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峥嵘岁月 挥斥方遒
第4课 风景谈
【文本导读】
有一首歌唱道:“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解放区的风光物态一定会在我们眼前闪现,那么解放区的风景到底如何?1940年作家茅盾来到重庆,把自己在解放区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散文《风景谈》。为了在国统区发表,全篇从谈风景的角度下笔,写得比较含蓄,用一幅幅有特点的风景画来表现解放区的战斗生活。
【作者卡片】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雁冰,“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1916年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和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了“文学研究会”,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参加“左联”并担任领导工作,1932年完成长篇巨著《子夜》,同时完成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这些作品是茅盾的代表作,是“五四”新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解放后,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1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铃铛( ) ②妩媚( ) ③癞头( )
④颀长( ) ⑤摇曳( ) ⑥掮( )
⑦黑魆魆( ) ⑧铁锹( ) ⑨瞥( )
⑩搔痒( ) 断碣( ) 贻笑大方( )
哄 调 空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3.近义词辨析
①偶尔·偶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苍茫·苍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怡然自得·心旷神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采用含蓄的标题,间接地揭示中心。《白杨礼赞》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坚持抗日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属于托物言志。那《风景谈》谈的是什么?
点拨 题目“风景谈”,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面理解就是谈风景,但是作者是“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实际上就是借“谈风景”来“谈政治”,赞扬延安儿女所表现的向上、坚毅的民族精神,属于借景抒情。这就要求我们通过风景来理解风景中所包含的政治内容。
第1幅“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说明人类比自然更伟大。
第2、3幅“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第4、5幅“石洞雨景”与“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和休息,说明人类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的贫乏。
第6幅“北国晨号”——写清晨山峰上两名战士的雄姿,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人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2.本文的六幅风景画面是按怎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
点拨 是按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逐步深化的顺序组织起来的。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运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一些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都写了自然与人的关系,猛然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但仔细玩味,就可体会到其揭示的含义是逐步深化的。
3.课文为什么不直接标明主旨,而是借谈风景含蓄地谈政治?第一幅画面并不是在解放区,那为什么还要写?
点拨 作者把篇名定为“风景谈”,是“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寓于风景之中”;再想想写作背景,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么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
第一幅画面通过对沙漠的描绘,形象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告诉人们:即使是最单调、最平板的荒凉贫瘠的沙漠地带,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大大地改观。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文的文眼,它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的第一台阶,是一曲交响曲中的“序曲”。
4.这篇文章的文眼是什么呢?
点拨 文眼是“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及贯穿全文的五处议论。这五处议论逐层深入,像一条红线把六幅画面串联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
5.文眼是作者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五处议论,那么文章在写作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点拨 运用了对照和烘托的手法,使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加鲜明。如沙漠的“纯然一色”烘托“猩红大旗”;沙漠的形、声、色与驼队出现的形、声、色的对比;石洞中的一对儿与公园里的一对儿的对照;静穆的大自然与弥漫着生命力的人的对照……把事物表现得鲜明醒目,强化了主题。
6.五段议论性文字在文章的思想表达和结构组织上起了什么作用?
点拨 五处议论,连缀了六幅内容不同的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画,形成了一个整体,成为了一幅历史长卷。五处议论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揭示了各幅“风景画”的画旨,又层层深入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是统帅全文思想内容的“神”。五处议论,如同乐曲中的主旋律,间隔出现,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清晰的层次,增强了音乐美。
7.文章从看《塞上风云》预告片入笔有什么作用?
点拨 《塞上风云》是反映抗战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各民族团结抗战的爱国影片。作者在延安观看后,深受触动,回重庆写此文时,忆起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自然激起感情的浪花,触动了记忆的闸门,这样开始下笔,就交代了写作的缘起,起到了领起全文的作用。
8.第六幅画面写小号兵时,为什么又加入了白天所见到的一张照片这个材料?
点拨 这是因为山峰上的小号兵离得远,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做粗线条的勾勒,照片上的号兵就在眼前,可以做细致的刻画,这里运用衬托的手法,使两者形象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山峰上小号兵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清晰了。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课文以细致优雅的笔触描绘了六个逼真如画的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片断,构成六幅色调鲜丽的画面。这六幅画面是: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和北国晨号。六幅画面,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表达了下列的思想: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更伟大,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体现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民族精神的延安军民最伟大。
二、结构图解
第1幅“沙漠驼铃” 第2幅“高原归耕”
第3幅“延河夕照” 第4幅“石洞雨景”
第5幅“桃林小憩” 第6幅“北国晨号”
三、写作特色
1.写景与议论相结合。
这篇散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是写景与议论相结合,有较强的议论色彩。文章用回忆的方式,描绘了几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体现着不同意义的风景片断。在描写完每一个风景片断之后,作者都插入了简短的评论。这些评论并不是抽象地说理,而是紧紧结合所描写的具体景物,抒写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挖掘每段景物描写所体现的思想意义。而每一段评论,作者都围绕着人的活动是构成风景的重要条件,赞美人的伟大这样一个观点。全篇文章,正是以此作为一条红线,把那些互不相干的风景片断贯穿起来,组成一幅完整有机的图画,生动地反映了解放区革命队伍的战斗生活,歌颂了解放区蓬勃兴旺的革命事业和革命战士崇高伟大的精神品质。
2.描写层层深入,意境步步深化。
文章描写的六个风景片断,从写一般人到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者,再到写手握钢枪的革命战士;从写人类的一般活动可以使自然改观,到写革命者的革命活动、革命精神可以创造第二自然,再到写革命战士的革命精神、革命气概和革命力量,可以改造社会,创造未来。描写一步步深入,意境一步步深化,从而把作者对解放区革命战士和革命事业的歌颂赞美之情,一层层推向最高潮。
3.对照强烈,语言生动。
这篇散文在景物描写中,成功地使用了对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艺术手法,例如用沙漠的单调、平板、寂静与沙漠中由于出现了骆驼队的活动所产生的庄严、妩媚景象相对照;用公园里绿阴下长椅上,窃窃私语的一对恋人,与怪石峭壁荒山上,被雨赶到石洞里促膝而坐,埋头看书的一对革命青年相对照;用照片簿上的号兵形象与北国五月朝阳映照下的两个战士的形象相对照等,这些对照描写,使得作者所要歌颂的对象,显得异常突出和鲜明,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和印象。这篇散文的语言,确切生动,色彩鲜明,每写一段风景,都能把它的形态、色彩、声音、气氛、情调等等极其形象逼真地刻画出来。例如用“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来形容那黄土高原上已经开辟了层层梯田的秃顶山坡,用“等待检阅的队伍”,来形容山坡上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等。
【文苑天地】
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2.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今日歌》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4.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素材积累】
勇于冒险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露出娇嫩的身躯,就非常紧张地问道:“龙虾,你怎么可以把唯一可以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放弃掉呢?难道你不怕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上去,到时候你不死才怪呢。”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的危险虽然可怕,但毕竟只是短暂的。为了有更坚固的‘盔甲’,我们一定要冒着危险,脱掉现在的外壳。”
感悟 人生路上的一次次考验就像龙虾脱壳的过程。虽然它们会给我们带来困难,但同时也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适用范围 1.在挫折中不断磨砺自己 2.磨难让我们更加强大
【美文珍藏】
卖豆腐的哨子
茅 盾
早上醒来的时候,听得卖豆腐的哨子在窗外呜呜地吹。
每次这哨子声引起了我不少的怅惘。
并不是它那低叹暗泣似的声调在诱发我的漂 ( http: / / www.21cnjy.com )泊者的乡愁;不是呢,像我这样的outcast,没有了故乡,也没有了祖国,所谓“乡愁”之类的优雅的情绪,轻易不会兜上我的心头。
也不是它那类乎军笳然而已颇小规模的悲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颤音,使我联想到另一方面的烟云似的过去;也不是呢,过去的,只留下淡淡的一道痕,早已为现实的严肃和未来的闪光所掩煞所销毁。
所以我这怅惘是难言的。然而每次我听到这呜呜的声音,我总抑不住胸间那股回荡起伏的怅惘的滋味。
昨夜我在夜市上,也感到了同样酸辣的滋味。
每次我到夜市,看见那些用一张席片挡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了潮湿的泥土,就这么着货物和人一同挤在上面,冒着寒风在嚷嚷然叫卖的衣衫褴褛的小贩子,我总是感得了说不出的怅惘的心情。说是在怜悯他们么?我知道怜悯是亵渎的。那末,说是在同情他们罢?我又觉得太轻。我心底里钦佩他们那种求生存的忠实的手段和态度,然而,亦未始不以为那是太拙笨。我从他们那雄辩似的“夸卖”声中感得了他们的心的哀诉。我仿佛看见他们吁出的热气在天空中凝集为一片灰色的云。
可是他们没有呜呜的哨子,没有这像是闷在瓮中,像是透过了重压而挣扎出来的地下的声音,作为他们的生活的象征。
呜呜的声音震破了冻凝的空气在我窗前过去了。我倾耳静听,我似乎已经从这单调的呜呜中读出了无数文字。
我猛然推开幛子,遥望屋后的天空。我看见了些什么呢?我只看见满天白茫茫的愁雾。
赏析 《卖豆腐的哨子》发表于1929年。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茅盾带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迷惘离开了祖国,东渡日本。悲伤与苦闷,孤寂与怅惘占据了他的内心世界。茅盾借写作来抒发自己的这种心情,这个时候他敢于正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光明与黑暗交织着的社会现实,并用细腻而且生活化的笔触大胆地反映它。那时茅盾虽然还不能明确地分析社会前进的方向,但我们从他的散文中还是可以读出他对光明的向往,对新生活的憧憬的。
在《卖豆腐的哨子》这篇散文中,茅盾借卖 ( http: / / www.21cnjy.com )豆腐的哨子声,写出了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钦佩之情。他们“求生存的忠实的手段和态度”让茅盾钦佩,他们的“雄辩似的‘夸卖’声”让茅盾心中充溢着同情。然而,面对现实,他“只看见满天白茫茫的愁雾”,对未来是茫然的,对生活是无措的,希望与失望是并存的。每天清晨,从窗外吹来的是“呜呜”的卖豆腐的哨子声,“并不是它那低叹暗泣似的声调在诱发我的漂泊者的乡愁”,“也不是它那类乎军笳然而已颇小规模的悲壮的颤音,使我联想到另一方面的烟云似的过去”,“然而每次我听到这呜呜的声音,我总抑不住胸间那股回荡起伏的怅惘的滋味”。哨子声激起的是茅盾无法排遣的怅惘。卖豆腐的哨子声是社会生活的回音,也是人化了的声音。茅盾通过小贩子发出的声音,写出了他们在生活重压下挣扎出来的声音,也写出了自己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愤怒。
在艺术上,茅盾将思想情感融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图景中,构成了深远的艺术境界。文章形式短小精悍,但语言优美并不乏冷峻之风,意味隽永。在写法上,通篇用的是象征手法,用哨子的“低叹暗泣似的声调”象征苍凉之情,抒写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个人的苦闷。在抒情方式上,茅盾用直接抒情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抒发郁结于胸的苦闷。他还擅长用一些排比句,先抑后扬,增强了气势,让文章读起来更加错落有致。
《卖豆腐的哨子》与其说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散文,不如说是一首散文诗。短小精悍的形式,行云流水的运文,意味深远。茅盾将自我情感寄托于外界事物之上,由哨音引起自我情感的起伏,将内心情感的波动外化为对人生对生活的解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最后用“看见满天白茫茫的愁雾”影射内心的苦闷怅惘,将人醒了无路可走的困惑用一种更形象更直观的手法表现出来了。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línɡ dɑnɡ ②wǔ mèi ( http: / / www.21cnjy.com )③lài ④qí ⑤yè ⑥qián ⑦xū xū ⑧qiāo ⑨piē ⑩sāo yǎnɡ jié yí hōnɡ hǒnɡ hònɡ diào tiáo kōnɡ kònɡ
2.①姗姗来迟、珊瑚 ②干坼、拆墙 ③扎堆、 ( http: / / www.21cnjy.com )札记 ④厚薄、账簿 ⑤贻笑大方、怡然 ⑥瞥见、蹩进 ⑦荞麦、姓乔 ⑧搔首弄姿、骚动 ⑨天籁、聊赖
3.①二者都是副词,都指不经常。其区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偶尔”是说次数极少,如“他常常写小说,偶尔也写诗”。“偶然”除了表示次数少之外,还有“不是必然”的意思,还可以构成“偶然性”,如“他偶然遇到了一个阔别多年的同学”。
②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可引申为模糊不清。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可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如:a.“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的武警官兵已经连续奋战了数十个小时,仍然不知疲倦地奔波在苍茫的夜色中,只为多救一个生命,多留住一丝希望。b.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像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
③怡然自得:形容心情的高兴和喜悦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二者的区别在于:“心旷神怡”多指精神的爽然和愉悦,“怡然自得”侧重于心情方面。第4课 风景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铃铛(línɡ dānɡ) 坎儿井(kǎn) 山坳(áo) 掮客(qián)
B.摇曳(yè) 老茧(jiǎn) 搔痒(náo) 贻笑大方(fānɡ)
C.断碣(jié) 颀长(qí) 浅濑(lài) 河水汤汤(shānɡ)
D.干坼(chè) 锄锹(qiāo) 札记(zhá) 喧哗(huā)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苍茫 坎尔井 昂然高步 百无聊赖
B.摇曳 札记薄 怡然自得 贻笑大方
C.干坼 黑魆魆 珊珊而下 缭绕不散
D.老茧 喇叭声 西装革履 万籁俱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在南京揭幕。作为一个非政治性的论坛,“世界华商大会”已成为联系、________五大洲华人的纽带和桥梁。
②对鲁迅,我们似乎知道的够多了。不是吗?他留下的数以百万字计的著作,都有详尽的注解;他生平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详尽的________。
③美国国务院立即发表一项________,告诫美国人警惕由于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可能导致的针对美国人或美国利益的恐怖袭击。
A.沟通 考证 声明
B.勾通 考证 申明
C.沟通 考订 声明
D.勾通 考订 申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美在能源发展上面临共同的挑战,加强两国清洁能源领域是解决能源问题的突破口。
B.我们要多读书,吸收各种信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学习别人优秀的思想方法,这样就可以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和思想境界。
C.近日,国家机关接连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以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D.我们要对一切事物和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判断,就必须学会总结经验。因为我们最初的想法是不是正确,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二、精品阅读
(一)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麦 子
何俊锋
①我的脑海不止一次地浮现出麦子的模样,尽管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坐在钢筋与水泥构筑、蓝玻璃与铝合金镶嵌的现代气息浓厚的办公室里。当然,办公室没有布谷鸟催种催收的鸣叫,我笔下方格列阵的稿纸也长不出思想的麦子。于是,我就做梦,梦见我跟在母亲身后乐颠乐颠拾捡麦穗的童年。所有这些都只能在瞬间完成。办公室的人和烦俗的事务像麦子一样,一茬茬地等着我种我收,容不下我太多的怀想。
②然而,我还是想家,想象自己是农田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株麦子,植根于乡土的沃野,经历漫长冬季的涅槃,用我的成熟和丰腴绘就一幅壮烈的图腾,倒伏在农人的怀里,芳香在岁月的流痕里,沸腾在乡村的月月年年里。
③麦子,这灿烂而实在的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朵,开在千万里田畴之上,开在世代农业的中心。它是农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圣洁的崇拜,和水稻、大豆、玉米一起,构成了亘古至今的农业文明。饥饿年代,麦子是我心中最美好的事物;温饱时期,麦子是家人脸上的骄傲;小康盛世,麦子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父亲与麦子的颜色是我生命的原色,我是一株粘着故乡泥土长在城市的麦子,绵绵的根系永远扎在故乡的心里。
④麦子,原本是一粒草籽,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过神农始祖的精心打磨,浸润了无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成为世间温暖无比的粮仓。麦子流入人间饥饿的口袋,变成满腹沉甸甸的能量。这些能量又最终回到土地,抽出满地金黄灿烂的麦浪,数千年舒展着农人的目光。
⑤麦子浅褐色的皮肤,是千百年来土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颜色,是一种内聚敛收的颜色,虽不金黄高贵,但绝不惨淡平庸;它中间深深的沟纹,是千万条大河流淌的印痕,是无数木犁犁出的简洁线条,是从神农氏开始的东方农人脊梁的缩影;麦子饱满的身体,装载着血汗和岁月所留驻的能量,源源不断地向世人输送着养分和热爱。
⑥你椭圆的、长吊式的造型,多像伏在炎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土地上光臂劳作的农人,有时风雨不调,显得不够圆满,但你从不萎缩。你没有拥有高度,却占据了深沉;你没有张扬的个性,却有积淀的深刻。平凡是你的外表,深邃是你的内心。默默地生长在民间,虽没有理想主义的花朵,却有现实主义的麦穗,一如朴实无华的农人,好似他们磨难和意志并行的精神、信念和实实在在的思想。
⑦你长在历史和时间的土地上,长在农人的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饱含着坚韧、向上、不屈的民族精神。面对时间的衰老,你直直走进现代人亮亮的碗中,打磨着现代人时时冒出的浮躁。
⑧我朝麦子走去,一直走进麦子的深处,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麦子对视,一如看见我年迈的父亲。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懂得麦子可以吃饱肚子和让人活着。父亲的双手满是老茧,粗糙得无法看清掌纹。经父亲抚摸过的麦粒,却是那么新鲜动人。我走近父亲,我说不清,父亲弯腰时,是以怎样一种姿势,面对着苍茫的麦子。
⑨入夏,鸣叫的布谷又一次催促麦秆爬上五月的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农人的一滴汗水,压弯了所有成熟的庄稼,成群结队的麦子,又一次占领了我的田野,而我的牵挂和乡思,被一种无法比拟的心潮,冲击到了收割的前线。每到这个季节,我都会听到父亲磨镰刀的霍霍声,而我年迈的母亲,此刻就像盼望久别的孩子,为充满希望的麦粒,准备灯火,清扫粮仓。我不知道,麦子丧失生命的成熟,是因为阳光的恶毒还是恩典。我明白,沉甸甸的季节,被镰刀割倒,不过是麦子生命的又一次递进。
⑩当一头高大的秦川牛,在六月的麦茬地上拉动木犁,身后的农事,又卷土重来。
(选自2009年《中华散文》)
5.作者在⑥⑦段把“麦子”变为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简要分析画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办公室没有布谷鸟催种催收的鸣叫,我笔下方格列阵的稿纸也长不出思想的麦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直直走进现代人亮亮的碗中,打磨着现代人时时冒出的浮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充满深情地赞美了麦子,麦子有哪些方面值得赞美?请分条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触摸高考
(200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海南杂忆
茅 盾
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原以为这个地方是一条陆地,突入海中,碧涛澎湃,前去无路。但是错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谓“天涯海角”就在公路旁边,相去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十步。当然有海,就在岩石旁边,但未见其“角”。至于“天涯”,我想象得到千数百年前古人以此二字命名的理由,但是今天,环岛公路干线直通那里,沿途还有盐场、铁矿等等:这哪里是“天涯”?
出乎我的意外,这个“海角”却有那么大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奇拔的岩石;我们看到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浪打风吹,石面已颇光滑;两石之隙,大可容人,细沙铺地;数尺之外,碧浪轻轻扑打岩根。我们当时说笑话:可惜我们都老了,不然,一定要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
这些怪石头,叫我想起题名为《儋耳山》的苏东坡的一首五言绝句: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遗!
我翻阅过《道光琼州府志》,在“谪宦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下,知谪宦始自唐代,凡十人,宋代亦十人;又在“流寓”目下,知道隋一人,唐十二人,宋亦十二人。明朝呢,谪宦及流寓共二十二人。这些人,不都是“补天遗”的“道旁石”么?其中有大名震宇宙的李纲、赵鼎与胡铨。这些名臣,当宋南渡之际,却无缘“补天”,而被放逐到这“地陷东南”的海岛作“道旁石”。千载以下,真叫人读了苏东坡这首诗同声一叹!
经营海南岛,始于汉朝。大概从唐朝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这块地方被皇帝看中了,作为放逐罪人的地方。可是,宋朝更甚于唐朝。宋太宗贬逐卢多逊至崖州的诏书,就有这样两句:“特宽尽室之诛,止用投荒之典。”原来宋朝皇帝把放逐到海南岛视为仅比满门抄斩罪减一等,你看,他们把这个地方当做怎样的“险恶军州”!
只在人民掌握政权以后,海南岛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别是一番新天地。兴隆农场是归国华侨经营的一个大农场。以前这里没有的若干热带作物,如今都从千万里外来这里安家立业了。正像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祖辈或父辈万里投荒,为人作嫁,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个南海大岛安家立业,却不是“道旁石”,而是真正的补天手了!
我们的车子在公路上扬长而过。时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农历岁底,北中国的农民此时正在准备屠苏酒,在暖屋里计算今年的收成,筹划着明年的夺粮大战吧?但是眼前,这里,海南,我们却看见一望平畴,新秧芊芊,嫩绿迎人。这真是奇观。
还看见公路两旁,长着一丛丛的小草,绵 ( http: / / www.21cnjy.com )延不绝。这些小草矮而丛生,开着绒球似的小白花。我忽然想起明朝正统年间王佐所写的一首五古《鸭脚粟》了。我问陪同我们的白光同志:“这些就是鸭脚粟吗?”
“不是!”她回答,“这叫飞机草。刚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旁就有鸭脚粟。”我问鸭脚粟今作何用,她说:“喂牲畜。可是,还有比它好的饲料。”我说,明朝时候,老百姓把它当做粮食。
然而,王佐还有一首五古《天南星》:
君有天南星,处处入本草。夫何生南海,而能济饥饱。
八月风飕飕,闾阎菜色忧。南星就根发,累累满筐收。
这就是说,老百姓所得,尽被搜刮以去,不但靠鸭脚粟过活,也还靠天南星。怪不得王佐在诗的结尾用了这样“含泪微笑”式的两句:
海外此美产,中原知味不?
1963年5月13日
9.作者到了“天涯海角”,为什么却说“这哪里是天涯”?又为什么开玩笑说“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认为,王佐诗的结尾“海外此美产,中原知味不”是“含泪微笑”式的,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了表现海南岛古今的巨大变化,文中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
13.相传宋徽宗把绘画列入科举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出题考考生。有一次,翰林图画院用“竹锁桥边卖酒家”这一诗句作为考题。一位考生在画纸上作画:一弯清清的流水,有一座小桥横架于水上,桥畔岸边有竹林,从竹林中斜挑出一幅酒帘,迎风招展。这位考生并未画出酒家,结果得了第一名。而其他考生在画纸上画有酒家,却未得第一名。
简析这位考生绘画的主要艺术手法和他得第一名的主要原因。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开头,以“路”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每段续写不少于50字)
①北京的路平直而宽阔
②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A项“铛”读dɑnɡ,“坳”读ào。B项“搔”读sāo。D项“哗”读huá。]
2.D [A项坎儿井。B项札记簿。C项姗姗而下。]
3.A [勾通:贬义,暗中串通,勾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沟通:使双方能通连,如“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考订:考据订正。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声明:a.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b.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申明:郑重地说明,如“申明理由”。]
4.C [A项成分残缺,“加强两国清洁能源领域”后缺中心词;B项搭配不当,“形成”与“思想境界”不搭配;D项不合逻辑。]
5.(1)采用拟人的手法,便于抒情。(2)更加深入地表达作者对麦子的深厚感情。
解析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实际包含两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这是什么手法,二是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把“麦子”称为“你”,很明显这是拟人的手法。在这里,作者用第二人称,让人感觉更亲切,也便于作者抒发感情。作者将“麦子”拟人化,自然是抒发对“麦子”的感情。
6.(1)城市生活与自然隔绝,这样的生活让“我”写不出有思想内涵的文字。
(2)麦子在现代生活里,依然时时用坚韧、向上、不屈的精神来驱除人们灵魂中的浮躁。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要培养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意识:审题意识,原文意识。审题意识就是要分析透题目要求,原文意识就是要回归原文。(1)句中的“布谷鸟”“思想的麦子”都是有其比喻义的,“思想”一词,提示我们这句说的是“我”的创作。(2)句在文章的第⑦段,考生应考虑为什么“麦子”有这种作用。联系前文可知,这是因为“麦子”“饱含着坚韧、向上、不屈的民族精神”。
7.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平凡、朴实无华却内心深邃;坚韧向上,顽强不屈;生命力顽强。
解析 解答此题,要先寻找答题区间,搜索关键词语,然后组织答案。考生只要细读全文,再加以筛选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8.一是赞美以父亲为代表的勤劳的农民,二是赞美伟大的民族精神,三是抒发对故乡及亲人的怀念与牵挂。
解析 作者写文章总是要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一定的观点和感情。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是“麦子”,而“麦子”是有象征意义的,它象征了以父亲为代表的农民,所以赞美以父亲为代表的农民就应是作者要表达的感情。通过对文章更深层的意蕴的挖掘,这份赞美之情亦可扩大到整个民族。作者选取的对象是“故乡”的“麦子”,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及亲人的怀念与牵挂之情。
9.“天涯”本义指天之尽头。作者也以为“前去无路”。如今却名不副实,岛上交通比较发达、方便。
“海角”原来是奇拔的岩石,这出乎作者的意料。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引起了作者的联想。此处风景优美,环境宜人,适合谈情说爱。
解析 现实中的“天涯”与作者想象中的“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涯”相去甚远,因而产生了“这哪里是天涯”的疑问。而“海角”却“出乎我的意外”,岩石相偎倚,风景优美,适宜说情话。
10.“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石头。在文中指被弃置不用的人才。“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被放逐的古代名臣。
解析 “道旁石”结合其本义可分析出来;“补天手”则指两方面的人,一是应去“补天”却做了“道旁石”的人,二是真正的补天手。
11.天南星本是一种草药,当地老百姓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为生,拿它充饥,情状悲惨。王佐似乎赞美了天南星是海南独有的“美产”,但实际上是对搜刮百姓行为的反讽。
解析 把题目要求分析明白,然后结合文意,知“此美产”是指“天南星”,似在赞美,却是反讽,即“含泪微笑”。
12.①古代的海南岛被当做险恶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流放在此的人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海南岛成为新天地,归国华侨在此安家立业,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②古时候老百姓把鸭脚粟、天南星当做粮食,生活很悲苦;现在的农民用鸭脚粟喂牲畜,且还有比它好的饲料。
解析 本文从第4段到第7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比写了海南岛的古今变化,古时是险州,流放之人成了“道旁石”;现在成为新天地,归国华侨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从第8段到最后对比写了海南岛老百姓生活状况的古今变化。
13.运用了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主要原因:由实见虚,切合题意。桥边的竹林隐藏着酒家,竹子把它“锁”在里面,凭酒帘可知。(意思对即可)
14.①北京的路平直而宽阔,有三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四环,除了绕弯外,都是笔直的,像一把长长的尺子丈量着大地。②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人生的路却不同于笔直的路,很难用尺来丈量,它多彩,处处充满着迷茫与坎坷,幸福与不幸会伴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