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5年广东高考试卷分析
1、卷面分析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分为六大题型,其中,第一大题是基础题
(?http:?/??/?www.21cnjy.com?),共4道,每题3分,共12分;第二大题是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及默写,其中,文言文默写主要有选择和翻译理解题,共22分,诗歌鉴赏7分,默写6分,共35分;第三道题是社科类文体阅读,单选、多选以及理解题,共16分;第四大题是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答题,共15分;第五大题是语言运用题,每题6分,共12分;第六大题就是作文。
试卷内容、题量、分值、分值比例和题型见下表:
试卷内容
题量
分值
分值比例
题型
(一)语文基础
4
12
约8%
选择
文言文阅读、诗歌
鉴赏、默写
7
35
约23%
选择、简答
(三)社科类文体阅读
4
16
约11%
选择、简答
文学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3
15
约10%
简答
语言运用
2
12
约8%
简答
(六)作文
1
60
约40%
写作
2、试卷考点领域变化与难度分析表如下:
题号
2015
1
字音识记,能力层级A
2
词语使用,能力层级E
3
病句辨析,能力层级E
4
语言连贯,能力层级E
5
文言实词,能力层级B
6
文言虚词,能力层级B
7
文言断句,能力层级B
8
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层级C
9
(1)(2)文言翻译,能力层级B(2)筛选文中信息,能力层级C
10
鉴赏内容及表现手法,能力层级D
11
名篇名句识记,
33篇
能力层级A
12
文意理解,能力层级B
13
文意理解,能力层级B
14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
15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
16
赏析句子,能力层级C
17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D
18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F
19
分析重要语句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C
20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C
21
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F
22
根据文意补充句子,能力层级E
23
图表转化,能力层级E
24
新材料作文,能力层级E
3、试卷详细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前4道是基础题,难度较低,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第1题,字音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形近字、多
(?http:?/??/?www.21cnjy.com?)音字读音的辨析,第一个选项稽首的稽和稽查的稽尽管字形一样,但是读音却不一样,一个读qí,一个读jī,学生可能会在这里搞混,同样的还有C选项的“倒”字。
第2题,词汇题,考的是比较容易出错的词汇,
(?http:?/??/?www.21cnjy.com?)比如第三个选项“名不见经传”指的是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也就是不出名的意思,不容置喙是不容插嘴的意思,学生比较容易搞错。21cnjy.com
第3题,语病题,病句题常考题型主要有两大方面:句型语病、语义语病。这次主要考了否定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
第4题,排序题,难度较小,做这道题时注意先把话题的主观点放在前面,然后对观点进行解释和评析,最后得出结论。要求学生能把握论证或说明的顺序。
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考察了常见的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从难度来看难度中等偏下,考察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断句,文段分析和句子翻译。
第5题,选不正确的选
(?http:?/??/?www.21cnjy.com?)项,B选项“遂贼危涯”,这里的“危”是高峻的意思,在翻译该短语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该短语省略了介词“至”,遂贼至危涯。选项C督天下援兵的“督”是率领的意思,而不是选项中的“督促”的意思,这里考察了古今异义。2·1·c·n·j·y
第6题,考察虚词的运用,需要学生
(?http:?/??/?www.21cnjy.com?)能翻译短语的意思并能选择恰当的虚词填空,考察了学生的虚词运用能力,比如第②项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
伏其上。
这里应该选“而”,而表递进的关系。
第7题,断句题主要把握文言句式和文言关联词语,比如“人实为之”的意思是“实在是人为的”,要掌握好类似的句式和关联词,才能做好这样的题目。
第8题,文段分析题,主要考察对文章
(?http:?/??/?www.21cnjy.com?)理解的程度,首先要准确找出这句话在文中对应的句子,看是否有望文生义的翻译,其次看前后文是否有矛盾。D选项写卢象昇赶去救援,而原文是象昇上疏救,“上”是上书的意思,所以与原文不相符。2-1-c-n-j-y
第9题,翻译题首先结合上下文得出大
(?http:?/??/?www.21cnjy.com?)概的意思,在大意的基础上,进行逐字翻译,最后连贯表达。把握好关键词语的翻译。比如,麾兵是指挥士兵的意思,矢是弓箭的意思。惜是惋惜的意思,多是赞赏的意思。 21
cnjy
com
第10题,诗歌鉴赏题,该题考察学生的场景描写
(?http:?/??/?www.21cnjy.com?)以赏析字词,分析作用的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答题规范在得分上占优势。比如第一小题赏析“软”字的艺术手法,在这里学生既要答出手法,也要简要分析它所表达的作用。第二小题主要考察诗歌的描写手法,要求学生能结合“移步换景“的手法分析各联的意思并答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源:21cnj
y.co
m】
第11题,古诗词默写都是在考纲范围之内的,主要是考察学生易出错的字。
第三大题社科类文体阅读主要
(?http:?/??/?www.21cnjy.com?)是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准确找到对应的文中的句子,看是否有偷换概念、绝对化、片面化、强加因果等问题,选择题用排除法解答效率更高。简答题则需考生对文本有较强的综合把握能力。
第12题和第13题,选择
(?http:?/??/?www.21cnjy.com?)不符合文意的选项,需要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判断是否符合文意,对于不符合文本不符合常识的选项要排除掉,比如B选项说道古人所用载体和今人所用载体是一样的,古人用的石刻、竹简跟现在用的磁带、光盘是不可能相同的。
第14题,考察学生对文本的概括能力,需要学生可以在文本上找出相关信息并整合出“文化历史性“的要点。
第15题,运用文章观点来理解材料,学生
(?http:?/??/?www.21cnjy.com?)首先要理解材料表达的意思,然后运用文本中有的观点答出材料说明的观点,并说出自己的理解。这里需要学生能梳理文章观点,并会运用在材料中,既要答出观点,也要用观点分析,难度中等。
第四大题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属于散文,用
(?http:?/??/?www.21cnjy.com?)一只狗引出全文,从而引出本文的主角——邻人,邻人因为这个事情,想为小区的人们做点什么,于是他善行感染了整个小区的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整个文章宣扬的是善行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倡导和谐相处。所考的题目都是以感情开展。
第16题考察的是词语赏析,赏析文中
(?http:?/??/?www.21cnjy.com?)“凝固”和“迟迟疑疑”两个词语描写的都是人与狗之间的感情变化,要求学生写出词语所表达的感情,同时词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这里学生可能比较难以答出来,其中还考查了通感这个比较偏的表现手法,给学生增加了拿分的难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17题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同时也是对老
(?http:?/??/?www.21cnjy.com?)人情感变化的分析。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可以找出老人前后行为上的变化,对于前后原因的变化,学生要通过文章进行分析,先前是因为生怕紫苏长不好,而极力催促大家去采摘,反而弄得大家更拘谨,后来,大家通过实践理解紫苏采摘的道理,所以老人也是有所明白,有所收获。
第18题是对全文中心的分析。文章所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需要善行的蔓延。此题实际是要求学生对文中有关善行的事情进行归纳总结。
实用类文本是一篇说明文,讲述的是种子萌芽的行为。
第19题考察的是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http:?/??/?www.21cnjy.com?),学生只要把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答上,就比较容易可以拿分。一般说明文考察的语言特色有生动形象,语言严谨,所举例子生动形象,但学生必须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谈,这样答案才会更加清晰明了。
第20题是根据论点找论据,学生先找出论
(?http:?/??/?www.21cnjy.com?)点所在的位置,以论点为中心,在论点上下找答案,找到文中的句子,进行归纳总结。学生要留意的是分值,这里有6分,最起码要答2到3点。
第21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理解能力
(?http:?/??/?www.21cnjy.com?)和综合能力。学生必须要先理解全文的论点,结合题中所给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为这种情况找到文中所符合的观点,才能进行分析。题中说通过翻土会使杂草长得更茂盛。学生可根据实际生活了解到,翻土可以使种子接触空气还有阳光。这就跟文中谈到的光敏素有关,因此可以结合光敏素的观点联系分析解析现象。1
第五大题是文段填空,考察学生文章的理解
(?http:?/??/?www.21cnjy.com?)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这类题目在做题时一定要关注上下文。针对本题,我们首先了解本文段讲述的是产品说明书的问题,第一个空答案的重点是要关注关联词,在空格的后面的句子中出现了“就”,那么第一个空格所填句子一定要包含“如果”。第2空同样要关注空格后的句子,“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因此空格的句子必须要跟说明书文字的准确性有关,学生再组织一下语言就可以了。第3个空稍微有点难度,空格前是说产品质量,空格后说的是说明书的问题,说明空格的内容需要从产品质量问题转到说明书问题,因此所填句子用“可”进行转折到消费者不大关注产品说明书质量问题即可。
23题属于看图说话类题目,考察的内容也是跟
(?http:?/??/?www.21cnjy.com?)时事热点的吸烟有关,要求学生分析两个劝阻吸烟的手势。此题学生看图分析两图的不同点,并说明劝阻的力度如何即可。这题难度不大,基本学生都能答到点上,但学生需要注意自己的用词。
第六大题材料作文,从材料的最
(?http:?/??/?www.21cnjy.com?)后一句可知,大的主题是感知自然的方法。但学生需注意的是,立意一定要清晰明确,是近的自然还是远的自然,不能一时写近的自然,一时写远的自然,这样容易偏题。当学生确定好了以后,就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去写感知自然的方法:获取直接经验,如行万里路,自己去感受;获取间接经验,如阅读;获取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相对来说,今年的作文难度相对较低,学生很快就确定主题,而且自然跟大家息息相关,学生可说可写的东西很多。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
(?http:?/??/?www.21cnjy.com?)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
(?http:?/??/?www.21cnjy.com?)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
(?http:?/??/?www.21cnjy.com?)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棱角/菱形
窒息/对峙
稽首/稽查
B.侥幸/阻挠
绚烂/驯服
称职/职称
C.塑料/朔风
叫嚣/发酵
本末倒置/倒行逆施
D.延伸/筵席
瓦砾/罹难
挑三拣四/挑拨离间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
(?http:?/??/?www.21cnjy.com?)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石钟山的名字也叫的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21·世纪
教育网
A.叹为观止
B.
戎马倥偬
C.
名不见经传
D.
不容置喙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
(?http:?/??/?www.21cnjy.com?)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简化的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
2、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
,完成5—9小题。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
(?http:?/??/?www.21cnjy.com?)略。(崇祯)六年,贼流入
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
,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识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洁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与牛兰。召宣、大、山
(?http:?/??/?www.21cnjy.com?)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
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晟
(?http:?/??/?www.21cnjy.com?)提残卒,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晟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
象晟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
(?http:?/??/?www.21cnjy.com?)。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晟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死。一军尽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挚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
【住】①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射,娴将略
熟习
B.逐贼危崖
高峻
C.督天下援兵
督促
D.次顺义
驻扎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然事多□嗣昌、起潜挠
②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
③背负二十四矢□死
A.①因
②且
③乃
B.
①为
②而
③以
C.①因
②而
③以
D.
①为
②且
③乃
7.下列文句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卢象昇作战总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令贼寇闻风丧胆。
B.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卢象昇反对这种妥协行为,决心以死报效祖国。
C.卢象昇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仍然奋勇杀敌,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象昇麾兵作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4分)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3分)
(2)卢象昇为什么会兵败?请根据文本分析。(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清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4分)
(2)
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1.补习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何时可掇?____________,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2)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雁,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昨夜闲潭梦落花,,______。江水流春去欲尽,,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夫夷以近,_________;险以远,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
(?http:?/??/?www.21cnjy.com?)不死的。“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性。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觉、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i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数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筒、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在世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21教育网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
(?http:?/??/?www.21cnjy.com?)间、空间继承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西方文化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近代欧洲的,而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因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来“文艺复兴”,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多古希腊罗马人创建的知识。www.21-cn-jy.com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
(?http:?/??/?www.21cnjy.com?)。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诗的风格,则是“文化”。“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了,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
,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的土壤。【出处:21教育名师】
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版权所有:21教育】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
(?http:?/??/?www.21cnjy.com?)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势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
(?http:?/??/?www.21cnjy.com?)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没有一个社
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
(?http:?/??/?www.21cnjy.com?)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比如,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立时突然开始的,而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21
cnjy
com
(选自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如果没有人的群体性,文化就不会得以保存和传递。
B.在文化传递中,古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和今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是相同的。
C.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美国社会结构的构建,其文化传承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
D.一个人可以“不朽”,因为有文化传承的作用;一个社会可以不死,因为有文化的存在。
13.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前人思想的影响。
B.一个国家失传的史料,有可能在其他国家的文献中找到。
C.传统的宣纸生产工艺,既是前人生产经验的总结,也体现了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D.尽管社会面貌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社会基本的结构上,我们今天与唐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14.文化为什么“具有历史性”,请结合本文回答。(4分)
15.下面这段话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1994年,上海博物馆获得一
(?http:?/??/?www.21cnjy.com?)批战国楚竹简,其内容涉及大量古籍,很多是以前未曾见过的。比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中收录的《恒先》,是一部完整的战国道家佚作,它的出现为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道家思想。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
(?http:?/??/?www.21cnjy.com?)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1)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
(?http:?/??/?www.21cnjy.com?)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如果你跟随了,他会露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已它为荣。
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
(?http:?/??/?www.21cnjy.com?)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期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分红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其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近小城来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
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
(?http:?/??/?www.21cnjy.com?)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的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等等。”他说罢,转身进了楼梯,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
(?http:?/??/?www.21cnjy.com?))!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
小犬让他暖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
(?http:?/??/?www.21cnjy.com?)献些什么。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中了一篇紫苏。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他招呼邻居道:“紫苏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吧。”
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门小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眯的注视着,说:“尽管掐吧,紫苏命贱,你越是掐得很,它越是繁衍的茂盛。”
但是,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刚一成撮,就停住了。这让他很不解,催促道:“掐就是了。”邻居脸一红,说:“够了。”
后来,他回老家打理一些事情,紫苏被
(?http:?/??/?www.21cnjy.com?)他暂时以往在那里。被遗忘的紫苏,反而疯长。疯长的紫苏,会变老,会变的不能入口,邻居们懂得这个道理,新乡,与其让紫苏变得无用,不如安心享用,便放手去采摘,以至于怀抱盈满,口中整日都是紫苏的余香。
从老家归来,他本以为那片紫苏一定很荒
(?http:?/??/?www.21cnjy.com?)疏,没想到紫苏却依旧青绿、娇嫩、齐整、油亮。这之后,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的好,然后退隐到紫苏之外。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21·cn·jy·com
翌春一日,小区里的一个老妇人抱来了两棵
(?http:?/??/?www.21cnjy.com?)香白杏的树苗,对他说:“在紫苏的空地上,应该在种两株杏。因为紫苏喜阴,有树遮挡,它就多了青嫩。再有,天长白杏,地长紫苏,上下都有收成,邻居们就多了喜乐。还有,白杏和紫苏,有了高楼,对比着就有好的景致,你说是不是呢?”
“是,是,自然是哩。”便帮老妇栽下杏树。
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
(?http:?/??/?www.21cnjy.com?)迅速发育,一年成株,两年开花,三年就结果了。四年以后,果实满枝,看着就让人喜。杏子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食者随意摘取。
两个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他们的种植唤
(?http:?/??/?www.21cnjy.com?)来了一群别样的人情格局——楼宇里的人,每每相见,都要轻声细语的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有人主动打扫;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亭阁之下,对弈恳谈……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
(作者凸凹,文章选自《散文2012精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16.请结合上下文赏析划线的词语。(4分)
17.对人们采摘紫苏,老人的表现前后有什么不同?原因各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分析。(5分)
18善行是如何“蔓延”的?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种子萌芽从汲取水分开始,
(?http:?/??/?www.21cnjy.com?)种子首先膨胀,胚部接着生长。①发芽就像分娩,一旦启动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种子早已演化成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寿命极短,若没有在散播后几个小时内找到湿泥地,就会死亡。热带雨林中,许多树木结的大型种子如果没有在几周内发芽,就会腐败。对这些物种来说,要掌握正确的发芽时机,得先掌握正确的结子时机,因为种子一旦成熟,保存期限是很短的。
一年中,若季节气候对种子来说太干燥
(?http:?/??/?www.21cnjy.com?)或太寒冷,不利于发芽,种子就进入休眠,等待不适宜的气候过去。如果将植物行为以精巧度衡量,扁蓄的发芽行为只有初级程度。扁蓄是长在耕地和花园中的杂草,种子先天为休眠型,未经冬天不会发芽。没有在五月发芽的种子,又逐渐进入休眠状态,静待另一波寒意来临,准备好再次发芽。扁蓄的行为其实相当合理,称为初级程度好像不太公平,更何况相似的植物还不少,许多杂草也有依季节循环的休眠期和发芽期。
另一种相当常见的杂草则要比扁蓄技
(?http:?/??/?www.21cnjy.com?)高一筹,那就是羊腿藜。羊腿藜在年初不休眠的种子,产季时则结休眠的种子。有了年初生产的种子,这年的羊腿藜就有跟多子代,后来所结的种子则安然保存至明春。
一年生植物的种子发芽机制就更精巧了
(?http:?/??/?www.21cnjy.com?),这些植物会打赌冬天冷不冷,许多冬季一年生植物,像却麦草,都是在秋天发芽,这样做的风险是冬天的寒霜很可能冻死幼苗。但如果存活下来,就有了回报,以为比起其他春天才发芽的种子,这些幼苗抢先一步发育成长,能长得比较大,结的种子也多得多。冬季一年生植物也懂的分散风险,让部分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发芽。比起熬过冬天的幼苗,这些春天发芽的种子长出的植株比较小、结的种子也比较小,但是存活的几率大一些。由于某几年的冬天比较冷,某几年比较不冷,所以有时不休眠种子长得好,有时休眠种子胜算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目前为止所谈的发芽行为,精
(?http:?/??/?www.21cnjy.com?)巧程度都还不及格。种子还能从其他线索得到更精确的讯息,以决定什么时候发芽。许多像莴苣一类的种子,对光很敏感,在黑暗中不会发芽,即使温度和湿度都很恰当。这样的机制可以避免那些被埋的很深的、没有机会到达土壤表层的种子发芽。而只要一丝阳光,就能让种子自休眠中苏醒。替菜圃翻土会让阳光传递讯息给土壤中许多对光敏感的杂草种子,让他们知道接近土壤表层了。
很多种子的招数更了不起。植物可
(?http:?/??/?www.21cnjy.com?)借由远古演化而来的光感受体(即光敏素分子)感知光线。光敏感分子有两种形式,可彼此转换。一种称为Pr,吸收红光后装换成另一种形式,称为Pfr,Pfr吸收远红光后再转回Pr型分子。Pr对Pfr的比率是由接受多少这两种不同波长的光而定。这种Pr对Pfr的比率提供了地方环境的讯息,对植物来说极为重要。②未被遮蔽的日光,红光/远红光的比率为1,然而,阳光穿过树林后,大部分红光为树叶吸收,这时比率远小于1。植物透过Pr对Pfr的比率能侦测到光的改变。由此,植物利用光敏素察觉邻近植物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生长以避开邻近植物。同样,种子如果暴露在透光叶子照射的阳光中,就不会发芽。与其在其他植物的遮蔽下发芽、长出难以存活的幼苗,还不如在维持休眠状态。
光敏素有个缺点,就是在黑暗环境中无用武之地。
(?http:?/??/?www.21cnjy.com?)因此只有位于土壤表层或接近表层的种子能加以利用,侦测竞争对手是否环伺在侧。不过还有另一种线索,能让深埋土中的种子知道上方没有一线生机。土壤表层的植物,例如草类,就像一层隔绝物,调节种子土壤内种子感受温度的范围。光裸的土壤表层没有这层隔绝物,所以底下的种子会感受到强烈的温度起伏,许多种子就从这种温度起伏中得知土壤表面是光裸的。如果感受到温度起伏,种子就会在春天发芽;而如果感受到的温度很平稳,没有高低起伏,种子就不会发芽。
(选自[英]乔纳森.西尔弗顿著、徐嘉妍译《种子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14年,有删改)
19.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4分)
20.作者认为有些种子发芽行为的精巧程度还不及格。请写出这些种子的发芽行为。(6分)
21.翻土可以除掉土壤表层的杂草,但是翻动过后的土壤有时反而长出更多的杂草。请用文中观点解释这种现象。(5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
(?http:?/??/?www.21cnjy.com?)。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许多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
①
,就可能给
(?http:?/??/?www.21cnjy.com?)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
②
,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除了文字错误以外,产品说明书还存在诸如专业术语艰涩难懂、产品说明与实际不符等各种问题。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越多,
③
,许多人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来使用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说明书的重要性。
23.下图是北京市控烟协
(?http:?/??/?www.21cnjy.com?)会遴选的两个劝阻吸烟的手势,分别是“我介意”和“不可以”。请写一段话分析这两个手势的劝阻效果。要求语意完整,前后连贯,不少于50字(含标点符号)。
(?http:?/??/?www.21cnjy.com?)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答案下载_2015高考答案
(答案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
1B
2D
3C
4C
5C
6D
7A
8D
9(1)卢象昇指挥士兵奋勇作战,呼声震天动地,从早晨直到夜晚,炮弹用尽,箭矢都用完了。
天下的百姓因为这个原因惋惜弘文并且赞赏卢象昇。
(2)受到议和派的阻挠(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兵力不足(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
敌军势大(骑数万环之三匝)
10
(1)“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
(?http:?/??/?www.21cnjy.com?)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答出手法1分,简要分析2分)www-2-1-cnjy-com
(2)过即指经过,路过,诗中通过前三联
(?http:?/??/?www.21cnjy.com?)的时间、景物的变化,移步换景,展现出作者清晨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的轻松畅快的心情。首联写晨雾未散,朝阳未升,眼前一片迷蒙。颔联写江雾散去,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移过了水湾。颈联江风拂面,云朵飘过在九子山间,写出了行舟之快。全诗通过作者在行舟之上,遥看岸上景物变化,体现出“过”之意。(解释1分,赏析各联1分)
11
略
12
BE
13D
14
文化的传递是一种历史过程。个体都是生活和接受在历史上逐步积累的文化。
15
说明了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通过古籍的发现,现代人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重新理解道家思想,继承道家文化。
16
凝固本意为液态变为固态,运用通感的手法,在这里形容想要抚摸小狗人们的手落空,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人们被小狗闪避愚弄的诧异。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狗屡被欺骗之后对人的不信任。
17
先前:老人热情招呼邻居尽情采摘,看到人们很节制,感到不解,催促邻居多采摘。
之后:
只管让紫苏长好,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
原因:先前因为怕紫苏无人采摘生长不好,极力催促邻居,看到人们的反应感到不解。
后来明白催促邻居,不如让他们自己通过实践理解紫苏需要采摘的道理,自己只需要看管好紫苏。
18
一、乡下老人栽种紫苏任人采摘,让大家尝到了采摘的欣喜。
二、老妇人为了给紫苏遮阳种下了杏树,让杏子挂满枝头供人采摘。
三、两位老人的种植唤醒了大家的人情格局,让小区处处友善和谐,善行蔓延。
19.语言形象生动是本文一大特色,比如,
(?http:?/??/?www.21cnjy.com?)技高一筹,用武之地,鲜活的语言给人以亲近之感。严谨是本文语言的另一显著特色,科技类文章本身的要求决定文章语言的严谨程度。说明事物层次清晰,有条不紊,也是本文优点之一。生动的例子让枯燥的理论浅显易懂,也是本文难能可贵之处。(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20.莴苣一类的种子对光很敏感,早黑暗中不会发芽,即使温度和湿度都很恰当。
21.光敏素能让深埋土中的种子知道上方有没有一线生机,土壤表层的植物调节土壤内种子感受温度的范围,如果感受到温度起伏,种子就会发芽。
22、商品如果没有配备产品使用说明书说明书的文字内容要非常准确可很多消费者不太关注产品说明书的质量问题
23、“我介意”的手势表达委婉,劝阻效果相对较弱。“不可以”的手势直接具体,劝阻效果较强。
24.立意参考:(1)纸上得来终觉浅,
(?http:?/??/?www.21cnjy.com?)绝知此事要躬行。感知自然,就要亲近自然,只有全身心融入其间,方能感受其中之美。(2)信息时代的,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便捷,更是丰富的知识,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些丰富的资源当中方便快捷的丰富自己的头脑,武装自己的思想,没有事必躬亲的必要,因为这种做法已经完全背离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我们应予以坚决摈弃。(3)读万卷书,可以丰富思想,行万里路,可以开阔视野,二者可以有机结合,知行合一,方能成就真正的学问。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