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课时作业+学案:第12课 长江三日(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课时作业+学案:第12课 长江三日(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02 13:27:28

内容文字预览

第12课 长江三日
【文本导读】
长江三峡雄伟壮观,变幻多姿,具有神话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魅力。我国古代文人曾留下许多吟咏三峡的脍炙人口的诗文。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李白的《朝发白帝城》、白居易的《初入峡有感》等,都是盛赞长江三峡的名篇。
作者刘白羽在幼年时期就熟读过一些描写长江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峡的作品,一心想从大江顺流而下,领略三峡的美妙风光。1960年11月中旬,他如愿以偿,从重庆乘“江津”号驶往武汉,历时三日。他的散文《长江三日》记述了这一航程,并描绘了沿途景色。《长江三日》发表于1961年《人民文学》3月号,是一篇优美的日记游记性散文,也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收入《刘白羽散文选》中。这篇文章撰写于六十年代初,正值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最为严重的历史时期,作者的主要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对于我国人民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渡过难关,无疑会起到一定的鼓舞斗志的作用。
【作者卡片】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 ( http: / / www.21cnjy.com )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做编辑工作,1946年受党的委派到东北解放区做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启碇(  )   ②瑰丽(  )   ③骤然(  )
④砰然(  ) ⑤舵轮(  ) ⑥吸慑(  )
⑦夔州(  ) ⑧隽秀(  ) ⑨婀娜(    )
⑩对峙(  ) 草坂(  ) 美髯(  )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近义词辨析
①渐渐·慢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怪诞·荒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留传·流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课文是怎样突出描绘三峡激流的气势的?从浩浩荡荡的长江,你会引起哪些联想?激发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说三峡是美的?
点拨 长江三峡,江水“激流澎湃”“雷霆万钧”,一路穿群山,过峡谷,滚滚向前,势不可挡,作者从各个方面烘托、映衬、描绘了三峡江水的浩荡气势。
写山:悬崖绝壁,层峦叠嶂,万仞高峰,山势奇绝,奇峰突起,高与天齐。
写水:万水奔腾,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漩涡密布,浪涛翻涌。
写云雾:云海茫茫,云蒸霞蔚。
崇高险峻的山,涌动如海的雾,衬托着汹涌奔腾的长江,使作品波澜壮阔,声势浩大,雄奇壮美。
从如此雄壮的长江,我们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体会出作者澎湃的激情;从如此壮美的长江,我们也不难体会到大自然的无比伟力。我们在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引起无尽的联想:联想到我们身处的“大时代”,联想到我们的“全部生活”,联想到开放改革的汹涌大潮,联想到我们的革命生活。一种“雄伟”“豪迈”的感受,便会油然而生。
作品中描绘了三峡江水、山峰、云雾,给人以崇高的美感,作品讴歌了自然的伟大,更赞颂了人类的伟大,人与自然构成了世界。
2.作者在第一日的描写中是怎样体现很强的思想性的?
点拨 文章首先摹写了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了夙愿能了的激动心情。接下来写了下午“天转开朗”之后长江两岸的“山峰”“苍松翠竹”“纤夫”等景物。然后文章重点描写了富有魅力的长江夜景,作者的笔下,江轮在前进,景色在变幻,思潮也在翻腾。“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思想油然而生:“我觉得这是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从惊涛骇浪之中寻到一条破浪前进的途径,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啊!我们的哲学是革命的哲学,我们的诗歌是战斗的诗歌,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生活是最美的生活。”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巧妙地将眼前之景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增强了这篇游记的思想性。
3.在第二日的描写中,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写瞿塘峡的雄奇?用了哪些词语?写了哪些方面?
点拨 作者主要采取绘形绘声绘色的手法来状写瞿塘峡的雄伟奇观,并引用诗谚为佐证。
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江随壁转”
声:“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色:瞿塘峡口“蓝天”“金色浮云”“白银片样发亮”的白云、“红雾”“绛紫色山峰”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瞿塘峡的山陡、江狭、水流急。
这一部分的描写,先总括其雄奇,继之引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古谚为佐证,后直接描写,有古有今,古今对比,有虚有实,有声有色,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浸透字里行间。
4.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写巫峡的秀美的?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点拨 作者主要用了丰富而贴切的比喻来描绘巫山的隽秀。如山岩、草坡、山峰等。
在这里,作者主要写了云雾、阳光、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岸的山岩、草坡、野草等,所有这些描绘,都体现出巫峡的“美”,你看那“山如斧削,隽秀婀娜”的峰峦,那与阳光交织“神妙莫测”的云雾,那“滚滚向上”“云蒸霞蔚”的浓雾,那神奇秀丽的美峰,那墨色的山岩,那幽然的绿草,那红艳艳的野草,那在江流中“像一个在丛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的航船,那盘旋在万山之上蓝天之下的苍鹰……这一切美景,都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感染。
5.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西陵峡的凶险的?在这里,作者揭示了怎样的哲理?
点拨 这一部分首先交代“西陵峡比较宽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然后重点写了三个著名的险滩:泄滩、青滩、崆岭滩。
泄滩:凶险在漩涡多。
青滩:凶险在江面落差大。
崆岭滩:凶险在暗礁密布。
在这里,作者揭示了这样一条哲理:人类在一切斗争中,只要掌握住事物的客观规律,激流勇进,就一定能够排除万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6.作者在第三日文中引用卢森堡《狱中书简》中的大段文字,这样的引用在全文还有很多,试举例分析引文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点拨 本文在写景之中引用了一些传说、民谣、诗文和典故,给文章增光添彩,开拓了思想境界,增加了文章的人文含量。
文中引用的诗文不但有列宁、毛泽东、卢 ( http: / / www.21cnjy.com )森堡等革命者的,还有古代诗人李白、杜甫、苏轼的。“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就是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的结句,引在文中,与散文描写的“夜航”景色融合得天衣无缝,使文章增添了哲理性,从而凝聚出全文意境的焦点——“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又如在讲到“瞿塘峡口上,为三峡最险处”时,引用了杜甫的《夔州歌》和古歌谣,突出了“险”,借以说明此处之险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公认。
船行到秭归,文章引用了有关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些传说,至香溪,提到了为民族团结作过贡献的王昭君,这些历史人物使长江增色,自然也增添了人文内涵。
作者借用这些引文,烘托了环境、抒发了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整篇文章的格调相和谐。同时,还给人一种鲜明、生动的情趣,为作品增加了一层色调、一层诗意。
7.三峡的景物主要是山和水,作者如何写出气象万千的景致变幻呢?作者在安排自己所见的景物时又有什么特点呢?
点拨 (1)景物时异。作者乘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瞿塘峡是从“天已微明”到“早晨八点二十分”,景物也随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而变幻着。开始看到的只是“灰蒙蒙的轮廓”“各处还是云海茫茫”;往后看到的则是“色彩缤纷”“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作者在写景时,注意到了时间的交代。
(2)步移景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移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换景”的写法。作者乘船观景,立足点虽然都在船上,但是船不断行进,立足点也就随之变换,作者所看到的景物也就各有特色了。古人云:“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万群。”讲的就是船上观景变幻无穷的特点。作者对自己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交待是清楚的:如“‘江津号’停泊时”“启碇续行”“瞿塘峡口”“瞿塘峡中”“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船越驶越近”等等。
(3)同景换角。这就是变换视觉角度描写景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方法。作者的视角有时放眼望去写远景,如“远远前方”“你朝江流上望去”;有时收住视线写近景,如“近处山峦”“船越驶越近”;有时仰视描写峡顶的蓝天、白云;有时俯视描写激流澎湃的江水。作者左顾右盼,景物也就各不相同。
(4)两个引用突出瞿塘峡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征。文章在写到“船已进入瞿塘峡了”以后,首先概括介绍瞿塘峡口的特点:“瞿塘峡口上,为三峡最险处。”然后引用杜甫《夔州歌》的诗句和古时歌谣,让读者去想象瞿塘峡口的险要气势。现在,对准峡口的滟滪堆巨礁虽然已被炸掉,但是“瞿塘峡中,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告诉读者瞿塘峡的险要气势依然如故。
(5)在拟声绘色地描写基础之上,恰当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抒发情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文中“……真美极了,……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我们来到这一片明朗的金黄色朝阳之中”“瞿塘峡像一道闸门”等都是点睛之笔。有的直抒其情,有的通过比喻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课文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万千的瑰丽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同时通过对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生活和革命的前程就是在急流险滩中开拓前进的。
二、结构图解
三、写作特色
1.善于抓住三峡的特点,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描形、绘色、拟声来状写三峡奇观。
2.诗情、画意、哲理完美地结合和统一。
本文引用了许多古人诗句、神话传说及民歌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谣,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创造出神奇美妙的意境。作者从三峡雄奇瑰丽的景色中得出: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了。
【文苑天地】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王勃《滕王阁诗》
4.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唐·李白《送别》
6.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唐·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
7.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 ——宋·苏轼《水龙吟》
8.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9.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唐·元稹《哭子十首》
10.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唐·李频《过长江伤贾岛》
【素材积累】
三峡工程谁贡献最大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人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这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硎,磨砺着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
感悟 “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这种回答不但机智,更显辩证。世界上正是有这些人的存在,才使我们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昂的斗志。
适用范围 1.宽容的力量 2.回答
【美文珍藏】
日出(节选)
刘白羽
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
海涅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升起,一片冬日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作过精彩的描绘:
……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像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一轮朝日。……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
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飞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茫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 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出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样直往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出去,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就被它照亮了。一眨眼间,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激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
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们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这一次看到日出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义。
赏析 《日出》与《长江三日》一样充分地体现了刘白羽散文境界雄浑宏阔的特点,是作者以新的审美观“对新的美的探索的结果”,与某些描写日出、歌颂自然、礼赞生命的作品不同,它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国外出访归来,在万仞高空的飞机上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并出神入化地将“光彩夺目的黎明”与“新中国瑰丽的景象”相比拟,以一幅气势磅礴、雄奇壮阔的日出图,讴歌新生的、光明的社会主义祖国,表达无产阶级战士的豪情壮怀,反映了刘白羽散文对意境创造的追求及其鲜明的个性色彩。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dìnɡ ②ɡuī ③zhòu ④pēnɡ ⑤duò ⑥shè ⑦kuí ⑧jùn ⑨ē nuó ⑩zhì  bǎn  rán
2.①惊涛骇浪、言简意赅 ②威慑、摄像 ③缥缈、漂亮、剽窃 ④隽秀、镌刻 ⑤白皙、暂时 ⑥安详、吉祥 ⑦嘹亮、缭绕 ⑧震撼、振奋
3.①都是副词,都表示不迅速。不同的是:“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的逐步增减,“慢慢”重在表示速度的缓慢。
②“怪诞”指古怪离奇。如:关于外星人,曾有许多怪诞的传说。“荒诞”指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
③“留传”指遗留下来并传给后代,表示时间上的沿袭,多指具体的物品等。“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含时间和空间,多指业绩、英名、文学作品等。
散文鉴赏与考点突破(四)
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描写是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高考考表达技巧考得最多的一种。描写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它所运用的技巧也往往与“表现手法”相交错。因此,在复习表达技巧时一定要突破“描写”这一重点。
1.知识梳理
(1)描写技巧
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与细描
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
③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
④选取某某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
⑤语言特点
(2)写景角度
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③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外内结合
(3)景物、环境描写作用
①交代时间、季节、地点、气候及景物,提供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
②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渲染气氛
③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
④为下文作铺垫
⑤推动情节发展
2.题型特点
(1)试题示例
①文章某段描写了××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②××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③这句话描写了××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④写出了××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2)试题特点
①所赏析的是一段景物。
②题干一般出现“描写”字样。
3.答题规范
(1)步骤
①概括景物描写特点,通常要注意文中的形容词。
②景物描写的手法,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特殊的手法,要注意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考虑。
③景物描写的作用,从内容、结构、艺术手法等方面考虑。
(2)答题模式
手法(技巧)+角度+作用
(3)注意
①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与描写特点这两种方法不可混为一谈。
②景物描写技巧一般都要求多角度切入。
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是那片古趣的联想?
金耀基
①剑城的冬天真不好受,冰风冷雨,在浩阔无边的剑桥平野上,像一千匹野马呼啸而过,暴虐里还带着轻狂。
②对剑桥的冬天的原谅是在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月的大雪之后。当妻与我倚凭在克莱亚桥雪栏上的刹那,我们把对隆冬的积怨一笔勾销。没有冬寒,哪能有这样的雪景?在满天飞絮的Backs(剑桥大学七八个古老学院的后园),是一片皓皓然的洁白,一个学院连着一个学院,一片白接着另一片白。原来不敢想象有比绿玉的绿更美的草坪,此刻却发现白雪之白更冷艳敻绝!有人喜欢剑桥的春,有人喜欢她的秋,也有人更中意她的夏,但在初雪惊艳之后,不能不说剑桥是属于四季的。
③“三月风,四月雨,五月春暖花盛开。”当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人这么说。三月未尽,剑桥的早春就在风雨中翩然来临。风在树梢,风在河上,风在剑桥老师的袍袖,风在剑桥少女的裙裾,风不再冰冻,而只是一股凉意的流动。寒冬之后,谁又能不爱欢跃的春风?
④剑桥的早春主色是绿的。那是新绿,是在严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灰色中挣扎出来的绿,在雪地的白色中冒露出来的绿。在绿的邀约下剑桥的古老学院这时徐徐地脱卸了灰寂,至于那条被徐志摩誉为“剑桥灵性所在”的剑河,这时早划破了冰封,载着一船船少年男女的欢笑。说真的,剑河是一条最幸福的小河!她两岸不仅有赏不尽的自然美景,更有看不尽的历史文物。英伦七个世纪的文化都一一陈列在此,五百里的景物皆卷藏在这几里的方圆。在三四月交接的辰光,克莱亚学院小径上的满地蓝蕊,圣约翰学院溪边的黄色水仙,不等春暖就抢着绽放了,我不知那蓝蕊的名称,但那种蓝使我想起日月潭潭心的湖蓝,而那水仙的黄,则更应是陶渊明东篱下的菊黄了。
⑤剑桥的教育,最有作用的恐不在“言”教(它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见得好过其他一流学府),导修制是在言教之外还有“身”教,向来被视为剑桥的特色。这点是真,但也不可太过夸张,依我想,剑桥的“心”教也许才是真正的精华。心教是每个人对景物中的孤寂的晤对,是每个人对永恒的刹那间的捕捉。剑桥的伟大之子,不论是大诗人或大科学家,对宇宙人生都有那种晤对与捕捉。剑桥的教育家似乎特别重视一景一物的营造,在他们看来,教室、实验室固然是教育的场所,但一石之摆置,一花的铺展,也都与“悟道”有关。在根本上,剑桥人相信人的真正成长必须来自自我心灵的跃越。在剑桥呆上一千零九十五天的莘莘学子,面对无尽景物,能够终年不思不想?毕丕士图书馆下的一缕月色,能不叫人沉思?牛顿居处窗外的苹果树,能不令人驻足凝视?而王家学院礼拜堂百千支烛光中的唱诗,纵使你不信教,又何能了无心动?
⑥剑桥的房屋、店铺,都是清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古朴的。都是经过历史的风雨浸染的那种色调,这里没有高楼,没有巨厦,没有大烟囱。古旧,但不残破,而夹在枣红、杏白里则更显出一片春意中的典庄。它给你一种感觉,一种不陌生的感觉,一种“曾经来过”的感觉。“曾经来过”?是的,我确有些面熟,但我已记不起在哪里见过了。是杜工部诗中的锦官?是太白诗中的金陵?还是王维乐府中的渭城?有些像,但又不像!但我何来这样的感觉?是因小径溪边花蕊的联想?还是因剑城的那片古趣?
简要分析第③段的修辞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引用,表明时令特点;(2)比拟,写出春天来临的轻快;(3)排比,写出春风的轻灵与无处不在;(4)反问兼拟人,强调对春风的喜爱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解答分析修辞方法类题目,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文章中哪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二是这种修辞方法在此处有什么作用。这段文字,第一句是引用,表明时令特点;“早春……翩然来临”是比拟,“翩然”形容其轻快;“风在……风在……风在……风在……”是排比;最后一句是反问,其中,“春风欢跃”还是拟人。第12课 长江三日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迂回(yū)  眺望(tiào)  天穹(qónɡ)  秭归(zǐ)
B.轮廓(kuò) 绛紫(jiànɡ) 隽秀(juàn) 吸慑(shè)
C.缥缈(piāo) 充裕(shù) 草坂(bǎn) 瞿塘(Qú)
D.美髯(rán) 婀娜(ē nuó) 对峙(zhì) 砰然(pē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深宵   酣睡   白皙   惊涛赅浪
B.宁馨 惨淡 嘹亮 小心翼翼
C.安详 雾霭 骤然 云蒸霞尉
D.阴霾 振颤 魅力 如释重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公司出现了优秀员工跳槽的现象,这对那些人力资源本不丰厚的公司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必将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B.一个人如果总是在约束下生活,就会少一分天真,少一分自由。我愿我的生活是挥洒自如的,如行云般随意舒卷。
C.社会上有一些人禁不住毒品暴利的诱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制造、贩卖毒品的道路。
D.这种作文形式给学生以极大地展示个性的空间,但是有些学生没有仔细研究题目和写作要求,信马由缰,任意为文,结果导致失误。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着朝鲜半岛上的战争阴影和形势变化的云谲波诡,中国不能置身事外,须及早谋划。
B.“没有卖不掉的房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卖不掉的房价。”尹伯成表示,全国房价总体上应该下降15%~20%左右才是一个合理的区间,才能调动消费需求的回升。
C. 30年来,中国农民的命运发生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次大变化:第一次是改革初期包产到户,亿万农民一举解决了温饱问题;接着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农民历史性地告别“皇粮国税”;现在则是“种粮给补贴,发展给补助”,亿万农民正向城乡一体化发展。
D.人们习惯于放长假了,人们习惯于利用长假来过休闲日子,来吃喝玩乐了。这都没错。相反,我们反而应当毫不犹豫地说,这是历史的进步。
二、精品阅读
(一)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重游赤壁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当时朝廷任命他为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腌臜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文章略有改动)
5.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自然段:“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入狱, ( http: / / www.21cnjy.com )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触摸高考
(2010·全国卷Ⅱ)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大河家
张承志
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间,大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的、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胜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簇堆,人马拥挤,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戴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
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犄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菜,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
河上悬空吊着一条胳膊般粗的大铁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一支舵往返两岸。船入中流时,那景色十分壮观。在颠簸如叶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把黄河的千钧水力,分成了横渡的巧劲。
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客子。船撞入漩涡时,水溅起来,岸上船上的人都怔怔地看。使船时的吆声是听不见的,在大河家,永远地充斥着河谷的,只有黄河跌撞而下的轰轰涛声。
清晨时分,因为黄河走得太急,过水太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吧,整个河谷白濛濛地罩着浓雾,听得水响,不见河流。渐渐天热了,阳光照透了雾,才看见平素黄河的雄姿。那黄河太漂亮了,衬着一面被它在古时劈开的红石头山,衬着被它滋润得冲天的茂盛青杨林,一川狂怒狂欢的黄河水,不顾性命地尽管奔流。
我住在韩三十八家里是第几次了,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想着已经数不清楚。此刻从异国归来,仿佛中我又住进了他那院里。韩三十八今年应是八十岁。他也喜欢看河。黎明时,雾罩河,他一声不响地凝望着那一川雾。水气渗在他脸上的皱纹里,我猜不出他在看河时想些什么。
他从死地里挣着命回来了。五十年前他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护兵,在喀什以南的戈壁滩上,捏着步枪疯跑,天上的飞机追着他们剿杀。那是没有边的大戈壁滩呐,不知道人怎么能跑过飞机。队伍散了,他和几个大河家同乡钻进了昆仑山。
沿着昆仑山北缘,沿着塔里木沙漠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缘,他们几个大河家男子逃回了家——世界上著书立说的探险家谁走过这样的路线。韩三十八老汉和我看河,总是默默无语。他从来不提当年,也不讲他见识过的血腥沙场,这对我这个求学者不免可惜,因为我只有凭自己猜想了。
逃回大河家以后,他干尽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渡口远近的一切营生:船客、金客、麦客,卖过茶叶,闯过藏人地方。黄河是他的家路;他说过,只要挣上了钱,就找河。在任何一个渡口搭上个筏子,或是再当个筏客子再挣几个钱,不多久就能与他的妇人相遇。这真是一种准确的地理:任世界再大也不难找到黄河,河水一直流向家门,正因此韩三十八老汉稳如泰山,任世事浮沉总那么胸有成竹。
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与其随波逐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去看甘青两省,去看黄土高原和积石山脉的分界,去看那造雾的滔滔大河,和真的经过险境的人一块。
(有删改)
8.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客子。”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
12.有关对“饶舌懒思”的反对,请再拟出一种说法。要求:精辟、间接、有意味、运用修辞,不能重复已有的话。(不超过20字)
希腊哲人大多讨厌饶舌之徒。泰勒斯说:“多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表明有才智。”喀隆说:“不要让你的舌头超出你的思想。”斯多噶派的芝诺说:“我们之所以有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一个青年向他滔滔不绝,他打断说:“你的耳朵掉下来变成舌头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文字转述下面图示所反映的内容。(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A项“穹”读“qiónɡ”。B项“隽”读“jùn”。C项“裕”读“yù”。]
2.B [A项赅-骇。C项尉-蔚。D项振-震。]
3.D [A项釜底抽薪:把柴火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B项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C项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D项信马由缰: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也比喻无主见,随外力而转移。]
4.A [B项“15%~20%左右”用词赘余,去掉“左右”。C项“亿万农民正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搭配不当。D项“相反”和“反而”重复。]
5.(1)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2)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述转向了历史抒写。
解析 《文赤壁》一文主要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作者游览黄州赤壁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苏轼的敬慕和热爱之情,同时也借助眼前之景与苏轼当时之景的变化,流露出对今人粉饰雕琢的不满。全文在叙事写景中议论抒情,一路行来,一路感叹,结构简单,思路清晰,语言简洁而富有激情。第1自然段作者不说见到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显现了作者对苏东坡的仰慕和崇敬之情,而第5自然段仅仅两句,却是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全文看,由此转入到对苏轼及他那段经历的历史抒写。
6.主观情绪:因不白、不公、不平而导致的悲愤心情及面对困境时超然旷达的情怀。
客观环境:“赤壁”一带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自然景观,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的历史背景。
解析 要理解第6自然段中的这句话,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认真阅读相关联的上下文,“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在下文第7、8自然段中都有涉及,解答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概括。
7.(1)阴差阳错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
A.一个文人却挂职做了武官。
B.落难遭贬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
C.本来是“赤鼻”却误以为是“赤壁”。
D.生前命运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
E.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获胜。
F.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胜地。
(2)取胜的原因:大起大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仕途人生使他具备了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浪漫旷达的性情使他拥有了豪放超拔的情怀风骨,信笔纵情的骄人才华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
解析 第(1)题分条概述“一连串的阴差阳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具体内容,答案主要集中在第6~9四个自然段中,理清思路后,不难概括。第(2)题要求“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应结合苏东坡的人生遭遇和个人性情品格来具体回答。
8.(1)开门见山,点出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主题;(2)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4)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结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解析 从全文结构方面来看,开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段总领全文,为我们揭示了大河家的重要性,同时也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依恋”“祖国”等词语也揭示出了这篇文章的主题。
9.(1)①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人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地理枢纽;②在大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③大河家更在精神和心灵上沟通了中国。(2)①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②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的底层民间,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③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者的期待。
解析 理解句子含意,要注意句子所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段的意思,分析句中重点词语或修辞手法等。(1)句中“不露痕迹”指大河家的偏疏、原始,“沟通”强调了它的重要性,沟通的不仅是地理上的“中国”,更是精神上、心灵上的“中国”;(2)句是作者的真实感受,既是在大河家接受心灵洗礼之后的感慨,又是对自己的警醒,也是对热爱中国文化的读者的期待。
10.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解析 这句话的上一段中提到了“船客子”一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大多数读者不理解的称呼,这里很有介绍的必要;同时对“金客”“麦客”等下文要出现的词语也一并作了解释。从文章行文上来看,这几个句子句式整齐,与其他语句相比变化明显,在全文中起到了调节文章节奏的作用。
11.(1)①黄河是韩三十八老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河,是他生命的安全港湾;②壮观的黄河让韩三十八老汉百看不厌,让他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③韩三十八老汉历经险境,已经胸有成竹,波澜不惊。(2)①揭示黄河与大河家人之间命运与共的关系;②传达作者对自己与黄河、黄土地以及底层人民关系的感悟。
解析 (1)韩三十八老汉是作者着力塑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物,黄河是他坎坷一生的最好见证,他也在内心深处将黄河作为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2)联系文章题目“大河家”可知,作者写的虽是韩三十八老汉一个人的命运,却反映了像他这样的一个群体的命运,黄河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作者对这种关系的揭示也说明了他对这种情感的深切感悟。
12.示例:(1)少言是思想者的道德,唯有少言才能多思。
(2)舌头超出思想,那超出的部分只能是废话。
13.从俄南部城市阿纳帕起飞,原定飞往圣彼得堡的一架俄罗斯客机,在飞经乌克兰顿涅茨克上空时失事坠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