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 2.C 3.D 4.D 5.D 6.B 7.A 8.BC 9.BD 10.BC
11.(1)AD (2)A (3)F'
12.(1)需要 ;不需要
(2)0.40
(3)平衡摩擦力不足;2/k
13.(1)4N
(2)24m/s
(3)36m
14.(1)500N,方向向下
(2)700N,方向向下
(3)250N,方向向下
15.(1)25N;20N
(2)30N≤F≤50N西宁市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 一 物 理(必修1)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 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填写在试卷上。
4. 选择题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B. 任何物体(除本身及变形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 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D. 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2.学校田径场某跑道周长为400m,小明同学沿着该跑道跑了两圈。在这个过程中
A. 小明运动的位移大小为800m B. 小明运动的位移大小为400m
C. 小明运动的路程为800m D. 小明运动的路程为400m
3.超级高铁是一种以“真空钢管运输”为理论核心的交通工具。上海—杭州线路将成为中国第一条超级高铁列车线路,该线路长150km,从上海到杭州约需15 分钟,超级高铁最高速度可达1000km/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速度可达 100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
B.“最高速度可达1000km/h”指的是平均速率
C. 超级高铁从上海到杭州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600km/h
D. 超级高铁从上海到杭州的平均速率约为600km/h
高一物理试卷·第1页( 共6 页)
4.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量分别可用的仪器是下列的
A. 密度计、弹簧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B. 米尺、弹簧测力计、秒表
C. 秒表、天平、量筒
D. 米尺、天平、秒表
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的物体沿粗糙固定斜面加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有
A.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的惯性力
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垂直斜面向下的压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6.拍球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一项游戏。如图所示,小孩在离地0.6m的地方向下拍球,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4m/s,接触地面后弹起时的速度大小为3m/s,假设球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为0.1s,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则
A 与地面接触这段时间内球的速度变化量为1m/s
B. 与地面接触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为
C. 从开始拍球到小球弹到最高点的位移为-0.45m
D. 从球离开手到小球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75m/s
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 的物体A、B 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连接,悬挂在定滑轮上,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已知M>m,滑轮质量及摩擦均不计. A、B 由静止释放后,在空中自由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线上的拉力一定大于 mg
B.细线上的拉力一定等于 mg
C.细线上的拉力等于
D.天花板对定滑轮的拉力等于(M+m)g
二、多选题(本题共3 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 分)
8.已知 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可能为
A. 2N B. 8N C. 11N D. 20N
高一物理试卷·第2页( 共6 页)
9.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两人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小车,不计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小车向右运动,表明车拉甲的力大于甲拉车的力
B. 若小车静止不动,表明甲拉车的力与乙拉车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若小车匀速运动,表明车拉甲的力和甲拉车的力不相等
D. 无论小车运动状态如何,甲拉车的力总是与车拉甲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0.一自行车运动员在平直赛道上骑行,其运动的 v-t图像如图所示,则该运动员
A.0~t 时间内和 时间内运动方向相反
时间内和 时间内加速度方向相同
时间内和 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
时间内和 时间内位移相同
三、填空题(本题共2 小题,共24分,每空3分)
11.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操作中应满足的要求是
A.在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必须正视弹簧测力计
B.单独用一个弹簧秤拉细线时的示数必须比分别用两个弹簧秤拉时的示数都大
高一物理试卷·第3页( 共6 页)
C.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必须相等
D.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2)当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不需要记录的是
A.固定橡皮筋的图钉A 的位置
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C.结点 O 位置
D.细绳 OB、OC 的方向
(3)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在 F 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 (选填“F”或“F'”)
12.“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长木板水平放置,细绳一端与力传感器相连,另一端与砂桶相连,细绳与长木板平行,小车的质量为 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固定在小车前端的小滑轮的质量为 m ,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Hz,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实验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小车的质量 M 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这一条件。
(2)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乙,从0 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 个计数点,0、1、2、3、4 均为计数点,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
(3)仅改变桶内砂子的质量,测出多组加速度 a与力传感器的示数 F 后,以 F 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作出的a-F 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丙所示,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为 ;若图像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 M = 。
四、计算题(本题共3 小题,共33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高一物理试卷·第4页( 共6 页)
13.(10分)一个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0.5kg,在水平方向受到6.0N 的拉力,得到 的加速度,取 求:
(1)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2)经过 物体的速度v;、
(3)经过 ,物体运动的位移sc
14.(10分)如图所示,质量50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重力加速度 g取 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求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
(1)匀速上升;
(2)以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3)以 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高一物理试卷·第5页( 共6 页)
15.(13 分)如图所示,质量 物块甲置于倾角为: 的斜面,物块甲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物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质量为 的物块乙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水平轻绳OA 与物块甲连接于A 点,轻绳OB与水平方向夹角也为 。对物块甲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力 F(图中未画出)使甲、乙两物体均静止。已知 重力加速度 求:
(1)轻绳OA、OB 的弹力大小分别为多少
(2)力 F 大小的取值范围。
高一物理试卷·第6页( 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