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
丙
A.图甲: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图乙:蝙蝠利用次声波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C.图丙: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2.下列关于生活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了
A。图甲: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B.图乙: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图丙: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下列关于生活中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对应正确的是
A.春天,在温暖的阳光里冰化成水一熔化放热
B.夏天,人出汗后吹风扇感觉凉快一蒸发吸热
C.秋天,早晨草叶上出现露珠—液化吸热
D.冬天,窗户内侧出现冰花—凝固放热
4.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熔点为90
B.在10一20min过程中,该物质既不吸热也不放熱
C.该物质属于晶体,它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在3540min过程中,该物质的状态完全是液态
八年级物理第1页共11页
0000000
+温度/℃
100
90
第4题图
第5题图
70
50
010
203040
甲
时间/m
乙
5.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水浴法做“冰熔化”和“碘升华”的实验.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
(1)两实验采用水浴法最主要的目的相同:
(2)冰和碘都经历了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这两个判断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2)都正确
D.(1)、(2)都错误
6.
以下是某同学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A.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6s
B.体温约为36.8℃
C.身高约为1.7m
D.步行速度约为1.lm/s
7.如图所示,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下列现象与图中两个“影”形成原理不
相同的是
第7题图
A.镜中的小猫
B.树荫下的光斑C.古代的日晷
D。“弯折”的筷子
8.如图所示,在学完光的直线传播后,小明用自制的简易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屏上烛焰正立的像会上移
B.遮住小孔上半部分,屏上烛焰的像的下半部分将缺夹
C.若改变小孔的形状,薄膜上烛焰的像的形状也随之改变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会
变大变暗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八年级物理第2页共11页
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