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23 16:4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香菇草、睡莲的植株漂浮于水面,是( )的水生植物。
A.挺水型 B.浮水型 C.沉水型
2.在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
A.上半月由大到小,下半月由小到大
B.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
C.上半月由圆到缺,下半月由缺到圆
3.下列关于动物摄入水分的方式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蚕只食用桑叶等绿叶获取水分 B.猫只是食用猫粮获取水分C.狗只是食用狗粮获取水分
4.下列植物中,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
A.月季 B.荷花 C.小叶女贞
5.蛇冬眠的原因是( )。
A.躲避敌出 B.气候和食物 C.运动健身
6.我们生活在(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
7.下面几种植物是水生植物 。
A.蘑菇 B.莲藕 C.柳树
8.睡莲和荷花的茎都有共同的适应( )的特征。
A.水生环境 B.陆生环境
9.下面几种月相中,( )是凸月。
A. B. C.
10.小蝌蚪是青蛙的幼体,用( )进行呼吸。
A.鳃 B.肺 C.体表
11.在观察树叶时,我们可以( )。
A.爬上树观察 B.折断树枝观察 C.捡地下的落叶观察
12.如果想要为校园里的牵牛花做一个植物标牌,下列信息中不正确的( )。
A.科名:旋花科 B.属名:牵牛属 C.植物类别:木质藤本
二、填空题
13.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花纹,目的是为了 摩擦;在车轴与轴承之间加润滑油,目的是为了 摩擦。(选填“减小”或“增大”)
14.月季花和玫瑰花相比, 的香味更浓郁。
15.选择不同的 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是不同的。
16.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作用点、 和 。
17.白兰和银杏都属于 。它们的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 。
18.凤仙花和狗尾草属于 的植物(填“开花”或“不开花”),整个植株分为 、 、 、 、 、 六部分。
19.上半月月相的变化有缺到圆,亮面逐渐变 ,亮面在 边。下半月月相由圆到缺,亮面逐渐变 ,亮面在 边。
20.鲸是通过 来呼吸获取空气中的氧气,金鱼则是通过 来呼吸获取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21.像樟树这样又粗又硬的茎叫 ,像狗尾草这样又细又软的茎叫 。
22.动物生长除了各种营养物质,还必须有 。
三、判断题
23.鞋底的花纹是为了让鞋子看起来更加美观而设计的。( )
24.乔木有明显的主干,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 )
25.北京冬奥运动会上,高山滑雪运动员利用滑动的运动方式滑下来。 ( )
26.燕子一般在冬季飞往北方去寻找自己的食物。( )
27.鱼生活在水中,不需要呼吸。 ( )
28.羊和马等家畜像人一样,需要经常喝水来补充水分。( )
29.参照物就一定要选不动的物体。( )
30.不同的动物、运动器官也可能不一样。( )
31.太阳的寿命可达1000亿年。( )
32.乔木指树身高大,具有独立的主干,能明显区分其树干和树冠。( )
四、连线题
33.连线 (指出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
滚动 滑动 转动 振动 摆动
五、简答题
3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35.分析月季和一棵树的区别。
36.说一说月相变化的成因。
37.联系实际说说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六、实验题
38.关于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是否有关的实验
(1)实验必须具备的不同条件 。
(2)实验必须具备的相同条件 。
(3)实验过程:
①把小车放在 的表面上,用弹簧秤拉动小车,测出 。
②把小车放在 的表面上,用弹簧秤拉动小车,测出摩擦 。
③反复做几次并记录、比较。
(4)实验现象: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 。
(5)实验结论: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不同的水生植物在水中的生长方式有所不同。金鱼藻、苦草等植物全株沉没于水中,芡实、睡莲、香菇草炒等植物的叶片漂浮于水面,而荷花和梭鱼草等植物的植株则挺出水面。所以题干中提到的香菇草、睡莲的植株漂浮于水面,是浮水型植物。符合要求的选项为B。
2.B
【详解】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是一个月,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
3.A
【详解】水是动物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原料,所以所有的动物都离不开水分。蚕是靠从食物中获取的方式摄取水分的,所以喂养的桑叶要保持新鲜。A正确。猫和狗摄入水分的方式是直接饮用,BC错误。
4.B
【详解】植物按生存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月季、小叶女贞生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生植物。荷花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植物。
5.B
【详解】季节的变化对动物影响很大。蛇会因为找不到食物和天气冷进入冬眠来度过寒冷的冬天。所以B选项正确。
6.B
【详解】我们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属于中纬度,北温带;小部分属于低纬度,热带,B符合题意。
7.B
【详解】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出色的游泳运动员或潜水者。叶子柔软而透明,有的形成为丝状,如金鱼藻。丝状叶可以大大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叶子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水里很少能得到的光照,吸收水里溶解得很少的二氧化碳,保证光合作用的进行。水生植物指的是在水中生长的植物,莲藕、水葫芦和金鱼藻都是在水中生长的植物,所以都属于水生植物。
8.A
【详解】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陆生植物即陆地上生长植物的统称。睡莲和荷花的茎都有着共同的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睡莲和荷花有特殊的通气组织,如莲藕的气孔和叶柄上的导管等中空组织。
9.B
【详解】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上半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亮面在左侧。A是上弦月,B是凸月,C是满月。
10.A
【详解】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因此青蛙的幼体进行呼吸的器官是鳃。
11.C
【详解】观察动植物的要求,要注意安全,不要破坏动植物,捡的树叶虽为落叶,但它也是树叶,与树上摘的就是颜色的区别,并不有碍观察。收集树叶时我们要注意保护树木。C符合题意。
12.C
【详解】牵牛花是牵牛属。科的范围比属大,牵牛属是旋花科下的一个属,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草本。藤本植物分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牵牛花茎内的木质并不发达,含木质化细胞少,支持力弱的植物,茎比较柔软。所以牵牛花属于草质藤本植物,选项C是不正确的。
13. 增大 减小
【详解】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花纹,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在车轴与轴承之间加润滑油,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
14.玫瑰花
【详解】月季花的花朵较大,颜色丰富,玫瑰花的花朵较小,颜色略少。月季和玫瑰都有自己的香味,不过相比较来说,玫瑰的香味要比月季浓郁得多。玫瑰一般是用来提炼香精的,它的香气自然是浓郁的,使人沉醉,而月季的花香则是淡淡的。
15.参照物
【详解】物体运动或静止,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说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结果可能也会不同,所以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
16. 大小 方向
【详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三要素。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
17. 乔木 主干
【详解】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白兰和银杏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属于乔木。
18. 开花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详解】凤仙花和狗尾草属于绿色开花的植物:整个植株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19. 大 右 小 左
【详解】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一个月中的月相是不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规律:上半月月相的变化有缺到圆,亮面逐渐变大,亮面在右边。下半月月相由圆到缺,亮面逐渐变小,亮面在左边。
20. 肺 鳃
【详解】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不同。水中也能溶解气体,鱼是用鱼鳃来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鲸鱼终生生活在水中,但是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鲸鱼属于水生哺乳动物。
21. 木质茎 草质茎
【详解】木本植物的茎部含有大量的木质,比较坚硬;草本植物的茎部为“草质茎”,比较柔软,这是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本质区别。樟树的茎又粗又硬,叫木质茎,狗尾草的茎又细又软,叫草质茎。
22.水分
【详解】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动物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所以动物生长除了各种营养物质,还必须有水分。
23.×
【详解】当物体重量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鞋底的花纹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加摩擦力的。
24.√
【详解】像月季、茉莉这样没有明显的主干,植株比较矮小的植物属于灌木。
像白兰、银杏这样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植株高大的植物属于乔木。
故题干说法正确。
25.√
【详解】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北京冬奥运动会上,高山滑雪运动员利用滑动的运动方式滑下来。
26.×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燕子一般在冬季飞往南方去寻找自己的食物。
27.×
【详解】鱼类的鳃能够过滤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完成呼吸,它不停地张合,是在呼吸。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8.√
【详解】水是所有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水给动物带来了营养,所有营养物质都是通过水的运输,通过动物体内各种管道才能够将这些物质带到细胞的周围,供它们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
29.×
【详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对参照物是静止的。比如当我们坐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时,窗外的树木都在向后运动。当运动的汽车成为了参照物后,窗外的树木就是运动的。而坐在你身边的同伴,虽然你们都是在汽车上飞速前进,但是你的同伴和你是相对静止的。所以参照物就一定要选不动的物体,这种说法不正确。
30.√
【详解】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不同,它们的运动方式也不同。有的动物有翅膀,能在天空飞翔;有的动物有鳍或蹼,能在水里或水面游动;有的动物有足,能在地上行走、跳跃或奔跑。
31.×
【详解】据天文学家测算,太阳的寿命(即稳定时期)可达100多亿年,目前它正处于稳定而旺盛的中年时期,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太阳,要求学生掌握太阳的寿命。
32.√
【详解】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白兰和银杏都属于乔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33.
【详解】物体有多种运动方式。滑滑梯滑动,摆钟摆动,琴弦振动,风扇转动,轮胎滚动。
34.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即早晨太阳在东,影子在西;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影子就在东。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详解】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因为我们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35.月季是灌木,其特点植株通常比较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大树一般都是乔木,其特点是乔木具有独立的主干,能明显区分其树干和树冠。
【详解】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具有独立的主干,能明显区分其树干和树冠。灌木的特征是植株通常比较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根据对植物的认识,月季是灌木,其特点植株通常比较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大树一般都是乔木,其特点是乔木具有独立的主干,能明显区分其树干和树冠。
36.答: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射的亮面形状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月相变化的现象。
【详解】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37.答:鞋底、轮胎等有花纹,是为了增加摩擦力,行走起来更稳;旱冰鞋安装滚轮,为了减少摩擦力,使滑冰速度更快。
【详解】摩擦力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分为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两种。增大摩擦力的例子,比如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滑;减小摩擦力的例子,比如旱冰鞋安装滚轮,可以减小与地面的摩擦力,使滑冰速度更快。
38. 接触面光滑程度 物体重量、物体运动方式 光滑 摩擦力 粗糙 摩擦力 小 大 小 大
【详解】(1)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是否有关的实验,实验具备的不同条件,也就是研究问题中的唯一变量,即接触面光滑程度要不一样;
(2)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是否有关的实验,除了接触面光滑程度不一样以外,其他条件都必须是相同的,比如物体重量以及运动方式;
(3)实验过程要围绕变量来进行,即小车在接触面光滑程度不同的物体表面来测摩擦力,即第一次在粗糙的表面测出摩擦力,第二次在光滑的表面测出摩擦力;
(4)小车在接触面光滑的表面,摩擦力比较小,所以小车行驶地快;小车在接触面粗糙的表面,摩擦力比较大,所以小车行驶地慢;
(5)通过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物体间接触面光滑,小车行驶地较快,所以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小车行驶地较慢,所以摩擦力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