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天涯赤子 心系中华
第16课 听听那冷雨
【文本导读】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离开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到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重新踏上祖国大陆的时候,已经过了整整43个春秋。正是与大陆长期隔绝的港台生活,使其创作越到后来越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情结,尤其是在上世纪70年代,余光中写了许多思怀乡土的诗文佳篇。诗中最有名的是那首曾经在大陆轰动一时、广为传诵的《乡愁》,散文中最出色的就是这篇《听听那冷雨》。作者在回忆70年代初创作《乡愁》的情景时说:“随着日子的流逝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愈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听听那冷雨》写于1974年,写作时的心境与《乡愁》是相同的。
【作者卡片】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的写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50余部。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爱祖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醒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惊蛰( ) ②裾边( ) ③仓颉( )
④滂沱( ) ⑤雷电霹雹( ) ⑥薄荷( )
⑦蠢蠢而蠕( ) ⑧青霭( ) ⑨氤氲( )
⑩沁鼻( ) 岑寂( ) 断柯折枝( )
蓊郁( ) 一峰半壑( ) 山隐水迢( )
铿锵( ) 王禹偁( ) 如椽( )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3.近义词辨析
①想入非非·异想天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跃跃欲试·蠢蠢欲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凄切·凄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在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点拨 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种游子思乡的牵挂之情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在第二段中作者是写冷雨吗?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 不是。勾起作者对故土大陆的思念之情。
3.作者在文中两次写到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点拨 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安宁,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会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4.作者一再写到“雨”,那么“雨”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拨 作用主要有二:一、以雨为主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把内心独特的感受通过“凄冷”的雨表达出来,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二、借雨抒情,易于展开思路的想象空间,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的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5.综观全文,可以看出作者对雨的描写表达的内涵是丰富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宕开思路的?
点拨 ①《听听那冷雨》是作者精心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的一篇美文。文章从横的地域感来看,表达出作者浓郁的怀乡、思乡之情,体现出作者的爱国情怀;从纵的历史感也可看出作者沧桑过后的对人生易逝、家国难回的深沉感喟;同时现实的感受中也渗透了作者对永恒的美好追求。这篇散文在雄浑华丽的色彩的外表下,以听雨为主线,更包含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文中情绪多变,内容多变,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
②作者先从一种狭长的巷子的永远延伸写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时空的跨越描绘中国的神奇迷离之境,把凄凉、凄清、凄楚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接着抒写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的感喟,作者把对乡村的恋情融入对故土的眷念,无奈和悲情地听雨自然勾起对故土的无限思念,在凄凉中更显示出对乡土回忆的温馨;最后作者从时代的巨变着笔,把台湾和大陆的命运紧紧相连,表现出一个思归游子的爱国情怀。
6.为什么在文中,余光中写台湾的雨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真真切切的,而写大陆的雨景却是朦朦胧胧的,用的词汇是凄凉、凄清、凄楚、凄迷?作者在文中感叹:“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这是为什么?
点拨 1949年,余光中随父母去香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又去台湾,一直到1992年才有机会回大陆造访。余光中写这篇散文的时候,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25年来他对故乡魂牵梦绕,所以,余光中写台湾的雨景是真真切切的,而写大陆的雨景却是朦朦胧胧的,用的词汇是凄凉、凄清、凄楚、凄迷,一切都是在回忆之中;而余光中此时嫁接古诗载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其中的江南清明雨、剑门细雨,无不融入了作者在大陆的经历,而渭城朝雨又与“雨”有关,所以这一些古为今用的古诗,铺展了多义多味的一片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旺盛地生长着累累乡愁,生长着对大陆、大陆上的家乡的深深思念!因了这湿漉漉的雨,这乡愁、这怀念也是湿漉漉的了,难怪乎作者感叹: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7.在本文中,有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那就是运用古典诗文拓展散文的思维空间。试举例分析。
点拨 ①第4自然段中,开头“杏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春雨。江南”描绘了一幅春到江南,杏花绽放,细雨迷蒙的动人景象。杏花属即目所见,春雨在整个望中,江南则囊括了视线以外的景物,由小及大,由近及远,逐层推衍开去,意境深邃,韵味隽永。作为视觉形象,烂漫杏花又仿佛洋溢着扑鼻的芳馨,潇潇春雨又仿佛传送来随风洒落的音响,使浓酽如酒的春之气息,伴和着由杏花与春雨所引发的欢欣愉悦之情,充盈于辽阔江南的大地与上空。“杏花春雨江南”这句词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的词《风入松》里。
②除直接引用的诗文,“荡胸生层云”“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略黄昏雨”“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外,还有一些巧妙的不露痕迹的化用,例如,“笑而不答心自闲”化用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③作者引用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了冷冷的雨串起少年、中年、暮年的人生历程。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诗人对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
④第7自然段中,“疏雨滴梧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句出自孟浩然诗“微云淡河汉,疏雨打梧桐”。“疏雨滴梧桐”这一情境大多是表现一种清寂、忧愁的情怀。还会使我们想到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而“骤雨打荷叶”,还会使我们想到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总之,余光中仿佛信手拈来,常常使人感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些诗文不是人工嫁接上去的,而是天然生成在那里的。本文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并以雨声、雨景为引子,回忆自己半生漂泊的经历。文中屡引古人诗词,以衬托出自己对祖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追思向往之情。作者借雨声雨景,回忆生平往事,以寄托对祖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仰慕之情。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本文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浓重的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二、结构图解
听听那冷雨(主线)
三、写作特色
1.构思奇巧。
本文要表达一种深切的思乡之情,但作者并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直接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是借“听听那冷雨”中的一个“冷”字,将因远离祖国大陆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巧妙地展现出来。再如第4自然段,作者运用联想,由雨想到写“雨”的汉字,以对汉字的钟爱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这种联想有很多,体现了行文时巧妙的构思。
2.富有诗意。
文中除了直接引用古典诗词外,还用了许多的修辞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加了文章的生动形象性。另外,还用了许多的叠音词,构成了和谐的音韵美。而文中的意象,充满诗情画意,其意趣之雅、境界之高都体现了本文的盎然诗意。
【文苑天地】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2.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皇甫松《梦江南》
3.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
4.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李璟《摊破浣溪沙》
5.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浣溪沙》
6.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秦观《浣溪沙》
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8.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宋之问《度大庾岭》
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刘长卿《别严士元》
10.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序》
11.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温庭筠《处士卢岵山居》
1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苏轼《浣溪沙》
13.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李攀龙《广阴山道中》
1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素材积累】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为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几经周折,找到了他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很大的轰动,连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都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并无当作家的妄念。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感悟 仅仅是一句鼓励的话,就使一位默默无闻的作家获得了信心,并最终成为一位享誉世界的大作家。可以说,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屠格涅夫对后辈的提携、发现与肯定也是一个大家必备的素质。
适用范围 1.鼓励与成名 2.发现
【美文珍藏】
莲恋莲(节选)
余光中
身为一半的江南人,第一次看见莲,却是在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园的小莲池畔。那是十月中旬,夏末秋初,已凉未寒,迷迷蒙蒙的雨丝,沾湿了满地的香红,但不曾淋熄荧荧的烛焰。那景象,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那天独冲烟雨,原要去破庙中寻访画家刘国松。画家不在,画在。我迷失在画中,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的发现。从那时起,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心瓣,而莲,当然也未曾向我展开她的灵魂。在那以前,我是纳息塞斯(Narcissus),心中供的是一朵水仙,水中映的也是一朵水仙。那年十月,那朵水仙死了,心田空廓者久之,演成数丛沙草,万顷江田。那天,苍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与冷隽。
对于一位诗人,发现了一个新意象,等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中,泛起一闪尚待命名的光辉。一位诗人,一生也只追求几个中心的意象而已。塞尚的苹果是冷的,梵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宛在梦中央。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得凄楚的联想。对我而言,莲的小名应为水仙,水生的花没有比她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的了。对我而言,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莲的美是不容否认的。美国画家佛瑞塞(John Frazer)有一次对我说:“来台湾以前,我只听说过莲。现在真见到了,比我想象的更美。”玫瑰的美也是不容否认的,但它燃烧着西方的爽朗,似乎在说:“Look at me!”莲只赧然低语:“Don’t Stare,please。”次及爱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对我而言这方面的联想太多了。由于水生,她令人联想巫峡和洛水,联想华清池的“芙蓉如面”,联想来自水乡而终隐于水的西子。青钱千张,香浮波上,嗅之如无,忽焉如有,恍兮惚兮,令人神移,正是东方女孩的含蓄。至于宗教,则莲即是怜。莲经,莲台,莲邦,莲宗,何一非莲?艺术、爱情、宗教,到了顶点,实在只是一种境界,今乃皆备于莲的一身。
赏析 作者笔下的莲,在迷蒙的烟雨中豪艳而又冷隽,美丽如画。作者借用神话传说和强调自我的主观感受,盛赞莲的美,是美、爱、神的综合象征,着意于从灵魂上感知莲的形象。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zhé ②jū ③jié ④pā ( http: / / www.21cnjy.com )nɡ ⑤pī ⑥bò he ⑦chǔn rú ⑧ǎi ⑨yīn yūn ⑩qìn cén kē wěnɡ yù hè tiáo kēnɡ qiānɡ chēnɡ chuán
2.①宛然、惋惜、婉转 ②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峭、俏丽、讥诮 ③潇洒、萧瑟、洞箫 ④雾霭、和蔼 ⑤岑寂、汗涔涔 ⑥磁场、滋润 ⑦惊蛰、海蜇 ⑧滂沱、磅礴 ⑨重叠、迭宕 ⑩烟雨霏霏、想入非非、斐然 孺子、耳濡目染、蠕动 捉襟见肘、思忖
3.①二者都有想得异乎寻常的意思。但“想入非非”重在想虚幻、不现实的事,多指不可能实现的想法或不可能达到的目的、企图,含贬义。
“异想天开”既指不能实现的想法或不能达到的企图,也指可以做到或已经做到的事情,还可以表示解放思想,属中性词。
②二者都有想动手试一下的意思。但“跃跃欲试”不但有“试身手”的意思,还有“试刀枪”的意思,属中性词。
“蠢蠢欲动”表示“想动手试一下”,含贬义。
③“凄切”指凄凉而悲哀,多形容声音,如“寒蝉凄切”。
“凄惨”指凄凉悲惨,如“身世凄惨”“凄惨地叫喊”。第16课 听听那冷雨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薄荷(bó) 耀目(yào) 万籁(lài) 雷电霹雹(báo)
B.滂沱(tuó) 青霭(ǎi) 夜宿(xiǔ) 淅淅沥沥(lì)
C.氤氲(yūn) 羯鼓(jié) 潺潺(chán) 舐犊情深(shì)
D.寒濑(lài) 岑寂(cán) 惊蛰(zhé) 鸟声啾啾(ji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料峭 仓颉 翁郁 春雨潇潇 烟雨霏霏
B.譬如 蚯蚓 铿锵 蝴蝶翩翩 鸟声啾啾
C.惊悸 寒濑 湿粘粘 擎天巨椰 粼粼千瓣
D.孺慕 缭绕 纱账 宵寒袭肘 断柯折枝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________。
②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______之外,更笼上一层______了。
③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________,湿粘粘的苔藓从石阶下________侵到他舌底,心底。
A.情趣 凄楚 凄迷 绵延 一直
B.意趣 凄迷 凄楚 绵长 径直
C.情趣 凄迷 凄楚 绵亘 径直
D.情调 凄楚 凄迷 绵延 一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少年听雨,到中年听雨,从绵绵春雨到潇潇秋雨,雨的声音在他听来有着石破天惊的不同。
B.余光中老先生认为如果能扑进祖国母亲的怀里,就算是被她的裾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了。
C.惊蛰一过,空气里便有淡淡的土腥气,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欲动。
D.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在美国西部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仍须回中国。
二、精品阅读
(一)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烟雨中的古镇
庄红蕾
①伴着潇潇春雨,到江南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镇走了一趟。下雨给游览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欣赏古镇,品味古镇,恰恰该在雨天。雨天的乌镇烟雨飘渺,是那么个性闪烁、古风淳朴。徜徉古街长巷而神迷,静赏小桥流水而心醉。她好像一杯淡淡的绿茶,是需要慢慢地、细细地品味的。
②走在烟雨迷蒙的古镇上,如同漫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唐诗宋词的意境的画廊。那淡淡雨雾轻笼下的小桥流水氤氲着古典之美、朦胧之美,像一幅水墨晕润的国画小品,又像一首空灵飘逸的美丽小诗;然而更多的,却是那至真至性的婉约之美。水静静地流着,那不是岁月的血脉么?那不是缕缕的年华么?似水年华,在这清清的河水中反照着时光流逝和生命匆匆的无奈。于是古桥、老屋、乌篷船……一切都发出一股淡淡的感伤来——烟雨之中,因为有了这种美丽的婉约的感伤,古镇才显得楚楚动人。
③如果要作比喻,那么,小镇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性情中人,她的举止,她的气质,婉约中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千百年来,她是读了太多太多的书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历史在这里一页页翻过,人儿从这里一代代走过,古镇却依然故我。潇洒超脱于岁月之外,从容淡泊于生活之中,只是把沧桑悄悄累积在心头。这里也许少些金戈铁马、烽火硝烟的峥嵘故事,但多的却是才子佳人、红颜知己的浪漫情怀。否则,这小镇何以如此绵绵的、楚楚的、风情万种呢?
④春雨潇潇地下着,雨丝缕缕撩人情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点滴滴淋在心头,令人怀旧之情顿生。小时候,这样的风景我们身边多的是。一样的小河,一样的石拱桥,一样的老木屋,一样的乌篷船,一样的悠长小巷……那时的小河,水是清清的,在河里淘米,便会引来无数的小鱼儿,它们在水中争食,激起朵朵小小的浪花,荡起圈圈美丽的涟漪。石拱桥的缝隙里总是长出一蓬蓬的杂树乱草,疏影横斜,就像人老了长出的胡须,给石桥平添几许沧桑感。乌篷船悠悠地晃荡而过,橹声欸乃,渔舟唱晚。这一切,如今在家乡很难见到了。我在想,这样的古镇在我们那里为什么会消失了呢?是不是家乡经济在飞速发展,将这样的小镇都翻新了?为什么某些古老文明的留存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协调呢?
⑤虽然是下雨天,但游客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不少,这些绝大多数来自大都市的人,带着世俗红尘的喧嚣,扰乱了古镇的宁静。这些都市里的人在充分享受现代化文明的时候,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旅游?是追求返璞归真,还是怀旧,抑或逃避红尘喧嚣,给自己浮躁的心灵注入些许静气?
⑥慢慢地感受,帮岸,廊棚,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板路,隔着河看对岸的水阁。水阁是一色的青瓦平屋,枕河而筑,开启着一扇扇木板窗。憩息的老人临窗喝茶,时而赏着窗沿口架子上的盆花,时而看看雨中的景色。水阁将倒影投入狭长的河道,幽幽的。此时,蒙蒙细雨中一方蓝花巾倏然入目,是篷船上掌橹女的头巾。翩翩而来,飘飘而去。像一首小诗,一曲小调,一缕清香,它勾画在春雨中,像枝头的绿叶映衬着烂漫缤纷的花朵,透出一种幽雅,一种气息。
⑦这就是乌镇的宁静、内蕴和底气,她给游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灵注入了缕缕静气,使得每一个来此一游的红尘过客,都不得不静下心来,荡涤世俗尘埃,洗去满身疲惫,将身心融入那古风朴朴的空气之中。我细细地品咂着、探究着她的“静之源”,想着她的深厚的静气从何而来。结果发现竟是那穿镇而过的河水。那水是那么沉着,那么宁谧,那么平和,她的颜色呈深绿色,看似不动,实是活水,连着外边的大河,水中有小鱼儿游动,给古镇平添些许灵气。静静地看着河水,我不禁浮想联翩:不正是因为有了水,有了河,江南才成其为江南,古镇才成其为古镇,这里才会孕育出茅盾、丰子恺等大文豪、大画家的吗?
⑧回来以后,似乎仍受着那烟雨古镇水汽的晕染,好长时间心头都湿漉漉的。
(下载于“榕树下”网站 2007年10月3日)
5.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古镇的特点的?请加以归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作者将笔锋转向写自己的家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为什么要多处使用第三人称“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简要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她好像一杯淡淡的绿茶,是需要慢慢地、细细地品味的。
(2)回来以后,似乎仍受着那烟雨古镇水汽的晕染,好长时间心头都湿漉漉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触摸高考
(2011·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想 飞
徐志摩
我们吃了中饭出来到海边去,云雀们也吃过了饭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动活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天。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动活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剌剌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见了,影子都没了!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天,而莫之夭阏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那不容易见着。我们镇上东关厢外有一座黄坭山,山顶上有一座七层的塔,塔尖顶着天。塔院里常常打钟,钟声响动时,绕着塔顶尖,摩着塔顶天,穿着塔顶云,有一只两只有时三只四只有时五只六只蜷着爪往地面瞧的“饿老鹰”,撑开了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那是我做孩子时的“大鹏”。有时好天抬头不见一瓣云的时候听着豸虎忧忧的叫响,我们就知道那是宝塔上的饿老鹰寻食吃来了,这一想象半天里秃顶圆睛的英雄,我们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仿佛豁出了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摇起来呼呼响的,只一摆就冲出了书房门,钻入了玳瑁镶边的白云里玩儿去,谁耐烦站在先生书桌前晃着身子 背早上的多难背的书!呵飞!不是那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的麻雀儿的飞;不是那凑天黑从堂匾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也不是那软尾巴软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飞。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
飞。人们原来都是会飞的。天使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翅膀,会飞,我们初来时也有翅膀,会飞。我们最初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但大多数人是忘了飞的,有的翅膀上掉了毛不长再也飞不起来,有的翅膀叫胶水给胶住了再也拉不开,有的羽毛叫人给修短了象鸽子似的只会在地上跳,有的拿背上一对翅膀上当铺去典钱使过了期再也赎不回……真的,我们一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但没了翅膀或是翅膀坏了不能用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你再也飞不回去,你蹲在地上呆望着飞不上去的天,看旁人有福气的一程一程的在青云里逍遥,那多可怜。而且翅膀又不比是你脚上的鞋,穿烂了可以再问妈要一双去,翅膀可不成,折了一根毛就是一根,没法给补的。还有,单顾着你翅膀也还不定规到时候能飞,你这身子要是不谨慎养太肥了,翅膀力量小再也拖不起,也是一样难不是?一对小翅膀驮不起一个胖肚子,那情形多可笑!到时候你听人家高声的招呼说,朋友,回去罢,趁这天还有紫色的光,你听他们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摇响,朵朵的卷云跳过来拥着他们的肩背,望着最光明的来处翩翩的,冉冉的,轻烟似的化出了你的视域,象云雀似的只留下一泻光明的骤雨——那你,独自在泥涂里淹着,够多难受,够多懊恼,够多寒伧!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说别的。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那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的这么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
人类初发明用石器的时候,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想长翅膀,想飞。原人洞壁上画的四不象,它的背上掮着翅膀;拿着弓箭赶野兽的,他那肩背上也给安了翅膀。小爱神是有一对粉嫩的肉翅的。挨开拉斯(Icarus)是人类飞行史里第一个英雄,第一次牺牲。安琪儿(那是理想化的人)第一个标记是帮助他们飞行的翅膀。人类初次实现了翅膀的观念,彻悟了飞行的意义。挨开拉斯闪不死的灵魂,回来投生又投生。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1918-1949)》,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有删节)
9.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只有“饿老鹰”成了“我做孩子时的‘大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并结合现实,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
13.将下列语句变成一个长单句。(4分)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以“微笑”为开头,再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和修辞手法基本相同,感彩一致。
微笑是一阵雨
一阵温润的雨
它会在我们心中
展开杨柳依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A项“薄”读“bò”。B项“宿”读“sù”。D项“岑”读“cén”。]
2.B [A项翁—蓊。C项粼粼—鳞鳞。D项账—帐。]
3.D [“情调”指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如“情调健康”“异国情调”。“情趣”指性情志趣,如“他俩情趣相投”;情调趣味,如“这首诗写得很有情趣”。“意趣”,指意味和兴趣。凄楚:指凄惨痛苦。凄迷:a.(景物)凄清而模糊,如“月色凄迷”;b.悲伤,怅惘,如“神情凄迷”。“凄楚”强调内心的痛苦,而“凄迷”在内心悲伤的程度上要重于“凄楚”,除此之外,“凄楚”还形容景象模糊不清晰。绵延:延续不断。绵长:延续很长。绵亘:接连不断,多指山脉。“径直”表直接、不拐弯;“一直”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变。]
4.B [B项孺慕之情:指小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母亲的依恋之情。用在这里符合语境。A项石破天惊:形容乐声高亢激越,有惊天动地之势,现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来形容前后的不同变化。C项蠢蠢欲动: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不合语境。D项可望而不可即:形容可以到达而实际难以到达。而此处根本不存在“可以到达”的意思。]
5.(1)具有古典、朦胧、婉约之美的小桥流水。(2)深厚的历史底蕴。(3)宁静、古朴的生活。
6.(1)反衬了乌镇的弥 ( http: / / www.21cnjy.com )足珍贵。(2)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古镇因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消失的遗憾之情,对古老文明被破坏的忧虑之情。(3)表达了作者对古老文明的留存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协调的深刻反思,深化了主题。
7.(1)运用拟人手法,自然充分地体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南古镇的阴柔之美,写出了作者对江南古镇的赞美之情。(2)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一种回归母体的亲近感。
8.(1)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古镇所特有的魅力,引出下文对古镇的描写。
(2)非常形象地写出了烟雨中的古镇对作者心灵的冲击,这种冲击是久远的。“湿漉漉”一词化抽象为形象,富有感染力。
9.①描写云雀飞向青天的高远与快活;②引出“我”对“飞”的渴望。
解析 对开头一段出现的云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①跟后文的关系;②对表现主旨起什么作用;③事物本身的特点等。
10.①庄子笔下“大鹏”的飞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神往,但“大鹏”在现实中“不容易见着”;②现实中麻雀、蝙蝠、燕子的飞是“我”不屑的;③撑开大翅在天空中盘旋的“饿老鹰”,暗合了“我”心目中的“大鹏”形象。
解析 本句话在原文的第二段。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境,由上文“其翼若垂天之云……那不容易见着”可知“大鹏在现实中不容易见着”;由下文可知,“麻雀、蝙蝠、燕子”的飞是“我”不屑的;然后再结合全文找出“饿老鹰”和“大鹏”的共同点。
11.①运用第二人称,如对朋友,殷殷相告,有一种亲切感;②有利于作者对不能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与“你”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
解析 先懂得第二人称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一般就是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互动性,便于感情交流,然后再结合本句话“……那你,独自在泥涂里淹着,够多难受,够多懊恼,够多寒伧!”分析,可知作者对不能飞的“你”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怜悯和关爱。
12.①在作者看来,人原来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飞的,但因各种缘故,多数人“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而不能飞是件可怕的事;飞上天空,就能将世界“看一个明白”,彻悟做人的意义和价值。②可以从做人要志存高远、不懈追求等角度谈积极意义。
解析 首先要考虑“是人没有不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飞的”的原因是什么,长大以后还要飞吗,飞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然后再联系现实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赋予“飞”以象征意义。这样就可以从“志当存高远”“目标要坚定”“要持之以恒”等角度去谈。
13.清明这季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下。
解析 本句是一个倒装句,主语部分在最后,调整时以“清明这季雨”为陈述对象即可。
14.微笑是一缕风/一缕柔和的风/它会在我们面前/唤出蓓蕾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