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辽中区第一私立高级中学
完善自我 追求卓越
辽中区一私立高中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题
生 物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命题人:生物组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有关内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 1/3
B.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淋巴液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少
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它们参与构成人体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总量比细胞内液多
C. 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D.当人体内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明显升高
3.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自主神经系统中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
B. 自主神经系统属于脊神经,其活动不受脑中高级中枢的控制
C.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D.当机体处于紧张、焦虑和兴奋等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4.小鼠在觅食过程中忽然闻到猫尿液的气味,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和血压上升等现象,
当危险解除时上述生命现象消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闻到猫尿液气味后小鼠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B.小鼠在闻到猫尿液气味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现象属于反射
C.交感神经参与小鼠闻到猫尿液味道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D.副交感神经参与小鼠在解除危险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5.为了防止肌肉过度收缩,在神经传导通路中神经元之间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达到相互调 控的目的。如图为神经元 A、B、C 之间的传导通路,①为神经纤维上的一个点,②为神经—肌肉
接头,其结构类似于突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刺激 A 处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不属于反射
B.刺激图中①处, 电流表指针会发生 1 次偏转
C.抑制 C 神经元的递质释放,肌肉收缩时间会缩短
D.图示过程体现了肌肉收缩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
6.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
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B.M 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 Na+浓度高于膜内
C.N 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7.胰腺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下列关于胰腺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 1 页
沈阳市辽中区第一私立高级中学
完善自我 追求卓越
A.由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B.用细绳将胰腺通向小肠的导管结扎,胰岛素将无法释放,最终导致胰岛分泌功能下降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功能相反,注射胰高血糖素,将导致胰岛素含量随即下降
D.直接研磨胰腺,难以从研磨液中获得胰岛素,可能是因为胰岛素被胰蛋白酶水解而失活
8.二甲双胍可用于治疗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的Ⅱ型糖尿病,其疗效主要归功于二甲双胍的降低 体重的能力。研究人员发现二甲双胍可提高血液中 GDF15(生长分化因子)的含量。转录激活因子 4 能够促进肝细胞合成 GDF15,GDF15 通过与脑干中的一种受体结合,来减少食物摄入从而降低体重。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控食物摄入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
B.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胰岛素受体可能减少
C.GDF15 属于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
D.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促进转录激活因子 4 的合成来发挥作用
9. (2021 年高考·福建卷)下列关于健康人体中胰岛素调节血糖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直接参与肝糖原的合成
B.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的分泌减少
C.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不需要消耗能量
D.胰岛素的形成过程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10. (2022 年陕西西安期末)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B.溶菌酶只能在第一道防线中发挥作用
C.所有的免疫器官都可以生成免疫细胞
D.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脾等
11. (2022 年广东模拟)FAMIN 是一种实现嘌呤核苷酸循环的多功能酶。研究发现,在树突状细 胞(DC)中,FAMIN 激活的嘌呤代谢物抑制了 T 细胞的活化,FAMIN 还能将次黄嘌呤转化为肌苷,然
后 DC 释放肌苷来抑制 T 细胞的激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C 促使辅助性 T 细胞活化后把抗原呈递给 B 细胞
B.FAMIN 的活性降低会增强对肿瘤的免疫监视
C.FAMIN 可防止过度的 T 细胞反应和自身免疫
D.正常机体中,活化的 T 细胞起作用后其功能会受到抑制
12.3.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的种群数量为 N0 ,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α =
1.3 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的数量为( D )
A.1.3N0 B.1.69N0 C.2.3N0 D.5.29N0
13.(2022 年天津期末)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现低浓度生长素促进作用的是 af 段
B.体现高浓度生长素抑制作用的是 ce 段
C.若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 b 点浓度,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在 b~d 之间
D.若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为 c 点浓度,则芽生长的最适浓度可能为 b 点浓度
14.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
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 C.海水含盐量 D.海水含氧量
15.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 2 页
沈阳市辽中区第一私立高级中学
完善自我 追求卓越
A.t2 时该鱼在新湖泊中的数量为环境容纳量
B.t3 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t1 和 t3 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种群数量相同
D.迁入新湖泊后小型淡水鱼种群呈“S ”形增长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
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6.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17.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是种群的数量特征
B.年龄金字塔底部的大小代表种群中最年轻年龄组的个体数
C.出生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
D.种群数量稳定在 K值时,其性别比例为 1∶1
18.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调节,对以下症状出现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脑梗塞导致呼吸骤停——脑干呼吸中枢受损
B.高位截瘫导致小便失禁——脑与脊髓的联系被阻断
C.脑溢血导致运动性失语症——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受损
D.饮酒过量导致走路不稳——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功能障碍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长素首先与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产生效应
B.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和叶绿素合成
C.脱落酸只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较低,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20. (2019·江门市二中高二期末)蝌蚪发育成青蛙与甲状腺激素密切相关,如果垂体被完全破坏,
蝌蚪就不能正常发育为青蛙,原因是( )
A.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垂体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激素不能运输到靶器官
D.下丘脑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5 分。
21.图甲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的 Na+ 内流引起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发生必须具备 和 。
(2)图甲中,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体的 内;突触前膜将神经递质分泌到突触间隙体 现了细胞膜具有 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 Na+ 内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3)图甲中的 Na+ 内流是指图乙中 Na+ (填“ 由 A 侧进入 B 侧 ”或“ 由 B 侧进 入 A 侧 ”)。图乙中失活关闭状态的 (填“能 ”或“不能 ”)直接进入开放激活状态。由图
乙可知,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 来实现动作电位的产生。
22.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炎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靠细胞表面的 来辨别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 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 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 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 (填“细胞 ”或“体液 ”)免疫产生的 所凝集,使之失去
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快速检测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种方法称为间接免疫荧光法,即把受感染的细胞固定
在一个小玻片上,这个玻片上有新型冠状病毒,然后把病人的血清滴在小玻片上,若血清中有跟
第 3 页
沈阳市辽中区第一私立高级中学
完善自我 追求卓越
这个病毒反应的抗体,二者就可以结合,然后滴上另外一种带有荧光的试剂,在荧光显微镜下,玻
片会有荧光显现。
(2)如果病人血清中有跟这个病毒反应的抗体,说明病人体内发生了 免疫, 细胞
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3) 快 速 检 测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时 , 在 荧 光 显 微 镜 下 , 玻 片 有 荧 光 显 现 , 说 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疫区的人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隔离病人 B.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和防护服
C.接种疫苗 D.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
23.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 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
曲角度(α)。如图为实验示意图。
(1)α的范围为 (填“ 180 ° ≥α>0 ° ”“ 180 ° ≥α≥90 °”或“90 ° ≥α>0 °”)。
如果两组实验的α相同,则这两块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 (填“一定 ”或“不一定 ”)相
同。
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 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 作为能源物质。他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
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2) 该 实 验 的 自 变 量 是 , 因 变 量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 使 实 验 更 严 谨 , 还 需 将 另 一 些 等 量 的 根 尖 放 在
, 作为对照组。
(4) 据 此 实 验 结 果 , 可 推 知 水 平 放 置 的 植 物 根 向 重 力 生 长 的 原 因 是
24.下图甲表示青城山中华蟾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图乙表示中华蟾蜍一段时间内
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根 据 图 甲 分 析 , 青 城 山 中 华 蟾 蜍 年 龄 结 构 的 类 型 属 于 , 判 断 依 据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乙分析,在 a~c 时间内,青城山中华蟾蜍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 ”形。 若 在 某 个 时 间 , 蟾 蜍 种 群 数 量 达 到 K 值 ( 环 境 容 纳 量 ) , 该 数 值 的 含 义 是 , 该数值在乙图中对应的时间点是 ,据此推测,
在 b 时种群的数量约为 。
(3)研究人员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青城山中华蟾蜍的数量。在某一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40 只中华蟾蜍,第二次捕获 30 只中华蟾蜍,其中有标记的中华蟾蜍有 10 只,在该调查范围内中 华蟾蜍的种群数量约为 只。若在调查过程中部分中华蟾蜍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
数量的估算结果 (填“偏大 ”或“偏小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