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第二章 声现象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 声音的特征 第3节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第4节 声的利用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知识结构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会 。例如敲鼓时鼓面 发声;水相互撞击或撞击石头 发出叮咚声;吹笛子时笛子中的空气柱 发声.将真空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闹钟的声音会逐渐 ,可推理得到: 不能传声振动振动振动振动停止要点回顾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真空变小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它可以在 中传播, 不能传声;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上课时,我们能听到老师的声音是依靠 传播到我们耳朵的;土电话是依靠连接的细线振动传声的,说明 能够传播声音.钓鱼时,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明 能够传播声音.介质固体 液体 气体真空声波空气固体要点回顾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液体3.声速:15℃时空气中声速约为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敲击一根长的金属水管,我们能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是通过 传播的,第二次是通过 传播的,第三次是通过 传播的.340 m/s快金属管水空气要点回顾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要点回顾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4.在音乐厅演奏效果更好的原因是:乐器演奏的地方遇到障碍物很 ,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 ,使原声加强的缘故.一个同学向一座大山大喊一声,经过2s听到回声,则该同学距离大山 m。(取气温15℃)340近混在一起5.声音的特性:是指声音的 , , ;分别由 、 、 决定。“未见人而闻其声”是靠声音的 来辨别的;“低声耳语”中的“低”指声音的 ;“女高音歌唱家在演唱”中的“高”指声音的 ;音调响度音色频率振幅发声体材料及结构音色响度要点回顾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音调6.声的利用:声是一种波,既可 ;又可 .通过“B超”了解胎儿发育状况,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的;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和碎石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的.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 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 波, 波传播的距离很远, 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强烈。传递信息传递能量信息能量要点回顾超声次声次声超声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要点回顾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7.噪声:周杰伦的歌曲从 角度来说是乐音,但是如果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歌曲就成了 ,这是从 的角度来说的。 是因为凡是防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 。物理学噪声环境保护噪声8.噪声等级划分:人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分贝0507090要点回顾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9.控制噪声可以从“防止噪声传播--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入耳”三方面着手: 摩托车消声器的作用是 ;城市道路两旁安装有隔音板的作用是 ; 工人戴耳罩的作用是 。在声源处减弱在噪声传播途中减弱在入耳处减弱要点回顾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发声体振动停止,发声不一定停止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例题解析例题解析例2.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A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例3.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后,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巨大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4s被探测仪器接收.如图,(取水中声速1500m/s.)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 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 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2)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 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例题解析[答案] (1)最好用超声波,因为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2)300 m例4.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与乐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发声体有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C.噪声是指对人类有害的声音 D.0分贝是指物体不振动时的情况A例题解析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例5.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在城市道路上安装的隔声板; C.车间操作工人用的防噪声耳罩; D.在闹市区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D例题解析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1.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随后各方面救援工作迅速展开。5月14日下午,在地震倒塌废墟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墙体,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传声效果比 好。固体(或墙体)气体课堂练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2.音乐会上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______,琴声通过________传播到台下观众的耳朵中,观众根据声音________的不同可以听出都有什么乐器在演奏。振动 空气 音色课堂练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3.某小组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提出以下方案,其中计算误差最小的是( ) A.记录刚看到闪电至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声速 B.记录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结束的时间,再乘声速 C.由两同学按选项A、B两方法测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记录刚看到闪电至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多测几次对应不同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A课堂练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4.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B5.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D 课堂练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6.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练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课堂练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7.2014年3月12日,我国舰船利用声呐系统在南海马航失联海域进行搜救,发现海底有一可疑物,若从海面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间隔1.4 s,则船与可疑物相距(取海水中的声速1500 m/s)( ) A.2100 m B.1050 m C.1500 m D.1150 mB8.发生地震时,小明被困在建筑物的废墟中,他处变不惊,通过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被救援人员发现而获救.小明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够( ) A.传声 B.传热 C.导电 D.通风A课堂练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9.关于声音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利用超声波能预报地震和台风C课堂练习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课堂练习10.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波能清洗精密仪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回声定位”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1.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巩固提高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2.下列古诗句中描述的声现象是由空气的振动而发声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羌笛还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巩固提高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3.如图,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则发出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 (2)用棒敲击瓶口,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 A B C DD C B A巩固提高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4.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放声 高唱”和“低声耳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色好坏 B.音调高低 C.响度大小 D.乐音三要素C巩固提高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5.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器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A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巩固提高6. 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的(填“相同”或“不同”).在捉迷藏游戏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不同音色响度巩固提高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7.下图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中可知:图甲是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图乙是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乐音波形有规律噪声波形无规律巩固提高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8.演奏者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振动幅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不断用弓毛控制琴弦振动快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响度振动音调巩固提高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9.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B.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D巩固提高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10.“神十”上天,宇航员 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学生听到她的声音是 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王亚平说话的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C.在“天宫一号”里声速为3.0×108m/s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B巩固提高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03年)1.我们根据人们的说话声音,一般都能区分出男女,这主要是根据人说话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05年)2.如图1.几个相同的玻璃杯中盛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这是由于声音的 ( ) A.振幅不同 B.频率不同 C.音色不同 D.响度不同宁夏中考CB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宁夏中考(06年)4. 手机是一种不用电线的电话——移动电话,其原理是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转化为声音.验证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是否越要空气,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9所示) ①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拨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并听到铃声响.如图9a ②不断抽出瓶中空气,并再次拨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铃声逐渐微弱,直到最后听不到铃声.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反复拨号呼叫手机,看不信号灯闪烁,听不到铃声.如图9b③接着将空气灌入瓶内,拨号呼叫手机,看到信号灯闪烁,听到铃声响.如图9c (1)(2分)以上什么现象能证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空气?答: . (2)(2分)以上什么现象能证明声音传播需要空气?答: . (07年)3.歌声是由演唱者声带 产生,并通过 传到听众耳中的。宁夏中考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宁夏中考(08年)5.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在嘈杂的车间,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 D.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09年)6.人们常用“放声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主要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DB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10年)7.如图,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宁夏中考A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11年)8.下列做法能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 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C.工厂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D.在马路两旁栽上树木(11年)9.你认为,宇航员在月球上怎样交谈,为什么? 利用无线电交谈,电磁波在真空能传播A宁夏中考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宁夏中考(12年)9.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纳探海深 C. 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A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13年)10.手机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以下是利用手机做的几个实验: (1)手机设为“来电振动”放在玻璃瓶中,如图a,拨号呼叫它,看到手机振动,同时听到振动声。 (2)手机设为“来电响铃”放在玻璃瓶中,如图b,拨号呼叫它,同时不断抽出瓶中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弱,但始终能看到信号灯闪烁。 (3)2013年4月21日,俄罗斯KP网报道了 宁夏中考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宁夏中考“手机煮鸡蛋”的实验:将鸡蛋放置在陶瓷杯里,在鸡蛋的两侧分别放置两个手机, 如图c,接着便与这两部手进行通话,65分钟后,鸡蛋熟了.上述三个实验现象,揭示了哪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四条。 (1) . (2) . (3) . (4)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能在真空传播电磁波具有能量(14年)11.下列关于声音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B.街道两旁种花植树,可减弱噪声的产生 C.公共场所要小声交淡,减小声音的响度 D.做“B超”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特性宁夏中考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C声现象复习作业:宁夏《学习之友》 “声现象”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