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21 15:29:27

文档简介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Hg-200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3年 12月一场大雪席卷了我市,给全市师生通勤造成安全隐患。一种常用“氯盐类”融雪
剂的融雪原理是:“氯盐类”融雪剂溶于雪后,使水的冰点降至零度以下。以下含氯物质不能作
为融雪剂的是
A. NaCl B. CaCl2 C. MgCl2 D. CCl4
2. 2023年 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保护黄河健康是生态保护事业的重
要使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冬春季节冰凌漂浮在黄河水面上与氢键的形成有关
B. 使用 FeS固体除去工业污水中 Hg2+、Cu 2+等重金属离子,减少对黄河水污染
C. 水厂处理黄河水制取自来水,可用明矾消毒
D. 黄河口大闸蟹配食醋味更美,1mol CH3COOH含有 7mol σ键
3. 下列说法或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水分子的结构式可表示为:H O H
B. 基态铝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电子云轮廓图可表示为:
C. 34Se 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Ar]4s24p4
D. 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都是通过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实现的
4. 短周期元素 R、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基态 X原子有两个单电子,且 R、
X 符合核反应:9ZR + 4He→ A 12 Z+2X+ 0n ,Z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基态W原子的价
电子排布式为 nsn-1npn+1,且 Y、W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基态 X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B. Z2Y中化学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C. W不同单质间熔沸点因范德华力不同而不同 D. 简单氢化物沸点:X高二化学试题 第 1页(共 8页)
{#{QQABZQKAggCIAABAAQhCAwH4CgMQkBCACAoGhBAIMAAAyAFABAA=}#}
::
5. 茶叶中含有少量的咖啡因,它是一种简单有机物,其组成元素W、X、Y、Z为短周期元素,
原子半径依次递增,X、Y、Z在同一周期,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第一电离能:Y>X>Z
B. 分子中元素 Y的杂化方式有两种
C. 分子 ZX2和 Y2X键角,前者大于后者
D. 咖啡因溶于水的原因主要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6. 下列装置、实验操作及目的合理的是
蘸有浓硫酸的棉花 少量
CaCl2·6H O NH2 3 少量KI
HCl AgNO3 溶液CO2 溶液
饱和NaCl溶液
足量 黄色
NaCl 白色
冰水 沉淀 沉淀溶液

1 ②①

③ ④
A. ①制取无水 CaCl2,通 HCl抑制水解 B. ②制备 NaHCO3
C. ③排气泡时,滴定管垂直放置,快速打开活塞 D. ④验证 AgCl和 AgI的 Ksp大小
7. 在 Ag +的催化作用下,Cr 3+被 S2O 2 8 氧化为 Cr O 22 7 的机理如下
ⅰ S O2 +2Ag+= 2SO2 +2Ag2+2 8 4 慢反应
ⅱ 2Cr3++6Ag2++7H2O=6Ag++14H++Cr2O2 7 快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g2+ 是反应的中间产物 B. 随反应进行,体系中积累的 Ag 2+逐渐增多
C. S2O2-8 离子中 S的化合价为+7 D. Cr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8~10 题。
工业尿素[CO(NH2)2]可用于处理柴油车尾气,防止污染环境。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尿素生
产国和出口国掌握多种合成尿素的工艺。
8. 科学家正在研究CeO2纳米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催化N2和CO2实现C-N耦联合成尿素的方法。
该反应主要有两个过程: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这两个过程能量(E)变化历程的是
高二化学试题 第 2页(共 8页)
{#{QQABZQKAggCIAABAAQhCAwH4CgMQkBCACAoGhBAIMAAAyAFABAA=}#}
9. 以下合成尿素的方法中,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能提高尿素产率的是
A. AgOCN+NH4Cl CO(NH2)2+AgCl B. CaCN2+H2SO4+H2O CO(NH2)2+CaSO4
C. 2NH3+CO2 CO(NH2)2+H2O D. (NH4)2SO4+2KCNO 2CO(NH2)2+K2SO4
10. 用甲醛法可间接测定尿素含量。称取 0. 30g尿素样品处理转化为铵盐,NH +4与甲醛发生反
应[4NH+4+6HCHO=(CH +2)6N4H +3H++6H +2O,(CH2)6N4H 可看做一元酸],经转化后得到
100mL -溶液,量取 25.00mL 放入锥形瓶中,滴加 2滴酚酞,用 0.1000mol L 1NaOH标准溶液
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碱液体积 20.5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尿素转化为铵盐过程中 N元素化合价降低
B. 当滴入最后半滴 NaOH标准溶液时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浅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C. 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测的结果偏高
D. 上述过程测得尿素质量分数为 82.00 %
二、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 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向 Na[Al(OH)4]溶液中滴入 NaHCO3 [Al(OH) ] 比 CO 2 A 4 3 结合质子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 能力强
B 向Mg(OH)
+
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 NH 4水解显酸性,溶解了
CH3COONH
浊液变澄清
4固体 Mg(OH)2
C 取 两 份 新 制 氯 水 , 分 别 滴 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 氯气与水的反应存在限度
加 AgNO 溶液和淀粉 KI溶液 液变蓝色
D 压缩装有 NO2气体的容器 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平衡向生成 N2O4的方向移动
12. 某恒容密闭容器内有一可左右滑动的隔板(下图所示),一定温度下,在两侧分别加入两
种亚硫酸盐固体,加热分解,发生如下反应:
ⅰ. NH4HSO3(s) NH3(g)+H2O(g)+SO2(g)
ⅱ. 2NaHSO3(s) Na2SO3(s)+H2O(g)+SO2(g)
达平衡后体系压强为 a kPa,某时刻撤去隔板,一段时间后再达平衡,假设三种固体均存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通过观察隔板的变化判断第一个阶段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B. 再达平衡时,体系总压强仍为 a kPa
C. 保持恒温、恒容,若向新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 NH3,再达平衡时剩余固体质量增加
D. 保持恒温将容器体积压缩,再次达平衡后各气体的浓度均保持不变
高二化学试题 第 3页(共 8页)
{#{QQABZQKAggCIAABAAQhCAwH4CgMQkBCACAoGhBAIMAAAyAFABAA=}#}
13. 已知 c(X)<10-5mol·L-1时认为 X完全沉淀。常温下 Ksp(AgCl)=1.8×10-10mol2·L-2 ,
Ksp(Ag2CrO4)=9.0×10-12mol3·L-3,Ksp(AgBr)=5.0×10-13mol2·L-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某温度时的混合溶液中 K =c2(H+W ),说明该溶液呈中性
B. 向同浓度 Cl 、CrO 2 4 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mol/LAgNO3溶液,CrO 24 先沉淀
C. AgCl 为白色沉淀,AgBr为淡黄色沉淀。用 AgNO3滴定 Cl 时可用 Br- 做指示剂
D. 向 Cl 、Br 均为 0.1mol·L-1 溶液中滴等浓度 AgNO3溶液,Br 沉淀完全时 Cl 已开始沉淀
14. 某装置中模拟 CO2捕获和转化,先进行反应①CaO+CO2=CaCO3,反应完毕后向装置中以
恒定流速通入恒定组成的 N2、CH4混合气,进行反应②CaCO3+CH4 CaO+2CO+2H2,单位
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第二阶段反应中始终未检测到 C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1后催化剂催化效果逐渐降低
B. t1~t3,存在生成 H2的副反应
C. t3时催化剂上开始积碳
D. t2时,副反应生成 H2的速率小于反应②生成 H2速率
15. 向 AgCl悬浊液(AgCl固体足量)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 Ag++NH3 [Ag(NH +3)] 和
[Ag(NH )]+3 +NH3 [Ag(NH3) +2] ,已知 pC=-lgC,p[c(M)/(mol·L-1)]与 p[c(NH3)/(mol·L-1)]的
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M代表 Ag+、Cl-、[Ag(NH3)]+或[Ag(NH3)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Ⅱ表示[Ag(NH3)]+浓度随 NH3浓度变化
B. AgCl(s)+NH3 [Ag(NH3)]++Cl 的平衡常数 K的值为 10-6.51
C. 图中M点的横坐标 a=3.525
D. 滴加氨水后溶液中:c(H+)+ c(Ag+) +c([Ag(NH )]+3 )+ c([Ag(NH3) +2] ) = c(OH )+ c(Cl )
高二化学试题 第 4页(共 8页)
{#{QQABZQKAggCIAABAAQhCAwH4CgMQkBCACAoGhBAIMAAAyAFABAA=}#}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60分。
16.(13 分)铁及其配合物在科研、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 Fe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2)Fe3+能与 SCN-形成 Fe(SCN)3,其中 Fe、C、N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SCN-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3)邻二氮菲(phen, N N )能与 Fe2+形成橙红色的配合物离子,可表示为
[Fe(phen)3]2+,常用于 Fe2+定量检测。1mol该配合物离子中有______mol配位键。某研究小组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溶液颜色变浅,简要说明原因:______。
(4)配合物 Fe(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数之和为 18,一定条件下发生分
解反应:Fe(CO)n(s)=Fe(s)+nCO(g)。
①分解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配位键,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
②写出配体 CO的结构式______,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
17.(12 分)一种制备 Cu2O 的工艺路线如图所示
B2(g)
Na2CO3(aq)
B1(g)
② ⅰ调 pH=11
① C(aq) 操作 1 X(aq)
Cu+H2SO4(浓) ⅱ低温真空蒸发
CuSO4 CuSO4(aq) X(s)

Cu2O+B1(g)
已知:ⅰ. 常温下,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 K a1 = 1.3×10 2,Ka2 = 6.3×10 8
ⅱ. 反应②所得 C 溶液 pH 在 3~4 之间
ⅲ. 反应③需及时补加 NaOH 以保持反应在 pH = 5 条件下进行。
(1)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溶液 C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2)低温真空蒸发主要目的是______,操作 1的名称为______。
(3)写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______(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n(X)
(5)若 Cu2O产量不变,参与反应 ③ 的 X与 CuSO4物质的量之比 n(CuSO 增大时,需补加4)
NaOH的量_____(填“减少”或“增多”或“不变”)。
高二化学试题 第 5页(共 8页)
{#{QQABZQKAggCIAABAAQhCAwH4CgMQkBCACAoGhBAIMAAAyAFABAA=}#}
18. (13 分)金属镍应用于军工制造和汽车电池领域,是一种战略资源,利用某废镍渣(含
NiFe2O4、NiO、FeO、Al2O3)制备 NiSO4的流程如图所示:
X溶液
(NH4)2SO4(s) NH3 RH 有机层 NiSO4(aq)
废镍渣 滤液
焙烧 95℃热水 萃取 水层烧渣
溶解 滤渣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 后金属元素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写出 NiFe2O4与(NH4)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滤渣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3)“萃取”时发生反应 Ni2+ + 2RH NiR2+ 2H+ (RH为萃取剂),萃取分液后对有机层进
行处理可获得 NiSO4溶液。简要叙述处理有机层的实验操作______。
(4)二价镍常用丁二酮肟(X)检验和分离(Y为红色沉淀):
①反应物丁二酮肟(X)中 C元素采用的杂化方式有______。
②基态 Ni2+核外电子有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
③产物 Y 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
a.离子键 b.共价键 c. 氢键 d. 配位键
19.(12分)人体中 2/3的阴离子是氯离子,主要存在于胃液和尿液中。可用汞量法测定体液
中的氯离子:以 Hg(NO3) 2为标准溶液,二苯基偶氮碳酰肼为指示剂。滴定过程中 Hg 2+与 Cl
生成电离度很小的 HgCl2,过量的 Hg 2+与二苯基偶氮碳酰肼生成紫色螯合物。
(1)实验中盛装标准液应选用的滴定管为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2)用硝酸酸化 Hg(NO3)2溶液目的是抑制 Hg 2+水解,写出 Hg(NO3)2水解为 Hg(OH)NO3的化
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高二化学试题 第 6页(共 8页)
{#{QQABZQKAggCIAABAAQhCAwH4CgMQkBCACAoGhBAIMAAAyAFABAA=}#}
(3)称取 0.36g Hg(NO3)2·xH2O,配制成 100ml溶液。取 20.00ml 0.0100 mol·L 1NaCl 标准溶
液注入锥形瓶,用 1ml 5% HNO3酸化,加入 3滴二苯基偶氮碳酰肼,用上述 Hg(NO3)2溶液滴
定至紫色,三次滴定平均用去 10.00 ml Hg(NO3)2溶液,计算硝酸汞水合物样品中 x的值______。
若滴定前盛放标准液的滴定管中无气泡,滴定后管内有气泡则 x的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无
影响”)。
(4)取 2.50ml血清放入锥形瓶,加入 7.50ml去离子水。用上述 Hg(NO3)2溶液滴定至终点,
消耗 12.00ml。计算该血清样品中 c(Cl-)=______mol/L。
(5)人体血液中 HCO-3-H2CO3是重要的缓冲对之一,使血液 pH 始终保持在 7.35-7.45 范围
内。实验室利用向 NaHCO3、Na2CO3混合溶液中通 HCl 气体或加 NaOH 固体得到含碳微粒
分布系数随 pH值变化的图像如下。
-
已知:ⅰ 分布系数δ(HCO- )= c(HCO3)3 c(H2CO3)+ c(HCO-3)+c(CO2-3 )
ⅱ 溶液体系中缓冲对浓度比超过 10时,该体系失去缓冲作用
1 根据图像计算混合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 pH范围:______。
② pH=8.31时,溶液体系中含碳微粒浓度大小比较:______。
20.(10分)碘及碘的化合物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将 0.1molI2和 0.1molH2置于预先
抽真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热到 500K,体系达平衡后总强为 436kPa。体系中存在如下反应:
① I2(g) 2I(g) Kp1=2.0×102 kPa ②H2(g) 2H(g) Kp2=1.0×10-9 kPa
③HI(g) I(g)+H(g) Kp3=8.0×10-6 kPa ④I2(g)+H2(g) 2HI(g) Kp4
高二化学试题 第 7页(共 8页)
{#{QQABZQKAggCIAABAAQhCAwH4CgMQkBCACAoGhBAIMAAAyAFABAA=}#}
部分物质的键能如下表
共价键 H-H I-I H-I
键能 (kJ·mol-1) 436 151 299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④的焓变△H= kJ·mol-1。
(2)反应开始时 H2的分压 208kPa,平衡后 H2的分压 P 平 = kPa。
(3)一定条件下,NaClO 可将溶液中的 I 氧化为 I2。下图体现的是体系吸光度在不同 pH值
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吸光度越高表明该体系中 c(I2)越大]
①不同 pH条件下反应进行 10min 时,用曲线序号表示 c(I2)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②pH=4.0时,体系的吸光度很快达到最大值,之后快速下降。吸光度快速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
(4)某研究小组为提高 HI分解率,在恒容密闭容器 a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膜反应器 b。HI在
反应器内发生分解反应,H2能以恒定速率透过膜并迅速脱离体系。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均通
入 1molHI气体,保持压强为 100kPa,膜反应器中 H2的逸出速率为 3.0×10-8mol·s-1·Pa-1。60s
时反应器 a中剩余 HI的物质的量为 0.80mol,反应器 b中 HI的分解率是反应器 a中分解率的
3倍,则 60s时容器 a与容器 b中 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高二化学试题 第 8页(共 8页)
{#{QQABZQKAggCIAABAAQhCAwH4CgMQkBCACAoGhBAIMAAAyAFABAA=}#}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C 3.B 4.B 5.C 6.D 7.A 8.D 9.C 10.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AD 12.B 13. BC 14.C 15.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3分)
(1)第4周期Ⅷ族(1分) (2)N>C>Fe (1分) 直线形 (1分)
(3)6(2分) 加入硫酸后,溶液酸性增强,H+与邻二氮菲配位能力增强,使得Fe2+与邻二氮菲配合物浓度降低,颜色变浅(2分)
(4)①金属键(2分) ②CO(2分) 10NA(2分)
17.(12分)
(1)1:1 (2分) NaHSO3 (1分)
(2) 防止Na2SO3被氧化 (2分) 过滤(1分)
(3)SO2、Na2SO3(2分)
(4)2CuSO4+3Na2SO3=Cu2O+2SO2↑+3Na2SO4(2分)
(5)减少(2分)
18.(13分)
(1)NiFe2O4+4(NH4)2SO4NiSO4+Fe2(SO4)2+8NH3↑+4H2O(2分)
(2)Fe(OH)3、Al(OH)3(2分)
(3)向有机层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再分液,得到NiSO4溶液(3分)
(4)①sp2、sp3 (2分) ②14(2分) ③bd(2分)
19.(12分)
(1)酸式(1分)
(2)Hg(NO3)2+H2O Hg(OH)NO3+HNO3(2分)
(3)2 (2分) 偏大 (1分)
(4)0.096 (2分)
(5)①9.24~11.24 (5.38~7.38,写上这个不扣分)(2分)
②c(HCO3-)> c(H2CO3)= c(CO32-) (2分)
20.(10分)
(1)-11(2分) (2)28(2分)
(3)① ③>①>②(2分)
②pH越小,NaClO氧化性越强,生成的I2被继续氧化,I2浓度减小,吸光度快速下降(2分)
(4)5:6(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