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第二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第二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1 22:1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训练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1)她qiáo cuì( )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母亲啊,你就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īn bì( )。
(3)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fān lái fù qù( )地睡不了觉。
(4)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gè dé qí suǒ( ),终不愿意。
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1)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错别字:( ) 改正:( )
(2)后来发生了分岐: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错别字:( ) 改正:( )
(3)在无遮敝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错别字:( ) 改正:( )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学习英语就应该常读,只有孜孜不倦,才能积累丰富的语言。
B.在人迹罕至的南极,极端的天气令人望而生畏。
C.这里紧靠太平洋,江河纵横,海鲜水产栩栩如生。
D.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名人辈出,优秀作品数不胜数。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学雷锋志愿活动,使七(1)班的少先队员们懂得了助人为乐的意义。(将“懂得了”改为“明白了”)
B.我们要保护麻雀、喜鹊、白鹤、蝙蝠等鸟类。(删去“蝙蝠”)
C.中秋晚会开始了,许多城市里的明星纷纷登台献艺,观众们享受到了一场难忘的视听盛宴。(将“许多”和“城市里的”互换位置)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在句末加“意识”)
5.下列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新开的服装店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B.张老师应邀参加班上的兴趣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C.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您不在,舍妹已经把您出差的事告诉我了。
D.欢迎光临寒舍,您的到来真让我这里蓬荜生辉。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2分)
母亲得知我生病,急匆匆赶到我的病床前。我微微睁开双眼,发现母亲正慈祥地看着我,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啊!那是晨曦对娇花的沐浴,那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
, 。
7.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看,像牛毛, , 。(朱自清《春》)
(2)《观沧海》中描写“山岛”草木葱茏的诗句是: , 。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寄情于景,对友人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的诗句是: , 。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江面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诗句是:
, 。
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描写雪景的名句,请你写出含“雪”且连续的两句。 , 。
8、综合性学习:(5分)
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相处之道,名人间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1分)
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2分)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讨论之中,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2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⑴俄而雪骤
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10、翻译(4分)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11、写出文中两个比喻句。 (2分)
12.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散步
龙应台
①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萱过边境来访。细致的她照例带了礼物。一个盒子上写着“极品燕窝”,我打开看一下,黑溜溜的一片,看不懂。只认得盛在瓷碗里头加了冰糖的白糊糊又香又甜的燕窝。不过,家萱当然是送给母亲吃的,我不需操心。
②她又拿出一个圆筒,像是藏画的。一卷纸拿出来,然后一张一张摊开,她说:“我印得多了,想想也许你妈可以用。”
③海报大小的白纸,印着体积很大、油墨很浓的毛笔字,每一张都是两三行,内容大同小异:
最亲爱的妈妈:
我们都是您含辛茹苦培养大的。
我们感念您。
我们承诺:您所有的需要,都由我们承担。
请您放心。相信我们对您的深爱。
您的孩子:家萱 家齐 家仁
④我看着家萱,忍不住笑。上一回,我们在交换“妈妈笔记”时,她说到八十岁的母亲在安养院里如何如何地焦虑自己没钱,怀疑自己被儿女遗弃,而且一转身就忘记儿女刚刚来探视过而老是抱怨孩子们不记得她。我拿出自己“制造”的各种银行证明、抚养保证书,每一个证明都有拳头大的字,红糊糊、官气赫赫的印章,每一张都有一时的“安心”作用。没想到家萱进步神速,已经有了独家的海报!
⑤“是啊,”她笑着说,“我用海报把她房间的墙壁贴得满满的。她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可以一张一张读,每一张我们姐弟都给签了名。”“有效吗?”我问。她点头,“还真有效,她读了就安心。”“你拿回屏东,贴在你妈房里吧。”
⑥她的笑容,怎么看都是苦的。我也发现,她的白发不知何时也多了。
⑦我把这些海报一张一张拾起,一张一张叠好,卷起,然后小心地塞回圆筒。摇摇头,“妈妈又过了那个阶段了。她已经忘了字了。我写的银行证明,现在她也看不懂了。”
⑧回到屏东,春节的爆竹在冷过头的冬天,有一下没一下的,凉凉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陪母亲卧床,她却终夜不眠。窗帘拉上,灭了大灯,她的两眼晶亮,瞪着空蒙蒙的黑夜,好像瞪着一个黑色的可以触摸的实体。她伸出手,在空中捏取我看不见的东西。她呼唤我的小名,要我快起床去赶校车,不要迟到了,便当已经准备好。她说隔壁的张某某不是个东西,欠了钱怎么也不还。她问,怎么你爸爸还没回家,不是说理了发就马上回来吗?
⑨我到厨房拿热牛奶给她喝。她不喝。我抚摸她的手,拍她的肩膀,像哄一个婴儿,但是她安静了一会儿又开始躁动。我不断地把她冰冷的手臂放回被窝里,她又固执地将我推开。我把大灯打开,她的幻觉消失,灯一灭,她又回到四十年前既近又远、且真且假的彷徨迷乱世界。
⑩大年初三,二○○八年的深夜,若是从外宇宙看过来,这间房里的灯亮了又暗,暗了又亮,一整夜。清晨四时,我下了床,光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说:“妈,既然这样,我们干脆出去散步吧。”帮她穿上最暖的衣服,围上围巾,然后牵着她的手,出了门。
⑾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⑿路底有一家灯火通明的永和豆浆店,我对她说:“走吧,我带你去吃你家乡浙江淳安的豆浆。”她从梦魇中醒来,乖顺地点头,任我牵着她的手,慢慢走。空荡荡的街,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
(选自龙应台《目送》,有删改)
【注】图龙应台:台湾著名女作家。文中家萱是她的好友。
13、“我”和家萱对因年迈而失智的母亲的照顾,有什么相似的做法 阅读②~⑦节,概括回答。(3分)
14、比较下列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甲句在表达上的好处。(3分)
甲 我把这些海报一张一张拾起,一张一张叠好,卷起,然后小心地塞回圆筒。
乙 我把这些海报一张张拾起,一张张叠好,卷起,然后塞回圆筒。
15、第⑾节作者描写“冬夜的街”和“犬吠声”有什么用意 (3分)
16、文章接近结束才写到散步的内容,却以“散步”为题,你是怎么理解的 (3分)
17、参考下面材料,探究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材料一 抒情的文章人们有个误解,以为把感觉抒发出来就是了,而忽视了对深刻的要求。深刻,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感情。(龙应台)
材料二 有人问我:你那个《散步》,是写尊老呢,还是爱幼?或者既尊老又爱幼?我认真回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莫怀戚)
(三)阅读《水乡寻梦》一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
水乡寻梦
申琳
①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枕河人家……眼前是一卷水墨,耳边是摇橹咿呀,身处其中的人们不禁有点恍惚,自己是在一幅中国画里吗?这不正是梦里水乡的美丽图景吗?
②随着春风吹绿杨柳,同里、木渎……江南的水乡古镇总是游客盈门,人们都想把自己融入这令人如痴如醉的美丽画面。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我的脚步还是不由自主踏入水乡的画框,我知道,自己和那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一样,是来寻梦。
③可是,这水墨画般的梦里水乡,究竟承载着人们怎样的梦呢?
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儿时课本里的这两句古诗,让多少人梦到这样的水乡:小楼、深巷、杏花、春雨……这是美,这是一个清秀的、风姿绰约的江南。自从读到这美好的诗句,水乡的杏花春雨,便时时打湿少年斑斓的梦。
⑤水乡的诗意,在水乡深处的粉墙黛瓦间,在高高的马头墙上,在一处处隔出来的幽静空间里。一树桂花,几株老梅,数块湖石……庭院也罢,天井也罢,水乡人家的院落无论大小,多有几处寄情自然的所在,抬眼处便有几许生机。至于其中寄寓的主人生活的情致,也就“妙处难与君说”了。
⑥水乡的宁静让人感受真切。木渎古镇的虹饮山房,一墙之隔就是游人如织的山塘街,跨入院内,那纷杂的市声仿佛一下子被过滤掉了,连推开一扇窗户的“吱呀”声都听得格外分明。习惯了市井喧嚣的都市人,一脚跨进水乡小院,心头会突然一静,有一种回到少年时的故乡老屋,趴在板凳上一笔一画做作业的沉静。白天,一束阳光明亮地射进门里;晚上,一盏煤油灯照亮眼前的方桌,门外是白云悠悠,月光如水。在水乡的梦里,有多少人青春年少时的身影,有多少人夜深思念的故乡……
⑦小河蜿蜒,一条青砖铺地的小街,就傍在河边,小吃店、文具店、杂货店沿街依次排开。水乡小街的节奏是慢的,在清晨的薄雾中醒来,一块块门板拆下来,烧饼、馄饨的香味飘开去,街上开始晃动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蹦蹦跳跳的身影,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荡漾。太阳一点点升高,街上行人多起来,人们走走停停,向熟人打个招呼,在店前驻足观看。小街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样的亲切、悠然。闲暇时,倚在河边柳树上发一下呆,凝神看一条摇橹船“吱吱呀呀”地驶过,等回过神来,船也就在不远的前方随波荡漾。
⑧徜徉在水乡,远道而来的都市人仿佛回到了往昔的岁月。上学的路,是那爬满青草的乡间小路,是那洒落一串自行车铃声的林荫道;放学后,是小伙伴一路追逐着奔跑过的田野,是远远看到的村庄林梢飘起的袅袅炊烟,是一路有着各种色彩、香味、声响的长长的街道。那是遥远而温馨的记忆。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把脚步放慢,从容地看看身边的风景,陪孩子慢慢长大,伴父母慢慢变老。
⑨在水乡静静的夜里,我渐渐懂了,这么多寻常人为何要来水乡寻梦……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19.第④段引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古诗有何作用?(3分)
20.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闲暇时,倚在河边柳树上发一下呆,凝神看一条摇橹船“吱吱呀呀”地驶过,等回过神来,船也就在不远的前方随波荡漾。
21.为什么这么多寻常人要来水乡寻梦?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三、作文(50分)
22.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补全题目,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1.(1)憔悴 (2)荫蔽 (3)翻来覆去 (4)各得其所
2.(1)错别字:( 决 ) 改正:( 诀 )
(2)错别字:( 岐 ) 改正:( 歧 )
(3)错别字:( 敝 ) 改正:( 蔽 )
3. C
4. A
5. C
6.那是晚霞对幼苗的呵护,那是细雨对小草的滋润。
7.(1)像花针,像细丝。(朱自清《春》)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今我来思,雨雪霏
8、(1)示例:同学风采展示 友谊连线
(2)典故示例:伯牙绝弦 割席断交 刎颈之交 管鲍之交;内容解析:对典故里的人物、内容表达清楚即可。
(3)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网上交友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年龄限制,可以广交四海和全世界的朋友。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向身边朋友交流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
示例二: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而且网上所说的跟现实世界总会有所差距,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上当受骗。
9、⑴不久⑵凭借
10.(1)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11.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2.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13、“我”和家萱都制作了让自己母亲“安心”的各种证明。
14、甲句“一张一张.小心地”这些词,使描写更细腻,更能表达“我”的理解、无奈等复杂心理。(大意写出即可) =15、(3分)烘托散步特殊的环境气氛以及衬托“我”当时难以言喻的痛处。(大意写出即可)
15、“散步”这一细节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前面大量的篇幅都是为这一细节作铺垫,以“散步”为题,
文章构思显得更巧妙。 (大意写出即可)
16、示例:本文看似浅显,却蕴含深意,不仅表达了人们感同身受的对至亲的爱,也有作者对母亲的生命逐渐走向衰老引发的思考。
17.第③段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对水乡美丽图景的描绘,引出下文水乡寻梦的主要内容,通过设问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18.这两句古诗写出了江南水乡充满诗意的美景,引发了人们对水乡的想象与憧憬,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意蕴。 19.示例:这句话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闲暇时人们在河边发呆、入神的情态,表现了人们此时闲适的心情和对水乡慢生活的喜爱。 20.水乡的美景,能令人如痴如醉;水乡的诗意,能让人体会到生活中的生机与情致;水乡的宁静,能过滤市井的喧嚣,令人内心沉静;水乡的慢节奏,能让人感受生活的亲切与悠然;徜徉水乡会勾起遥远而温馨的记忆,让人思考生活。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