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课件 (共4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课件 (共4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0 14:4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第三章 第二节
新课导入
每年6月前后,东非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会长途跋涉,上演地球上蔚为壮观的大迁徙场面。参与大迁徙的兽群分为前、中、后“三军”:打头阵的是斑马,紧随其后的是角马,殿后的是瞪羚。兽群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北上,迁徙至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途中不仅要穿越狮子、猎豹等凶猛食肉动物伏击的地段,而且要提防随时可能出没的狗,已经在马拉河聚集的鳄鱼。到达终点两三个月后,这支野生动物大军再次不辞辛劳地返回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
1.想一想,为什么东非草原的野生食草动物会定期进行迁徙?
2.议一议,这种迁徙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什么关系?
1.通过资料,理解气压带、风带及其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并能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的成因、分布和特征。
2.能根据不同的资料和图示判断气候类型。
3.利用生活实例,理解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一、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气候成因:
赤道附近南北纬10度之间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新加坡
非地带性分布地区: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
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巴西的东南部
中美洲东北部
成因:
位于信风的迎风地带,加上地形的抬升作用,以及沿岸的暖流作用,降水增加。
天气特点:
天气变化单调,无明显季节变化。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至黄昏雨歇,天气稍凉。多对流雨。
知识窗
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图隆阿贡(约 8° S),每天都要下两场非常准时的大雨:第一场是下午三点钟,第二场是下午五点半。人们将这种准时下的大雨,称为“报时雨”。当地一些偏僻的山村小学,过去因没有钟,就以这两场雨作为下午上学和放学的时间。有人不相信下雨时间的准确性,曾用“雨钟”和时钟作过长期的比较测定,结果,两者的误差不超过两分钟。
在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约 1.5° S),也有这种“报时雨”。这个城市每天都要下几次雨,而且每次下雨的时间几乎都是固定的。当地居民习惯用下雨的次数来计时,如人们约定见面时间,不是说上午几点钟或下午几点钟,而是说上午第几次雨后,或者讲下午第几次雨前。
报时雨
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种类丰富,是世界上生长率最高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
热带雨林气候区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土壤为砖红壤,由于全年高温高湿,化学风化强烈,在一些地区可形成厚达数米至十数米的风化壳。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在热带雨林气候中,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比较明显;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由于热带雨林气候集中分布区各自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这些地区发育的河流水文特征明显不同。例如,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的河流,其长度、流量、含沙量等都有各自的特点。
1. 试从地理位置、地形等角度,解释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
2. 为什么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而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3. 分别指出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1)试从地理位置、地形等角度,解释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
亚马孙平原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终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南北侧为高原,西面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平原东面口子向大西洋敞开,利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大西洋携带大量的水汽西进,受西部高大山脉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2)为什么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而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刚果盆地居于非洲大陆内陆,地形较封闭,大陆性强;
马来群岛岛屿为主,陆地面积小,周围海洋包围,海洋性强。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3)分别指出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亚马孙河、刚果河径流量大且季节变较小,水位较为稳定,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流速较缓。
马来群岛的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但流速快。
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形成原因是:
热带雨林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年降水量大,且降水量的季节变较小导致三者径流量大、季节变化较小;
热带雨林广布,水土保持能力强,含沙量较小;
位于热带气候区,无结冰期。
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水文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是:
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流域面积大,流经平原和盆地,地势平坦,流速缓慢;
马来群岛的河流流域面积较小,地形起伏较大,流速较快。
二、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气候成因: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北美西北部沿海
全年温和多雨
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伦敦
气候特点:
天气特点:
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变化较小;全年湿润,冬雨较多,年降水量一般为700-1000毫米。
多阴雨天气
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仅限于狭窄的滨海地带:受山地的阻挡作用
澳大利亚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大陆的东南角:受西风影响,加上地形抬升,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典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季相变化明显。

气温回暖
乔木萌芽抽枝

树木叶色鲜绿
枝叶茂密
树冠郁闭

完全无叶
乔木树干树枝
有厚皮层保护

气温下降
叶色转黄
树叶凋零
活动
图 3-21 北美洲地形分布(局部)
正在捕食的柯莫德熊
图 3-21 中虚线范围内气候独特,夏凉少雨,冬温多雨。每年 9 月中旬,鲑鱼从海洋中回到该地,并沿河流洄游到上游的溪流中产卵。柯莫德熊(又称白灵熊)是该区域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以森林中各类浆果和动物为主食。洄游季溪流中丰富的鲑鱼能为柯莫德熊储备冬眠所需的能量。20 世纪后期,几家大型跨国木材公司在该地区进行了商业性采伐。目前,该地区包括柯莫德熊在内的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极大威胁。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 分析虚线区域内气候冬温多雨特征的形成原因。
活动
北美洲地形分布(局部)
虚线区域位于北纬50°到北纬60°大陆的西岸,冬季受来自海洋暖湿的盛行西风影响,且该区域东侧为高大的山脉,西风遇地形阻挡气流抬升,多地形雨。
东侧山脉阻挡来自高纬大 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且西侧沿海暖流又有增温增湿作用。
2. 从气候和水文角度,分析鲑鱼在每年 9 月中旬能顺利洄游到河流上游的有利条件。
活动
北美洲地形分布(局部)
9月中旬该区域河流水温适宜、降水量较少,河流进入枯水期,流量较小,流速较慢,鲑鱼洄游阻力较小,利于其洄游到河流上游。
鲑鱼
3. 分析柯莫德熊的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活动
正在捕食的柯莫德熊
保护措施:
完善并落实法律,设立自然保护区。
禁止砍伐森林,恢复生态环境。
禁止猎杀柯莫德熊。
主要原因:
人类过度的商业性采伐破坏了柯莫德熊生存的环境,导致栖息地减少。
鲑鱼洄游减少,食物数量减少。
人类过度猎杀等原因导致柯莫德熊数量减少。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罗马
地中海沿岸地区
北美加利福尼亚沿海
南美洲智利中部
非洲南端好望角
澳大利亚东南、西南海岸
分布: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气候成因: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1.地中海气候
最为典型地区:地中海沿岸地区
成因除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外,还与地中海密切相关。
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中海形成局部的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加剧了干旱状况;
冬季:地中海形成局部的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增加了降水。
地中海气候区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由于夏季炎热干旱,为减少水分蒸腾,许多树木的叶子坚硬,叶片不大,叶面多有“蜡质层”,常覆盖茸毛,有些树木的叶子坚硬,叶片不大甚至退化或缩小变成刺。森林上层乔木生长稀疏,林木也不甚高大,但林下常绿植物多,生长茂密,往往使人难以通行。很多植物能分泌挥发油,连同芳香的花朵,使得这类群落具有特殊的香味。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气候成因: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非洲中部和南部
澳大利亚北部南部和东部
南美洲巴西等地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交替控制
非地带性分布地区:
东非高原
地形抬升,气温降低;
对流减弱,降水减少。
湿季高温多雨,草原一片葱绿;干季,植物凋零,一片枯黄。乔木耐旱性质突出,比如猴面包树。
热带草原气候区典型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
东经180西经
150
135
120
105
90
75
60
45
7月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低气压
高气压
四、季风与气候
东经180西经
150
135
120
105
90
75
60
45
高气压
1月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西北季风
低气压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季风环流
1.热带季风气候
孟买
分布: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气候成因:
北纬10°-25°大陆东部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夏季风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冬季风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由较耐旱的热带常绿和落叶阔叶树种组成,且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分布: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气候成因:
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北美洲东南部
南美洲东南部
澳大利亚东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终年长绿 乔木多革质叶片
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
秋季陆续进入果期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气候成因:
北纬35°-55°大陆东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我国东北、华北
朝鲜半岛北部
日本北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区,典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季相变化明显。

气温回暖
乔木萌芽抽枝

树木叶色鲜绿
枝叶茂密
树冠郁闭

完全无叶
乔木树干树枝
有厚皮层保护

气温下降
叶色转黄
树叶凋零
有没有发现这页似曾相识,没错,前面温带海洋性气候就出现了,因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所对应的典型植被都是落叶阔叶林哦!
小结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10°
20°
30°
40°
60°
70°
90°

10°
25°
35°
50°
70°
90°
23°26′
66°34′
太阳
辐射
大气环流
大洋
东侧
大陆西部
大陆东部
大洋
西侧
大陆中部
大气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季风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
海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温带
大陆性
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地气候
(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暖流
寒流
寒流
暖流
极地高
气压带
极地
东风带
副极地
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
高气压带
东北
信风带
赤道
低气压带
递减方向
热带
季风气候
1. 比较图 3-28、图 3-29 和图 3-30 中植被景观的差异,讨论气候对其植被景观形成的重要意义。
图 3-28 温带落叶阔叶林
图 3-29 温带草原
图 3-30 温带荒漠
三类植被景观均位于温带地区,所处纬度大致相同,获得的太阳辐射基本相同,其景观特征的差异主要是由距海远近不同,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不同,降水量差异大造成的。
活动
大气环流控制
全年多雨,季节均匀 夏季(湿季或或雨季)多雨,冬季(干季或凉季和热季)少雨 冬雨 夏干 全年少雨
常年盛行湿润西风致雨 常年受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致雨 赤道低气压带移来多雨 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致雨 冬季西风移来致雨 常年受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雨 地处内陆少雨
太 阳 辐 射 制 约 寒带 终年严寒
亚寒带 冬寒夏凉
温带 冬冷夏热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亚热带 冬暖夏热
热带 全年高温
2.完成教材P73活动2(1)。










11
活动
活动
3.气候的形成除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结合区域地理知识,试举例进行说明。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地形、洋流、海陆分布(或海陆位置等下垫面状况)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在地形因素的作用下,高大的山地或高原处形成高原山地气候;
在洋流的作用下,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到了北极圈以北地区;
在海陆位置因素的作用下,中亚、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在地形和暖流等作用下,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纬度相对较高的地方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
最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因素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洋流
地形
海陆位置
小结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在气候统计图中,我们是如何识别不同气候类型的?
北半球 : 夏季(7月、8月、9月、) 冬季(12月、1月、2月、)
南半球 : 夏季(12月、1月、2月、)冬季(7月、8月、9月、)
第一步:以“温”定“半球”
气候类型判断三步走
北半球
南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 ”
气候带 最热(或者最冷)月均温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
第三步:以“水”定“型”
雨型 特征 主要气候类型
年雨型 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冬雨型 降水集中在冬季
夏雨型 降水集中在夏季
少雨型 全年少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热带 气候 最冷月 均温 >15℃
亚热带 最冷月 均温 >0℃
温带 最冷月 均温 <0℃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降水少,250mm左右
全年多雨,>2000mm
干湿季明显,750-1000mm
雨旱两季, > 1500mm
全年很少, < 250mm
冬雨型,300-1000mm
雨热同期,800-1500mm
全年湿润,700-1000mm
雨热同期,500-1000mm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季风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