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0 23:1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及时间线索及重大历史事件概况;知道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拿破仑帝国。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和影响;了解《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内容和作用;知道拿破仑巩固政权政策,正确评价拿破仑和他的对外战争。
家国情怀:了解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爱国主义激发了人们的热情和动力,推动了革命的进程。
2022年课程标准:知道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了解《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知道它的来历和象征意义吗
知识小卡片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白色居中,代表国王,象征国王的神圣地位;红、蓝两色分列两边,代表巴黎市民;同时这三色又象征法国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后来三色代表着法国的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和博爱。
导入新课
香榭丽舍大道
凯旋门
卢浮宫
埃菲尔铁塔
1889年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的.
一、旧制度的危机
1、法国历史追溯:
罗马帝国分裂
法兰克王国的兴起
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凡尔登条约》
法兰西王国
987年西法兰克王国的卡洛林王朝绝嗣,法兰西岛公爵雨果·卡佩被贵族推举为法兰克人的国王,建立卡佩王朝,历史学家视之为法兰西王国的开端。
2、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革命前,法国社会分成三个等级。教士、贵族属于特权等级,几乎不用交税。第三等级尤其是农民深受压迫,他们供养特权等级,交纳赋税,却无政治权利。
第一、第二两个等级的人数不过20多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3%。但是,他们有钱有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第一等级
(教士)
第二等级
(贵族)
第三等级
(资产阶级、城市贫民、农民)
人口3%
土地1/3
免税特权
封建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工人
城市贫民
农民




负担沉重的农民(漫画)
政治: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2:1715—1786年国家税收总额从8600万锂提高到5.4亿锂…同时,因为关卡林立,在各大城市还征收商品入市税…… 这一切,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障碍。——《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1:法国在一些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如里昂、奥尔良、阿尔萨斯—洛林等,出现了大量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经济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的财富超过了贵族的财产,成为社会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
史料链接:
3、王室奢侈腐朽:
路易十四,自号“太阳王”,在位72年。建立了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王国,在位期间开疆拓土,祸结兵连,国库空虚。(发明高跟)
路易十五,路易十四的曾孙。他面对的是前任国王留下的财政亏空和腐朽没落,只能加重税收等引得百姓不满。他在位期间,七年战争使法国资产阶级丢掉了大部分海外市场。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1643-1715
朕即国家
失掉江山的天才锁匠
1774-1793
路易十六,路易十五之孙,20岁时,祖父病逝,留给他一个千疮百孔的法国。他对治国安邦之术丝毫不感兴趣,但才艺俱佳,喜欢制锁和打猎,外号“锁匠皇帝”。
1715-1774
大权受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左右,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债台高筑,有"赤字夫人"之称。
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法国财政危机日益加剧,为了弥补国库空虚,政府加重赋税,大大加重平民百姓的经济负担,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察他们的服饰,你有什么发现?
天鹅绒裙子,羽毛帽子
裘皮大衣,紧身裤
贵族标配
无套裤汉,长裤汉,是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对城市平民的称呼。原是贵族对平民的讥称,但不久成为革命者的同义语。来源于他们多穿着pantaloon(长至足部的长裤)而非culotte(长至膝盖的裤子)。当时法国贵族男子盛行穿紧身短套裤,膝盖以下穿长统袜。平民则穿长裤,无套裤,故有无套裤汉之称。
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垂死挣扎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推翻这个“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
——《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4、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
“旗手”—伏尔泰
君主立宪制
博学—孟德斯鸠
分权制衡/法治
浪漫主义文学—卢梭
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
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称之为“旧制度”。
时间
17—18世纪
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
思想解放运动
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范围 
性质 
内容
意义
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欧洲近代两次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14一17世纪
18世纪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伏尔泰和卢梭宣扬“人人生而平等”、“人民主权论”,强调君主如果实行暴政,人民有权力推翻它。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狱中的国王路易十六曾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路易十六
知识拓展: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伏尔泰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他的代表作《哲学通信》被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传播路线
背景
反对对象
抨击形式
核心思想
后续事件
14~16世纪
17~18世纪
教会思想禁锢
封建专制
意大利 欧洲
法国 世界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反对教会
直接抨击王权、特权和神权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探寻新航路
法国大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
相同点:①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②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考链接
1.(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史学家霍布斯海姆称欧洲的18世纪为革命的时代,并把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两场革命称之为“双元革命”,认为它们分别从政治、经济领域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其中政治领域的革命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工业革命 D.法国大革命
【答案】2.(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材料旨在说明“大革命”( )
A.具有彻底的反封建性质 B.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是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
D
A
二、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直接原因(导火线):
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召开
法国因为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国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了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第三等级的代表趁开会的时机,提出坚决反对专制统治,取消等级区分,遭到拒绝后宣布单独组成国民会议,又自行改组为制宪议会,并与国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路易十六密秘调军队准备镇压第三等级的反抗。
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三级会议由这三个等级分别推举代表组成。通常三级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税收,即当国王要征税时,才召集三级会议。因此,会议是不定期的。1789年会议召开前,法国已经有长达 175年的时间没有召开过三级会议了。
与会代表共1201名
教士300名
贵族291名
第三等级610名
特权等级主张召开三级会议主要是反对王室向他们征税并企图通过会议迫使第三等级更多地纳税。
1票
1票
1票
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主张三个等级合并开会,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第三等级的代表自行成立“国民议会”,作为民众的唯一代表,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
VS
第三等级
要求增加政治权利,提出制定宪法要求
国王
一方面同意,一方面暗中调军,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
1、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
攻占巴士底狱
关押政治犯(当时关押7人)
巴士底狱是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
巴士底狱在法国巴黎市区的东部,有一个巴士底狱广场。原是查理五世下令建造的用来防御英国军队的军事堡垒。后成为囚禁政治犯的监狱,为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所以摧毁它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有象征意味的行动。画面中的市民们群情激愤,与装备精良却慌张不安的士兵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自由
平等
博爱
为了纪念巴黎人民英勇攻占巴士底狱的伟大功绩,法国把7月14日作为法国国庆节。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经过四个小时激战,巴黎人民终于以200人死伤的代价,攻克了城堡。
1789年8月
制宪议会成为法国革命的领导机关和国家立法机关,代表大资产阶级和君主立宪派。1789年8月26日,制宪议会发布《人权宣言》。“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新制度的出生证”。
颁布《人权宣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财产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
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保护私有财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主权在民
根据材料,说说《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符合哪个阶级的利益?受到什么思想的影响?
资产阶级
启蒙思想
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性质: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评价:
(1)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进步性)
(2)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地不平等,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地利益。(局限性)
2、制定1791年宪法,建立共和国
确立新制度框架 1791年
制定宪法
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却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两种
《人权宣言》成为1791年宪法的前言。
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后废除)
1792年
法兰西
第一共和国成立
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巴黎。
1792年8月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他们攻占了王宫,把路易十六关押在丹普尔堡。
法国军队在瓦尔密击退侵略者,将敌人赶出法国。
结束了法国的君主制度和君主立宪派的统治,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
在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下,1793年1月18日,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判处路易十六死刑。1月21日,年仅39岁的路易十六在巴黎革命广场被处死。9个月后,38岁的王后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外患
处死路易十六
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荷、意、西等国,以法国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发动了战争,干涉法国大革命。
3、雅各宾派专政
与此同时,共和国成立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物价高涨和市场物资短缺的问题,人民强烈要求限制物价,爆发多次请愿示威运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内忧
雅各宾派组成了救国委员会, 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后来被称为“恐怖政策”)平定了国内叛乱;1794年,雅各宾派大败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措施:
(1).将逃亡贵族土地,分配或低价卖给农民;
(2).实行限价法令稳定物价;
(3).征兵打败反法同盟;
(4).镇压反革命。
据估计:在恐怖时期未经审判而匆忙处死者约4万人,其中第三等级占到了80%以上。同时,还把成千上万一时不理解大革命的农民,也一律认定为反革命,予以大规模的绞杀,…….有的村庄几乎全被杀光,连儿童、婴儿也难幸免。 ——《法国大革命反思》
1794年7月法国爆发了“热月政变”。热月政变发生之后,雅各宾派的统治就被推翻,罗伯斯庇尔上了断头台。
巴黎人民三次起义
起义名称 时间 主要领导 成果
第一次 1789.7.14 君主立宪派 攻占巴士底狱,掀开大革命的序幕;保留国王,通过《人权宣言》,制定宪法,抗击外国干涉军(《马赛曲》)
第二次 1792.8 吉伦特派 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第三次 1793.5 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 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实施一系列革命措施;大革命达到高潮。
4、革命影响
材料一:“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列宁
材料二:它是直至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恩格斯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法国大革命不仅属于法国,也属于全世界。这是因为法国大革命为全人类留下了一份共同的遗产《人权宣言》——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四: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正是在大众直接参与下,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才真正将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与旧制度“完全决裂”,最终筑起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大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合适的环境。 ——楼均信《法国大革命反思》
性质:世界近代史上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1)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
(2)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中考链接
1.(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1789年的《人权宣言》宣称:“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了在有明显的公共需要、法律上得到确定和先前规定的损失赔偿是公正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应当被剥夺这种权利。”材料表明《人权宣言》(  )
A.反对君主专制 B.主张人人平等
C.保护私有财产 D.提倡主权在民
2.(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法国1791年宪法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并置于正文之前。宣言宣告法律面前所有公民平等,但宪法却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这一做法( )
A.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维护了《人权宣言》的权威
C.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D.反映了1791年宪法的局限
C
D
三、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掌握法兰西政权:
1769年 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
15岁 到巴黎军校深造
16岁 加入军队并成为炮兵少尉
24岁 平定土伦叛乱提升为少将
26岁 平息王党叛乱晋升为巴黎卫戍区司令(中将)。
27岁 独自率军打败了反法联盟军队,成为军团司令。
远征意大利、远征埃及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建立起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1799年10月,回到法兰西共和国的拿破仑被当作英雄来欢迎。从土伦战役发迹到发动雾月政变,拿破仑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神话,他的个人威望也达到了顶点,不仅让法兰西的人民对他痴迷,也为当时欧洲的有志青年所崇拜。
雾月政变
2、拿破仑巩固统治的措施:
①经济上: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②法律上:主持制定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
③军事上:多次打败反法联盟的进攻。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法国《民法典》
自由平等
保护私有财产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法典。 ——拿破仑
影响:在《拿破仑法典》颁布后的近100年的时间内,欧洲先后有25个国家以该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如,丹麦、德国、瑞士、葡萄牙、西班牙等。
拿破仑担任第一执政
3、拿破仑对外征服: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
拿破仑加冕称帝
1802年8月,法国第一执政拿破仑·波拿巴被法国参议院拥戴为法国终身第一执政。两年后,拿破仑被授予法国皇帝的称号,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大典,正式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拿破仑凭借卓越军事才能一一打败了敌国——奥地利,普鲁士,荷兰,西班牙等。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屈服在法国的脚下,从而大大提高了法国的威望。到1810年左右,欧洲大陆上已没有堪称法国敌手的国家,法兰西第一帝国控制了东至波兰,西到西班牙,北起荷兰,南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帝国盛极一时。
4、灭亡:1815年,滑铁卢战役,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利元气大伤
1814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
1815拿破仑重登王位,建立“百日王朝”
1815兵败滑铁卢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815年10月,这位末路英雄拿破仑和他追随者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病死于该岛,享年51岁。
我希望能够把我的骨灰安葬在塞纳河畔,安葬在我如此热爱的法国人民中间
——拿破仑临终遗言
合作探究 :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
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战争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5、对外战争评价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思考,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材料一:恩格斯:“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
材料二:仅1807——1809年间,法国就向普鲁士等国强征了10亿法郎的特别税。1809年向奥地利勒索的战争赔款达340万镑。
积极影响: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消极影响:损害了他国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 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6、如何评价拿破仑?
功:拿破仑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法国的民族英雄,他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拿破仑法典》;打败反法同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推动了法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过:他也是一位独裁者,否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民主成果,他的对外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雨果
《英雄交响曲》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是贝多芬于1803年至1804年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他最初将该作品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贝多芬敬佩法国革命的理想,以及为他们实现的拿破仑,但是当拿破仑在1804年5月加冕自己为法国皇帝时,他走到了放置完成创作的乐谱桌子前,将写着“波拿巴”的字挖出来,留下了一个洞。 之后,他把标题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英雄人物”"英雄交响曲"(意大利文:Eroica)之名亦由此得来。
巴黎拿破仑墓
中考链接
1.(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拿破仑非常重视法制建设,在他亲自主持下,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颁布了,后来世界各国资产阶级在制定相关法典时,往往以它为蓝本。“它”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国民法典》
2.(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材料中“后继者”的含义是( )
A.拿破仑加冕称帝 B.1799年发动政变
C.拿破仑远征俄国 D.传播自由民主思想
D
D
法国大革命和
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帝国
理论准备: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开始标志:
革命进程:
革命高潮:
建立背景:
建立时间:
主要活动
性质:
评价:
背景
过程
历史意义:
对内措施:
对外措施:
影响:
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封建制度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
1789年7.14,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颁布《人》;制定宪法;成立共;处死
雅各宾派组成救国委员会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大革命高潮过后,资产阶级希望稳定统治秩序
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
1804年
颁布《拿破仑法典》,发展工商业
发动战争,打败欧洲反法同盟
资本主义帝国;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皇帝
废除封建特权,也对压榨和掠夺
巩固了革命成果,传播了革命思想,侵略导致帝国覆灭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