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表里的生物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表里的生物》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一定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他对此充满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本文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课文紧紧围绕“表里的生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好奇,又善于思索的儿童的内心世界。文中的“我”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充满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三弦”、“钉住”,正确书写“脆、拦、玻、璃、恶、怖、蟋、蟀”,学习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及有新鲜感的词句。
2.能从文章的内容、写法等方面表达初读感受,初步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默读课文,学会联系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品词析句,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揭示课题,尝试概括文章内容。
1.出示单元页的内容,朗读,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3. 小结:其实我们围绕课题提几个问题,就能很快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块二:联系课题,理清文章主要内容。
(一)围绕课题质疑。
围绕课题“表里的生物”,我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指名说)
(二)了解事情的结果。
1.表里的生物是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一自然段直接写到了?
出示: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2.这句话中“我”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交流,指导朗读)
3.出示,教师读: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4.同学们,这两个自然段叙述的内容,你能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吗?
(相机板书:很长时间都说表里有蝎子)
(三)感悟事情的起因。
1.“我”小时候怎么会认为表里面有生物的呢?课文哪个自然段写到了?(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名读)
2.这一段中哪句话直接回答了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
(板书: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
3. 自主学习:
问题:“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作者小时候怎么会产生这样一种认识的?
学习方法: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圈画关键词,读一读,停一停,品一品。
4.汇报交流:
要点:作者列举“鸟叫”“狗吠”“蝉鸣”“虫唱”“钟声”“琴声”等事例,从不同角度充分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5.我们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试着读出这些味道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梳理事情的经过。
1.“我”是怎么探究、证实表里有一个活的生物的?文章从哪儿到哪儿写到了?(2—19自然段)
2. 自主学习:
问题:围绕课题“表里的生物”,说一说课文第2—19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学习方法:默读课文,想一想第2—19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画出关键词句,再连起来说一说。
3.刚才老师巡视时,发现三位同学关注的角度不同,很有方法。请他们上台来分享一下。
要点:①画关键句概括。
②借助“我”的心路历程概括:好奇 猜测 证实
③提炼人物活动概括:听、 想、 看、 问
4.教师小结:这三位同学不管是抓住关键句来概括,还是提炼小作者的心路历程或行为活动来概括,都是围绕课题“表里的生物”来谈的。
5.课文学到这儿,现在让你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了吧?(生说)
(相机板书:听到表里发出声音 猜测表里有生物 看到表里的世界 证实表里有蝎子 )
6.同学们,课文第2—19自然段中,有些语段还是很值得我们细细体味的。接下来,我们继续体味语言的味道。
自主学习:
问题:课文第2—19自然段中哪些语段值得我们仔细体味?
学习方法:默读课文第2—1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读一读,停一停,品一品。
7.汇报交流:(重点品读表里的世界那一部分,配乐朗读。)
要点:关注“钉住”的字音,据义定音。感悟表里的世界颜色的美、生动的美、神秘的美。
板块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借助课题“表里的生物”理清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对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也有了一个朦胧的认识。文中的“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板书设计
16.表里的生物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听到表里发出声音
猜测表里有生物
看到表里的世界
证实表里有蝎子
很长时间都说表里有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