA=}#}
A.不同植食性昆虫物种之间属于竞争关系
B.为提高甲地昆虫多样性,可采取轻度放牧方式
C.轻度放牧方式下,植食性昆虫的环境容纳量将下降
D.乙、丙群落在退牧还草后可演替到森林群落
14.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类专门感染人皮肤及黏膜上皮细胞的 DNA 病毒,会诱发宫颈癌等疾
病。HPV 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目前已有多种 HPV 疫苗投入市场。如图是 HPV
入侵机体后的生理活动和机体部分免疫应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 B细胞均属于甲细胞,可以摄取和加工处理 HPV
B.HPVE5蛋白会抑制 Th1促进细胞免疫的过程,从而更易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
C.体液免疫中 B细胞的活化需要 HPV 和 Th2 产生的物质 c两个信号的刺激
D.多次接种 HPV 疫苗能够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15 -1.尿量超过 3L·d 称尿崩。下图 1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示意图,图 2是正常人和两类
尿崩症(垂体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 1中某刺激可能是饮水不足,某物质是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
B.图 1表示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过程,无大脑皮层参与不能发生排尿反射
C.图 2中Ⅱ为垂体性尿崩症患者的变化曲线,可由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引发
D.肾性尿崩症患者肾脏缺乏抗利尿激素受体,其体内抗利尿激素水平偏低
高二 生物学 第 4 页 共 8 页
{#{QQABIQIEogggQBJAAQgCQQXoCgIQkACACIoGBAAAMAIAiAFABCA=}#}
16.长日照植物开花需要较长时间的日照,短日照植物的开花需要较短时间的日照。为了研究光
照和黑暗时间与植物开花的具体关系,科研人员用某短日照植物和某长日照植物做了相关研
究,所得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 2组实验中短日照植物开花,长日照植物不开花
B.第 3组实验说明调控植物开花的因素是黑暗处理的连续时长
C.红光处理能够打断黑暗周期抑制短日照植物开花,并可被远红光逆转
D.若要短日照植物提前开花,可在白天进行短暂黑暗处理或缩短日照时间
二、非选择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7.(12分)在森林群落中,因上层乔木死亡导致林冠层出现空隙的现象称为林窗。下图是森林
火灾导致的一个林窗在 40年间物种种类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导致的群落演替类型为 ,判断依据是 。
(2)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不仅提高了 ,还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
的 。
(3)林窗出现初期,草本和灌木的物种数量逐渐增多,但 10~40 年间草本和灌木却逐渐消
失,消失的原因是 。为了增加生物多样性,在 30~40 年间可采取的措施
是 。
18.(12分)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某研究小组探究了不同外源激素
对毛白杨叶片衰老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二 生物学 第 5 页 共 8 页
{#{QQABIQIEogggQBJAAQgCQQXoCgIQkACACIoGBAAAMAIAiAFABCA=}#}
不同外源激素处理下毛白杨叶片的生长状态
处理 1 天 3 天
对照组 无明显变化 轻微黄化
脱落酸 无明显变化 重度黄化
茉莉酸甲酯 无明显变化 中度黄化
乙烯 无明显变化 中度黄化
图示不同外源激素处理下毛白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1)由结果可知,三种激素均会促进叶片衰老,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是 ,
判断依据是 。
(2)研究发现,在脱落酸诱导下 P 基因参与了叶片衰老。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研究小组继续
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
组别 毛白杨种类 处理 检测指标
1 野生型毛白杨 清水处理适宜时间
2 野生型毛白杨 a P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叶绿素含量
3 b 同上
① 请补充表中的内容:a ;b 。
② 实验的检测结果为 ,证明上述
推测正确。
(3)由上述信息可知,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 和环境调节共同
完成的。
19.(12分)人体血糖浓度受多种途径的调节。胰岛中除了胰岛 A细胞、胰岛 B细胞之外还有
胰岛 D细胞等,它们的分泌物共同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下图表示几种胰岛细胞分泌物的相
互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高二 生物学 第 6 页 共 8 页
{#{QQABIQIEogggQBJAAQgCQQXoCgIQkACACIoGBAAAMAIAiAFABCA=}#}
(1)据图可知,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对胰岛 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关系是 。
除图示外,影响胰岛 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信息分子还有 。
(2)胰岛素作用的结果反过来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作 。
(3)进食后,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通过一定途径引起胰岛素分泌,可使血糖浓度尚未升
高时胰岛素分泌就开始增加,请推测这种调节过程的意义 。
(4)研究表明,肾上腺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促进糖异生作用、抑制糖
原的合成等,它的作用效果是使血糖含量升高,为验证肾上腺素升血糖的作用,某
研究小组利用若干健康的实验小鼠、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注射液、一定浓度的肾上腺
素注射液、生理盐水、血糖检测仪等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
路: 。
20.(12分)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能。多糖为板蓝根
的主要活性成分,某研究小组检测板蓝根中的 IP-Ⅲ、IP-Ⅳ两种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作用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1
药物浓度(mg·ml )
多糖种类
空白 0.0625 0.125 0.25 0.5 1
IP-Ⅲ 0.083 0.086 0.081 0.081 0.062 0.051
IP-Ⅳ 0.065 0.084 0.082 0.079 0.076 0.058
【说明】数值越大,则细胞相应增殖能力越强
请回答:
(1)实验中常用脾脏的相关指数作为免疫系统功能的检测指标,是因为脾脏是 (填免
疫系统的组成),脾脏中的 T 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包括 。
(2)据表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
。
高二 生物学 第 7 页 共 8 页
{#{QQABIQIEogggQBJAAQgCQQXoCgIQkACACIoGBAAAMAIAiAFABCA=}#}
(3)细胞因子风暴,是指人体内因剧烈刺激(如感染、药物等)所引起的体液中多种细胞因
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细胞因子风暴会造成细胞的过度损伤并死亡。细胞因子主要是
由 分泌的物质,其作用是 。板蓝根中的木脂素能控制细胞
因子风暴的发生,降低流感患者的死亡率,作用机制可能是: 。
21.(12分)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轴)功能亢进的生理
变化,患者血浆中的糖皮质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其致病机理如下图,5-羟色胺(5-HT)是一
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5-HT 发挥作用后少部分被降解,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
(SERT)回收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其中请回答:
(1)突触前神经元通过 方式将 5-HT 释放到突触间隙后,引发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
情况是 。
(2)正常生理条件下,血糖中糖皮质激素(GC)水平很稳定,一是因为在 GC 的分泌过程中,
存在 调节和反馈调节,使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二是因为 ,即
使机体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但激素水平仍能保持动态平衡。
(3)据图推测,长期应激因素会引发情绪低落的原因是 。
(4)久坐行为可直接导致 HPA 轴功能异常而诱发抑郁症,而长期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可减轻抑
郁症状,其原因可能是 。
高二 生物学 第 8 页 共 8 页
{#{QQABIQIEogggQBJAAQgCQQXoCgIQkACACIoGBAAAMAIAiAFABC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高二 生物 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
1 2 3 4 5 6 7 8
B C D C D A B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D A D C C 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7.(每空2分,共12分)
(1)次生演替
火灾发生后,森林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2)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乔木增多,乔木比草本和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最终占据了优势
定期合理砍伐部分乔木
18.(每空2分,共12分)
(1)脱落酸 脱落酸处理3天后毛白杨叶片黄化现象最明显,叶绿素含量最低
(2)①脱落酸处理适宜时间 P基因缺失突变体
②1组和3组的P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低于2组,1组和3组的叶绿素含量高于2组
(3)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
19.(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相抗衡 血糖、神经递质
(2)反馈调节
(3)防止餐后血糖过高而从尿中丢失糖,减少能源物质损耗;防止血糖过度升高而引发糖尿病(2分,合理即可)
(4)将生理状况等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两组,分别注射等量的胰岛素溶液,使其成为低血糖小鼠,测定其血糖水平后,再分别注射一定量的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一定时间后再次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水平。(4分)
20.(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免疫器官(1分)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2)多糖的种类和药物浓度
一定浓度下(两种)多糖都能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过高浓度促进作用减弱,甚至抑制
(3)辅助性T细胞(1分) 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木脂素可抑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降低细胞因子风暴对细胞的损伤,从而降低死亡率
21.(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胞吐(1分) 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2)分级(1分) 激素作用后就失活或被回收
(3)高浓度的糖皮质激素使SERT增多,5-HT回收量增加,突触间隙处5-HT浓度下降,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减弱,从而使患者情绪低落(4分)
(4)长期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可增加5-HT的释放量(可使HPA轴恢复正常的负反馈功能;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