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课时作业+学案:第17课 豆腐颂(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课时作业+学案:第17课 豆腐颂(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02 13:29:26

文档简介

第17课 豆腐颂
【文本导读】
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对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本文是作者借小小的豆腐来表现中国文化。
【作者卡片】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在东渡日本经商时生下了她,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就读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兼任《文星》杂志编辑,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有散文集《两地》《作客美国》等,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婚姻的故事》等,长篇小说《春风》等。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见于台湾报刊。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佳肴(  )    ②烹饪(  )   ③鲥鱼(  )
④竹笋(  ) ⑤香椿(  ) ⑥佐餐(  )
⑦豆渣(  ) ⑧盐卤(  ) ⑨觐见(  )
⑩臊子(  ) 白梗(  ) 熨帖(  )
矫揉造作(  ) 焖煮(  ) 摩顶放踵(  )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近义词辨析
①奇异·奇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枯萎·萎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遗憾·遗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哪些内容?
点拨 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作用:营养价值高,养颜(3、4节)。
工艺做法:泡—磨—滤—添—压(5、6节)。
豆腐的历史变迁:汉—宋—清(7、8节)。
“豆腐”名称的沿革(第9节)。
豆腐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第10节)
“麻婆豆腐”的传说和做法(11至16节)。
作家梁容若在困苦中“才知道了豆腐的价值”,及其有关“豆腐全席”的见闻和感受(17至19节)。
2.与同学交流你读完本课后对豆腐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点拨 历史悠久,制作简易 外形白净,容易配菜
物美价廉,受人欢迎 口感润滑,营养价值高
3.豆腐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题目?
点拨 《豆腐颂》可算是饮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品散文,写的是豆腐,但却依托豆腐言志,即认同和赞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赞颂豆腐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特质——平易而脱俗,平和而宽厚,朴素而隽永。
4.文章说:“人跟人相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不能蛮横地要求对方的心情‘必须’永远是春天。朋友难免失言、失态、失礼、失约。那时候,只有像豆腐那样‘柔软’的宽厚心情,才能容忍对方一时的过失。朋友相交,夫妻相处,如果没有‘豆腐修养’,很可能造成终身的遗憾。”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点拨 豆腐是柔软、平和的,那么人与人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也应相互体谅,这正是中国人“温柔敦厚”“中庸平和”的特质,突出一种豆腐式的阴柔之美。而该特质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豆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载体,它寄予了我们现代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应具备谦和、宽容、容忍的“豆腐素养”。
5.你还知道哪些名人与豆腐的故事?
点拨 苏东坡有诗曰:“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金圣叹是清朝才子,他临死前在狱中传出的遗嘱是:“吾儿,花生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
瞿秋白自始至终保持了人格的潇洒,他最后说:“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本文通过详细地描写豆腐的作用、做法、沿革等内容,赞颂了豆腐具有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平易脱俗、平和宽厚、朴素隽永的特质。
二、结构图解
豆腐颂
三、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
以豆腐见中国文化。
2.托物言情。
以小小的豆腐见中国文化来表现作者灼灼的赤子心和浓浓的中国情。
【文苑天地】
1.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
——清·胡济苍《咏豆腐》
2.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银绠汲寒浆。
——汉《乐府诗》
3.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 ——唐诗
4.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 ( http: / / www.21cnjy.com ),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王食勿与传。 ——元·郑允端《豆腐》
【素材积累】
80后、90后共建山寨版搜索引擎
敢于跟百度、谷歌、雅虎等大型搜索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擎叫板,号称是“全宇宙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度歌虎网站创办。打开首页,该网站列出了“百度+谷歌”“度歌虎”“搜狗”、114等13种中文搜索方式及三种英文搜索方式(英文搜索方式暂时无法使用)。
2009年2月9日,网易论坛转发了一个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度歌虎创始人投资人大曝光》的帖子,有网友报料,度歌虎的创始人是“90后”宋健,投资人是“80后”王赛,两人的职业均为集装箱驾驶员,学历则为初中。谈到创办度歌虎的初衷,在上海宝山工作的宋健说是受到百谷虎等综合性搜索引擎的启发。网站开办成功后,宋健把这个消息第一个告诉给了自己的同事兼好友王赛。王赛很赞同他的想法,为了表示支持,王赛给网站提供了第一笔投资——2 000元。目前,王赛已去北京打工,不再和宋健做同事,但他们还通过网络和电话保持着密切联系。
感悟 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一代都满足于生活在父辈的光芒笼罩之下,这两个创业的年轻人便是最好的例证,敢想敢做,才不愧为祖国的希望。
适用范围 1.草根文化 2.成功 3.创业 4.抓住机遇
5.希望 6.年轻一代……
【美文珍藏】
冬 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 ( http: / / www.21cnjy.com )(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 ( http: / / www.21cnjy.com )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原载1933年12月1日《中学生》第40号)
赏析 三幅画面,蕴含着父子之情、朋友之谊、夫妻之爱,讴歌了人性之美。这三幅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境地里的画面,从不同角度强化着同一感受,即人间的温暖之情。这温暖之情就成了串联三幅画面的轴心,也是照亮三件事的凝光点。“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这独具匠心的结束语,既总结了全文,又点明了题旨。由此不难看出,朱自清的善于立意、工于构思、巧于谋篇的大家风范。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yáo ②pēnɡ ③shí ④ ( http: / / www.21cnjy.com )sǔn ⑤chūn ⑥zuǒ ⑦zhā ⑧lǔ ⑨jìn ⑩sào  ɡěnɡ  yù  jiǎo  mèn  zhǒnɡ
2.①渣滓、山楂 ②生死攸关、优秀 ③形销骨立、消瘦
④遐迩、闲暇 ⑤熨帖、贴切 ⑥矫健、姣好
3.①“奇异”指奇特,惊异。例:路上的行人都用奇异的眼光看着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
“奇幻”指奇异而虚幻,强调变幻多端。例:奇幻的遐想。
②“枯萎”指干枯萎缩。
“萎缩”不仅指干枯,还可以形容经济衰退。
③“遗憾”指不称心,大可惋惜。
“遗恨”指到死还感到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第17课 豆腐颂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梗(ɡēnɡ)  熨帖(tiē)  竹笋(sǔn)   佐料(zuó)
B.佳肴(yáo) 俸给(fènɡ) 盐卤(lǔ) 压榨(zhà)
C.觐见(jìn) 酒馔(zuàn) 汤匙(chí) 处世(chǔ)
D.接踵(zhǒnɡ) 豆渣(zhā) 矫揉造作(jiāo) 清醇(chú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暇迩 戎菽 传授 攸关
B.诚挚 枯萎 焖煮 零仃
C.香椿 考察 遗憾 形消骨立
D.绝技 驻颜 绵延 油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神仙鬼怪当然是不经之谈,但从中可见如诗之在唐,词在宋代也十分普及,似好风之吹遍大地,繁花之盛开原野。
B.在五月开幕的中国第五届美容美发化妆用品博 ( http: / / www.21cnjy.com )览会上,商家为吸引市民眼球,煞费苦心地想出各种促销奇招,包括现场为市民精油推背,当场喝下染发剂等。
C.官司缠身的俄罗斯能源巨头尤科斯公司目前摇摇欲坠,前景不妙。公司的许多高层管理人员也都“树倒猢狲散”,纷纷卷起铺盖走人。
D.荷兰球员的彬彬有礼让人敬 ( http: / / www.21cnjy.com )谢不敏。海廷加·斯内德·范德瓦特等年轻球员几乎还没有学会怎样去拒绝人,而范尼,则是公认的大好人,虽然规定不许接受单独采访,但递到嘴边的一两个问题,他一般是不会拒绝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这次访问日本,是要同日本国会和在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
B.这种明目张胆的侵略行为,对于具有民族自尊心的南斯拉夫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C.有了英雄人物,而不知崇仰、宣传、拥戴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D.光明中学中的两位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校秋季运动的筹备工作。
二、精品阅读
(一)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春天的梦
苏叔阳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
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
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在这落雪的早晨,
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
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得犹如蜉蝣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她,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她,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一切!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我还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生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十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我真的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后的那个严冬。我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眼光木然的农民,用一小堆枯叶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熟的土豆。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践踏灵魂的岁月。
又是一个春天。祖国的大地被泪水漂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春天可怜的梦幻。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可她毕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我愿春风把梦吹撒到一切人的心头。
我们不能苛求春天,因为春天是冬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产儿。她有母体的印痕,但她不同于母亲。她娇嫩、柔弱,可她有长长的未来,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希望的种子。严冬所诞生的并不是严冬。因此,人类才向她呼唤,才把她赞颂。
晶莹的雪花,正在为春天铺下襁褓,阵阵的鞭炮正在为春天催生。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
啊,祖国的春天呐,家乡的春天呐!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为了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来的一切,我也愿意献出我的生命。
春天快来吧!
1981年2月3日春节前夕  北京
5.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触摸高考
(200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 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 ( http: / / www.21cnjy.com )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9.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了;……
(1)请在省略号处仿照上文再补写一个例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学校要举办论题为“时势造英雄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英雄造时势”的辩论会。请运用两种论证方法为正方(时势造英雄)或为反方(英雄造时势)写一段90字以内的辩论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A项“梗”读“ɡěnɡ”,“佐”读“zuǒ”。C项“馔”读“zhuàn”。D项“矫”读“jiǎo”。]
2.D [A项暇—遐。B项仃—丁。C项消—销。]
3.D [D项敬谢不敏:谢, ( http: / / www.21cnjy.com )推辞;不敏,没有才能。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A项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B项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C项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4.D [A项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问题”。B项“对于”这个介词位置不当,应放在句首。C项语序不当,应是“宣传、拥戴、崇仰”。]
5.①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
②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6.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充满生机的,充满色彩的,给人带来希望的。
7.故都(北京)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8.作者将“春天”与“梦”联系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起,表达出两层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她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像是充满春天气息的梦,她更能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将“春天”和“梦”联系在一起,巧妙而有效地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9.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
解析 开头语句一般作用即为领起,对文章内容的表达则要联系全文。
10.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解析 从第二段开始,抓住关键句,理清作者对都江堰的赞美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的。
11.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解析 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从大处着眼,显然是托物言志,古今对比。还可以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角度考虑。
12.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解析 本题既要理清作者思路,又要把握全文主旨。
13.(1)知道“梅艳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人越来越少了。
(2)这反映了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这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价值观逐渐失衡造成的,我们应大力提倡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14.正方:我方认为时势造就英雄。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雪地锻造出傲骨腊梅,惊涛骇浪成就了勇敢的弄潮儿。纵观社会发展,清朝末期,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从而造就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反方:我方认为英雄造就时势。一缕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能吹绿大江南北,一轮明月能照亮如漆黑夜。一代伟人邓小平睿智地制定出富国强民的改革开放政策,从而造就了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