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课 题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时安排 2 课前准备 PPT 历史背景 人物资料
教材内容 分 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 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课文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文中写了三件事。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休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是结合故事了解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
设计理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属于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把文中讲述的三件事连起来,实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探寻“中华不振"之因,进而感悟树立"振兴中华"之志,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提出,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发展未来学习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 鉴于此,本课设置学习任务- " 聚焦语境,多元学词理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里,实现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设置学习任务二“聚焦事件,概括主要内容”,借助图表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促进单元语文要素有效落实;设置学习任务三"聚焦场景,感悟振兴之志" ,借助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获取并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展开思辨性阅读,理解“中华不振”的原因,感受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进而思考读书的意义,彰显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学情分析 课文所写内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学生之前学过关于周总理的课文,对于周总理并不陌生,所以课前应让学生查找那一时期的相关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以在课前教师要好好准备资料,让生了解历史背景。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理解、分析、归纳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力,以此为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以上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能理解“光耀门楣,当效此生”等带有文言文色彩的词语 能聚集主要人物和事件,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结合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感受周恩来崇高的形象。 写一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聚集主要人物和事件,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结合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感受周恩来崇高的形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课前导入 出示视频,人物导入 视频中的伟人,他胸怀天下,心系人民。逝世后,举国哀痛,十里相送。他就是我们敬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周恩来,看看他年少的故事。 齐读课题,“崛”的读音,与“崛起”的意思,指名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采用视频的方式展示伟人周恩来的一生,以及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悲惨的历史懂得落后就要挨打,让学生知道现在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带着沉重的气氛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聚焦事件,概括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文中讲了那几件事情,借助表格,把每件事说清楚。 理清楚这三件事情之间的关系 先国后因法:课文按照先写结果再写原因的顺序叙述的,“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把三件事连起来概括课文
设计意图 虽然课文内容只有三件事,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倒叙的写法,先写的结果,后写的原因,所以我在设计此环节时,会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让学生来概括,提升学生从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巧妙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这与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尝试运用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表达故事中的道理”这一学习内容相吻合。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聚焦场景,感悟振兴之志 提问:同学们,通过反复读文章,我们能感受到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 请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板书:中华不振) 布置学习任务: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中华不振”的 画出相应的句子。 1.读语句,作交流,感悟“不振”之状。 (1)重点聚焦课文第16自然段。请同学们再次默读,哪些地方是你感到特别意外的 (2)交流关键点。 中国妇女在哭什么 还在哭什么 (一哭亲人离去;二哭不惩处外国人;三哭无人主持公道) 中国巡警在中国的土地上不为中国人撑腰,反而训斥她,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请你质问这个巡警。 围观的中国同胞想不想帮 敢不敢帮 帮不帮得了 他们会有哪些心里话 (想说却不敢说,敢怒而不敢言,内心很无奈) (3)总结提升。 教师追问:这个不幸的女人该不该得到帮助 肇事的外国人该不该受到惩处 中国巡警该不该主持公道 围观的群众该不该站出来伸张正义 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一幕。(课件出示三个由小变大的词语“意外”) 强化情感: 师:中国妇女受到欺侮,但无人主持公道,那是因为 生:中华不振! 师:外国人肇事,却不受到惩处,那是因为一生:中华不振! 师: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那是因为一生:中华不振! (在“中华不振”后面连续加三个感叹号)2.查找资料,合作交流,探寻“不振”之因。 引导:同学们, 100多年前的旧中国是一个怎样的中国 小组交流预习时查阅的相关资料。 教师出示图片和文字。 在租界里,中国人遭受百般压迫、侮辱和虐待:电车里,头等车厢供洋人乘坐,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公园门口,竖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洋巡捕拿中国人当活靶子,练习射击。
设计意图 通过目睹中华不振这件事情引导学生了解那段屈辱的历史,理解中华为什么不振,从而体会周恩来当时下定决心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齐读《大江歌罢掉头东》,体会‘振兴"之为。12岁立下的“振兴中华”这一伟大志向是周恩来一生信守的诺言。1917 年9月,19岁的周恩来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在去日本留学前夕,他写下了气势豪迈的七言绝句《大江歌罢掉头东》。齐读诗歌。(配乐朗读)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位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就此迈上了读书救国的道路! 3.拓展延伸,表达读书志向。 启发谈话:100多年过去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越来越强大。生在和平时代的你们又为何而读书呢 请写下自己的读书志向,写清缘由。(1)小组交流读书的目的和理由。 (2)指导表达:可以先写理由,再写目的;也可以先写目的,再写理由。
设计意图 2022年版课标指出,“引导学生发表对文本的看法,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充分表达”。紧扣这一理念,本环节将图片和文字进行有效融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及“中华不振”的原因,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教师通过整合有关周恩来的历史文献,勾连课内外的知识,创设语用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发学生多元表达读书志向,给予策略支撑和恰当的价值观引导。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倒叙 果----------------因 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因-十二岁那年 耳闻中华不振 疑惑不解(11--14) -一个星期天 目睹中华不振 切身体会(5--17) 果 新学年开始 立志振兴中华 当效此生 (1--10)
教学反思 1.课文记叙的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学生对当时的中国知之甚少,对周恩来也了解不多,不利于教学的纵向深入。因此,课前教师应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从网络、书籍、影视作品等渠道人手。教学中善于使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和视频深入理解当时的背景。 2.在教授本课时应抓准切入点,紧扣“中华不振”解读课文。将“中华不振”作为贯穿课堂学习的线索,引导学生聚焦那个时代的“中华不振”,感受“中华不振”,思索为何“中华不振”,如何才能改变“中华不振”,让学生一步步深人理解课文。 3.贯彻本单元的单元导读,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备注:教学环节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