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经济特区林百欣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
高一物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 对于体育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跑完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
B. 运动员铅球成绩为,指的是位移大小为
C. 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指的是时刻
D. 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作质点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B. 硬度大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较小,则不会发生形变
C. 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不会有力的
D. 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形变量x成反比
3.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B.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
C. 相互挤压的物体间弹力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垂直
D.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4. 一铁块m被竖直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黑板对铁块同时施加了两个力的作用
B. 黑板对铁块磁力和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磁力和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
5. 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②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③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
④从N到M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③
6.如图所示,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的质量为m,平衡时小球在A位置。今用力F将小球向下压缩x至新的平衡位置B,则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
A
B
F
x
)A.kx
B.mg+kx
C.F
D.mg-kx
(
v
)7.如图所示,木块沿竖直墙下落,木块的受力情况是
A.只受重力
B.受到重力和摩擦力
C.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弹力
D.受到重力和弹力
(
A
A
/
)8.在大众化的餐馆中,常见密绕在轴上的卷纸用两条轻绳栓着悬挂在竖直墙壁的A、A/点,方便用餐人员取用,如图所示。随着卷纸的使用,卷纸静止时受到墙壁的支持力和轻绳对卷纸轴的拉力大小变化情况是(不计墙壁和纸间的摩擦)
A.支持力增大
B.支持力减小
C.拉力增大
D.拉力不变
(
甲
乙
F
F
1
F
2
)二、多选题(每小题6分,3小题共18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或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9.图甲中,一个人单独用力F提一桶水,水桶保持静止;图乙中,两个人分别用力F1、F2共同提这桶水,水桶也保持静止。则
A.F1、F2的大小有可能比F大
B.F1、F2的大小一定比F小
C.F1、F2之间的张角越小越省力
D.F的大小一定等于F1、F2的大小之和
10. 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初速度是3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2m/s2
C. 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D. 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11.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t1,接着物体又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2,其速度变为零,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实验题(本题两个小题共20分,每空2分)
12.(14分)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_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________再________;(填“接通电源”或“放开小车”)
(3)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4)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cm;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m/s;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6分) 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
A.毫米刻度尺 B.厘米刻度尺
(2)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表示的是钩码质量m,横轴表示的是弹簧的形变量x。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取);
(3)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跟弹簧伸长量_______(填“成正比”“成反比”);
四、计算题(本题三个小题共30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3分)有一个木箱质量m=60 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工人推木箱,假设动摩擦因数为μ=0.3,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sin37°=0.6,cos37°=0.8,g取10 m/s2)
(1)当沿水平方向推力F1=150 N时,此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f1.
(2)当与水平方向成37°的斜向上的推力F2=400 N时,此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f2.
15.(17分) 汽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它后面有一辆摩托车,当两车相距1000 m时,摩托车从静止启动做匀加速运动追赶汽车,摩托车的最大速度可达30 m/s,若使摩托车在4 min时刚好追上汽车.求:(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2)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车相距最大距离x.汕头经济特区林百欣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C D B A B A B AC BC AC
12【答案】 (10分) ①. 交流 ②. 接通电源 ③. 放开小车 ④. 0.1 ⑤. 0.70 ⑥. 0.10 ⑦. 0.20
13【答案】 (6分) (1)A (2) 4.9 (3) 成正比
14.(13分)(1)150N;(2)108N
15\【答案】(17分)(1) (2)
【解析】【详解】(1)设摩托车在追上之前还没达到最大速度,则有:
即:
a×2402=1000+25×240
解得:
a=0.243m/s2
此时摩托车的速度为:v=at=0.243×240m/s=58.33m/s,故可知摩托车不是一直加速,设在t0时,摩托车达到最大速度,此后摩托车匀速运动,则有:
at02+v1(t t0)=x0+v2t
其中:
代入数据解得:
a=2.25m/s2
(2)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即:
v2=at1
解得:
则最大距离为:
△x=x0+v2t1 a t12=1000+25×11.11 ×2.25×11.112=113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