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0 22:4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课 题 《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
教材内容 分 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是一首富有儿歌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全诗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充满儿童情趣。 首句“下雪啦”重复出现,旨在营造冬日雪景氛围。当小动物们看到雪后大地就像一张洁白的画布时兴奋和塞悦的心情油然而生。第二、三、四句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精确而又饶有趣味地描绘了4种小动物的足迹印在雪地里的不同形状。紧接着,以设问结尾,既巧妙融入了青挂冬眠这一科学知识,又使得全诗拥有了别样的想象空间。
设计理念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利用希沃白板呈现出冬天下雪时的美景,让没见过雪的孩子们直观感受到雪,从而引领孩子走进下雪天的这种氛围,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的图片,引导孩子说一说看见了什么。我给孩子们介绍,这些小动物都是了不起的小画家,抓住孩子的好奇心之后板书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白小动物们是怎么画的,他们分别画了什么,我利用希沃白板中的动画效果设置动图,当小鸡,小狗,小马,小鸭分别从雪地走过之后留下了一串串可爱的足迹,这样的动画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印象,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更有利于解决本课重难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小动物画的画都不一样,其实是因为他们的脚不一样。最后,为了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我还在课件中插入了雪地里的小画家的音频,带着学生边唱边背诵。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从内心喜欢这种琅琅上口的儿歌作品,而且孩子们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冬天和其他季节相比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孩子们有迫切的愿望想去大雪纷飞的冬天看看,在雪地上尽情地玩耍,踩出一串串的小脚印。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借助拼音或者结合语境、生活实际识字学词,同时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识字写字中能做到认真细致。对于文本中的生活现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理解较为容易。在朗读方面已经能够做到基本的停顿,读出逗号、句号和问号的不同停顿或者语气,能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以及“虫、目”这2个偏旁,正确书写“几、用、鱼”3个字。 2、调动多种感官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并了解还有哪些冬眠的动物。 3、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尽情地朗读中体会“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法了解更多动物冬眠的情况。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 3、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出示图片。 1.出示雪景图,教师引导: 下雪啦,下雪啦,数不清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大地上的树木,房屋都穿上了雪白的衣裳,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你想做什么? 2.出示动物脚印图片,这是谁的脚印呢?看谁能猜出来?(一边猜,师一边贴字板书课题) 猜对了,它们就是雪地里来的小画家。 它们来雪地里干什么呢?师范读课文,出示动画。
设计意图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联系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融入自己的独特体验,感受更加深刻。同时,多媒体出示的雪景图,大学纷纷扬扬地下着,雪花一片片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使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优美的画面配上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为学生感受下文创设了情境,迅速拉近了学生与冬天的距离更好地将其带入课文学习。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二.创设情景,走入文本 1.朗读指导:下雪啦,下雪啦! (1)过渡语:老师看出你把嘴巴张得那么大,你拍起手来,你都跳起来啦,从你们的表情中施老师看出了你们都很开心,那你能不能开心地读一读这句话,把下雪的消息告诉所有的人( 配上动作 ) ,教师先做示范( 拍手读 )(个别读,齐读) (2)认识感叹号。 2.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1)听到你们的呼喊,雪地里的小画家们也在家待不住了,它们纷纷来到了雪地里,都有哪些小画家呢,( 贴图 ) 一只小鸡、一只小狗,一只小鸭,还有一匹马,这么多个画家合起来,就是一群(ppt上出示“雪地里来了() 小画家 ) ,雪地里多热闹呀。 (2)学习“群”:君+羊,很多只羊跟随着他们首领聚集在一起。 3.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1)这一群小画家都画了些什么呢,不急着回答,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文,到课本中去寻找答案吧。 读书要求:用横线画出小画家的名字,用波浪线画出小画家画了什么? (2)这些小画家们遇到了困难,他们在雪地里玩得太高兴了,不小心把自己画的画给丢了,有没有小朋友能够帮他们找找,然后送到他们的手中(4个学生贴图) 师:那现在我采访下这位小朋友,你为什么这么贴呀 语言训练点:因为……所以…… 示范: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 (3)讲解“竹”字的演变,PPT出示动图,感受竹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品质。 (4)小组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 1.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始终是低年级学生的一个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此处我通过贴图演示,将抽象的词语化为具体形象的小动物,化文字为图形,突破难点,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同时扩展其词汇积累,锻炼其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2.以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展示小画家们作画的全过程,生动、形象,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文本中,寓教于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三.品读文本 4.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1)过渡:老师问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你们画画都用什么工具?( 笔和颜料) ,这些小画家用的是什么工具画呢 ( 脚印 ) 从课文中找找。 (2)学习量词“一幅”,你还知道哪些量词?(PPT出示量词歌)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他在洞里睡着啦。 (1)过渡:这么热闹的画画比赛,是谁呢 赶紧找找看吧! 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生:他在洞里睡着啦。 (2)学习多音字“着” (3)这个小青蛙还真是个小懒虫,大白天的都在家里睡觉,我们赶紧去把它叫醒吧?(不能叫,它在冬眠) 师:原来青蛙 不是懒虫,它在冬眠,看! 青蛙睡得多沉呀,咱们可不能吵醒他,我们来一问一答 指导朗读:睡着啦读得轻一些。 PPT出示动物冬眠的视频,了解动物冬眠的原因。 看了视频以后,你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 在介绍青蛙冬眠的小知识时,通过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关于动物冬眠知识的课件,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动物在寒冷的冬天,在难以寻找食物的情况下,为了减少身体能量的消耗,会通过冬眠这种形式来过冬。同时视频的形式能引起学生注意,迅速集中思维,激发起学生自觉地探求知识的兴趣;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四.生字指导 “竹”字的书写: 1.生观察 2.师范写并强调写字姿势 3.生描红 4.通过投影仪展示书写漂亮的字以及学生书写有误的生字。
设计意图 通过投影技术投放优秀学生作业可以起到一个榜样作用,引导其他学生也将字书写工整漂亮。不仅如此,对于生字的易错之处也可以通过投影的方式呈现,加深学生印象,减少错误的出现。
板书设计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梅花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一是大量的雪景图片和雪景动图。通过一幅幅美丽的图片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银白世界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不时“哇!哇!”地惊叫起来。学生参与的激情被激发了。学生带着疑问,学生走进了一个如诗如画的雪的世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子的不同形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欣赏小动物们的作品,看看小动物的爪蹄印与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的相似,让学生形象地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这些小动物是小画家。这一步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有一个直观感受。 不足与改进:信息技术的用处远不只这些,教学当中还有更多的运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