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三单元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历 史
内容索引
课时导学
知识梳理
重点研习
课时导学
[目标素养]
1.分别掌握辽、夏、金、元的统治情况,认识到少数民族对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了解蒙古的崛起、元朝的行省制度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史实,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知识概览]
知识梳理
一、辽与西夏
1.辽与西夏的建立
政权 民族 年份 建立者 都城
辽 契丹族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西夏 党项族 1038年 元昊 兴庆府
2.辽与西夏的统治制度
(1)
(2)西夏的统治: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二、金朝入主中原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蒙古崛起
建国 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 铁木真 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扩张 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2.元朝统一
改元 1260年忽必烈即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
统一 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 临安 。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3.统治措施
(1)元朝修筑驿道,设立驿站;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2)在地方管理上,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称为 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3)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对于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 宣政院 进行管理。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元朝还在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设置 巡检司 ,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
1.民族的形成
蒙古族 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
回回 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
畏兀儿 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2.“四等人制”
(1)概况:蒙古统治者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四等人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2)结果: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
3.民族交融
(1)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
(2)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重点研习
一 辽、西夏、金的建立
【材料一】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 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思考探究】
(1)根据材料一,辽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提示:方面: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任用汉人为官;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辽、西夏具体的政治制度及历史影响。
提示:政治制度: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西夏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历史影响:肯定和保护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农耕文明;有利于各民族的和平相处和互相学习,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巩固辽、西夏政权的统治。
【材料二】 《金史·兵志》记女真初起时,“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他们是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征掠、围猎的需要而设的军事首领,随后发展为固定的军事组织,猛安谋克作为军事编制单位,其人数实际上多少不定。
——王永鸿、周成华主编《中华国学千问》
【思考探究】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给金朝带来了什么影响
提示:制度:猛安谋克制。影响:猛安谋克制是金朝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具有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的特点,便于对女真族进行管理,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金朝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素养解读】
材料二反映了女真族的基本管理制度,即猛安谋克制度。由于猛安谋克是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具有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的特点,因此,其影响涉及社会管理、生产管理、军事组织等各个方面。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素养。
[重难归纳]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
1.民族迁徙与交错杂居分布格局的形成。辽宋夏金对峙时期,大规模的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通过双向流动,各民族间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形态进一步形成并不断发展。
2.劝课农桑与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为维系统治,北方民族政权逐渐适应并在适宜农耕的区域“劝课农桑”,使农业经济逐渐进入北方传统的游牧经济区域,提升了北方游牧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
3.尊孔习儒与政治文化制度的趋同。北方民族政权为了维护和稳定自身的统治,在承袭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学习中原地区的文化和统治制度。
4.“海内一家”的政治理念。少数民族统治者以“中国之主”自居,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的内涵。
[跟踪训练]
1.契丹国建立后,采取南、北面官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主要是因为( )
A.契丹与汉族间的矛盾尖锐
B.契丹与汉族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D.中原先进政治制度的吸引
答案:B
解析:南、北面官制度的实行并非因为契丹与汉族矛盾尖锐,而是为了适应发展形势,故A项错误;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汉人和契丹人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发展程度不同的状况,故B项正确;南、北面官制度的实行并非因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而成的,故C项错误;南、北面官制度的实行是为了适应不同区域的情况,并不只是为了吸收中原先进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二 元朝的政治制度创新及影响
【材料一】 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在陛下笃信而坚守之,不杂小人,不营小利,不责近效,不恤浮言,则天下之心庶几可得,而致治之功庶几可成也!
——许衡《许文正公遗书》卷7
《时务五事·立国规模》
【思考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统治者采用“汉法”的原因及其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提示:原因:统治区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风俗不同,学习汉法有利于巩固统治;吸取其他政权覆灭的经验教训;汉族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困难:旧贵族和守旧势力的反对;本民族人民接受的程度等。
【素养解读】
材料说明元朝疆域广阔,民族构成多样,应该采用汉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
【材料二】 (元初)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
——[明]宋濂等《元史》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序录》
【思考探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争执。其实质是什么
提示:争执:旧俗与汉法之争。实质: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
提示:变化:设立行省制度。意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重难归纳]
行省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各行省都是中央政府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其长官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军政和司法权;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2.影响:适应了元朝管理空前辽阔疆域的需要,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直接隶属中书省,中央集权得到强化;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跟踪训练]
2.元朝的大一统超越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的说法不恰当,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元朝疆域广阔,为了有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而设立了行省制度,故B项正确;行省在地方有行政职能,而不是“监察地方政治”,故C项错误;设立行省并不能防范宰相擅权,故D项错误。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合格考过关检验
一、选择题
1.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这说明辽政权( )
A.没有实现对全国的控制
B.因俗而治,缓和矛盾
C.实行民族分化的政策
D.迎合汉人,争取支持
2.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命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西夏文字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这反映了西夏文字( )
A.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
B.早于汉字创立
C.加强了西夏的统治
D.成为与汉族沟通的重要工具
3.契丹立国之初,耶律阿保机“乃诏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据《辽史》)。这反映了契丹统治者( )
A.实行“蕃汉分治”的政策
B.保持契丹的民族习俗
C.采取民族分化的政策
D.接受汉族的成文法令
4.《金史·兵志》记载:“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据此可知,早期的猛安谋克( )
A.是军政一体的部落组织
B.是对中原政治制度的创新
C.扩大了金朝的统治基础
D.推动了金朝的封建化进程
5.这一行政模式的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这一行政模式”是指( )
A.汉朝刺史制度
B.元朝行省制度
C.明朝三司制度
D.清朝督抚制度
6.元朝行省是在中央派出机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任命行省官员遵循的原则是:“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属中书省;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元朝( )
A.行省官员位高权重
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D.设行省,有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7.元大德九年(1305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8.有学者指出:“1264年,忽必烈建立总制院管理吐蕃……八思巴成为总制院的第一位行政长官。”上文中“总制院”即( )
A.理藩院 B.御史台
C.宣政院 D.中书省
9.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元朝时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B.元朝时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
C.元朝重新统一后,疆域辽阔
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
材料二 完颜阿骨打称帝以后,推行了猛安谋克制度。规定:以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编为一猛安。猛安谋克是一种兵农合一的组织,平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战时则自带器甲,组成军队,应征出战。这样不仅能节省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较强的战斗力。
——摘编自仝晰纲《历史学考研词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辽朝实行南、北面官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猛安谋克的特点和作用。
等级考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1.辽朝实行南、北面官。 北面官采用契丹部族官制度,官员基本由契丹人担任,掌管朝廷大政和契丹人事务;南面官以汉人主事要职,治汉人州县。但是后来,这一制度逐渐成为形式,不少汉族官僚逐渐登上北面官的高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民族交融的逐渐加强
B.辽朝政治制度封建化
C.北方草原地区农业化
D.辽朝统治危机的加深
2.《中国民族史名词解释》中对古代某一政治制度作出如下解释: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后来逐渐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转化。平时出猎、战时作战。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
B.南、北面官制
C.四等人制
D.猛安谋克制
3.史学界认为: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虽然经常发生冲突,但合作交流、和平交往仍是主流。其中宋辽的长久和平关系开始于( )
A.北宋在边界设立榷场后
B.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
C.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后
D.辽占据燕云十六州后
4.元世祖忽必烈诏“诸路管民官理民事,管军官掌兵戎,各有所司,不相统摄”,诸侯如真定史氏、保定张氏等,都一度被削去军权,保留的都是文职。忽必烈此诏旨在( )
A.保障中央政府集中控制军事大权
B.实行兵民分治以便削弱军事力量
C.实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D.有效地抑制汉地世侯的割据势力
5.“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元朝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
C.元朝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
D.行省制不利于维系地方治安稳定
6.元朝历代皇帝经常征召社会上大批有名的汉儒学者进入政治上层,其中还包括最被歧视的南人儒士,但是他们大多进入中央的翰林院、集贤院等无实权的机构。这表明元朝( )
A.政治管理实现封建化
B.以汉儒学者牵制蒙古官员
C.用高官厚禄笼络汉人
D.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既而契丹围瀛州,直犯贝、魏,中外震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邪 ”遂请帝幸澶州……挞览死,乃密奉书请盟。准不从,而使者来请益坚,帝将许之。准欲邀使称臣,且献幽州地。帝厌兵,欲羁縻不绝而已。有谮准幸兵以自取重者,准不得已,许之。帝遣曹利用如军中议岁币,曰:“百万以下皆可许也。”准召利用至幄,语曰:“虽有敕,汝所许毋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吾斩汝矣。”利用至军,果以三十万成约而还。河北罢兵,准之力也。
——[元]脱脱等《宋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澶州之战前形势及北宋君臣对辽军南下所持的不同态度。
(2)材料将澶州退敌归功于寇准,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评述澶渊之盟的意义。
此后宋辽之间实现近百年和平,这对北宋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仍有积极意义。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合格考过关检验
一、选择题
1.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这说明辽政权( )
A.没有实现对全国的控制
B.因俗而治,缓和矛盾
C.实行民族分化的政策
D.迎合汉人,争取支持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可知辽政权对汉人和契丹人实行不同的治理方式,注重因俗而治,缓和矛盾,故选B项。
2.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命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西夏文字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这反映了西夏文字( )
A.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
B.早于汉字创立
C.加强了西夏的统治
D.成为与汉族沟通的重要工具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西夏文字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可知西夏文字的创制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汉字在西夏文字创制之前就存在,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西夏文字的作用和与汉族交流的信息,故C、D两项不符合题意。
3.契丹立国之初,耶律阿保机“乃诏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据《辽史》)。这反映了契丹统治者( )
A.实行“蕃汉分治”的政策
B.保持契丹的民族习俗
C.采取民族分化的政策
D.接受汉族的成文法令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契丹“蕃汉分治”政策。“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指适用于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法律;“汉人则断以《律令》”指用汉族的成文法令统治汉人。由此可判断契丹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政策,故选A项。
4.《金史·兵志》记载:“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据此可知,早期的猛安谋克( )
A.是军政一体的部落组织
B.是对中原政治制度的创新
C.扩大了金朝的统治基础
D.推动了金朝的封建化进程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猛安谋克是金朝初年由于征掠、围猎的需要而设的军事首领,随后发展为固定的军事组织,猛安谋克是女真族实行的一种部落军事编制单位,故选A项;B、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未涉及,排除。
5.这一行政模式的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这一行政模式”是指( )
A.汉朝刺史制度
B.元朝行省制度
C.明朝三司制度
D.清朝督抚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这一行政模式的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可知“这一行政模式”是指元朝的行省制度,故B项正确。
6.元朝行省是在中央派出机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任命行省官员遵循的原则是:“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属中书省;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元朝( )
A.行省官员位高权重
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D.设行省,有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行省官员的任命基本由中央掌控,这样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行省官员的地位在材料中并不能体现,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元朝行政区划层级,无法得出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行省的官员任命而非疆域管理,排除D项。
7.元大德九年(1305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一开始“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是为了避免应决不决的现象,提高行政效率;“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是为了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加强中央集权。体现出行省制度下中央集权和高效行政兼顾的特点,故选D项。
8.有学者指出:“1264年,忽必烈建立总制院管理吐蕃……八思巴成为总制院的第一位行政长官。”上文中“总制院”即( )
A.理藩院 B.御史台
C.宣政院 D.中书省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是宣政院,故C项正确;理藩院是清朝管理外交和民族事务的机构,故A项错误;御史台是唐宋时期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央机构,故B项错误;中书省在元朝是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中央机构,不是总制院,故D项错误。
9.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元朝时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B.元朝时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
C.元朝重新统一后,疆域辽阔
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而寻瑶池之津’”,可知中原与西域之间互有人员往来与交流,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
材料二 完颜阿骨打称帝以后,推行了猛安谋克制度。规定:以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编为一猛安。猛安谋克是一种兵农合一的组织,平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战时则自带器甲,组成军队,应征出战。这样不仅能节省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较强的战斗力。
——摘编自仝晰纲《历史学考研词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辽朝实行南、北面官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猛安谋克的特点和作用。
参考答案:(1)原因:适应辽朝境内不同民族和不同生产方式。意义:有利于保护先进的农耕生产和稳定统治秩序,有利于辽朝的发展和进步。
(2)特点:兵农合一。作用:不仅能节省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较强的战斗力,是金朝能够入主中原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女真族社会的发展。
等级考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1.辽朝实行南、北面官。 北面官采用契丹部族官制度,官员基本由契丹人担任,掌管朝廷大政和契丹人事务;南面官以汉人主事要职,治汉人州县。但是后来,这一制度逐渐成为形式,不少汉族官僚逐渐登上北面官的高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民族交融的逐渐加强
B.辽朝政治制度封建化
C.北方草原地区农业化
D.辽朝统治危机的加深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辽朝实行的南、北面官,突出的是辽汉分治特征,但是到后期部分汉人也可以出任北面官职,这说明民族交融趋势加强,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2.《中国民族史名词解释》中对古代某一政治制度作出如下解释: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后来逐渐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转化。平时出猎、战时作战。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
B.南、北面官制
C.四等人制
D.猛安谋克制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平时出猎、战时作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原有组织基础上改造创立的猛安谋克制,故选D项;行省制和四等人制是元朝的制度,排除A、C两项;南、北面官制是辽朝的制度,排除B项。
3.史学界认为: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虽然经常发生冲突,但合作交流、和平交往仍是主流。其中宋辽的长久和平关系开始于( )
A.北宋在边界设立榷场后
B.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
C.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后
D.辽占据燕云十六州后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辽订立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故选B项。
4.元世祖忽必烈诏“诸路管民官理民事,管军官掌兵戎,各有所司,不相统摄”,诸侯如真定史氏、保定张氏等,都一度被削去军权,保留的都是文职。忽必烈此诏旨在( )
A.保障中央政府集中控制军事大权
B.实行兵民分治以便削弱军事力量
C.实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D.有效地抑制汉地世侯的割据势力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诸路管民官理民事,管军官掌兵戎,各有所司,不相统摄”“都一度被削去军权”,可知忽必烈此诏旨在实行兵民分治,削弱地方的军事力量,故B项正确;“管军官掌兵戎”说明军事并不都由中央控制,只是地方的军权要受中央节制,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地方分权的信息,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故排除。
5.“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元朝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
C.元朝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
D.行省制不利于维系地方治安稳定
答案:D
6.元朝历代皇帝经常征召社会上大批有名的汉儒学者进入政治上层,其中还包括最被歧视的南人儒士,但是他们大多进入中央的翰林院、集贤院等无实权的机构。这表明元朝( )
A.政治管理实现封建化
B.以汉儒学者牵制蒙古官员
C.用高官厚禄笼络汉人
D.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元朝征召汉儒学者进入政治上层,但大多都是进入无实权的机构可以看出,元朝统治者是想从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治管理性质,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元朝蒙古官员掌握实权,排除;C项对材料信息理解不准确,“笼络汉人”也是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排除。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既而契丹围瀛州,直犯贝、魏,中外震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邪 ”遂请帝幸澶州……挞览死,乃密奉书请盟。准不从,而使者来请益坚,帝将许之。准欲邀使称臣,且献幽州地。帝厌兵,欲羁縻不绝而已。有谮准幸兵以自取重者,准不得已,许之。帝遣曹利用如军中议岁币,曰:“百万以下皆可许也。”准召利用至幄,语曰:“虽有敕,汝所许毋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吾斩汝矣。”利用至军,果以三十万成约而还。河北罢兵,准之力也。
——[元]脱脱等《宋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澶州之战前形势及北宋君臣对辽军南下所持的不同态度。
(2)材料将澶州退敌归功于寇准,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评述澶渊之盟的意义。
参考答案:(1)形势:辽军南下,北宋陷入困难和危险境地。三种态度:一些大臣主张退守西南或东南,以避锋芒;宋真宗犹豫不决,但倾向退让;寇准力挽狂澜,独自主张迎战。
(2)观点:寇准起重大作用,但不能忽视其他因素。理由:辽军本身的弱点与局限;宋真宗亲征、鼓舞士气等。意义:虽有部分屈辱条款,但此后宋辽之间实现近百年和平,这对北宋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仍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