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进入八年级下册,学生已学过古体诗、唐诗、宋词、元曲,对诗的文体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学生虽然陌生,但《诗经》具有音韵美、形式美、主题美,艺术美,这节课我以“美”为主要元素设计教学,让学生徜徉在美的意境中学习《关雎》。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运用:诵读,读出韵律,了解《诗经》;把握《关雎》中比
兴等艺术手法。
思维发展:研读,理解《关雎》表达的情感;
文化传承:品味诗歌的人物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老师去年在《论语》中读到一句关于对《诗经》评价的话:不学诗,无以言;后来又在《礼记》中读到:其为人也敦厚,诗教也。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在教导儿子时,希望孩子多读《诗经》,不然都不会讲话了。后一句强调读《诗经》可以教我们雅致地表达,多读可以提升自己的素养。由此可见,《诗经》是一本很厉害的书哦!
老师在购买《诗经》的时候,发现图书装帧得特别精美,有些图书封面写着:中国最美古诗;有些是这样写的:遇见诗经,遇见最美的自己;还有的写得更有意思:美得让人窒息的古诗……如果是你们,会被哪个字打动呢?如果是我,我会被“美”打动。在课本的“预习”部分也有一句话:这些诗,今天读来仍然会让人怦然心动,获得美的愉悦。看来,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是非常美的。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心情,一起学习吧!
讲授新课
一、诵读古诗 品味音韵美
1.做好诵读准备
活动:分组学习,一组学生在注释中找到标注字音的字,并圈划。
雎(jū) 鸠(jiū) 窈窕(yǎo tiǎo)
逑(qiú) 荇(xìng) 寤寐(wù mèi)
芼(mào)
另一组学生在注释中标注解释的字词,并圈划和分类。
(1)重点实词
关关:拟声词,一种鸟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寤寐:指日日夜夜。
芼:挑选。
(2)词类活用
①琴瑟友之(名词做动词用,做朋友,相亲相爱,亲近)
②钟鼓乐之(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乐)
(3)古今异义
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流出)
老师的话: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读注释,明确字音和字义,为诵读做准备,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经》的美。
2.诵读古诗,了解作品。
(1)一读,找规律。读完第一遍,师生发现:《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有几个字不同,读起来有一种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65页资料补充,了解《诗经》的作品简介。
屏显: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
(2) 二读,了解文体知识。
(3) 三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屏显:
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
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
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
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
老师指导:《诗经》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词汇,老师让学生多读几遍,揣摩其中的韵律感:有助于表达曲折的感情——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句句都能读出美感来。
屏显: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左右采之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老师提问:同样的句式,应该怎么读?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古诗,了解诗意。进入第二个步骤。
老师的话:通过三次读,加上学生结合注释对古诗的理解,让学生对《关雎》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理解。在反复诵读中,通过叠字、叠韵、双声的使用,引导学生感受《关雎》的音韵美。
二、研读古诗 品味主题美
1.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译读参考:
鱼鹰儿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参照余冠英《诗经》选译,连翻译都可以是美的。)
2.全诗共5个小节,结合前面的译读,梳理层次结构。
明确:
第一章(1~2句)小伙子爱慕美丽女子;
第二章(3~6句)小伙子追求美丽女子;
第三章(7~10节)小伙子梦想成婚场景。(屏显)
回到上面的诵读问题,我们诵读第二章的时候,要读出小伙子追求美丽女子时“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情感变化。师生共读,体会情感变化。
明确:
第一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心情喜悦,语调上扬。
第二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语速稍缓,语气轻柔,读出美好的气氛。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速缓慢,语调低沉。
第三章:钟鼓乐之——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语调上扬,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屏显)
3.《关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主题美)
明确:《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想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老师的话:《关雎》被孔夫子放在《诗经》的第一篇,而这一篇是讲爱情的,同学们觉得孔夫子是不是很时髦呢?按照流沙河老师的理解,也是有道理的。“一个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而家庭的构成建筑在爱情基础上。孔夫子觉得男女应该通过恋爱建立家庭,家庭应该和睦、快乐”。从快乐、和睦的家庭走出来的学生,在学习上会更加专注投入,学习起来也是快乐的。同学说这样理解对不对呢?
三、细读古诗,品味艺术美(写法)
《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起到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是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美。
四、唱读古诗,品味意境美。
1.选择合适的曲子(能够唱出美感为标准)
A.仇海平《经典永流传》
B.胡婷婷《诗经·关雎》
C.方锦龙、马久越《关雎》纯音乐
老师播放,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唱诵。
老师的话:胡婷婷老师的唱诗比较简单,节奏舒缓;仇海平老师的适合大合唱,节奏上有缓有急,跟这一节课的讲解比较贴切,适合全班同学合唱;纯音乐版则适合做诵读的背景音乐,学生可以结合背景音乐,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关雎
音韵美
主题美
艺术美
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