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七:赏析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提升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七:赏析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提升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0 15:45: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
专题七:赏析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提升练
(解析版)
一、(23年新高考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我放下饭碗,下了楼。《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 ① ,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
见我对皮影戏有兴趣,服务员就介绍说,皮影戏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动物,用细绳拴着,再连接着小竹竿。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 ② 。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18. ①奈何不得 ②如醉如痴
19. 画线句采用“……着”的相同句式,形成排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生动形象活泼。而改句仅表明仙鹤的动作,句子韵律感不强,也不如原句生动形象。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语境,乌龟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让仙鹤无可奈何,对付不了,应填表示没有处置办法的词语,所以可填充“奈何不得”。奈何不得:没有办法对付或处置。
第②处,根据上文“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可推断是写皮影戏生动多姿、吸引观众的表演场面,故填充“如醉如痴”。 如醉如痴: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画线部分“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采用“……着”的相同句式,形成排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着”字着重体现出仙鹤从动作到神韵的一系列进行时的状态,生动形象活泼。而改句“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仅表明仙鹤的动作,句子韵律感不强,也不如原句生动形象。
二、(23年新高考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 ① 。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 ②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事实上, ③ ,还可能逐渐升级。
对耳朵来说,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噪音会对耳道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会出现晕车一样的头晕症状。声音过大还会损坏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导致耳鸣。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形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20. 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 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 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20. B
21. ①你只需要一副耳机 ②有什么限度 ③过度使用耳机的危害
22. 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听觉毛细胞会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疑问代词“谁”的用法分为基本用法和特殊用法。基本用法表示疑问,特殊用法有非疑问用法,非疑问用法有任指、虚指和定指。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表示任指,指任何人。
A. 表示疑问,“谁主沉浮”中“谁”指什么人。
B. 表示任指,“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中“谁”是指任何人。
C. 表示虚指,“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中“谁”是指表示不能肯定的人。
D. 表示定指,“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中“谁”是指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都十分确定的人。
据以上分析看出B项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文“‘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可看出是在说明戴上耳机可以安静下来不被打扰,所以可填“你只需要一副耳机”。
第二空,根据后文“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可知是说使用耳机的限度,又联系语境“那么,使用耳机 ?”,此处应是一个问句,所以可填“有什么限度”。
第三空,根据前文“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再结合语境“但事实上, ,还可能逐渐升级”,可看出是说过度使用耳机对耳朵有损伤,所以可填“过度使用耳机的危害”。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两处:
一是成分残缺,“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缺少主语,可去掉“会使”,让“听觉毛细胞”作主语。
二是搭配不当,“形成”与“听力下降”不搭配,可改为“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故改为: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听觉毛细胞会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三、(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晕动病,在生活中通常被称为晕车、晕机或晕船,是一种平衡感失调的综合征。任何移动的环境 ① 。这通常并不代表你生病了,相反,晕动病是你的神经系统根据你有生以来积累的经验,试图以最佳方式起作用的结果。
在处理感官信息和生成运动指令时,大脑会不断监控和调整其输入和输出信号,从而高效地执行生活中的各种任务。例如,为了在转头时看得更清楚,你的大脑会让你的眼睛移动到与头部运动相反且相等的位置。它是根据你内耳中专注于平衡的感应器官的反馈来执行这些动作的。你的大脑会不断监控这种反射行为,不断进行调整,以确保 ② 。内耳中主管头部平衡运动的前庭系统的效率基于体验和结果。在成长过程中,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协调动作和保持平衡。
所以,如果你出现晕车或晕船,其实是你的神经系统在一种独特的、充满挑战和不那么理想的环境中展现其熟练且经过优化的机能的过程。
通常,婴幼儿不会出现晕动病。大一点的孩子则非常容易出现晕动病,这一时期是他们学习不同感官之间典型关系的时期。随着人们长大成年,晕动病的发病率 ③ ,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已经能把自己过去的体验与现实情境相适应。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晕,文中词性为动词,指对移动的物体有种发晕的感觉。
B.你,这里是虚指,泛指任何人,包括说话人自己在内。
C.相反,用在下文句中或句首,与上文所说的意思对立。
D.所以,因此的意思,表因果关系,其后句子表示由因及果。
7.请结合文段内容,给“晕动病”下一个定义。要求,语意流畅,不超过45字。
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6.D
7.晕动病是内耳中主管平衡的前庭系统因不适应环境移动而产生的一种平衡感失调的综合征。
8.①都可能引发晕动病;②眼睛和头部运动完美配合;③通常会再次降低。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D.“所以”后面的“如果”,表示的是一种假设的结果,然后分析其原因。“所以”用在此处表示由果探因。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
给概念下定义,首先应找到以陈述对象为主语的句子主干。本题要下定义的句子主干是“晕动病……是一种平衡感失调的综合征”。
然后将与陈述对象属性有关的成分添加进去,如材料中导致“晕动病”出现的原因“移动的环境”“内耳中主管平衡的前庭系统”。
最后润色词语,组织答案。注意,下定义的句子一般是一个长单句,要注意句式和字数的要求。
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任何移动的环境”表示原因,根据句意,此处应填写环境移动导致的结果,即出现“晕动病”,应填:都可能引发晕动病。
第②处,根据“你的大脑会让你的眼睛移动到与头部运动相反且相等的位置”,此处表示大脑不断监控和调整的结果,即让眼睛和大脑相配合,相适应,应填:眼睛和头部运动完美配合。
第③处,根据“能把自己过去的体验与现实情境相适应”,此处应表达“发病率”下降的意思,而且是增大之后的下降,所以是“再次降低”,应填:通常会再次降低。
四、生活是语言的源泉,留心观察,趣味无穷。请根据语境填空,或写带有“打”字的熟语,或解释熟语含义。要求所填的内容,与原材料协调一致。
“打”是一个“一专多能”的字,其基本意义是“击”,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意思来。如:从旁帮人说话,叫“打边鼓”;没有固定的居所,四处凑合,叫 ;从中说和,调解纠纷,叫“打圆场”; ,叫“打草惊蛇”;打击失去威势的人,叫“打老虎”; ,叫“打退堂鼓”;为避免出错事先忠告,叫 ;心无集体或大局,只为个人或局部利益打算,叫 ;形容人或物非常稀少或优秀,很难找得到,叫“打着灯笼没处找”;学习、做事断断续续,缺乏恒心,叫 。
【答案】 打游击 事先惊动了对手 做事中途退缩或撒手不干 打预防针 打小算盘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熟语)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要理解“打游击”“打草惊蛇”“打退堂鼓”“打预防针”“打小算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熟语的含义并且加以正确地运用。
“打游击”,没有固定的居所,四处凑合。
“打草惊蛇”,事先惊动了对手。
“打退堂鼓”,做事中途退缩或撒手不干。
“打预防针”是指为避免出错事先忠告。
“打小算盘”,心无集体或大局,只为人或局部利益打算。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做事断断续续,缺乏恒心。
五、(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 ①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 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21.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 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 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 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
21. C
22. ①可以通过体质指数判断;②而且会影响身体健康;③就会恢复以前的体重。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义的能力。
例句:这句话是段落作者对每一位读者说的话,“你”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个人。
A. 这个句子是一句对别人说的话,“你”是称呼说话的对方。
B. 句中的你是指,“我”看了看另外两个人,但并没有特指看的到底是谁,因此,“你”的意思是:不明确指明的集团中的某一个体;任何一个;一般的一个。
C. 句意是他的用功让所有人都佩服。“你”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个人。与例句用法一致。
D. 这个句子是一句对别人说的话,“你”是称呼说话的对方。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由前文“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身材是否肥胖”可知,本空应填写与“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需要减肥”意思相关的内容,再结合后文“体质指数是……”可知,是否需要减肥,需要看体质指数。说明肥胖和体质指数有关。综合分析,本空可填“可以通过体质指数判断”。
第二空,由前文容易得知,本空填写的是“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的危害。由前一个分句中的关联词“不但”可知,本空应该以“而且”开头。再结合后文“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可知,这种不健康的减肥方式会生病,给人的身体带来伤害,进而影响健康。因此本空可填“而且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三空,本空讲的是通过不吃晚饭来减肥的人恢复吃晚饭之后出现的情况。由后文“甚至比以前更胖”可知,在恢复吃晚饭后,有些人出现了“反弹”,而“甚至”所表示的程度更深,因此本空应填比“比以更胖”程度稍浅的后果。不吃晚饭的目的是减肥,恢复饮食后,有些人虽不至于更胖,但应该也减不了肥了,会出现不再掉秤,或者恢复“原貌”的情况。因此本空可填“就会恢复以前的体重”。
六、(2023·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校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机器翻译到智能教育,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已渗透人类生活各领域,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人工智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领域, ① 。不过,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 ② 。未来,一些亚复性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就像自动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在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桥工人。
人工智能不是谁都能够驾驭的,它是能为人类的发展插上翅膀,还是将人类重重摔在地上,现在还不得而知。正如霍金所说:“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 ③ 。”既不沉迷于科技带来的红利,也不低估风险因子的破坏能力,对科技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将发展的钥匙紧紧操在我们手里。
虽然在当下家庭生活中,漫天飘过“小爱”“小度”,但很难产出那种兼具自主目的、情感、联想和想象力的人工智能。目前人工智能属于弱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发展,人工自为者或许在未来会出现。
9.下列各句中的“谁”和“人工智能不是谁都能够驾驭的”中的“谁”,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D.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1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链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1.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9.A 10.①还将影响到人类的职业领域;②也会催生一些新职业/并不会让人都失业;③要么是最糟的 11.①使用了夸张、比拟修辞手法,“漫天飘过”为夸张,把“小爱”“小度”拟为云彩,表现当前社会中“小爱”“小度”类的人工智能很多。
②突出表现当前社会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进一步发展的观点。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例句:泛指,表示任何人。
A.特指,表示具体的某个人。
BCD都是泛指,没有具体指向某个人。
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与上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领域”是递进关系,根据“不过,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可知,后面说到了人类的职业,据此可填“还将影响到人类的职业领域”。
第二空,依据后文“就像自动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在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桥工人”可知,这里是说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职业,所以并不会导致人们失业。可填“也会催生一些新职业”或“并不会让人都失业”。
第三空,此处与“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是选择关系,根据“既不沉迷于科技带来的红利,也不低估风险因子的破坏能力”可知,此处是说不好,可填“要么是最糟的”。
1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赏析表达效果的能力。
“漫天飘过‘小爱’‘小度’”使用了夸张、比拟修辞手法。“漫天飘过”为夸张,“小爱”“小度”再多,也不可能“漫天飘过”,用“飘过”形容“小爱”“小度”为比拟,把“小爱”“小度”拟为云彩,这两种修辞手法表现当前社会中“小爱”“小度”类的人工智能很多。
“小爱”“小度”类的人工智能很多,“兼具自主目的、情感、联想和想象力的人工智能”却很少,两相衬托,突出表现当前社会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进一步发展的观点。七、(2023·广西玉林·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树名木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除了不菲的商业价值与观赏价值外,一棵树更是一个生态聚落,是生物的栖息地。保护古树名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从树根到树冠,真菌、昆虫、脊椎动物等各寻乐土,与树木相伴相生。
珍视古树名木,也因为它镌刻着回忆与乡愁。福建省福州市又被称作“榕城”,以树闻名恰恰是一份传承千年的城市礼物。历史上,一名太守为缓解当地旱情而“编户植榕”。苍劲古雅的树木,不仅成了福州的象征,也内化为当地人的精神气质。不管是修地铁还是整河道,都把保护古树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在榕树下相识、欢聚,成为不少人从小到大的温馨时刻。对很多人来说,回忆童年、念及故乡时,一株有故事的古树,可能蕴藏着一份___①___的记忆。
礼赞古树名木,还因为它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需要遵循的成长规律;“叶长千年茂,根扎大地深”,这是俯下身子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工作方法;“树高千尺总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这是中华文明___②___、绵延不断的生动写照……从树木的生机与活力中,能读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哲学,也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用了两句古代名句,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22.①魂牵梦萦(念念不忘、朝思暮想、难以忘怀)②源远流长 23.①引用两句名句赋予古树名木深刻内涵,表明古树古木在中国的思想中总被赋予一些深刻意蕴。
②两个名句的运用生动形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树的生长规律体现建设教育强国的成长规律;“叶长千年茂,根扎大地深”以“叶”“根”的生长特点,点明关注民生的工作方法。
③两个名句的运用可增强文字的厚重感,彰显文化的深厚底蕴。
【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可能蕴藏着一份牵动灵魂、深刻的记忆,应用“魂牵梦萦”,或者“念念不忘”“朝思暮想”。“魂牵梦萦”,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念念不忘”,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朝思暮想”,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难以忘怀”,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
第二空,此处语境是指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应用“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2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引用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礼赞古树名木,还因为它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引用两句名句是为了礼赞古树名木,并赋予古树名木深刻内涵,表明古树古木在中国的思想中总被赋予一些深刻意蕴。
两个名句的运用生动形象。引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树的生长规律体现建设教育强国需要遵循的成长规律;“叶长千年茂,根扎大地深”以“叶”“根”的生长特点,点明关注民生的工作方法是“俯下身子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两个名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叶长千年茂,根扎大地深”都有深刻的内涵,可增强文字的厚重感,彰显文化的深厚底蕴。
八、(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不惜从网上高价购买所谓的“聪明药”。网传的“聪明药”叫利他林,其主要成分就是哌甲酯,是目前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推荐药物之一。
哌甲酯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能够拮抗5-羟色胺1受体,并使囊泡单胺转运蛋白重新分布。对于多动症儿童它可以通过使大脑兴奋起到 ① ,并不能增进记忆力或分析能力,不会让正常孩子变得更聪明。
利他林属于国家严格控制的第一类精神药物,除了 ② ,不能用于其他非医学目的。无节制地滥用这些药物只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到头来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健康,而且影响了孩子的成绩。
很多家长和学生 ③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盲目相信所谓的“聪明药”,最终导致药物依赖。青年期是容易发展为药物成瘾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贸然使用哌甲酯类药物,可能对个人后期的人际关系、学术成就和个人的事业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15.下列句子中的“所谓”和“所谓的‘聪明药’”中的“所谓”,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B.买舒适的睡衣给自己,价格稍高一点也无所谓。
C.这个经常抄袭他人作品的所谓作家,被作协开除了。
D.芭蕉常绿常新,与园林最相宜,所谓“芭蕉分绿与窗纱”。
1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调整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5.C 16.①提高注意力的治疗作用;②用于适应症的治疗外;③缺乏对哌甲酯的认识 17.滥用这些药物只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到头来不但影响了孩子的成绩,而且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义的能力。
A.“所谓”是所说的意思,用于引证。
B.“所谓”与“无”组合在一起,表示没关系、不在乎的意思。
C.和文中的“所谓”都是所说的意思,含有不承认之意。
D.“所谓”是所说的意思,用于复说。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前文说“是目前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推荐药物之一”,注意有“注意力缺陷”,而“它可以通过使大脑兴奋起到”,当然是起到提高注意力的作用。可填:提高注意力的治疗作用;
②由前文的“属于国家严格控制的第一类精神药物”,可见其使用应该是有严格限制的;再由“不能用于其他非医学目的”可知,这类药物只能用于治疗相应的病症。可填:用于适应症的治疗外;
③通过第二、三段内容我们已知哌甲酯“无节制地滥用这些药物只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此空后文也有“最终导致药物依赖”,可见是家长和学生对哌甲酯认识并不全面才会盲目使用。可填:缺乏对哌甲酯的认识
17.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一是“无节制地滥用”重复赘余,删掉“无节制地”;
二是“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健康,而且影响了孩子的成绩”语序不当,两句应调换顺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
专题七:赏析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提升练
(原卷版)
一、(23年新高考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我放下饭碗,下了楼。《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 ① ,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
见我对皮影戏有兴趣,服务员就介绍说,皮影戏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动物,用细绳拴着,再连接着小竹竿。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 ② 。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23年新高考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 ① 。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 ②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事实上, ③ ,还可能逐渐升级。
对耳朵来说,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噪音会对耳道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会出现晕车一样的头晕症状。声音过大还会损坏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导致耳鸣。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形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20. 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 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 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三、(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晕动病,在生活中通常被称为晕车、晕机或晕船,是一种平衡感失调的综合征。任何移动的环境 ① 。这通常并不代表你生病了,相反,晕动病是你的神经系统根据你有生以来积累的经验,试图以最佳方式起作用的结果。
在处理感官信息和生成运动指令时,大脑会不断监控和调整其输入和输出信号,从而高效地执行生活中的各种任务。例如,为了在转头时看得更清楚,你的大脑会让你的眼睛移动到与头部运动相反且相等的位置。它是根据你内耳中专注于平衡的感应器官的反馈来执行这些动作的。你的大脑会不断监控这种反射行为,不断进行调整,以确保 ② 。内耳中主管头部平衡运动的前庭系统的效率基于体验和结果。在成长过程中,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协调动作和保持平衡。
所以,如果你出现晕车或晕船,其实是你的神经系统在一种独特的、充满挑战和不那么理想的环境中展现其熟练且经过优化的机能的过程。
通常,婴幼儿不会出现晕动病。大一点的孩子则非常容易出现晕动病,这一时期是他们学习不同感官之间典型关系的时期。随着人们长大成年,晕动病的发病率 ③ ,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已经能把自己过去的体验与现实情境相适应。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晕,文中词性为动词,指对移动的物体有种发晕的感觉。
B.你,这里是虚指,泛指任何人,包括说话人自己在内。
C.相反,用在下文句中或句首,与上文所说的意思对立。
D.所以,因此的意思,表因果关系,其后句子表示由因及果。
7.请结合文段内容,给“晕动病”下一个定义。要求,语意流畅,不超过45字。
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生活是语言的源泉,留心观察,趣味无穷。请根据语境填空,或写带有“打”字的熟语,或解释熟语含义。要求所填的内容,与原材料协调一致。
“打”是一个“一专多能”的字,其基本意义是“击”,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意思来。如:从旁帮人说话,叫“打边鼓”;没有固定的居所,四处凑合,叫 ;从中说和,调解纠纷,叫“打圆场”; ,叫“打草惊蛇”;打击失去威势的人,叫“打老虎”; ,叫“打退堂鼓”;为避免出错事先忠告,叫 ;心无集体或大局,只为个人或局部利益打算,叫 ;形容人或物非常稀少或优秀,很难找得到,叫“打着灯笼没处找”;学习、做事断断续续,缺乏恒心,叫 。
五、(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 ①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 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21.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 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 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 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六、(2023·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校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机器翻译到智能教育,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已渗透人类生活各领域,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人工智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领域, ① 。不过,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 ② 。未来,一些亚复性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就像自动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在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桥工人。
人工智能不是谁都能够驾驭的,它是能为人类的发展插上翅膀,还是将人类重重摔在地上,现在还不得而知。正如霍金所说:“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 ③ 。”既不沉迷于科技带来的红利,也不低估风险因子的破坏能力,对科技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将发展的钥匙紧紧操在我们手里。
虽然在当下家庭生活中,漫天飘过“小爱”“小度”,但很难产出那种兼具自主目的、情感、联想和想象力的人工智能。目前人工智能属于弱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发展,人工自为者或许在未来会出现。
9.下列各句中的“谁”和“人工智能不是谁都能够驾驭的”中的“谁”,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D.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1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链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1.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七、(2023·广西玉林·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树名木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除了不菲的商业价值与观赏价值外,一棵树更是一个生态聚落,是生物的栖息地。保护古树名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从树根到树冠,真菌、昆虫、脊椎动物等各寻乐土,与树木相伴相生。
珍视古树名木,也因为它镌刻着回忆与乡愁。福建省福州市又被称作“榕城”,以树闻名恰恰是一份传承千年的城市礼物。历史上,一名太守为缓解当地旱情而“编户植榕”。苍劲古雅的树木,不仅成了福州的象征,也内化为当地人的精神气质。不管是修地铁还是整河道,都把保护古树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在榕树下相识、欢聚,成为不少人从小到大的温馨时刻。对很多人来说,回忆童年、念及故乡时,一株有故事的古树,可能蕴藏着一份___①___的记忆。
礼赞古树名木,还因为它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需要遵循的成长规律;“叶长千年茂,根扎大地深”,这是俯下身子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工作方法;“树高千尺总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这是中华文明___②___、绵延不断的生动写照……从树木的生机与活力中,能读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哲学,也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用了两句古代名句,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八、(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不惜从网上高价购买所谓的“聪明药”。网传的“聪明药”叫利他林,其主要成分就是哌甲酯,是目前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推荐药物之一。
哌甲酯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能够拮抗5-羟色胺1受体,并使囊泡单胺转运蛋白重新分布。对于多动症儿童它可以通过使大脑兴奋起到 ① ,并不能增进记忆力或分析能力,不会让正常孩子变得更聪明。
利他林属于国家严格控制的第一类精神药物,除了 ② ,不能用于其他非医学目的。无节制地滥用这些药物只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到头来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健康,而且影响了孩子的成绩。
很多家长和学生 ③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盲目相信所谓的“聪明药”,最终导致药物依赖。青年期是容易发展为药物成瘾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贸然使用哌甲酯类药物,可能对个人后期的人际关系、学术成就和个人的事业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15.下列句子中的“所谓”和“所谓的‘聪明药’”中的“所谓”,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B.买舒适的睡衣给自己,价格稍高一点也无所谓。
C.这个经常抄袭他人作品的所谓作家,被作协开除了。
D.芭蕉常绿常新,与园林最相宜,所谓“芭蕉分绿与窗纱”。
1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调整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