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青山不老 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青山不老 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1 18:0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
课 题 青山不老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板书
教材内容 分 析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 全文层次井然,内容清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篇展示了一幅满眼绿色的宜人画卷,窗外的杨柳、山上的绿意、四周的“绿色波浪”,呈现出小院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然后再写这条山沟所处的“大”背景和院子里的“小”环境。第二部分用一连串的数据及村干部的讲述写出了不起的奇迹,既有数据的震撼力,又有旁证的信感。之后,老人陪“我”来到沟里实地观察,“我”亲眼看到了老人种树的功绩,体会到了树立与恶劣自然环境抗衡的顽强。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理解老人在“大环境”(自然)和“小环境〞(生活)创下奇迹的不容易。 首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能少讲就少讲,能不讲就不讲,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问题抛给学生。 其次,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我就以此为抓手,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来朗读、对比、体会,理解老人创下了怎样的奇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在这个重点上有所突破之后,那难点理解题目的特殊含义也就会迎刃而解。 其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利用视频、音频、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前后的变化,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老农精神的伟大,有利于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和对文体的把握。
学情分析 在高年级学段,就已经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所以对学生而言,在文中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并不难。《青山不老》这篇课文语言虽然生动,但是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目前已有生活经验较远,不易理解。尤其是学生对防风护林带、林网等专有名称和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干旱、霜冻、沙尘暴等,缺乏感性认识。可以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老人创造了怎么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2、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3、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抓住关键句理解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出奇迹的。 2、体悟老人的精神品质,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 理解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巩固抓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1、激趣: 谈话: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平凡的人,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动。 视频:瞧!在2009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晋西北一位山野老农获得了大众的提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青山不老》。 2、板书课题:请齐读课题两遍。 3、学贵有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录音》,是啊,青山怎么会不老呢?
设计意图 采用观看“感动中国”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融入课堂教学。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1、带着疑问,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评价:书声琅琅,给人美的享受! 检查自学。 (1)学习词语,扫清障碍,谁来点亮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 评价:读得字正腔圆,声音响亮。 (2)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录音:课文主要讲了一位山野老农用十五年创造了一个奇迹,他植树造林、造福子孙的感人故事。 评价:你归纳能力真强,把长长的文章缩成了这样短短的一句话。
设计意图 通过自由读文,让学生疏通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尝试总结概括。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1、请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上问题。 (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 (3)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目? 评价:你们读得真认真,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2、 交流:在荒凉在晋西北地区,这位老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请你说。(录音:十五年啊....) (1)嗯,你觉得什么才叫奇迹?(生:极难办到的事情,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价: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2)导读1:是啊,这简简单单的一组数字,可在这背后是多少个日夜的坚守,才有这个了不起的奇迹啊,读! (3)导读2:同学们,你知道一亩有多大吗?(一亩大约有667平方米) 那3700亩到底有多少平方米呢? 假如我们的多媒体教室有100平方米,那么大约是多少个教室那么大?(大约有2万多个教室那么大) (4)导读3:这么辽阔,难怪作者说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再读。
设计意图 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让学生深入感受体会晋西北地区环境的恶劣,体会植树造林的不易和创造出这个奇迹的伟大。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一)大环境的恶劣: 1、导语:同学们,这样一个伟大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出来的呢?请看到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读一读。(板书:环境) 2、引导交流:你最先举手,你来说。 录音: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 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PPT出示句子) 3、师:嗯,这句话中哪个词语令你印象深刻呢? 生回答(点红“肆虐”“盘踞”) 师:什么叫“肆虐”?(放肆侵扰,任意妄为的意思) 评价:你的理解力真强。 4、在这里狂风肆虐到什么程度呢?师读:据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录音:意思) 评价:真不愧是我们班级的小博士,掌声送给他。 感受沙尘暴、霜冻灾害。 由于土地的沙漠化,风沙埋没城墙、侵入村庄,使村民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 (2)除了沙尘暴,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呢?嗯,霜冻等灾害非常严重,摧毁了基础设施,使人们的生产生活不能正常进行!孩子们想象一下,假如你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会怎么样?为什么呢? 7、小结:是啊!晋西北的环境是如此---(板书:环境恶劣)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在老人的带领下,却创造出了一个这么了不起的奇迹。读。 (二)感受小环境的艰苦: 1、过渡:老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坚守着,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三段,想一想,哪些地方触动了你? 评价:孩子们读得真认真! 2、引导交流:谁愿意和老师分享你的感受?请最后一排的女同学。 你感受到老人的孤独。你感受到老人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板书:条件艰苦) 3、升华感情:老人的同伴和老伴相继离世,他越来越感到孤独与悲伤,可这一切,都没有动摇他种树的决心。 当强劲的西北风……时,他…… 当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时,他…… 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时,他…… 是啊,他说,这是他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她生命的归宿,十五年啊,面对一切艰难和困苦,他初心不改。 (三)今昔对比,突显奇迹。 导语:十五年的坚守,十五年的付出,我们来看看如今的晋西北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1、出示句子,分角色配乐读:①窗外…男生读;②杨树…女生读。) 导语:松涛绿浪,如臂如股,诗一般的画面,怎不让人陶醉! 看图:谁能想象曾经它寸草不生,如今(生读:绿树成荫);曾经它飞沙走石,如今(生:碧波荡漾);曾经这里是不毛之地,如今却是(生:千山一碧) 小结:为了改变这一切,老人付出了多少心血,才有这风吹绿浪唯美的画面,再读。
设计意图 感受大环境的恶劣,通过植树造林前后的对比,突出老人绿化荒山,造福后代的伟大精神,让学生感受到老人的付出,作出的伟大贡献。
教学环节 (五) 师生活动 1、老人简介,了解人物 导语:作为一个山野老农,是什么精神让他把漫天的黄沙变成了这碧波荡漾的青山呢,我们再来认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 出示简介:你从中提取了什么信息,左边的女生请你说。 是啊,老人深沉地爱着这片土地,要让绿洲重现,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成另一种东西。 质疑:孩子们,你们明白了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吗?请你说。 嗯,你走进了老人的内心世界,你读懂了老人。另一种东西不仅仅指这片绿洲,还指老人绿化家园、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让我们带着对老人无限的崇敬之情,再读一读这句话吧!生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真情流露: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呢?请你,请你。 评价:情真意切,如果老人听到一定会很感动的!(录音) 6、作者说青山不老,孩子们不老的仅仅只有青山吗?窗边的男孩,你说。 生1: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像青山一样,不会老。 评价:你的见解很独到!没错,它象征着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像青山一样代代相传,万古流芳,因为:青山是不会老的。(板书:精神永存) 7、写颁奖词:孩子们,读着读着我们不禁被老人的精神感动了!老人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要给他颁奖,中央电视台想请咱班的孩子为马永顺爷爷写一段颁奖词,将心头的感动倾注于笔端。看大家这么认真,老师奖励你们一个小锦囊。(出示:颁奖词的写法:事例+评论(赞美之词) 引导交流: 看孩子们写的这么认真,我实在不忍心打扰,但是老师迫不及待想听一听你们对老人的赞美。你的眼中饱含深情,你的眼中含着泪水,请你,也请你。 你对老人的敬爱之情感动了我。老师也为他写了一段颁奖词,一起来读一读。(录音)
设计意图 理解“另一种东西”的含义,体会老人精神的伟大,通过对老人说和写颁奖辞的活动,让学生表达情感,最后升华感情,从习主席带领大家植树的图片组中受到德育的提升。
板书设计 20.青山不老 环境:恶劣 奇迹 精神永存 条件:艰苦
教学反思 反思请多反思教学重难点用技术环境展示是否得到了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是否符合预期、学生互动是否满足效果、技术应用是否得到创新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