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课 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课时安排 2 课前准备 钟表教具、课件
教材内容 分 析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时间单位的理解是较抽象的概念,没有可视、可触的形状和颜色,看不见摸不着,让学生掌握抽象时间概念难度很大,本单元注重从现实情境引入,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汇总,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把握。使之可以感知具体的内容,使学生体验、感悟、理解时间长短,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理念 《认识时间》是在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这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会5分5分的数,知道1时=60分,半小时=30分,培养孩子们珍惜时间的意识。由于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们很难理解,所以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时间的概念。
学情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教材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的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知道1小时=60分。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人们认识时间的经验和习惯。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60个小格;能够认识整时和半时,知道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5分5分的认识时间探讨1小时=60分。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借助课件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老师今天就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出示谜语)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师:对,钟表。有了钟表,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知道时间。 师:同学们,一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谁能举手说说老师手中钟表表盘上的时间。(出示9时、11时)(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小朋友真能干。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时间,(边说边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题。《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 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回顾与学知识,加深记忆。同时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复习整时部分内容学生在一年时已经掌握,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二、自主探索 师:孩子们,请看大屏幕。 1、展示钟表。 师: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钟面,和同桌说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呢?(学生观察后汇报。)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你的发现?(时针、分针、数字等)你观察得真到位! 2、认识时针的运行。 师:钟面上有12个数字,我们把连续的两个数字之间叫一大格,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面马上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几大格?(生:12大格)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时针走2个大格,是几时?时针走一圈又是走了几时? 3、认识分针的运行。 师:(教师边演示边说)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叫一大格,那这就叫一小格(师手指课件,生齐说) 师: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12) 每个大格里面有( )个小格。(5) 师:那整个钟面一共有几个小格呢?请小朋友再数数,和同桌交流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数完了吗?你是怎么数的? 师:下面跟老师数一数。(优化5格5格数的方法)并和学生一起演示一遍。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有谁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呢?(回答并板书,让学生读一遍)那分针走一大格呢?(回答并板书,让学生读一遍) 师:如果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分针从12走到2,是几分?分针从12走到4,是几分? 师:对,当分针从12走到6,是30分。我们在生活中也把30分叫做半小时,因为这个时分针刚好走了半圈,所以我们叫它半小时。 师: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分针从12走到12,也就是一圈又是多少分呢?(60分)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0页,完成钟表的钟表的填空。 4、探究时分的关系。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一圈是60分。在日常生活中,分针走1圈有的同学认为是60分,有的同学认为是1时,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观察“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 师:现在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睁大眼睛,看好了。 (播放课件: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请小组讨论。 师:哪组先来汇报,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那时针走1大格是多长时间?(板书1时) 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走一圈是60分(板书:60分)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1时和60分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师:看来同学们都发现了“分针走1圈的同时,时针走了1大格。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所以1时=60分,反过来:1时=60分。(板书:1时=60分) 5、读、写时间。 师:同学们已经会看整时的钟面(9时),下面请大家看这一个钟面,谁能说说这个时刻?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现在是几时几分?(9时5分)你是怎么看的? 生:9时5分。我的方法是:时针走过9就是9时,分针指着1就是5分,所以是9时5分。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棒,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我们除了会读时间,还要会写时间。同学们还记得一年级学的两种方法吗?一种是普通计时法(板书),一种是电子计时法,(边板书边说)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几时,中间写2个小圆点,是几分就在右边写上几分,特别要注意,如果分不够10,就要在这两个小圆点后面加上一个0,然后再写分。(电脑出示9:05钟面) 师:下面再来考考大家。看到这两个钟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用两种方法来表示这8个时刻, 1、2组写上边的时间(3:10、7:15、1:20、5:25),三、四组写下边的时间(2:40、10:45、6:50、8:55),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巡视) 从一、二组找一个代表,从三、四组找一个代表上黑板书写。 (教师评讲) 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学会了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6、拨时游戏。(课件出示要求)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学会了读时间和写时间,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动手拨一拨时刻,请同学们做好准备。 ①动手操作。 在你的钟面上拨出6时25分。拨完的同学请举手,让老师看看,拨对了没有? ②小组合作。 1人说时间,1人拨时间。 ③自主探究。 师:接下来同学们再拔一个你们喜欢的时刻,并和同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时间。并说说你在这个时间干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明确操作要领,然后进行操作活动。从而达到内化知识的效果。探究时分的关系部分知识是本节的重点,利用学具通过小组内充分的交流、合作中,培养了学生观察、合作、探讨、交流的能力。通过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感受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直观又形象。读写时间部分先交给学生看时间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去读写时间,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拨时环节在互动游戏活动中,不但深化了所学知识,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三、生活中的时间 1、 师:同学们,你知道1分钟有多长吗?1分钟能做些什么吗?(感受1分钟的时长) 2、欣赏。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种类的钟表。如常见的小闹钟、手表、挂钟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四、课堂总结 时间总是匆匆走过,今天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时间的哪些知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非常的宝贵,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时间,认真学习。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时间是一个魔法师,它使勤奋的人越来越聪明,使懒惰的人越来越愚蠢!)
设计意图 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德育熏陶,体现学科间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面有( )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1时=60分 半小时=30分 9时 9时5分 9:00 9:05
教学反思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利用视频、作业单和钟表教具直观的感受一分钟。 在教学时运用钟面模型、多媒体直观的演示,使学生清晰准确的认识时间。例如在教学5分5分的认识时间时,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在教学1小时=60分时让学生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在认识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5分5分的认读时间时运用了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难点。在拓展应用和总结中既对新知进行了巩固,又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德育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