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八下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三峡》参考课件+导学案(1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鄂教版八下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三峡》参考课件+导学案(1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02 18:30:48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三 峡
    ——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昼发白
帝,暮到江陵。期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期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根据提示翻译下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从,由
略无:毫无
阙:通“缺”
自:如果
亭午:正午
曦:阳光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至于:到了
襄:漫上
沿溯:下行和上行的航线
或:有时
有时:这时候
虽:即使
御:驾
奔:飞奔的快马
疾:快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极高的山峰。
飞漱: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真,实在。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肃:寂静。
属引:接连不断。
绝:消失。
思考归纳: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山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山多,连绵不断)(山高,遮天蔽日)夏天——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秋天——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春冬——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襄、疾)(寒、肃)(绿、清)水 2、文中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 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人。所著《水经注》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
《水经注》是给《水经》所作的注文。《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书中列举大小水道137条,内容简略。郦道元作注时大为扩展,介绍了1252条河流,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述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水经注》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地理有很大参考价值。作者介绍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素湍绿潭
绝巘
飞漱
属引凄异
quē
zhàng
xiāng

tuān
yǎn
shù
zhǔ
读一读《三峡》导学案
第1学时
一、课前先学
1、“三峡”西起 省 县,东至 省 县,全长 公里。
2、三峡分别是 、 、 。
3.给加粗的字注音
阙处(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御风( ) 素湍( ) 怪柏( ) 飞漱( ) 属引( )
2.解释下列词语
略无 襄陵
素湍 良多趣味
沿溯 属引
自非 乘奔御风
3.了解作者(搜集作者资料)
二、交流展示
(一)初读感知,疏通文意
1.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注意朗读停顿。
提示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2.对照书下注释试译课文。
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注释:①自: ②略无: ③阙( ):
翻译:
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注释:①嶂( ):
翻译:
⑶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注释:①自 ②亭午 ③曦( )月
翻译:
⑷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注释:①至于 ②襄( ): ③沿 ④溯( ) ⑤绝
翻译:
⑸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 ②其 ③虽 ④奔
⑤不以 ⑥疾 ⑦宣
翻译:
⑹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素 ②湍( ): ③时 ④则
翻译:
⑺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①绝 ②巘( ): ③漱( ) ④其
⑤清荣峻茂 ⑥良
翻译:
⑻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注释:①旦 ②肃 ③属( ) ④引
⑤响 ⑥转 ⑦绝
翻译:
⑼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①故 ②三声
翻译:
三、达标检测
1.本文作者是 ,字 , 时期人,我国著名的 ,
。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
2.翻译下列词句
①重岩叠嶂
②夏水襄陵
③沿溯阻绝
④乘奔御风
⑤素湍绿潭
⑥回清倒影
⑦飞漱其间
⑧林寒涧肃
⑨属引凄异
⑩哀转久绝。
第2学时
一、课前先学
1、填空题
①本文出自________时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________写的《________》
②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略无 襄陵 素湍 良多趣味
沿溯 属引 自非 乘奔御风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和本文的有关内容意境相同,请默写出这首诗。
5、读文思考:文中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二、交流展示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分组分别找出描写三峡的景物及相关语句,并体会景物特点)
2.思考讨论:为什么先写山?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写呢?
(结合课后题)(提示学生从“峡”字的意思“有山有水的地方”延伸理解。)
3.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并进行赏析。(体会用词简洁精当。)
教师示范: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动静结合。
(2)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峻、草茂,互相辉映,趣味无穷,写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
(3)高猿长啸……哀转久绝:用猿鸣来烘托凄凉、令人伤感的秋景,情景交融。
4、实践活动,试做导游
学生以导游身份介绍长江三峡雄伟壮丽景观。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介绍三峡春、夏、秋、冬四季风光。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三峡风光、三峡工程或与三峡有关的传说、故事等资料,并设计好本组的导游词。
三、拓展延伸
畅想三峡:课件展示今日三峡景观,让学生与课文进行比较,体会有何不同;如果你站在三峡大坝上,高歌毛泽东同志的诗句“高峡出平湖”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1)让学生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三峡》达标检测
1.填空题
(1)本文出自________时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________写的《________》
(2)文章中的三峡指的是 、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④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和本文的有关内容意境相同,请默写出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 )。提示:从视觉的角度。
6.有人认为三峡壮美,有人却说三峡秀美,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后一句诗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2年)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________________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物中,猿啼是最难忘的。
A.诗人笔下的“猿啼、泪尽、肠断”令人心伤。
B.唐诗中使人向往的猿啼之声。
C.我以为就是那可见可闻的猿影、啼声。
D.请领略唐代诗人孤寂伤感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