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课时作业+学案:第7课 渐(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课时作业+学案:第7课 渐(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02 09:32:04

文档简介

第7课 渐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痕迹(hén)   痛恨(hèn)   贪恋(liàn)   贪婪(lán)
B.刹那(chà) 刹车(shā) 痴态(chī) 蜘蛛(zhī)
C.诡计(ɡuǐ) 桅杆(wéi) 倾轧(yà) 轧钢(yà)
D.鞭笞(chī) 贻误(yí) 渺茫(miǎo) 缥缈(miǎo)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追逐的人。
B.在军阀混战和北平沦陷期间,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得以保全,这多亏中山先生生前的卫士谭惠全等人恪尽职守,矢志护灵。
C.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D.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3.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且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类能不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这要看他是否具备“大人格”“大人生”来决定。
B.我深以吃了几十年的菱角为什么对于自己竟一点常识也没有为憾。
C.我们寻常所说的“认识事物深刻”,事实上就是认识事物的规律之后再高度掌握它的复杂性之谓。
D.对新一届高一是否招择校生这个问题,校长的回答是肯定的。
4.填在下面横线上与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课外阅读是否影响课内学习?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A.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这是谁都无法明确的问题。
D.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二、精品阅读
(一)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杨 柳①
丰子恺
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人说我喜欢杨柳树。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杨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树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什么喜欢杨柳树?到底与杨柳树有什么缘?其答案久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可以附会种种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像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宅边所种的。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往往如此。
实际上,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之,亦无所执著。这是因为我生长在穷乡,只见桑麻、禾黍、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什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仍是要赞美杨柳。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里去坐了一番。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变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人说,这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杨柳树不要吃人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牡丹吃了猪肚肠一无用处,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做“贱”的。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斩,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做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 (文章发表于1935年,有删改)
注 ①杨柳:泛指柳树。古人因杨树之实也成白絮飞散,故常以“杨”称“柳”。杨、柳多通用,如“垂柳”也称“垂杨”。
5.积极向上是令人赞赏的,作者却觉得一般花木的“向上”可恶,这矛盾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5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触摸高考
(2009·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阿 庆
丰子恺①
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杆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皓月当空,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籁无声。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仩②——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乖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笔者曰: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原载1983年2月9日《文汇报》,略有删减)
注 ①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漫画家、作家。②上尺工凡六五乙仩:中国传统记谱方法“工尺谱”的记音符号。
9.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阿庆对生活要求不高,做“柴主人”所得的百分之五的佣金,足够他一人衣食之用。他没有其他嗜好,把生活的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
B.阿庆有空闲(半天工作),有学习条件(可免费听留声机),有表演舞台(夏夜的河沿),有崇拜者(一青年拜师),这些造就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
C.作者先写琵琶不如胡琴动人,钢琴不如小提琴好听,再写阿庆用构造简单的胡琴演奏,效果不亚于小提琴,最后水到渠成,点明阿庆心灵手巧。
D.文章有很多对浙西乡土风情的描写,这些描写,除了交代主人公阿庆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江南水乡风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E.文章语言别有风味,有典雅的文言,如“商贾辐辏的市场”“只得废然而罢”,也有通俗的口语,如“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
10.作者是用哪几件事来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
12.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用笔简洁,平淡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限的韵味。请根据所给的这幅漫画,以“人散后”开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闲适”或“凄清”的景象,两者择其一,不超过80个字。
“闲适”:人散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凄清”:人散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热爱生命》片段,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扩展其中画线的句子,使之具体、生动、丰满。60字左右。
他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进,心里又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了一种新的恐惧。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耗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而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这地方的狼很多。狼嚎的声音一直在惊吓着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轧钢”中的“轧”读zhá。]
2.D [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属望文生义。]
3.C [A项结构混乱,“这要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改成“这由”,或者将“来决定”去掉。B项主客体颠倒,应改为“自己为什么对于吃了几十年的菱角”。D项表意不明,不知肯定“是”还是“否”。]
4.D [A、B、C三项都存在表意含糊的毛病。]
5.不矛盾。作者并不反对“向上”,他认为“向上原是好的”。作者厌恶一般花木的“向上”,只是憎恶其高而忘本,不知感恩。
解析 从文章的第五段“向上原是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可以看出作者并不反对向上,他只是厌恶花木向上而忘本,不懂得感恩。
6.“春的神意”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
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苛取,忘记“根本”。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
解析 从文章最后一段“实因其树有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做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可以概括出答案。
7.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使用人称的作用。第五段中第二人称的使用,便于作者直接对杨柳面对面地抒发对它的喜爱之情,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感情。
8.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在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的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行文婉转曲折,自然舒展。
解析 注意文章第四段说杨柳是最“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实际上说它是有活力的,容易生长的而且健康而美丽的,并且是最有用的;第五段提到杨柳的背离主要是它“不忘本”的精神;第六段承接上文,提到杨柳的美主要在于一种“特殊的姿态”,是一种向上而不忘本的品质。
9.BD [B项“这些造就了他非凡的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才能”错,原文有句话“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写青年拜师是为了衬托阿庆“天赋独厚”,“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D项正确表述应该是“除了展示江南水乡的风光外,更重要的是交代主人公阿庆的生活环境”。]
10.(1)阿庆旁听留声机,听几遍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表明他的音乐悟性高于其他听众。
(2)夏天晚上,阿庆在河沿为众人演奏,大显身手,很受欢迎,体现他的演奏技艺高。
(3)用一青年学胡琴与阿庆拉胡琴对比,突出阿庆心灵手巧,独具音乐天赋。(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既要找出“事件”,又要写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怎样表现的。从三、四两段可以找到阿庆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同时要注意文中对“阿庆的音乐天赋”的评价的句子,“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11.探究要点:
(1)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2)在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之外,人们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3)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物质生活所不能替代的。(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注意“有时”二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限制条件,不能理解成“精神生活可以代替物质生活”,先要分析物质生活的第一性,再分析“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再分析“物质生活不可替代精神生活”,需结合阿庆形象探究。
12.(示例)“闲适”:人散后,茶楼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帘栊半卷处,一张茶桌倚窗而靠,一把壶,几只杯,帘外是一弯新月。主人何在?送朋友去了,还是同朋友去山那边赏月了?有茶香袅袅,琴声泠泠。
“凄清”:人散后,天如水,月如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如水,残月一钩,钩起了竹帘一卷,晚风带着寒意,吹凉了茶水,吹散了欢娱。笙歌终有尽,电影终会散场,有聚终有散。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修辞方法和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考生首先要弄清楚画面特定的时间、地点、景物,把握画面的内容要素——窗、弯月、桌子、茶具,然后再去揣摩画面的意境。表达时要注意使用书面语,注意修辞,注意表达准确,不要遗漏内容。
13.(示例)狼嚎的声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荒原上飘来飘去,在空中交织成一片危险的罗网,好像伸手就可以摸到,吓得他不由得举起双手把它向后推去,仿佛它是给风刮紧了的帐篷。
解析 扩写时首先要确定扩写的重点:如对狼嚎的声音的描绘和对“他”的动作的刻画;其次要注意使用一定的修辞,要把当时的恐惧气氛渲染出来。第三单元 纵论人生 阐释哲理
第7课 渐
【文本导读】
丰子恺从1927年开始写的随笔,有许多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冠以“缘缘堂随笔”的名称。1927年农历9月26日,丰子恺虚龄30岁生日的那天,李叔同先生(已于1918年出家)即弘一大师正在丰家做客。恩师对他的教育,不仅限于音乐、美术方面,在佛教上也给了他很深的影响。他决定拜弘一大师为师,皈依三宝,做一名在家居士。于是,在楼下钢琴边释迦牟尼像前举行了皈依仪式,弘一大师给他取法名婴行。丰子恺请求弘一大师为他永义里的这所校舍取个宅名。弘一大师叫丰子恺在好几张小方纸上写上自己喜爱而又可以互相搭配的字,把小方纸团成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先后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于是就将永义里的寓所命名为“缘缘堂”。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他这篇在“缘缘堂”中写出的名作——《渐》。
【作者卡片】
丰子恺(1898~1975),名仁,号子恺 ( http: / / www.21cnjy.com ),浙江桐乡人,现代作家、画家。1914年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受业于名师李叔同。1921年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归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1924年开始发表漫画,成为进步文学研究会会员。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著有《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率真集》《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艺术概论》。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180多部。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画院院长。1975年因病去世。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丰子恺(  )  ②刑笞(  )  ③熙熙(  )
④潜移(  ) ⑤纨绔(  ) ⑥痴态(  )
⑦芥子(  )
⑧   ⑨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 ②
③ ④
3.近义词辨析
①流连·留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姑且·况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辩别·辨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通读全文后,我们可以知道,文章围绕“渐”分别写了四部分的内容,请概括各段段意。
点拨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列举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说明人生是由“渐”去维持的,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是靠“渐”的助力,大自然也遵循这个神秘的原则。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告诉我们“渐”的作用,另外用了一个“时辰钟”的例子来说明“渐”是造物主骗人的一个手段,表明“渐”的本质就是时间。
2.“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这里的“大人格”“大人生”指什么人?
点拨 对社会有所助益、明达、谦让、平和、不计个人得失的人。
3.“渐”在文中指什么?作者认为“渐”有什么作用?
点拨 文章中的“渐”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关于时间推移、事物变化程度的修饰词,意谓“渐渐”。作者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在“渐渐”的过程中发生的,“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
4.课文中引用“抱犊跳沟”的故事,这种写法对于说明“渐”的道理有什么好处?
点拨 《渐》中列举了农夫“抱犊跳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来证明事物已渐变而人们仍不知不觉的事实,说明“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的道理。这种手法具体通俗,如拉家常,以浅显的事例说明深奥的道理。使“渐”这种无形的时间变化方式,通过牛的不断长大——这一有形的事实而变得可以把握,让人们明白“渐”的背后所蕴含的时间概念。
5.文章在提出“渐”的本质是时间后,举了搭车乘船的例子,这个例子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意思呢?
点拨 搭车乘船的时间比较短,人们能够支 ( http: / / www.21cnjy.com )配、把握,能有明达之人出现。而对于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较长时间“人生”而言,人们就不能支配、把握了,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了,以至于出现“凶险残惨的争斗”。
6.有哪些词语可以替换文中的“渐”这个字?体会替换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点拨 本题在于培养学生锤炼词语的能力。
可以替换“渐”的词语有“变化”“发展”等,但都不如“渐”。学生可能有别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渐》是丰子恺的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散文,文章以自我的情感体验和观察为基础,抒写个人的见解和主张,作者的观点非常独到、深刻,表达含蓄。它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时间的隐秘性和欺骗性,告诫世人要珍惜时间,把握渐变,坚持做一个大“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二、结构图解
三、写作特色
文章在写法上铺得开,挖得深,横向铺陈,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丰富,纵向挖掘,深刻厚实。结构上看似笔随兴致,仔细分析,却可见处处关联。文章谈论的话题不离“人生”:时间的渐进中,人的不知不觉的渐变。文章中所举的事例都是集中于一个事物——不自觉变化而真正发生渐变的“人”本身。
【文苑天地】
不知不觉中,我的人生已经走过了十六个春秋,岁月流淌于指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从未停止过。这一切都保持着超俗的平静。
一年之中有四季。夏和冬总是显得格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烈,所饱含的情感也分外浓郁;只有春和秋,显得温婉含蓄,它们总显得如此的相得益彰,所流露出的是万物孕育时的生机与成熟后那耀眼的金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没有刻意的人为,就像那小草,待其泛出青青草色时,正是春天到来时;就像那黄叶,完成一生的使命,飘舞飞旋的落地时,也正是秋风扫过时。
大自然里的一切,尤其是花开花落,都顺其自然,由盛及衰,亘古至今,未曾改变。
人生也犹如此。我们的经历,也总会有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秋、冬四个阶段,不会有谁总在一个季节里徜徉,也不会有谁总在一个季节里挣扎。我们彼此是公平的,谁都无法强求,也无法逃避,只有在遇到时正确面对。(高考作文《草青于春,叶落于秋》)
【素材积累】
凡客体
凡客体,即凡客诚品(VANCL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州文案宣传的文体,该广告意在戏谑主流文化,彰显该品牌的个性形象。2010年7月以来,青年作家韩寒、演员王珞丹出任凡客诚品(VANCL)形象代言人,VANCL表示韩寒是互联网成就的时代先锋,既有极高知名度也有争议性,选择他的目的就是要剑走偏锋、打破常规。VANCL的广告词更是极尽调侃,令人捧腹,被网友恶搞为“凡客体”,也有人称为“烦客体”,指招人厌烦。没想到,这一以明星效应为卖点的创意文案成了网友调侃的利器,网络上迅速出现了大批采用该文体恶搞明星及虚拟人物的贴子,郭德纲、刘谦、赵本山、韩庚等明星纷纷中招,网友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广告语也满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黑色幽默。
感悟 剑走偏锋、打破常规、张扬个性,目的是引起众人注意,吸引众人眼球。殊不知,有时偷鸡不成蚀把米,弄巧成拙者比比皆是。打破束缚,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
适用范围 1.张扬 2.打破束缚 3.弄巧成拙
【美文珍藏】
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什么事情都像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普陀寺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失恋,broken heart,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来代替汽笛。宝姐姐讲故事给你听,说到“月亮姐姐挂下一只篮来,宝姐姐坐在篮里吊了上去,瞻瞻在下面看”的时候,你何等激昂地同她争,说“瞻瞻要上去,宝姐姐在下面看!”甚至哭到漫姑面前去求审判。我每次剃了头,你真心地疑我变了和尚,好几时不要我抱。最是今年夏天,你坐在我膝上发现了我腋下的长毛,当做黄鼠狼的时候,你何等伤心,你立刻从我身上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对我端详,继而大失所望地号哭,看看,哭哭,如同对被判定了死罪的亲友一样。你要我抱你到车站里去,多多益善地要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回到门口时你已经熟睡在我的肩上,手里的香蕉不知落在那里去了。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你们每天坐火车,坐汽车,办酒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在你们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依样画几笔画,写几篇文的人称为艺术家,创作家,对你们更要愧死!
你们的创作力,比大人真是强盛得多哩:瞻 ( http: / / www.21cnjy.com )瞻!你的身体不及椅子的一半,却常常要搬动它,与它一同翻倒在地上;你又要把一杯茶横转来藏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火车的尾巴,要月亮出来,要天停止下雨。在这等小小的事件中,明明表示着你们的小弱的体力与智力不足以应付强盛的创作欲,表现欲的驱使,因而遭逢失败。然而你们是不受大自然的支配,不受人类社会的束缚的创造者,所以你的遭逢失败,例如火车尾巴拉不住,月亮呼不出来的时候,你们决不承认是事实的不可能,总以为是爹爹妈妈不肯帮你们办到,同不许你们弄自鸣钟同例,所以愤愤地哭了,你们的世界何等广大!
你们一定想:终天无聊地伏在案上弄笔的爸 ( http: / / www.21cnjy.com )爸,终天闷闷地坐在窗下弄引线的妈妈,是何等无气性的奇怪的动物!你们所视为奇怪动物的我与你们的母亲,有时确实难为了你们,摧残了你们,回想起来,真是不安心得很!
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光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杀风景而野蛮”吧!
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瞻瞻!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吧!
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最不安心的,是有时我还要拉一个你们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怕的陆露沙医生来,教他用他的大手来摸你们的肚子,甚至用刀来在你们臂上割几下,还要教妈妈和漫姑擒住了你们的手脚,捏住了你们的鼻子,把很苦的水灌到你们的嘴里去。这在你们一定认为太无人道的野蛮举动吧!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样出肺肝相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最是我到上海去干了无聊的所谓“事”回来,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们做了叫做“上课”的一种把戏回来,你们在门口或车站旁等我的时候,我心中何等惭愧又欢喜!惭愧我为什么去做这等无聊的事,欢喜我又得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你们的真生活的团体。
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赏析 《给我的孩子们》写于1926年,是丰子恺描写儿童生活的脍炙人口的随笔名篇。儿童的天真、可爱、率真是丰子恺儿童题材散文的主题。瞻瞻、阿宝、软软活泼天真的形象随着作者细腻的情感笔触一一铺展,浓浓的父爱也随之荡漾开来,瞻瞻的率真、自然、热情,阿宝的丰富的创造力,软软的可爱,是何其地令人欣喜、眷念!而这一切又只有在儿童世界里,在儿童未成长为大人的时候,才能够存在。丰子恺热爱儿童、讴歌童真的一腔热情化作真挚动人的话语娓娓流入读者的心田。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kǎi ②chī ③xī ④qián ⑤wán kù ⑥chī ⑦jiè ⑧yà zhá ɡá ⑨chà shā
2.①渐渐、惭愧 ②丰子恺、皑皑白雪 ③牛犊、木牍 ④蜗牛、水涡
3.①流连:也作留连,舍不得离开(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于对某地某景)。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多用于人与人之间)。如:a.三年高中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非常留恋。b.这次爬山,我十分流连山间的野花、小溪。
②姑且:暂时。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于补充说明理由。如:a.这台旧洗衣机你姑且用着。b.北京人多,况且你对地形又不熟悉,寻找起来很难。
③辩别:指用言辞来分别。如:辩论会上,他从理论上辩别了这件事的是非曲直。
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如:在政治斗争中,每个人都要辨别好方向,不要上了政治骗子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