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学情诊断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学情诊断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20 17:30:50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学情诊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来自不同蚁穴的蚂蚁相遇后会(  )
A.用触角与对方交流 B.没有任何反应 C.会打架
【答案】A
【知识点】昆虫;蚂蚁
【解析】【分析】把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的触角一碰,就立刻咬杀起来。因为不同窝的蚂蚁,身上都有一种特殊的“窝味”。这种“窝味”又与窝的建筑材料、储藏的食物和本身分泌物的不同而不同。每一只蚂蚁都有辨别“窝味”的本领。一旦发现另外的蚂蚁不是自己家里的成员,就咬杀斗争起来,慢慢地形成“大战”,所以A符合题意。
2.在用吸管制作模型时,为了精细操作,准备以下哪种剪刀比较合适(  )
A.手工剪 B.理发剪 C.解剖剪
【答案】A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很多问题,工具就会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工具用起来省时间省力气,工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工具的发明和利用使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在用吸管制作模型时,为了精细操作,准备手工剪比较合适,A是正确的选项。
3.(2022六上·巨野期中)关于古人观测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春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春,逐渐变短
B.夏短冬长,循环变化
C.春季和秋季影子适中
【答案】A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日影长度的变化规律,随着季节的不同,日影的长度也是不同的,夏季时日影长度最短,冬季最长。
4.(2022六上·巨野期中)电影《流浪地球》中,流浪计划的第一步是让地球停止自转。假如地球停止自转,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物体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地球上没了四季变化
C.太阳不再每天东升西落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的交通变化,地球停止自转时太阳将不会东升西落。
5.下列关于解剖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柄的控制刀刃,灵敏、精准
B.柄较短,刀刃较长,省力
C.刀柄较长,刀刃较短,省力
【答案】A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解刨剪它的刀刃短小,适宜在狭小空间内操作,能够更为灵敏、精准的进行操作。
6.当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距离太阳较近时,北半球处于季。(  )
A.春 B.夏 C.冬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运动,产生了四季更替。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地球与太阳的近日点是位于每年一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远日点是位于每年七月初。
7.下列节日中徐州市黑夜最长的是(  )
A.元宵节 B.儿童节 C.教师节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一年中黑夜最长的是冬至日,所以元宵节距离冬至日最近,所以黑夜最长。
8.(2021六上·长兴期末)在“用橙子模拟地球自转”的活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吸管模拟地球自转的轴
B.用橙子的果肉模拟地核
C.用橙子的横切线模拟赤道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A.用吸管模拟地球自转的轴,方便橙子转动,便于观察,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核位于最内部,半径较大,中间是地幔,地壳位于最外侧,厚度最小,用橙子的果肉模拟地幔部分比较合适,模拟地核不合适,故B符合题意;
C.赤道是地球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半球,用橙子的横切线模拟赤道是合适的,故C不符合题意。
9.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需要的时间是(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 地球在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一年,也就是太阳直射点的一个回归年,是365天;一天是地球自转的周期,一月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季是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周期。
10.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转造成的,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四季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太阳的东升西落和太阳高度的变化。
11.如果想研究关于地球运动的问题,我选择最好。(  )
A.地球结构模型 B.海陆分布模型 C.自转模型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了解和探索客观世界的最有力、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想研究关于地球运动的问题,我选择自转模型最好。
12.(2023六上·自贡月考)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  )。
A.细菌和病毒 B.生物细胞 C.微小的生物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过去,伤、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到处虐,人类对此只能束手待毙,毫无办法。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从此开始了和它们的斗争。
13.工具和技术自古以来就紧密相连、互相促进,是人类长期研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下列词句描述属于技术的是(  )
A.轮船 B.用力的方法 C.木棍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常常是一些物品,有的是任务中用到的物体,不同工具优劣不同,比如轮船、木棍;技术常是一些方法,同一任务中可以用到多种技术,比如用力的方法。
14.下列关于工具和技术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
B.同一任务中只会用到一种技术
C.不同工具优劣不同,因此工具是可以改进的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选项A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正确;
选项B同一任务中只会用到一种技术,错误;同一任务中会用到多种技术;
选项C不同工具优劣不同,因此工具是可以改进的,正确。
15.在撬动大石块的过程中,以下杠杆省力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省力杠杆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C中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属于省力杠杆。
16.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到的修理工具——钳子,利用它们们能轻易地剪断铁丝等材料,关于钳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小的力获得大的力
B.能增大力的作用范围
C.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剪刀
【解析】【分析】像剪刀、钳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常见的杠杆类工具分类中,以钳子为代表的是省力的杠杆,它可以利用较小的力获得较大的力,但不能增大力的作用范围,也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17.(2023六上·通道期末)活字印刷的基本步骤是(  )。
A.拓印→晾制→检字→刷墨
B.检字→晾制→拓印→刷墨
C.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答案】C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的步骤:检字→刷墨→拓印→晾制,所以C符合题意。
18.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作息的交流与传播,那么下面便捷且准确的是(  )
A.微信 B.写信 C.口信
【答案】A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我们现在身处信息时代,信息交流已经越来越便捷和准确,电脑、手机、电视机、广播等各种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作息的交流与传播,微信传播信息是便捷且准确,所以A符合题意。
19.若想制作印章“科”,刻板上的字应该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印章上的字和我们看到的真实的字是左右颠倒,上下不变的。印章上的字和我们看到的真实的字是左右颠倒,上下不变的,因此只需要选择左右颠倒的字就可以。所以若想制作印章“科”,刻板上的字应该是B。
20.汽车上的方向盘可以看作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答案】C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像水龙头这样,由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由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汽车上的方向盘(如图),可以看作轮轴。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21.(2020六下·无棣期末)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
【答案】正确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凸透镜具有放大功能,放大倍数和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2.印刷术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改良、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23.(2022六上·巨野期中)中央厚、边缘薄的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 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才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比如一些木头也是中间厚两边薄的,但不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
24.(2022六上·巨野期中)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有多种,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不同。(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昼夜交替与太阳自转无关,若假设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公转”,这是地心说,可以解释太阳东升西落,古人就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事实发现,以宇宙中心为参考系,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若以地球为参考系,太阳在绕着地球转。
25.(2022六上·巨野期中)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利用圭表划分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古代汉族学者还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圭表日影长度。这样,圭表不仅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而且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节令的日期。
26.(2022六上·巨野期中)调焦时快速降低镜筒,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考查使用显微镜时的注意事项, 用显微镜观察时,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
27.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想把图像往上移,只要把标本向上移动就行。(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 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
28.太阳虫是单细胞生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太阳虫属于原生动物门,辐足纲,太阳亚纲,太阳虫目。它们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具有特殊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29.在“日心说”示意图中,地球自转并处于宇宙的中心。(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与真实的宇宙相比,“日心说”观点中错误的是太阳不动,处于宇宙中心。
30.我国夏季气温比冬季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夏季时地轴的倾斜角度会变。(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所以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北半球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是因为夏季时地球直射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冬季斜射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少。
31.夏天炎热,是因为地球离太阳近。(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所以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北半球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是因为夏季时地球直射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冬季斜射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少。
32.托勒密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
33.“水往低处流”就是斜面的应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
【解析】【分析】“水往低处流”就是斜面的应用,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比如无障碍通道、盘山公路,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34.(2023六上·红塔期末)钥匙应用了轮轴原理。(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 钥匙在使用时绕中心轴转动,所以属于轮轴,轮轴是杠杆的一种变形。
35.用镊子夹东西很方便,这是因为使用镊子时扩大了用力范围。(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杠杆
【解析】【分析】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镊子是典型的费力杠杆,但夹取时可以省距离,方便单手操纵,夹取范围扩大,可以避免夹坏细小的工件,同时长夹臂可以深入到狭小空间作业。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40分)
36.放大镜的研究
(1)将放大镜如右图这样放置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纸片会燃烧,这说明放大镜除了   这个作用之外,还具有   的作用。
(2)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制作两个放大镜。
方法一:   。
方法二:   。
(3)①我们在课堂上用两个放大镜和纸筒制成的简易显微镜,相当于实验室用的显微镜的什么部分?。
②如果我们制作简易显微镜的两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3倍和7倍那么这个简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③下列材料中,用我们自制的显微镜无法观察到的是   。A.青苔的植株B.花朵中的花粉C.危害人健康的大肠杆菌
【答案】(1)放大物体图像;聚光
(2)在透明的圆柱形玻璃杯里加满水;在透明的玻璃片上滴一滴水
(3)上面的放大镜相当于目镜,下面的放大镜相当于物镜;C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1)放大镜属于凸透镜,是因为它具有放大图象特点。将放大镜如右图这样放置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纸片会燃烧,这说明放大镜除了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之外,还具有聚光的作用。
(2)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制作两个放大镜。方法一:灌满水的透明饮料瓶;方法二:滴在透明玻璃纸上的水滴。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制作简易显微镜把物体放得更大。
①我们在课堂上用两个放大镜和纸筒制成的简易显微镜,相当于实验室用的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上面的是目镜)。
②如果我们制作简易显微镜的两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3倍和7倍,那么这个简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1倍。
③下列这些材料,用我们自制的显微镜无法观察到的是危害人健康的大肠杆菌,需要用到更大放大倍数的显微镜才能看到。
37.地球的运动
早在公元前7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就用仪器来观察季节的变化了。这种仪器叫圭表(下图)
(1)测量时圭表的放置方向是(  )。
A.圭指向东方 B.圭指向南方 C.圭指向北方
(2)一年中表的影子在圭上A到D点移动,当影子落在A点时,是一年中的   季。理由是   。
(3)6月27日这一天影子最接近图中的   点。
【答案】(1)C
(2)夏;夏天的影长最短
(3)A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影长的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度量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直立于平地上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刻度板,叫做圭。圭多数是用石料或铜料做成一条平板,并附有影标度,再在其一端立表就成为圭表。表是一根直立的杆,太阳光照到表上,就投射出一条影子。用来标示正午日影的长度。
(1)测量时圭表的放置方向是圭指向北方。
(2)由于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同一地点正午的表影长度在一年之内做周期性的变化,因此根据表影长度变化规律,就可以确定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一年中表的影子在圭上A到D点移动,当影子落在A点时,是一年中的夏季,这是因为夏季的影子最短。
(3) 6月27日这一天影子最接近图中的 A点。因为这天接近夏至日。
38.工具与技术
学校科技节要举行独轮车障碍搬运赛,天天被选拔进了比赛队,为了较好地完成这次比赛,明明和他的小队专门进行了独轮车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明想通过书本和电脑查阅有关独轮车的信息,关于书本和电脑的传播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脑可观看视频,直观形象
B.书本上的文字传播较为抽象,不够生动
C.电脑传播效果一定比书本好
D.电脑可通过音频、视频传播信息,书本不能
(2)根据所学知识,天天他们发现独轮车(如图)主要运用了   和   的机械组合。
(3)明明利用萝卜、竹棍、细线等材料,自制了“萝卜独轮车”进行了研究,如图所示。在用“萝卜独轮车”搬运重物时,手握(  )位置最省力。
A.a点 B.b点 C.c点 D.一样省力
(4)在做“萝卜独轮车”时,明明尝试用剪刀(如图1)的A、B两点去剪细竹棍,你认为   点更容易剪断细竹棍,此时剪刀应用了   和   机械原理。
(5)如果“萝卜独轮车”要将一个重物通过斜面A或B(如图2)运到顶端平台O位置,你会选择   斜面运送,你的理由是   。
【答案】(1)C
(2)轮轴;杠杆
(3)C
(4)B;斜面;杠杆
(5)B;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杠杆;轮轴
【解析】【分析】凡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统称“机械”。利用机械既可减轻体力劳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机械的种类繁多,而且比较复杂。例如,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等。
(1)A.电脑里可以观看视频,直观形象,该说法是正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与电脑里的视频相比,书本上的文字传播较为抽象,不够生动,该说法是正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各有优点和不足,电脑的传播效果并不一定比书本好,该说法是错误的,故C符合题意;
D.电脑可以通过音频、视频传播信息,而书本不能,该说法是正确的,故D不符合题意。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独轮车主要运用了轮轴和杠杆的机械组合。
(3)萝卜独轮车利用了杠杆和轮轴机械原理,读图可以判断,在用图中“萝卜独轮车”搬运重物时,手握C位置时,动力臂最长,更省力。
(4)在做“萝卜独轮车”时,小科尝试用剪刀的A、B两点去剪细竹棍,用B点更容易剪断细竹棍,因为B点的阻力臂最短,此时剪刀应用了杠杆和斜面机械原理。
(5)如果“萝卜独轮车”要将一个重物通过斜面A或B运到顶端平台0位置,应该选择B斜面运送,因为与A斜面相比,B斜面坡度较小,更省力。
1 / 1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学情诊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来自不同蚁穴的蚂蚁相遇后会(  )
A.用触角与对方交流 B.没有任何反应 C.会打架
2.在用吸管制作模型时,为了精细操作,准备以下哪种剪刀比较合适(  )
A.手工剪 B.理发剪 C.解剖剪
3.(2022六上·巨野期中)关于古人观测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春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春,逐渐变短
B.夏短冬长,循环变化
C.春季和秋季影子适中
4.(2022六上·巨野期中)电影《流浪地球》中,流浪计划的第一步是让地球停止自转。假如地球停止自转,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物体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地球上没了四季变化
C.太阳不再每天东升西落
5.下列关于解剖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柄的控制刀刃,灵敏、精准
B.柄较短,刀刃较长,省力
C.刀柄较长,刀刃较短,省力
6.当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距离太阳较近时,北半球处于季。(  )
A.春 B.夏 C.冬
7.下列节日中徐州市黑夜最长的是(  )
A.元宵节 B.儿童节 C.教师节
8.(2021六上·长兴期末)在“用橙子模拟地球自转”的活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吸管模拟地球自转的轴
B.用橙子的果肉模拟地核
C.用橙子的横切线模拟赤道
9.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需要的时间是(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10.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转造成的,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四季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11.如果想研究关于地球运动的问题,我选择最好。(  )
A.地球结构模型 B.海陆分布模型 C.自转模型
12.(2023六上·自贡月考)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  )。
A.细菌和病毒 B.生物细胞 C.微小的生物
13.工具和技术自古以来就紧密相连、互相促进,是人类长期研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下列词句描述属于技术的是(  )
A.轮船 B.用力的方法 C.木棍
14.下列关于工具和技术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
B.同一任务中只会用到一种技术
C.不同工具优劣不同,因此工具是可以改进的
15.在撬动大石块的过程中,以下杠杆省力的是(  )
A. B. C.
16.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到的修理工具——钳子,利用它们们能轻易地剪断铁丝等材料,关于钳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小的力获得大的力
B.能增大力的作用范围
C.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17.(2023六上·通道期末)活字印刷的基本步骤是(  )。
A.拓印→晾制→检字→刷墨
B.检字→晾制→拓印→刷墨
C.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18.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作息的交流与传播,那么下面便捷且准确的是(  )
A.微信 B.写信 C.口信
19.若想制作印章“科”,刻板上的字应该是(  )
A. B. C.
20.汽车上的方向盘可以看作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21.(2020六下·无棣期末)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
22.印刷术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  )
23.(2022六上·巨野期中)中央厚、边缘薄的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
24.(2022六上·巨野期中)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有多种,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不同。(  )
25.(2022六上·巨野期中)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利用圭表划分的。(  )
26.(2022六上·巨野期中)调焦时快速降低镜筒,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  )
27.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想把图像往上移,只要把标本向上移动就行。(  )
28.太阳虫是单细胞生物。(  )
29.在“日心说”示意图中,地球自转并处于宇宙的中心。(  )
30.我国夏季气温比冬季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夏季时地轴的倾斜角度会变。(  )
31.夏天炎热,是因为地球离太阳近。(  )
32.托勒密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
33.“水往低处流”就是斜面的应用。(  )
34.(2023六上·红塔期末)钥匙应用了轮轴原理。(  )
35.用镊子夹东西很方便,这是因为使用镊子时扩大了用力范围。(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40分)
36.放大镜的研究
(1)将放大镜如右图这样放置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纸片会燃烧,这说明放大镜除了   这个作用之外,还具有   的作用。
(2)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制作两个放大镜。
方法一:   。
方法二:   。
(3)①我们在课堂上用两个放大镜和纸筒制成的简易显微镜,相当于实验室用的显微镜的什么部分?。
②如果我们制作简易显微镜的两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3倍和7倍那么这个简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③下列材料中,用我们自制的显微镜无法观察到的是   。A.青苔的植株B.花朵中的花粉C.危害人健康的大肠杆菌
37.地球的运动
早在公元前7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就用仪器来观察季节的变化了。这种仪器叫圭表(下图)
(1)测量时圭表的放置方向是(  )。
A.圭指向东方 B.圭指向南方 C.圭指向北方
(2)一年中表的影子在圭上A到D点移动,当影子落在A点时,是一年中的   季。理由是   。
(3)6月27日这一天影子最接近图中的   点。
38.工具与技术
学校科技节要举行独轮车障碍搬运赛,天天被选拔进了比赛队,为了较好地完成这次比赛,明明和他的小队专门进行了独轮车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明想通过书本和电脑查阅有关独轮车的信息,关于书本和电脑的传播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脑可观看视频,直观形象
B.书本上的文字传播较为抽象,不够生动
C.电脑传播效果一定比书本好
D.电脑可通过音频、视频传播信息,书本不能
(2)根据所学知识,天天他们发现独轮车(如图)主要运用了   和   的机械组合。
(3)明明利用萝卜、竹棍、细线等材料,自制了“萝卜独轮车”进行了研究,如图所示。在用“萝卜独轮车”搬运重物时,手握(  )位置最省力。
A.a点 B.b点 C.c点 D.一样省力
(4)在做“萝卜独轮车”时,明明尝试用剪刀(如图1)的A、B两点去剪细竹棍,你认为   点更容易剪断细竹棍,此时剪刀应用了   和   机械原理。
(5)如果“萝卜独轮车”要将一个重物通过斜面A或B(如图2)运到顶端平台O位置,你会选择   斜面运送,你的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昆虫;蚂蚁
【解析】【分析】把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的触角一碰,就立刻咬杀起来。因为不同窝的蚂蚁,身上都有一种特殊的“窝味”。这种“窝味”又与窝的建筑材料、储藏的食物和本身分泌物的不同而不同。每一只蚂蚁都有辨别“窝味”的本领。一旦发现另外的蚂蚁不是自己家里的成员,就咬杀斗争起来,慢慢地形成“大战”,所以A符合题意。
2.【答案】A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很多问题,工具就会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工具用起来省时间省力气,工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工具的发明和利用使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在用吸管制作模型时,为了精细操作,准备手工剪比较合适,A是正确的选项。
3.【答案】A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日影长度的变化规律,随着季节的不同,日影的长度也是不同的,夏季时日影长度最短,冬季最长。
4.【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的交通变化,地球停止自转时太阳将不会东升西落。
5.【答案】A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解刨剪它的刀刃短小,适宜在狭小空间内操作,能够更为灵敏、精准的进行操作。
6.【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运动,产生了四季更替。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地球与太阳的近日点是位于每年一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远日点是位于每年七月初。
7.【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一年中黑夜最长的是冬至日,所以元宵节距离冬至日最近,所以黑夜最长。
8.【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A.用吸管模拟地球自转的轴,方便橙子转动,便于观察,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核位于最内部,半径较大,中间是地幔,地壳位于最外侧,厚度最小,用橙子的果肉模拟地幔部分比较合适,模拟地核不合适,故B符合题意;
C.赤道是地球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半球,用橙子的横切线模拟赤道是合适的,故C不符合题意。
9.【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 地球在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一年,也就是太阳直射点的一个回归年,是365天;一天是地球自转的周期,一月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季是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周期。
10.【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太阳的东升西落和太阳高度的变化。
11.【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了解和探索客观世界的最有力、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想研究关于地球运动的问题,我选择自转模型最好。
12.【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过去,伤、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到处虐,人类对此只能束手待毙,毫无办法。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从此开始了和它们的斗争。
13.【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常常是一些物品,有的是任务中用到的物体,不同工具优劣不同,比如轮船、木棍;技术常是一些方法,同一任务中可以用到多种技术,比如用力的方法。
14.【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选项A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正确;
选项B同一任务中只会用到一种技术,错误;同一任务中会用到多种技术;
选项C不同工具优劣不同,因此工具是可以改进的,正确。
15.【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省力杠杆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C中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属于省力杠杆。
16.【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剪刀
【解析】【分析】像剪刀、钳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常见的杠杆类工具分类中,以钳子为代表的是省力的杠杆,它可以利用较小的力获得较大的力,但不能增大力的作用范围,也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17.【答案】C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的步骤:检字→刷墨→拓印→晾制,所以C符合题意。
18.【答案】A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我们现在身处信息时代,信息交流已经越来越便捷和准确,电脑、手机、电视机、广播等各种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作息的交流与传播,微信传播信息是便捷且准确,所以A符合题意。
19.【答案】B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印章上的字和我们看到的真实的字是左右颠倒,上下不变的。印章上的字和我们看到的真实的字是左右颠倒,上下不变的,因此只需要选择左右颠倒的字就可以。所以若想制作印章“科”,刻板上的字应该是B。
20.【答案】C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像水龙头这样,由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由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汽车上的方向盘(如图),可以看作轮轴。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凸透镜具有放大功能,放大倍数和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改良、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 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才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比如一些木头也是中间厚两边薄的,但不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昼夜交替与太阳自转无关,若假设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公转”,这是地心说,可以解释太阳东升西落,古人就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事实发现,以宇宙中心为参考系,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若以地球为参考系,太阳在绕着地球转。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古代汉族学者还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圭表日影长度。这样,圭表不仅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而且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节令的日期。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考查使用显微镜时的注意事项, 用显微镜观察时,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 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太阳虫属于原生动物门,辐足纲,太阳亚纲,太阳虫目。它们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具有特殊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与真实的宇宙相比,“日心说”观点中错误的是太阳不动,处于宇宙中心。
30.【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所以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北半球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是因为夏季时地球直射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冬季斜射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少。
31.【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且角度不变,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所以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北半球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是因为夏季时地球直射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冬季斜射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少。
32.【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
33.【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
【解析】【分析】“水往低处流”就是斜面的应用,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比如无障碍通道、盘山公路,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34.【答案】正确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 钥匙在使用时绕中心轴转动,所以属于轮轴,轮轴是杠杆的一种变形。
35.【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杠杆
【解析】【分析】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镊子是典型的费力杠杆,但夹取时可以省距离,方便单手操纵,夹取范围扩大,可以避免夹坏细小的工件,同时长夹臂可以深入到狭小空间作业。
36.【答案】(1)放大物体图像;聚光
(2)在透明的圆柱形玻璃杯里加满水;在透明的玻璃片上滴一滴水
(3)上面的放大镜相当于目镜,下面的放大镜相当于物镜;C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1)放大镜属于凸透镜,是因为它具有放大图象特点。将放大镜如右图这样放置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纸片会燃烧,这说明放大镜除了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之外,还具有聚光的作用。
(2)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制作两个放大镜。方法一:灌满水的透明饮料瓶;方法二:滴在透明玻璃纸上的水滴。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制作简易显微镜把物体放得更大。
①我们在课堂上用两个放大镜和纸筒制成的简易显微镜,相当于实验室用的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上面的是目镜)。
②如果我们制作简易显微镜的两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3倍和7倍,那么这个简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1倍。
③下列这些材料,用我们自制的显微镜无法观察到的是危害人健康的大肠杆菌,需要用到更大放大倍数的显微镜才能看到。
37.【答案】(1)C
(2)夏;夏天的影长最短
(3)A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影长的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度量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直立于平地上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刻度板,叫做圭。圭多数是用石料或铜料做成一条平板,并附有影标度,再在其一端立表就成为圭表。表是一根直立的杆,太阳光照到表上,就投射出一条影子。用来标示正午日影的长度。
(1)测量时圭表的放置方向是圭指向北方。
(2)由于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同一地点正午的表影长度在一年之内做周期性的变化,因此根据表影长度变化规律,就可以确定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一年中表的影子在圭上A到D点移动,当影子落在A点时,是一年中的夏季,这是因为夏季的影子最短。
(3) 6月27日这一天影子最接近图中的 A点。因为这天接近夏至日。
38.【答案】(1)C
(2)轮轴;杠杆
(3)C
(4)B;斜面;杠杆
(5)B;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杠杆;轮轴
【解析】【分析】凡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统称“机械”。利用机械既可减轻体力劳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机械的种类繁多,而且比较复杂。例如,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等。
(1)A.电脑里可以观看视频,直观形象,该说法是正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与电脑里的视频相比,书本上的文字传播较为抽象,不够生动,该说法是正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各有优点和不足,电脑的传播效果并不一定比书本好,该说法是错误的,故C符合题意;
D.电脑可以通过音频、视频传播信息,而书本不能,该说法是正确的,故D不符合题意。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独轮车主要运用了轮轴和杠杆的机械组合。
(3)萝卜独轮车利用了杠杆和轮轴机械原理,读图可以判断,在用图中“萝卜独轮车”搬运重物时,手握C位置时,动力臂最长,更省力。
(4)在做“萝卜独轮车”时,小科尝试用剪刀的A、B两点去剪细竹棍,用B点更容易剪断细竹棍,因为B点的阻力臂最短,此时剪刀应用了杠杆和斜面机械原理。
(5)如果“萝卜独轮车”要将一个重物通过斜面A或B运到顶端平台0位置,应该选择B斜面运送,因为与A斜面相比,B斜面坡度较小,更省力。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