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2022- -2023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普通班)
一单选题
1. 构成纤维素、胆固醇和淀粉酶三种物质都具有的化学元素是( )
A. C 、H 、O 、N B. C 、H 、O 、N 、P C. N 、P 、K 、Mg D. C 、H 、O
2. 下列关于构成细胞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物质 B. Fe 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
C. 糖原与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有差异 D. 脂肪中 C 、H 元素的比例相对较高
3.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结合水一般不直接参与代谢作用
B. 抗旱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大
C. 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
D. 冬天落叶针叶树体内结合水的比例会减少
4.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A. 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B. 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剩余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C. 一定浓度的酒精可导致酵母菌的蛋白质变性
D. 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多种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5. 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性二糖, 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反应而成, 是天然二糖中最稳定的。大量 的研究表明,许多生物在冷冻、干燥、辐射、有毒物质等条件下表现出的抗逆耐受力与体内的海藻糖含量
有直接的关系。以下对海藻糖有关属性和功能的推测,错误的是( )
A. 海藻糖的分子式是 C12H22O11
B. 海藻糖水解后形成两分子单糖
C. 海藻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D. 海藻糖不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
6. 如图表示某种生物大分子有机物的组成方式。 ○表示的物质不可能是
A. 葡萄糖 B. 油脂 C. 核苷酸 D. 氨基酸
7. 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
B. 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
C. 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D. 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8. 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 )
A. 核酸 B. 脂质 C. 糖类 D. 蛋白质
9. 下列物质中, 不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
C.
B.
D.
10. 晒干的小麦种 子的胚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淀粉 B. 蛋白质 C. 水 D. 脂肪
11. O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人体分泌的具有促进骨形成和蛋白质合成的一种蛋白质。研究表明奶粉
中过量添加 OMP 能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OMP 可以在人体所有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B. OMP 中的氮主要存在于 R 基中
C. OMP 具有调节代谢的功能
D. OMP 导致细胞癌变,属于生物致癌因子
12. 下 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 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D.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
13. 蚕丝被贴身暖和、轻盈透气,是“健康绿色睡眠” 的首选。下列关于组成“蚕丝”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 它的基本组成单位的通式为—CO—NH—
B. 它的形成过程中没有水产生
C. 蚕丝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 它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 C 、H 、O 、N 、P 、Fe
14. 现有氨基酸 500 个,其中氨基总数为 506 个,羧基总数为 505 个, 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 2 条肽
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
A. 498 、2 和 2 B. 499 、6 和 5
C. 499 、1 和 1 D. 498 、8 和 7
15.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改变蛋白质中的某种氨基酸,则蛋白质的功能可能改变
B. 蛋白质煮沸后变性失去生物活性的过程未发生肽键断裂
C.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主要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多样有关
D. 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在病人口服后将失去活性, 不再有治疗效果
16. 乳酸菌、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为
A. 5、5、4 和 8、8 、4
B. 4、5 、4 和 4 、5 、4
C. 4、8 、4 和 4 、8 、4
D. 4、8、4 和 4、5 、4
17.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DNA 和 RNA 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 DNA 和 RNA 的基本单位都是核苷酸
C.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D. 豌豆叶肉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DNA 和 RNA
18. 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分别用的试剂是
( )
A. 碘液、苏丹 III 溶液 B. 双缩脲试剂, 碘液
C. 亚甲基兰溶液、苏丹 III 溶液 D. 碘液、斐林试剂
19. 下列与细胞膜有关的四个选择项中, 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是
A. 选择性 B. 主动运输 C. 保护作用 D. 胞吞和胞吐
20. 红萝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将红萝卜切成小块放到水 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若进
行加热,随水温的升高, 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其原因是( )
A. 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
B. 加温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质膜
C. 水温升高,花青素溶解度加大
D. 加温使质膜和液泡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21. 科学家从细胞膜成分入手探索生物膜结构,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关于该模型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B. 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磷脂分子的两侧
C.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D. 构成生物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壁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 B. 糖蛋白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膜上
C.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中的磷脂含量和种类 D. 器官移植时的异体排斥反应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
结果
23. 如图为高等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的概念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h 中嵴的形成扩大了其内膜面积,而 g 中基粒的形成扩大了其内膜面积
B. 图中所有的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而 d 结构是全透性的
C. 图中 c 结构除了可以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也可进行物质运输
D. 图中 e 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多种酶等组成,其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24. 下列有关“骨架 ”或“支架”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生物大分子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B. 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构成了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C. 位于细胞质中的“细胞骨架 ”由蛋白质纤维构成
D. 五碳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核酸分子的骨架
25. 如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⑤是该细胞的代谢中心和遗传控制中心
B. ④⑧的膜结构属于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C. 花瓣的颜色与②中含有的色素有关
D. ③⑤⑦⑧结构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26. 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观察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
B. 常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
C.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利用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吸水涨破的原理
D.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27. 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 Ca2+和 SiO44- 的曲线。影响 A 、B 两点与 B 、C
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 离子浓度、载体数量 B. 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
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 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
28. 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材料及外界溶液有关的正确叙述分别是( )
①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
②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
③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④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
⑤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
⑥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 任何浓度均可以.
A. ①② , ⑤⑥ B. ①③ , ④⑤ C. ①② , ④⑤ D. ①③ , ⑤⑥
29. 下列有关酶与 ATP 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所有酶与双缩脲试剂都能发生紫色反应
B. 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
C. ATP 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 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 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 水解反应相联系,由 ATP 水解提供能量
30. 下列措施及其对应的生物学原理错误的是()
A. 温室条件下, 通过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作物对有机物的吸收
B. 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有益于增大光合面积
C. 农田种植作物一年两茬, 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D. 经常疏松土壤可以促进植物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矿质营养
31. 下图为酵母菌和人体细胞呼吸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条件 X 下酵母细胞呼吸时,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 3 处
B. 条件 Y 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 CO2 和水
C. 氧气不足时, 人体肌细胞产生的 CO2 量大于 O2 的消耗量
D. 人体细胞和酵母菌都能在 X 或 Y 条件下呼吸,皆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
32.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过程中, 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及其主要吸收的光是( )
A. 叶绿素 a ,蓝紫光 B. 叶绿素 a ,红光和蓝紫光
C. 叶绿素 b,蓝紫光 D. 叶绿素 b,红光和蓝紫光
33. 实验材料的选择在科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材料选择错误的是( )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梨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菠菜叶
C 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
D 观植物细胞的有丝分制 紫色洋葱鱗片叶
A. A B. B C. C D. D
34. 下列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 利用淀粉、淀粉酶、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利用淀粉、蔗糖酶、淀粉酶和斐林试剂验证酶的专一性
C. 利用 pH 为 5、7、9 缓冲液、胃蛋白酶和蛋清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D. 利用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和蒸馏水探究酶催化的高效性
35. 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分裂过程中核膜不会消失
B. 不会出现纺锤丝, 但会出现星射线
C. 细胞核缢裂为两个核时, 细胞也一分为二
D. 只有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36. 科学家用 32P 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 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 得到根
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 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E 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 BC 阶段结束时 DNA 含量增加一倍
C. CD 阶段完成与 DNA 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 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 CD+DE)等于 17 .3h
37. 新生儿脐带血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 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脐带血移植可以治疗多种疾病。造血
干细胞( )
A. 能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增殖
B. 与受精卵的分化程度和分化能力相同
C. 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与胚胎干细胞不同
D. 能通过增殖分化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
38. 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 具有特异性的物质是( )
A. DNA B. mRNA C. tRNA D. 磷脂
39.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全能性及凋亡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 断尾壁虎新长出的尾巴, 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 动物体细胞不能表现全能性的原因是体细胞没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D. 细胞毒性 T 细胞裂解靶细胞属于细胞凋亡
40.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 mRNA 不存在明显区别
B. 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 癌细胞中的 DNA 量始终保持不变
C. 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
D. 细胞的分化和衰老受基因的控制,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则不受基因控制
二、填空题
41. 下图为某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用磷脂酶处理该细胞,则被破坏的结构有 (填序号)。
(2)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 ②中的细胞液浓度 (减小、增大)。
(3)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必须充分研磨破坏图中 (填中文名称) 的结构,用 (填试
剂名称) 提取色素,分离色素的方法是 。
42.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种植某种药用植物。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将该植 物的盆栽苗均分成甲、乙两组, 甲组自然光照,乙组给予一定程度的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实验结
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 7 点到 17 点,甲组净光合速率先后两次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环境因素分别是 、 ;乙
组植物在 17 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细胞器有 。
(2)13 点比 9 点光照强度大,但两组实验中 13 点的净光合速率都低于 9 点,主要原因是 。
(3)叶绿素 b/a 比值可作为植物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研究人员发现遮光处理提高了该植物叶绿素
b/a 比值, 可以通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验证该结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是: 。
43. 如图 A 、B 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 图 C 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
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变化, 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 A 为 (填“植物"或“动物”),图中“ 1 ”所示的结构为 。
(2)图 A 所示细胞中共有 个 DNA 分子;图 B 所示细胞中共有 条姐妹染色单体。 (3)处于图 C 中 B→C 段的是 (填“ 图 A ”或“ 图 B ”或“ 图 A 和图 B ”)所示细胞。
44.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有丝分裂实验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过程使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处理的目的是 ,乙过程所用的试剂是 。
(2)图丁过程“压片 ”时, 需要用拇指轻轻按压 ,有利于细胞分散。
(3)若该同学想仔细观察下图中细胞甲的染色体行为,需要在低倍镜下将 A 视野中的装片向 移
动,再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 B 视野中的图像,图甲细胞中染色体和 DNA 的比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