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训练题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6分)
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确凿(záo) 和蔼 人迹罕至 (h n) 人声鼎沸
B.搓捻(niàn) 奥秘 不求甚解(shèn) 小心冀冀
C.尴尬(jiè) 弹簧 恍然大悟(huǎnɡ) 饥肠鹿鹿
D.枉然(wànɡ) 悔恨 煞有介事(shà) 戳然不同
2.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B.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C.王老师说这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D.云南地震突如其来,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5.下列几组句子中表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这能全怪我吗? 这能怪我吗?
B.四年租金为三万元。 四年租金各为三万元。
C.你的判断难道会准确吗? 你的判断不会准确的。
D.我们永远不会成功。 我们难免会失败。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继续向前,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还是左拐,跨过马路,就是图书馆。
B.“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 它是如何产生的 又该如何去预测 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
问题。
D.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7.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2)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4)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论语>十二章》)中辩证地阐述了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 , 。
8.综合性学习。(6分)
(1)请写出一句适合悬挂在校园花圃的标语。(2分)
(2)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与该场合相适应的敬辞谦语。(2分)
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 ”。
与人初次见面说“ ”;好久未见说“久违”。
七年级(1)班的肖帆同学,晚上常到网吧玩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召集班干部与他谈心,让他认识沉迷网游的危害,并请大家都为他写一句劝勉词。假如你是班干部,请你给他写一句劝勉的话。(必须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
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小题。(10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饭疏食饮水( ) (2)曲肱而枕之( ) (3)博学而笃志( )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上节选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
B.选文第一则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小题(12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B.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2. A段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13.A段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文句列举两个句子进行分析。(3分)
14.B段中有一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练,请把一系列动词找出来,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5.作者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在A、B两段的描述中,“乐”体现在哪里?(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18分)
母亲也曾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宝
马亚伟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就是个整天围着锅碗瓢盆打转的家庭妇女,她的世界只有孩子和家。父亲是个粗枝大叶的男人,不懂得细致入微地关心人。所以在我看来,母亲仿佛是天经地义为家人付出的人,从来没想过谁会给她更多的爱。
直到那次外祖母来我家。有一天母亲在前面走,外祖母跟在她后面。路面不平,母亲走路没看脚下,一不小心险些摔倒。跟在她后面的外祖母惊呼起来:“哎呀,我的宝!”“我的宝”?我听到这样的称呼感觉有点尴尬,又有点感动。尴尬是因为从来没人叫过母亲“我的宝”,感动是因为我恍然明白,母亲也曾是被外祖母捧在手心里的宝。我不觉偷偷笑起来,仿佛窥探到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甜蜜而温聲的秘密。
外祖母跟我讲过很多母亲小时候的事。母亲上学时学习特别好,年纪很小就考到了县城的中学,每周回家一次。有一次,外祖母特别想念母亲,可她又不会骑自行车。思女心切之下,外祖母便装了一兜母亲爱吃的花生、红薯干之类的东西,步行去县城的学校给母亲。县城离家30多里路,外祖母那时候年轻,走路如风,一天就打了个来回。母亲提到这件事,总是笑笑说:“我妈把我当宝贝呢!”她的脸上带着幸福而羞涩的表情,想起自己当年被宠爱的时光,母亲是欢欣的。
外祖母还讲到,母亲小时候特别爱吃铁勺煎鸡蛋。母亲周末回家后,外祖母便打发勇舅去干活,家里只剩下母女俩。外祖母把对女儿的宠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她偷偷给母亲用铁勺煎鸡蛋。母亲吃了一个还想吃,她便煎第二个。外祖母还要趁着舅舅回家之前打开窗户,让煎鸡蛋的味儿散尽,要不然舅舅会闹的。外祖母没有一点儿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专宠她的小女儿。
这些事都是外祖母讲给我听的。如果不是亲耳听到,我真想象不出母亲小时候花么受宠。后来母亲结婚了,有了我们姐妹几个,她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操持自己的小家。外祖母偶尔来我家,每次上饭桌前都要点煎鸡蛋和炖鱼两道菜。原来我还以为是她发这两道菜呢,后来才知道,她是为她的宝贝女儿点的。从我有印象起,母亲每天像陀环一样,好像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疲倦。母亲从被宠爱的宝,变成了宠爱孩子的妈,细想一下,这样的变化过程令人心酸。当年那个围在慈母身边撒娇的女孩,有一天升级为妈妈后,她便抖落一身的娇气,摒弃自己那点小任性,变成一个细致万分、体贴入微的母亲。她理应获得的宠爱,也渐渐被忽略了。
几年前,我的外祖母去世,母亲哭得撕心裂肺。看到母亲飞溅的泪水,我心如刀绞。我知道,对母亲来说,那个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的人永远去了,她该有多伤心啊。
如今,我也已经人到中年。我想,在孩子的心目中,我一定也是个慈爱而琐碎的母亲。孩子不知道,我也是母亲捧在手心里的宝。从前是,现在也是。如今母亲见我辛苦,还经常给我开个小灶呢。只要有母亲在,女儿不管多大都是母亲手心里的宝。
我现在既享受着被母亲捧在手心里的幸福,也享受着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的幸福。同时,母亲享受着我回报的爱,我享受着孩子回报的爱。这难道不是世上最幸福的事吗?
(选自2022年4月26日《教育导报》,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抒发了“我”对母亲的疼惜和爱。
B.听到外祖母称呼母亲“我的宝”,“我”感觉有点尴尬,又有点感动。
C.“我”认为母亲是天经地义为家付出的人,从没想过谁会给她更多爱。
D.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写出母亲摒弃娇气的干脆利落。
17、请简要概括外祖母疼爱“我”母亲的几件事。(4分)
18、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4分)
①几年前,我的外祖母去世,母亲哭得撕心裂肺。(赏析加点词语)
②母亲每天像陀螺一样,好像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疲倦。(赏析句子)
19、“当年那个围在慈母身边撒娇的女孩”变成了“整天围着锅碗瓢盆打转的家庭妇女”,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两处“围”字的内涵。(3分)
20、本文结尾与《散步》都运用了对称句,请结合链接材料探究这样写的好处。(4分)
链接: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三.写作。(50分)
21、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迈进学校大门的时候,你的中学生活就已经开始了!在这里,你认识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两个月来的初中生活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呢?请以初中学习生活为写作素材,选取具体的事例,补全题目作文。以《我 的中学生活》 为题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
A 2.B 3.B 4.C 5.C 6、C 7.略
8.(1)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
(2)包涵(海涵,见谅) 久仰
(3)①沉迷游戏好比车陷泥潭,会让人玩物丧志。②沉迷网游正如沉醉诱人的罂粟花。
9、(1)吃饭 (2)胳膊 (3)忠实,坚守
10、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11、D
12. 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重点突出局部景物的方法写出百草园景色的丰富多样,点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中心。
13. 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
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
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
14. 其中一连串的动词“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九个动词,这些词语的运用,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捕鸟的整个过程。
15. ,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 2。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乐景、乐事)
16、D
17、①母亲走路险些摔倒,外祖母惊呼“我的宝”。
②母亲在县城上学时,外祖母步行三十多里路给她送好吃的。
③母亲周末回家,外祖母偷偷地给她做铁勺煎鸡蛋。
④母亲结婚后,外祖母偶尔来我家专点母亲爱吃的菜。
18、①“撕心裂肺”一词生动地写出外祖母去世后,母亲伤心的状态,体现出母亲对外祖母深切的爱。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作陀螺,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与辛苦。
19、第一个“围”字写出母亲是被宠爱的宝,第二个“围”字写出母亲变成了宠爱孩子的妈,她的世界只有孩子和家。
20、对称句传达信息丰富,表达效果更佳;突出强调之中,用意妙不可言,相互映衬,饶有情趣;还有精练至简,精巧至极。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