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三)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含答案)-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题型(三)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含答案)-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20 20:5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型(三)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命题视角一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的判断
1.掌握必备知识
(1) 属于四面体构型(若四个成键原子相同,一般为正四面体,不同则为变形四面体),一旦出现此种结构,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共线,也不可能共面。
(2)凡是双键(或)部位一定属于平面构型。
(3)凡是三键(—C≡C—或—C≡N)部位一定属于直线构型。
(4)凡是苯环()部位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另外苯环“对位”的2个C和2个H一定共直线。
(5)链状烷烃(含碳个数大于2)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共线,因为键角为109°28′,所以是锯齿状的。
2.巧用三种组合
(1)直线结构与平面结构连接,则直线在这个平面上。如苯乙炔:,所有原子共平面。
(2)平面结构与平面结构连接,如果两个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由于单键的旋转性,两个平面可以重合,但不一定重合。
如苯乙烯:,分子中共平面原子至少有12个,最多有16个。
(3)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连接,如果甲基与平面结构通过单链相连,则由于单键的旋转性,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可能暂时处于这个平面上。
3.学会解题技巧
(1)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原子(C还是H或O等)共线或共面;是可能还是一定;是最多还是最少。
(2)注意单键可以旋转(绕键轴旋转),这个就像方向盘,例如CH4的结构,注意环状结构的单键旋转不会造成构型改变。
(3)分析共线、共面问题要找到上述共面、共线的典型结构,并整理成与真实结构一样的形式。
例如结构要整理成正四面体形“”(注意为了看出四面体立体结构,所以加了虚线轮廓);双键整理成,;三键整理成—C≡C—或—C≡N;苯环共线部分(对位)整理成。
1.(2022·福州抽测)连花清瘟颗粒中的蒽醌类成分具有抗菌效果,蒽醌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蒽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14H8O2
B.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C.所有原子共平面
D.其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 D
解析 
由上述分析知,蒽醌中所有原子共面,C项正确;蒽醌结构对称,其一氯代物有2种,D项错误。
2.(2022·全国甲卷)辅酶Q10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辅酶Q1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60H90O4
B.分子中含有14个甲基
C.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不在同一平面
D.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 B
解析 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59H90O4,A错误;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键线式端点代表甲基,10个重复基团的最后一个连接H原子的碳是甲基,故分子中含14个甲基,B正确;双键碳以及与其相连的四个原子共面,羰基碳采取sp2杂化,羰基碳原子和与其相连的氧原子及另外两个原子共面,因此分子中的四个氧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分子中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含有甲基,能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
3.(2022·南通模拟)化合物Z具有抗凝血作用,可由下列反应制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B.Y分子存在顺反异构体
C.Z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D.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答案 B
解析 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X中不存在连接四个单键的碳原子,所以X分子中不可能含有手性碳原子,A项错误;存在顺反异构要求含有碳碳双键,且双键中同一个碳原子连有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Y符合要求,B项正确;Z分子中含有成四个单键的饱和碳原子,其空间结构与甲烷类似,所以Z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项错误;对比结构,发现Y分子中碳碳双键发生断开,发生了加成反应,D项错误。
命题视角二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
将陌生有机物的结构进行拆分,提取官能团、苯环等结构,通过官能团、苯环的典型化学性质来分析陌生有机物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官能团(或苯环结构) 典型性质
碳碳双键或三键 ①能使溴水或Br2/CCl4溶液褪色(加成) 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氧化)
羟基 (—OH) 醇 ①能与Na反应放H2 ②部分氧化生成醛 ③部分能发生消去反应 ④能与羧酸反应生成酯
酚 ①与NaOH反应 ②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③能与Fe3+发生显色反应
碳卤键 (F、Cl、Br、I) ①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②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
醛基 () ①与银氨溶液作用产生光亮银镜 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羧基 () ①弱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能与碳酸盐反应放出CO2 ②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酯基 () ①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或盐)和醇
酰胺基 () 发生水解反应,酸性条件下生成羧酸和铵盐 碱性条件下生成羧酸盐和NH3
苯环 ①取代反应,在FeX3的催化作用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X取代 ②氧化反应,苯环侧链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加成反应,1 mol苯环能与3 mol H2加成
2.常见有机反应的定量关系
1 mol官能团所消耗NaOH、Br2、H2的物质的量
消耗物 举例 说明
NaOH ①1 mol酚酯基消耗2 mol NaOH ②1 mol酚羟基消耗1 mol NaOH ③醇羟基不消耗NaOH
Br2 ①1 mol碳碳三键消耗2 mol Br2 ②1 mol碳碳双键消耗1 mol Br2 ③酚羟基的每个邻、对位消耗1 mol Br2
H2 ①1 mol酮羰基、醛基、碳碳双键消耗1 mol H2 ②1 mol碳碳三键消耗2 mol H2 ③1 mol苯环消耗3 mol H2
①一般条件下羧基、酯基、酰胺基不与H2反应 ②酸酐中的碳氧双键一般不与H2反应
[典例] (2022·南通模拟)CMU是一种荧光指示剂,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间苯二酚最多可与 1.5 mol Br2反应
B.1 mol CMU 最多可与3 mol NaOH反应
C.间苯二酚与足量H2反应后存在对映异构体
D.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间苯二酚和CMU
答案 C
解析 间苯二酚中酚羟基的邻、对位的H原子可被溴取代,则1 mol间苯二酚最多可与3 mol Br2反应,A错误;CMU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为酚羟基、羧基以及酯基,且酯基可水解生成酚羟基能继续与NaOH反应,则1 mol CMU最多可与4 mol NaOH反应,B错误;间苯二酚与足量 H2 反应后的结构为,存在对映异构体, C正确;间苯二酚和CMU都含有酚羟基,均可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不能鉴别,D错误。
4.(2022·广东六校联考)某药物的合成中间体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分子式为C14H14O4
B.1 mol该有机物和氢气加成,最多消耗6 mol H2
C.1 mol该有机物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最多消耗0.5 mol Na2CO3
D.该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还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 C
解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式为C14H14O4,A项正确;一个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1个酮羰基、1个醛基和1个苯环,和氢气加成时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6 mol H2,B项正确;1 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1 mol Na2CO3生成有机酸钠和NaHCO3,C项错误;该物质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项正确。
5.(2022·连云港模拟)鼠尾草酚常用于防治骨质疏松,可通过鼠尾草酸两步转化得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 分子中均含有 2个手性碳原子
B.X能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
C.FeCl3溶液可以用来鉴别X、Y
D.1 mol Z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 mol NaOH
答案 C
解析 Z 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号标出),A错误;X中酚羟基的邻位碳原子没有H,不能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B错误;X含有酚羟基,Y不含苯环,没有酚羟基,所以FeCl3溶液可以用来鉴别X、Y,C正确;Z中含有2个酚羟基、1个酯基,1 mol Z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D错误。
1.(2022·石家庄二模)维生素C(如图)广泛存在于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多能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
B.含有羟基、碳碳双键、酯基三种官能团
C.同分异构体中可能含有苯环结构
D.能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 C
解析 A.维生素C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所以维生素C最多能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B.根据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维生素C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酯基三种官能团,故B正确;C.苯环的不饱和度是4,维生素C的不饱和度为3,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含有苯环结构,故C错误;D.维生素C中含有羟基,所以维生素C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故D正确。
2.茶文化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茶叶中含有少量的咖啡因(结构简式如图)。关于咖啡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8H11O2N4
B.能溶于水
C.具有弱碱性,能与酸反应
D.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
解析 A.根据咖啡因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式为C8H10O2N4,故A符合题意;B.茶叶中含有少量的咖啡因,可作茶饮,能溶于水,故B不符合题意;C.该有机物含有酰胺基,具有弱碱性,能与酸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氮双键,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3.(2022·南京外国语学校模拟)化合物丙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中的前两步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甲分子中含有2 mol碳氧π键
B.甲在水中的溶解度比丙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1 mol丙与NaOH溶液混合,最多消耗1 mol NaOH
D.乙与足量H2加成后生成的有机化合物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 B
解析 甲分子中含有1个C===O键,共价双键中含有1个π键,则1 mol甲分子中含有1 mol碳氧π键,A错误;酚羟基、醇羟基都属于亲水基,但丙中憎水基基团比甲中憎水基基团大,所以甲在水中的溶解度比丙在水中的溶解度大,B正确;丙中没有能和NaOH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所以丙和NaOH溶液不反应,C错误;连接四种不同基团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乙与足量氢气加成后生成的有机物如图,有2个手性碳原子,D错误。
4.(2022·重庆高三期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科研人员研究了法匹拉韦、利巴韦林、氯硝柳胺等药物的疗效。三种药物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和Z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Z分子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3种
C.用FeCl3溶液能区分Y和Z
D.1 mol Z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发生反应
答案 C
解析 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X中不含苯环,所以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错误;Z分子结构不对称,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6种,B错误;Z中的羟基为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Y中的羟基为醇羟基,与FeCl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故能用FeCl3溶液区分Y和Z,C正确;Z中的酚羟基、酰胺基水解生成的羧基、氯原子水解生成的酚羟基和HCl都能和NaOH反应,则1 mol Z最多能消耗6 mol NaOH,D错误。
5.(2022·南京、盐城二模)化合物Y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中的一步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B.X、Y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种类相同
C.X→Y发生了取代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X与Y分别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Br2的物质的量相同
答案 D
解析 由X的结构简式可知,X中含有—CH3,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A项错误;X中含有酚羟基、酮羰基、碳碳双键、醚键四种官能团,Y中含有酚羟基、酮羰基、碳碳双键、醚键和酯基五种官能团,B项错误;由X和Y的结构简式可知,X→Y发生了加成反应,C项错误;酚羟基的邻位和对位H原子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 X和1 mol Y分别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Br2的物质的量均为3 mol,D项正确。
A卷
1.(2022·保定二模)科学家找到了大脑进入“梦乡”的钥匙——多巴胺(DA),DA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D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8H11NO2
B.分子中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D.一氯代物只有3种
答案 A
解析 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DA的分子式为C8H11NO2,选项A正确;B.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存在亚甲基,故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选项B错误;C.分子中含有氨基和酚羟基且含有苯环,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选项C错误;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两个亚甲基上的一氯代物又有2种,故一氯代物不止3种,选项D错误。
2.(2022·泰州模拟)化合物Z是合成用于降低体重、缩小腰围药物利莫那班的重要中间体。
下列有关X、Y、Z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Y、Y→Z都是取代反应
B.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Y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
D.Z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答案 C
解析 X→Y反应过程中—CH2—中H原子被Br取代,属于取代反应,Y→Z反应过程中除生成物Z外,还有HBr生成,所以也是取代反应,A正确;苯环所有原子共平面,酮羰基也是平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所以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B正确;Y在NaOH乙醇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Z中含有碳氯键,且连在苯环上,所以1 mol该官能团可以与2 mol NaOH反应,一个Z含有一个酯基,1 mol该官能团可以消耗1 mol NaOH,共消耗3 mol NaOH,D正确。
3.一种天然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19H18O7
B.每个X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化合物X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氧化反应
D.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4 mol NaOH反应
答案 D
解析 根据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9H18O7,A说法正确;每个X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即图中用“*”号标出的碳原子:,B说法正确;该物质分子中只有酚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说法不正确;每个X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和1个酯基,所以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4 mol NaOH发生反应,D说法正确。
4.有机物a到b的转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
B.M为乙醇
C.1 mol a或b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D.a和b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相等
答案 B
解析 A.a分子中含有4个饱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A正确;B.a和M发生酯化反应生成b,M为甲醇,B错误;C.a含有1个羧基,b含有1个酯基,1 mol a或b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均是1 mol,C正确;D.a和b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相等,均是3个,即分别与羟基相连的3个碳原子都是手性碳原子,D正确。
5.(2022·沧州二模)香豆酸主要分布在禾本科植物的茎干中,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使溴水褪色
B.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该物质存在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的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
D.等物质的量的香豆酸分别与Na、NaOH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 C
解析 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A正确;B.有机物中的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 mol该物质含有2 mol碳碳双键,故可与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C.若含有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则需含有醛基和苯环,但是该有机物中一共含有6个碳原子,故不存在此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羧基、酯基和NaOH以1∶1反应,羧基与钠以1∶1反应,1个香豆酸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1个酯基,所以等物质的量的香豆酸分别与Na、NaOH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正确。
6.化合物 M是某药物的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的分子式为C14H16O4
B.M 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M 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有三种
D.1 mol M 最多与3 mol NaOH发生反应
答案 C
解析  A.该有机物分子中有14个C、16个H、4个O,因此其分子式为C14H16O4,A项正确;B.左边连接苯环和酯基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所以有一个手性碳原子,B项正确;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有两种水解产物,分别为、乙酸,C项错误;D.1 mol M水解后产生的乙酸可以消耗2 mol氢氧化钠,水解后产生的1 mol酚羟基可以与1 mo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因此最多可消耗3 mol氢氧化钠,D项正确。
7.(2022·扬州模拟)化合物W是合成治疗癌症药物他莫昔芬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下列有关X、Y、W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分子存在对映异构体
B.Y→W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C.1 mol Y分子中含有15 mol σ键
D.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X与W
答案 D
解析 X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故X不存在对映异构体,A错误;Y到W发生了取代反应,B错误;1 mol Y分子中含有17 mol σ键,C错误;X中含有羧基,能使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W与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反应,故可用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X与W,D正确。
8.(2022·如皋中学模拟)有机物Y是一种抗肿瘤药物的中间体,可通过如下转化合成得到: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不能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
B.X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低
C.Y中所有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1 mol Y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
答案 B
解析 X苯环上中酚羟基的邻位有氢原子,故可以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A项错误;X易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沸点,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间氢键,升高沸点,故X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低,B项正确;Y中存在饱和碳原子,故不可能所有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C项错误;Y中酯基水解生成的酚羟基和羧基都能和NaOH以1∶1反应,Y水解生成1个酚羟基、2个羧基,所以1 mol Y与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能消耗3 mol NaOH,D项错误。
B卷
9.(2022·岳阳二模)高分子修饰指对高聚物进行处理,接上不同取代基改变其性能。我国高分子科学家对聚乙烯进行胺化修饰,并进一步制备新材料,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高分子b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高分子c的水溶性比聚乙烯好
C.1 mol高分子b最多可与2 mol NaOH反应
D.a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 B
解析 A.a中氮氮双键和聚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故A错误;B.b含有酯基,b水解生成c,c含有-OH、-NH-等,c与水形成氢键数目更多,则高分子c的水溶性比聚乙烯好,故B正确;C.b分子含有2n个酯基,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则1 mol高分子b最多可与2n mol NaOH反应,故C错误;D.a分子结构对称,含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其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发生取代反应的一氯代物有2种,故D错误。
10.瑞巴派特片(Rebamipide Tablets)是一种胃药,其主要成分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C、N、O元素的电负性:N>O>C
C.1 mol该物质能与10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该物质能水解,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
答案 D
解析 A.根据可知,该物质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C、N、O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O>N>C,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所以电负性:O>N>C ,故B错误;C.根据可知,有两个苯环和一个碳碳双键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该物质能与7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根据可知,该物质含有肽键,所以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故D正确。
11.(2022·南京六校调研测试)羟甲香豆素(丙)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部分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为羟基、酯基
B.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常温下1 mol乙最多与含4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D.1 mol丙与足量溴水反应时,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3 mol
答案 C
解析 —OH为羟基,—COO—为酯基,A项正确;丙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项正确;乙中含有一个酚羟基(可消耗1分子NaOH),一个酚酯基(可消耗2分子NaOH),C项错误;酚羟基的两个邻位H原子可以被Br原子取代,碳碳双键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丙最多可以消耗3 mol Br2,D项正确。
12.(2022·淮安模拟)有机物Z是合成某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X中含有6 mol碳氧σ键
B.Y分子含有三种官能团
C.X、Y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Z分子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 B
解析 X中每1个O可形成2个碳氧键,但该有机物中有一个醛基,为1个碳氧双键,故1 mol X中含有5 mol碳氧σ键,A项错误;Y分子中有醚键、酮羰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B项正确;X中含有的醛基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Y中碳碳双键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X、Y不能用高锰酸钾溶液鉴别,C项错误;Z分子与足量H2加成后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D项错误。
13.(2022·南通期中)化合物乙是一种治疗神经类疾病的药物,可由化合物甲经多步反应得到。下列有关化合物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足量HBr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B.甲分子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分子不能
C.1 mol乙分子中杂化方式为sp2的碳原子数目为8 mol
D.1 mol乙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氢氧化钠
答案 C
解析 甲与足量HBr反应后,生成的有机化合物中含手性碳原子,如图所示:,带*的为手性碳,A错误;乙分子中含酚羟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苯环上的碳采取sp2杂化,双键碳采取sp2杂化,1 mol乙分子中有8 mol碳原子采取sp2杂化,C正确;1 mol乙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 mol氢氧化钠,如图所示:,D错误。
14.(2022·江苏模拟预测)内酯Y可由X通过电解合成,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Z,转化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苯环上的一氯代物一共有9种
B.X→Y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
C.X、Y、Z都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X、Z分子中均至少有9个碳原子共面
答案 D
解析 X中有两个苯环,其中连有两个取代基的苯环的一氯代物有4种,连一个取代基的苯环的一氯代物有3种,所以共有7种一氯代物,A错误;X→Y的反应少了2个H,X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酯基、酚羟基都不能与NaHCO3反应,C错误;分析X分子中与—COOH相连的苯环、Z分子中与—COOC2H5相连的苯环可知,X、Z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共面,D正确。
15.茚地那韦被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茚地那韦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酮羰基
B.1 mol茚地那韦最多与11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虚线框内的所有碳、氧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茚地那韦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与FeCl3溶液显色
答案 D
解析 A.该分子中含有羟基(—OH),不含酮羰基,结构中的—NH—CO—是酰胺基,A项错误;B.分子中的可以与H2反应,1 mol 消耗3 mol H2,苯环可以与H2反应,也是1∶3的关系,碳氧双键由于来源于酰胺基,不能和氢气加成,所以1 mol该分子消耗9 mol H2,B项错误;C.如图虚线框内,苯环中的6个碳原子在一个平面上,1号碳和2号碳是取代了苯环上原来的氢,也在苯环的平面上,1号或者2号碳是四面体的中心,最多再有2个原子与其共面,可以选择苯环上的C和3号碳,1、2、3号碳原子共面,对于3号碳上的O则不在此平面上,C项错误;D.该结构中有羟基,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没有酚羟基,故不能使氯化铁溶液显色,D项正确。
16.(2022·常州模拟预测)醛(酮)中与羰基直接相连的C上的H与另一分子醛(酮)中与羰基加成后生成羟基醛(酮)的反应称为羟醛缩合反应。利用丙酮合成异丙叉酮的路线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丙酮中含有2 mol碳氧π键
B.X分子中最多有5个C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异丙叉酮在水中的溶解度比X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D.HCHO和CH3CHO的混合物按①中原理反应,最多得到3种羟基醛(酮)
答案 B
解析 根据丙酮的结构简式,丙酮中含有酮羰基,1个双键中含有1个π键,因此1 mol丙酮中含有1 mol π键,A错误;利用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1、2、3共面,3、4、5共面,这两个平面可以是同一平面,则X分子中最多有5个碳原子共面,B正确;X中含有亲水基团羟基,而异丙叉酮不含亲水基团,只含有疏水基团,因此X在水中的溶解度强于异丙叉酮,C错误;按照反应①的机理,一个醛基中碳氧双键发生断裂,另一醛中α碳原子上的一个“C—H”发生断裂,HCHO不存在α碳原子,两个甲醛不能发生此反应,两个乙醛发生此反应得到,甲醛和乙醛发生此反应得到,有2种,D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