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专题三:精做形象赏析题提升练
(原卷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人和琴
冯秋子
这是一幅镂刻在铜板上的蒙古老人拉马头琴的图画。老人个头不算高大,身着草原牧民的日常服饰,半盘着腿坐在草地上,正沉浸在拉动马头琴所生发的乐曲声中。十几年前,这幅铜版画斜插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一个地摊的杂物中,我远远看见,朝它走去。没有比它更合适了,我获得的,进入到心里。不敢想象和指望,它就这样真实地跟我回家了。我心满意足,将其悬挂在抬头就能看见的墙壁上。
吉祥的云朵,野草茫茫。老人身着传统蒙古棉袍,细密的镶边和老式牛皮靴上常见的人工缝制的祥云跨边,风中飘忽的随人经风沐雨的光荣战帽,还有结在马头琴颈的哈达,柔顺飘逸,随琴声的苍茫律动和拉琴人的凝重朴质互为内外补充……蒙古人天性中的浪漫柔情,从哈达轻盈、绚烂的舞动中传递出来。夕阳西下,牧羊归来,席地盘坐,满足的幸福感,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庄重情怀,使马头琴声自胸中悠然升起。琴声与干裂的草地、宁静远阔的天空、老人如静似动的神韵、帽顶起舞的缨带,浑然凝结,指示出回家的路径。北方土地深埋的秘密,严整而清远地昭示着。
蒙古老人的安宁持重和土地的简洁、深刻一致,人的生活气息与自然万物的收放秩序一致。马头琴连接起人和万物,把人对土地的认知与感触梳理成序曲,把人的念想和体悟渗漏成水渠。手指与日行千里的步伐,或急促舒缓,或强劲碎细、高低远近,娓娓地流淌,先是自己,后是他者,感染于琴,萌动湖海。
日月起降,声息存身。马头琴告诉世人:我在哪里,万物安宁与否。
离开草原的人,听到马头琴声,就想念草原,想念父母双亲。即使远隔千山万水,见不到马头琴,它的声息早已像马莲的根须扎进心田。在有知觉的每一个时间缝隙里,马头琴的声音总是流动着,牵住生长于草原的大小人们的手。不管走到哪里,身处苦乐悲欢哪一种境况,琴声与你的脚步一道往前。你有东西在怀中,你揣抱着无限大的和无限小的,脚步无论怎样都乱不到哪里去。何况还有生长中的节奏作支撑,长调歌曲一支又一支蓄积在心里。
长调歌曲,因马头琴埋伏的性能方向,而拥有传递的力量。
这是蒙古人找到的抒发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吗,马头琴和长调歌曲?
但是铜版画上,柔和单纯的情致里,犹存着面容的寂然忧郁,老人触动了琴弦,有声之处隐约浮现着无言之痛。这位长者是擅长消化悲喜的人,面孔里依然镂刻下曾经的悲壮、酷烈和罪孽之旅,那种烙印,深进骨髓。
即使是倾听《鸿雁》,这首改编自300年前受人尊重的敬神喇嘛心缘意起时吟唱出的歌,这首因思念亲人、感思故土而有动力萌发的歌,随后人吟唱,几经辗转改动,歌词回归到欢乐与沉静地面对那一时刻所愿吟唱的敬酒歌,因为仍旧保留了原始曲调,以蒙古长调的形式行进,悠扬、苍凉、辽远、高亢,感染于心而情不自禁。每回倾听《鸿雁》,幸福与悲伤相并而生。2001年最后一天,我跑回内蒙古匆匆看望了一下朋友们。飞机在呼和浩特白云机场降落后,迟迟没有打开舱门,人们等待走出飞机的时候,广播里响起《鸿雁》乐曲。我止不住流出眼泪。我别过头,藏起自己的脸孔。我知道,那样的时候,没有道理站在人群里流眼泪。大家一路同行,终于平安落地回到家乡,自然、放松和欣喜溢于言表,哪里该是这种表现。而眼泪却是不管不顾悄悄地流,我悄悄地擦去,它又悄悄流出来,怎样努力也是枉然。我心里着急,天哪,不能够这样啊……朋友。
一只鸿雁来,两行眼泪不由自主地出来。不光是我,我看见别的人也有悄悄擦拭眼睛的。
我想到艺术和孩子,自然万物和灵魂,怎么样就成为了律条。做什么,不做什么;有什么,不有什么;想什么,不想什么,已在心里生根、结存。
收藏于家中的藏品是有限的,但从中获得的东西与日俱增、无限地多。常常感念于心的,是事物本身,它保存着悄默的气息和觉悟力,长久地在土地里生长。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刻有“老人和琴”的铜版镂刻画为线索,详细描绘了其画面,并借以抒发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厚情感。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又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马头琴的艺术感。
C.文章的结尾一段,收束全文,着重写藏品的启发意义,语言蕴藉隽永,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受。
D.文章是艺术散文,给读者带来的不仅仅有具象的视觉感受,更有一种“弥漫”式的淡然、孤独与思考。
8.请简要分析“老人”和“琴”两个形象在文中的丰富意蕴。(6分)
9.作者曾说过:“写作者也是思想者,是以文艺的形式进行思想,它包含感性形象思维,也包含理性逻辑思维。”请简要说明作者运用了哪些“感性形象思维和理性逻辑思维”,并分析其作用。(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
①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②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③马匹是从驿站刚刚轮换的健马,皮毛鲜亮,四蹄带劲,跑起来鬃毛和尾巴齐齐飘扬。可它背上的那位骑士却软软趴在鞍子上,脸颊干瘪枯槁,全身都被尘土所覆盖,活像个毫无生命的土俑。一条右腿从马蹬上垂下来,无力地来回啷当着。
④与其说这是活人,更像是捆在马革上的一具丧尸。
⑤在过去的七日中,李善德完全没有休息。他从骨头缝里榨出最后几丝精力,把从江陵到蓝田的水路驿站摸排了一遍。今日子时,他连续越过韩公驿、青泥驿、蓝田驿和灞桥驿,先后换了五匹马,最终抵达了长安城东。
⑥马匹快要接近春明门时,李善德勉强撑开糊满眼屎的双眼。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乱的颓雪,根根银丝映出来的,是远处一座前所未见的城门。
⑦只见城楼四角早早挂上了霓纱,寸寸挽着绢花,向八个方向连缀着层叠彩旗。城门正上方用细藤和编筐吊下诸品牡丹,兼以十种杂蕊,眼花缭乱,将城门装点得如仙窟一般。
⑧不只是春明门,全城所有的城门、城内所有的坊市都这般装点。为了庆祝贵妃诞辰,整个长安城变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要的正是一个万花攒集、千蕊齐放、香馥冲霄、芳华永继,极绚烂之能事。城门尚是如此,可以想象此时那栋花萼相辉楼该是何等雍容华丽。
⑨以往贵妃诞辰,都是在骊山宫中,唯有这一次是在城中。现在这场盛宴,只差最后一样东西,即可完美无瑕。
⑩在距离春明门还有一里出头的距离,李善德的身子突然晃了晃。他的力量已涓埃不剩,毫无挣扎地从马背上跌落下去,重重摔在一块露出泥土的青岩旁边。
李善德迷茫地看向身下,发现那不是一块青岩,而是一块劣质石碑。碑上满是青苔和裂缝,字迹漫滤不清。他再向四周看去,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矮丘的边缘。坡面野草萋萋,灰褐色的砂土与青石块各半。矮丘之间有很多深浅不一的小坑,坑中不是薄棺便是碎碑,偶尔还可以看到白森森的骨头。几条野狗蹲在不远处的丘顶,墨绿色的双眼朝这里望来。
李善德认出来了,这是上好坊,长安附近的乱葬岗。这里和不远处的春明门相比,简直就是无间地狱与极乐净土的区别。
李善德没有急切地逃离这里。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他想站起来,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上好坊的地势很高,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春明门与长安大道尽收眼底。
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在那里,几十名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锐的马匹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接到荔枝,便会放足狂奔,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去。
当然这只是计算的结果。究竟现在荔枝是什么状况,能不能及时送到,李善德也不知道。
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只剩下等待。
他吃力地从怀中拿出一轴泛黄的文卷,就这么靠着石碑,入神地看起来,如老僧入定,如翁仲石像。大约在午正时分,耳膜忽然鼓动起来,有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李善德缓缓放下纸卷,转动脖颈,浑浊的瞳孔中映出了东方大道尽头的一个小黑点。
那个小黑点跑得实在太快,无论是马蹄掀起的烟尘、天顶抛洒下的阳光,还是李善德的视线,都无法追上它的速度。转瞬之间,黑点已冲到了春明门前。
一骑,只有一骑。
骑手正弓着脊背,全力奔驰。马背上用细藤筐装着两口鼓瓮,瓮的外侧沾着星星点点的污渍,与马身上的明亮辔头形成鲜明对比。
(21)李善德数得没错,只有一骑,两坛。
(22)后面的大道空荡荡的,再没有其他骑手跟上来。
(23)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从化出发的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区一骑、两坛。坛内应该摆放着各种竹节,节内塞满了荔枝。
(24)至于荔枝到底是什么状态,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25)春明门的守军早已做好了准备,二十面开城鼓同时擂响,平时绝不同时开启的两扇城门,罕见地一起向两侧让开。
(26)在盛大的鼓声中,飞骑毫不减速地一头扎进城门洞子。与此同时,城内更远处也传来鼓声。一阵比一阵更远,一浪比一浪更高,似乎兴庆宫前的城门、宫门、殿门正在次第展开,迎接贵客的到来。
(27)没过多久,一阵悠扬的钟声也加入这场合奏,那是招福寺的大钟,这种事他们可是从不落人后的。随后钟鼓齐鸣,交相嗡鸣,所有的庙宇、道观,所有的坊市都加入庆祝行列,整个城市陷入喜庆的狂欢。
(28)李善德低下头,依靠着上好坊的残碑,继续专心读着眼前的纸卷。他的魂魄已在漫长的跋涉中磨蚀一空,失去了对城墙内侧那个绮丽世界的全部想象。
文本二:
《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文本三:
杜牧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李善德:作者虚构的小说人物。在贵妃诞辰前,他接到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的任务。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8.文本一中第 至 段写出李善德的多重心理感受,请结合文本梳理概括。
9.同一历史事件,文本一与文本三都通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来表现主旨,就此方面,结合文本分析两文的不同。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风波
鲁迅
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
这时七斤捏着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慢慢地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七斤又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
“皇帝要辫子么?”
“皇帝要辫子。”
“你怎么知道呢?”七斤嫂有些着急,赶忙问。
“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
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伊一转眼瞥见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忽然又绝望起来,装好一碗饭,就会长出辫子来么?”
太阳收尽了它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七斤嫂吃完三碗饭,抬起头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
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七斤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
“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地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地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七斤嫂自己急得没法,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赵七爷绕出桌旁,打断她的话,“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注】。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一边往回走,跨上独木桥
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也觉得有些畅快。
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但非常忧愁,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划
此后七斤虽然是照例日日进城,但家景总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着,还时常叫他“囚徒”。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七斤嫂非常高兴
“没有听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
“他们没有说。”
“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
“也没人说。”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
“你想,不坐龙庭了罢?”
“我想,不坐了罢。”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大家见了,都笑嘻嘻地招呼。
(有删改)
【注】张大帅:指张勋,北洋军阀之一。原为清朝军官,辛亥革命后,7月12日即告失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斤是幸运的,最终没有因为没有辫子而被惩治;他又是不幸的,不仅村里人不同情他,而且妻子也怪罪他。
B.赵七爷有钱有学问,在村里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其辫子的放下与盘起反映了时局的变化
C.七斤的境遇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村里人对七斤的态度也随之经历了“尊敬—幸灾乐祸—嘲讽—尊敬”的变化,富于戏剧性。
D.小说通过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社会现实。
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了两条辫子:一条是七斤已剪掉的辫子,这条辫子贯穿全文;另一条是赵七爷的辫子
B.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富有个性色彩,不仅凸显了人物性格,而且预示了故事的发展走向,就预示了风波的来临。
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如“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表现了赵七爷对七斤的尊敬。
D.小说多用白描,富含深意,如“到夏天,对农村都没有多大影响。
9、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七斤这一人物形象。
10、文中反复出现皇帝“坐了龙庭”“不坐龙庭”这样的话,请分析其作用。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老校长的雨靴
庞余亮
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喜欢穿西装。
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理直气壮的,既然穿着理直气壮,别人怎么看也就无所谓了。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先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本来我早已不用雨靴了,过去在上师范前下雨赤脚;上师范时下雨也无所谓,到处都是水泥路。可是到我们学校就行不通了,烂泥似乎见皮鞋见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太过分了,开始我还“甩”,下雨穿皮鞋,后来再也不行了,我心疼。乡里经费紧,工资不仅发得迟还总打折,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
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我走路时觉得有人在看我的脚。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差不多。似乎只有老了的雨靴才更和泥土亲近些,老了的雨靴更协调些。每年开学前校长和我们都要乘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饨店吃馄饨——校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椒,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吃完了我们一身轻松,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然后我们再一起乘船回去。有一次开学前去城里,正好早晨下雨,我们都穿了雨靴,然后又一起穿着雨靴上了船。上了船校长还指挥我们在船帮上把雨靴上的泥洗掉,用校长的话说,要让城里人认为我们穿的是马靴,而不是雨靴。亏他想得出来!到了城里,太阳升上来了,城里的水泥路不像乡下的泥路,乡下泥路要晒两个晴天才能晒干,而城里的水泥路只要一个钟头就干了。穿着雨靴的我们几个好像是“德国鬼子进城”,雨靴底在水泥路上总是要沉闷地发牢骚,天不热,我身上全是虚汗,到了新华书店,上楼梯时营业员都哧哧地发笑。如果这还不算尴尬的话,我在回船的路上居然遇到了我城里的同学。同学笑眯眯的,目光却朝下,他看到了我的雨靴,我们的雨靴。后来好不容易同学走了,我觉得满街上的人都在看我。我躲到校长他们中间走,他们走路声居然那么响,都有点步调一致了,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喊口令了:“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可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地走着,他们要带我一起去吃馄饨。
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我们也相继把雨靴脱下来。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
文本二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后来她问我:“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说到前沿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地分铺在门板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了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
原来今天是中秋节了。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
……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上。
8.小说中的老校长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中的物象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重要道具,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主旨的表达都密不可分。请分别分析两则文本文末加点意象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专题三:精做形象赏析题提升练
(解析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人和琴
冯秋子
这是一幅镂刻在铜板上的蒙古老人拉马头琴的图画。老人个头不算高大,身着草原牧民的日常服饰,半盘着腿坐在草地上,正沉浸在拉动马头琴所生发的乐曲声中。十几年前,这幅铜版画斜插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一个地摊的杂物中,我远远看见,朝它走去。没有比它更合适了,我获得的,进入到心里。不敢想象和指望,它就这样真实地跟我回家了。我心满意足,将其悬挂在抬头就能看见的墙壁上。
吉祥的云朵,野草茫茫。老人身着传统蒙古棉袍,细密的镶边和老式牛皮靴上常见的人工缝制的祥云跨边,风中飘忽的随人经风沐雨的光荣战帽,还有结在马头琴颈的哈达,柔顺飘逸,随琴声的苍茫律动和拉琴人的凝重朴质互为内外补充……蒙古人天性中的浪漫柔情,从哈达轻盈、绚烂的舞动中传递出来。夕阳西下,牧羊归来,席地盘坐,满足的幸福感,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庄重情怀,使马头琴声自胸中悠然升起。琴声与干裂的草地、宁静远阔的天空、老人如静似动的神韵、帽顶起舞的缨带,浑然凝结,指示出回家的路径。北方土地深埋的秘密,严整而清远地昭示着。
蒙古老人的安宁持重和土地的简洁、深刻一致,人的生活气息与自然万物的收放秩序一致。马头琴连接起人和万物,把人对土地的认知与感触梳理成序曲,把人的念想和体悟渗漏成水渠。手指与日行千里的步伐,或急促舒缓,或强劲碎细、高低远近,娓娓地流淌,先是自己,后是他者,感染于琴,萌动湖海。
日月起降,声息存身。马头琴告诉世人:我在哪里,万物安宁与否。
离开草原的人,听到马头琴声,就想念草原,想念父母双亲。即使远隔千山万水,见不到马头琴,它的声息早已像马莲的根须扎进心田。在有知觉的每一个时间缝隙里,马头琴的声音总是流动着,牵住生长于草原的大小人们的手。不管走到哪里,身处苦乐悲欢哪一种境况,琴声与你的脚步一道往前。你有东西在怀中,你揣抱着无限大的和无限小的,脚步无论怎样都乱不到哪里去。何况还有生长中的节奏作支撑,长调歌曲一支又一支蓄积在心里。
长调歌曲,因马头琴埋伏的性能方向,而拥有传递的力量。
这是蒙古人找到的抒发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吗,马头琴和长调歌曲?
但是铜版画上,柔和单纯的情致里,犹存着面容的寂然忧郁,老人触动了琴弦,有声之处隐约浮现着无言之痛。这位长者是擅长消化悲喜的人,面孔里依然镂刻下曾经的悲壮、酷烈和罪孽之旅,那种烙印,深进骨髓。
即使是倾听《鸿雁》,这首改编自300年前受人尊重的敬神喇嘛心缘意起时吟唱出的歌,这首因思念亲人、感思故土而有动力萌发的歌,随后人吟唱,几经辗转改动,歌词回归到欢乐与沉静地面对那一时刻所愿吟唱的敬酒歌,因为仍旧保留了原始曲调,以蒙古长调的形式行进,悠扬、苍凉、辽远、高亢,感染于心而情不自禁。每回倾听《鸿雁》,幸福与悲伤相并而生。2001年最后一天,我跑回内蒙古匆匆看望了一下朋友们。飞机在呼和浩特白云机场降落后,迟迟没有打开舱门,人们等待走出飞机的时候,广播里响起《鸿雁》乐曲。我止不住流出眼泪。我别过头,藏起自己的脸孔。我知道,那样的时候,没有道理站在人群里流眼泪。大家一路同行,终于平安落地回到家乡,自然、放松和欣喜溢于言表,哪里该是这种表现。而眼泪却是不管不顾悄悄地流,我悄悄地擦去,它又悄悄流出来,怎样努力也是枉然。我心里着急,天哪,不能够这样啊……朋友。
一只鸿雁来,两行眼泪不由自主地出来。不光是我,我看见别的人也有悄悄擦拭眼睛的。
我想到艺术和孩子,自然万物和灵魂,怎么样就成为了律条。做什么,不做什么;有什么,不有什么;想什么,不想什么,已在心里生根、结存。
收藏于家中的藏品是有限的,但从中获得的东西与日俱增、无限地多。常常感念于心的,是事物本身,它保存着悄默的气息和觉悟力,长久地在土地里生长。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刻有“老人和琴”的铜版镂刻画为线索,详细描绘了其画面,并借以抒发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厚情感。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又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马头琴的艺术感。
C.文章的结尾一段,收束全文,着重写藏品的启发意义,语言蕴藉隽永,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受。
D.文章是艺术散文,给读者带来的不仅仅有具象的视觉感受,更有一种“弥漫”式的淡然、孤独与思考。
8.请简要分析“老人”和“琴”两个形象在文中的丰富意蕴。(6分)
9.作者曾说过:“写作者也是思想者,是以文艺的形式进行思想,它包含感性形象思维,也包含理性逻辑思维。”请简要说明作者运用了哪些“感性形象思维和理性逻辑思维”,并分析其作用。(6分)
答案:
7.B(“长短结合”错,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是短句;“比喻”错,句中没有运用比喻。)
8.①“老人”是铜版镂刻画上的一个拉马头琴的老人的形象。他凝重质朴又不乏浪漫柔情,他安宁持重又有经风沐雨的经历,他有拉琴的快乐,又露出寂然忧郁的神色,琴声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无言之痛。“老人”既是一个个体形象,又是饱经沧桑的蒙古民族群体的象征。②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马头琴是抒发情感的媒介,又是思乡等复杂情感的寄托,作者通过对老人拉马头琴这一画面形象的描写,暗示出蒙古民族曾有过的悲壮、酷烈和罪孽之旅。(每点3分,意对即可)
9.①感性形象思维:作者借助画面和想象,生动直观地刻画出老人的外貌形象和弹奏马头琴的画面。运用感性和形象思维,增加了文章的画面感和形象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②理性逻辑思维:作者在行文中,不时插入理性逻辑的思考,如“马头琴告诉世人:我在哪里,万物安宁与否。”“收藏于家中的是有限的,但从中获得的东西与日俱增、无限地多。”运用理性逻辑思维,凸显了文章的主旨,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和深刻性,也给读者留下进一步思考和领悟的空间。(每点3分,意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
①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②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③马匹是从驿站刚刚轮换的健马,皮毛鲜亮,四蹄带劲,跑起来鬃毛和尾巴齐齐飘扬。可它背上的那位骑士却软软趴在鞍子上,脸颊干瘪枯槁,全身都被尘土所覆盖,活像个毫无生命的土俑。一条右腿从马蹬上垂下来,无力地来回啷当着。
④与其说这是活人,更像是捆在马革上的一具丧尸。
⑤在过去的七日中,李善德完全没有休息。他从骨头缝里榨出最后几丝精力,把从江陵到蓝田的水路驿站摸排了一遍。今日子时,他连续越过韩公驿、青泥驿、蓝田驿和灞桥驿,先后换了五匹马,最终抵达了长安城东。
⑥马匹快要接近春明门时,李善德勉强撑开糊满眼屎的双眼。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乱的颓雪,根根银丝映出来的,是远处一座前所未见的城门。
⑦只见城楼四角早早挂上了霓纱,寸寸挽着绢花,向八个方向连缀着层叠彩旗。城门正上方用细藤和编筐吊下诸品牡丹,兼以十种杂蕊,眼花缭乱,将城门装点得如仙窟一般。
⑧不只是春明门,全城所有的城门、城内所有的坊市都这般装点。为了庆祝贵妃诞辰,整个长安城变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要的正是一个万花攒集、千蕊齐放、香馥冲霄、芳华永继,极绚烂之能事。城门尚是如此,可以想象此时那栋花萼相辉楼该是何等雍容华丽。
⑨以往贵妃诞辰,都是在骊山宫中,唯有这一次是在城中。现在这场盛宴,只差最后一样东西,即可完美无瑕。
⑩在距离春明门还有一里出头的距离,李善德的身子突然晃了晃。他的力量已涓埃不剩,毫无挣扎地从马背上跌落下去,重重摔在一块露出泥土的青岩旁边。
李善德迷茫地看向身下,发现那不是一块青岩,而是一块劣质石碑。碑上满是青苔和裂缝,字迹漫滤不清。他再向四周看去,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矮丘的边缘。坡面野草萋萋,灰褐色的砂土与青石块各半。矮丘之间有很多深浅不一的小坑,坑中不是薄棺便是碎碑,偶尔还可以看到白森森的骨头。几条野狗蹲在不远处的丘顶,墨绿色的双眼朝这里望来。
李善德认出来了,这是上好坊,长安附近的乱葬岗。这里和不远处的春明门相比,简直就是无间地狱与极乐净土的区别。
李善德没有急切地逃离这里。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他想站起来,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上好坊的地势很高,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春明门与长安大道尽收眼底。
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在那里,几十名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锐的马匹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接到荔枝,便会放足狂奔,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去。
当然这只是计算的结果。究竟现在荔枝是什么状况,能不能及时送到,李善德也不知道。
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只剩下等待。
他吃力地从怀中拿出一轴泛黄的文卷,就这么靠着石碑,入神地看起来,如老僧入定,如翁仲石像。大约在午正时分,耳膜忽然鼓动起来,有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李善德缓缓放下纸卷,转动脖颈,浑浊的瞳孔中映出了东方大道尽头的一个小黑点。
那个小黑点跑得实在太快,无论是马蹄掀起的烟尘、天顶抛洒下的阳光,还是李善德的视线,都无法追上它的速度。转瞬之间,黑点已冲到了春明门前。
一骑,只有一骑。
骑手正弓着脊背,全力奔驰。马背上用细藤筐装着两口鼓瓮,瓮的外侧沾着星星点点的污渍,与马身上的明亮辔头形成鲜明对比。
(21)李善德数得没错,只有一骑,两坛。
(22)后面的大道空荡荡的,再没有其他骑手跟上来。
(23)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从化出发的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区一骑、两坛。坛内应该摆放着各种竹节,节内塞满了荔枝。
(24)至于荔枝到底是什么状态,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25)春明门的守军早已做好了准备,二十面开城鼓同时擂响,平时绝不同时开启的两扇城门,罕见地一起向两侧让开。
(26)在盛大的鼓声中,飞骑毫不减速地一头扎进城门洞子。与此同时,城内更远处也传来鼓声。一阵比一阵更远,一浪比一浪更高,似乎兴庆宫前的城门、宫门、殿门正在次第展开,迎接贵客的到来。
(27)没过多久,一阵悠扬的钟声也加入这场合奏,那是招福寺的大钟,这种事他们可是从不落人后的。随后钟鼓齐鸣,交相嗡鸣,所有的庙宇、道观,所有的坊市都加入庆祝行列,整个城市陷入喜庆的狂欢。
(28)李善德低下头,依靠着上好坊的残碑,继续专心读着眼前的纸卷。他的魂魄已在漫长的跋涉中磨蚀一空,失去了对城墙内侧那个绮丽世界的全部想象。
文本二:
《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文本三:
杜牧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李善德:作者虚构的小说人物。在贵妃诞辰前,他接到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的任务。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8.文本一中第 至 段写出李善德的多重心理感受,请结合文本梳理概括。
9.同一历史事件,文本一与文本三都通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来表现主旨,就此方面,结合文本分析两文的不同。
【答案】8.①命运的无力感。认为上好坊是最终归宿,表现挣扎中的李善德对命运无能为力的痛苦。②历经千辛万苦后的疲惫感。右腿废了,索性瘫坐,是历经艰辛后的疲惫。③对任务的坚持,对结果的关注。眼观春明门,心中计算人力路程,等待最终结果.④对任务是否完成的忐忑、无奈。已尽人事,只剩听天由命的等待。 9.①选择的人物形象不同。文本三选择历史事件中真实的中心人物来塑造,文本一虚构了历史深处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不同。文本三精于剪裁,人物简略凝炼,仅一个“笑”字,点出人物与事件的关联以及人物的受宠。文本一运用心理、肖像、动作、对比等多样的手法虚构丰富鲜活的低层官员形象。③表达的主旨不同。文本三借事件与人物的关联,设置悬念,抨击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文本一通过小人物的命运,不仅批判上层的奢靡,也反映底层艰辛,小人物的坚守与悲哀。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1)由“李善德……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分析,李善德认为上好坊是最终归宿,表现挣扎中的李善德对命运无能为力的痛苦。
(2)由“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分析,李善德历经千辛万苦,右腿废了,索性瘫坐着,他有着历经艰辛后的疲惫。
(3)由“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在那里,几十名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锐的马匹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接到荔枝,便会放足狂奔,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去”分析,李善德眼观春明门,心中计算人力路程,等待最终结果。这表明他对任务的坚持,对结果的关注。
(4)由“当然这只是计算的结果。究竟现在荔枝是什么状况,能不能及时送到,李善德也不知道”“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只剩下等待”分析,李善德对任务是否完成的忐忑、无奈。已尽人事,只剩听天由命的等待。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旨的能力。
(1)选择的人物形象不同
文本一,虚构了历史深处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李善德;文本三选择历史事件中真实的中心人物——杨贵妃来塑造。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不同
文本一,重点刻画李善德这一小人物形象,例如,“脸颊干瘪枯槁,全身都被尘土所覆盖”“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乱的颓雪”“李善德低下头,依靠着上好坊的残碑,继续专心读着眼前的纸卷”“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等。小说通过对李善德肖像、动作、心理的刻画,运用多样描写人物的手法,虚构了一个丰富鲜活的低层官员形象;
文本三,“一骑红尘妃子笑”精于剪裁,人物简略凝炼,对杨贵妃这一人物形象仅一个“笑”字的动作描写,就点出人物与事件的关联以及人物的受宠。此外,并没有运用其他的人物描写方法。
(3)表达的主旨不同
文本一是小说,围绕运送“荔枝”一事,描写李善德为完成运送荔枝的任务竭尽全力在路上奔跑的情景,展现他完成任务的艰难,重点刻画历史深处小人物李善德的命运与悲欢,表现了他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的抗争。为了杨贵妃吃到岭南的荔枝,累死多少马匹和骑手,小说通过李善德的所见所感,不仅批判上层的奢靡,也反映底层艰辛,小人物的坚守与悲哀;
文本三是杜牧的一首绝句,将议论托于形象之中,借事件与人物的关联,设置悬念,抨击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这首诗“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尤其是杨贵妃骊山上嫣然一笑的形象,让人联想“褒姒一笑失天下”,将历史教训熔铸在鲜明的形象中,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风波
鲁迅
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
这时七斤捏着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慢慢地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七斤又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
“皇帝要辫子么?”
“皇帝要辫子。”
“你怎么知道呢?”七斤嫂有些着急,赶忙问。
“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
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伊一转眼瞥见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忽然又绝望起来,装好一碗饭,就会长出辫子来么?”
太阳收尽了它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七斤嫂吃完三碗饭,抬起头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
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七斤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
“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地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地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七斤嫂自己急得没法,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赵七爷绕出桌旁,打断她的话,“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注】。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一边往回走,跨上独木桥
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也觉得有些畅快。
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但非常忧愁,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划
此后七斤虽然是照例日日进城,但家景总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着,还时常叫他“囚徒”。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七斤嫂非常高兴
“没有听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
“他们没有说。”
“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
“也没人说。”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
“你想,不坐龙庭了罢?”
“我想,不坐了罢。”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大家见了,都笑嘻嘻地招呼。
(有删改)
【注】张大帅:指张勋,北洋军阀之一。原为清朝军官,辛亥革命后,7月12日即告失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斤是幸运的,最终没有因为没有辫子而被惩治;他又是不幸的,不仅村里人不同情他,而且妻子也怪罪他。
B.赵七爷有钱有学问,在村里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其辫子的放下与盘起反映了时局的变化
C.七斤的境遇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村里人对七斤的态度也随之经历了“尊敬—幸灾乐祸—嘲讽—尊敬”的变化,富于戏剧性。
D.小说通过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社会现实。
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了两条辫子:一条是七斤已剪掉的辫子,这条辫子贯穿全文;另一条是赵七爷的辫子
B.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富有个性色彩,不仅凸显了人物性格,而且预示了故事的发展走向,就预示了风波的来临。
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如“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表现了赵七爷对七斤的尊敬。
D.小说多用白描,富含深意,如“到夏天,对农村都没有多大影响。
9、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七斤这一人物形象。
10、文中反复出现皇帝“坐了龙庭”“不坐龙庭”这样的话,请分析其作用。
答案:
7、C
8、C
9、①勤劳本分。他帮人撑船养活家中一班老小。②愚昧落后,因撑船而消息灵通,并非真的“时事”。③怯懦软弱。面对妻子的埋怨咒骂不敢还击,仿佛被判了死刑。
10、①交代故事的社会背景。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后。②推动情节发展,又因皇帝“不坐龙庭”而终,取决于是否有皇帝。皇帝的复辟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丝毫意识不到这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体现了它的不彻底性。
【解答】7、C.“嘲讽”理解错误,由原文“村人大抵回避着,这一阶段村里人对七斤的态度是回避。
故选C。
8、C.“表现了赵七爷对七斤的尊敬”理解错误,阅读文本可知,是因为他知道七斤没有辫子。不是“表现了赵七爷对七斤的尊敬”。
故选C。
9、①从人物身份的角度看:七斤是居住在农村的船工。因为他是船夫。如从“他也照例帮人撑着航船”“这样的一班老小。
②从作者对他的描述看:“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什么地方,他所关注的消息只限于妖魔鬼怪的奇谈,可知其愚昧落后。
③从他的行为来看,面对妻子的埋怨咒骂,“没有辫子只知道唉声叹气,仿佛判了死罪,他不敢反抗赵七爷对他的恫吓、逆来顺受,麻木,缺乏意识。
10、①从环境或者浅层内容方面的作用: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后,张勋扶植溥仪复辟的背景下,意味着皇帝复辟登基,意味着复辟失败。
②从情节或者线索的作用:因“皇帝坐龙庭”的传言而起,又因“皇帝不坐龙庭”而终,没有辫子要被治罪,这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从人物形象塑造、情感或者主旨思想层面:表现人物的无知,只意味着是否应该留辫子。农民对张勋复辟及其失败的认识仅停留在皇帝“坐了龙庭”“不坐龙庭”的表面上,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是其在体现小说主题上的作用。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老校长的雨靴
庞余亮
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喜欢穿西装。
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理直气壮的,既然穿着理直气壮,别人怎么看也就无所谓了。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先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本来我早已不用雨靴了,过去在上师范前下雨赤脚;上师范时下雨也无所谓,到处都是水泥路。可是到我们学校就行不通了,烂泥似乎见皮鞋见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太过分了,开始我还“甩”,下雨穿皮鞋,后来再也不行了,我心疼。乡里经费紧,工资不仅发得迟还总打折,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
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我走路时觉得有人在看我的脚。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差不多。似乎只有老了的雨靴才更和泥土亲近些,老了的雨靴更协调些。每年开学前校长和我们都要乘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饨店吃馄饨——校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椒,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吃完了我们一身轻松,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然后我们再一起乘船回去。有一次开学前去城里,正好早晨下雨,我们都穿了雨靴,然后又一起穿着雨靴上了船。上了船校长还指挥我们在船帮上把雨靴上的泥洗掉,用校长的话说,要让城里人认为我们穿的是马靴,而不是雨靴。亏他想得出来!到了城里,太阳升上来了,城里的水泥路不像乡下的泥路,乡下泥路要晒两个晴天才能晒干,而城里的水泥路只要一个钟头就干了。穿着雨靴的我们几个好像是“德国鬼子进城”,雨靴底在水泥路上总是要沉闷地发牢骚,天不热,我身上全是虚汗,到了新华书店,上楼梯时营业员都哧哧地发笑。如果这还不算尴尬的话,我在回船的路上居然遇到了我城里的同学。同学笑眯眯的,目光却朝下,他看到了我的雨靴,我们的雨靴。后来好不容易同学走了,我觉得满街上的人都在看我。我躲到校长他们中间走,他们走路声居然那么响,都有点步调一致了,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喊口令了:“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可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地走着,他们要带我一起去吃馄饨。
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我们也相继把雨靴脱下来。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
文本二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后来她问我:“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说到前沿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地分铺在门板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了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
原来今天是中秋节了。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
……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上。
8.小说中的老校长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中的物象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重要道具,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主旨的表达都密不可分。请分别分析两则文本文末加点意象的作用。
【答案】8.①热爱教育事业。对乡里、城里的开会等教育活动重视;每年亲自去新华书店购书。 ②豁达乐观。穿着雨靴进城买书,城里人的目光,他毫不介意。 ③温暖亲切。帮青年教师捎回雨靴,带大家吃馄饨。 ④质朴淳厚。穿着歪斜的老皮鞋、旧雨靴和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
9.①文本一将雨靴比作哨兵,守卫校长的梦乡,象征着校长一心守护农村教育的初心;雨靴与河风、摇船一起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氛围,表达了“我”对老校长的敬佩之情。②文本二中百合花象征新媳妇的纯真、善良,象征了小战士的淳朴、真诚和高尚;作者借以赞美美好的人性以及纯洁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热爱教育事业。结合“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可知,对乡里、城里的开会等教育活动重视;结合“每年开学前校长和我们都要乘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可知,每年亲自去新华书店购书。
②豁达乐观。结合“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地走着回去的路上”“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可知,穿着雨靴进城买书,城里人的目光,他毫不介意。
③温暖亲切。结合“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饨店吃馄饨——校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可知,帮青年教师捎回雨靴,带大家吃馄饨。 ④质朴淳厚。结合“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可知,穿着歪斜的老皮鞋、旧雨靴和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物象作用的能力。
①文本一“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将雨靴比作哨兵,守卫校长的梦乡,旧雨靴代表了校长的形象,校长穿着它为教育事业奔忙,象征着校长一心守护农村教育的初心;结合“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可知,穿着旧雨靴的校长在河风吹拂下,在摇船呼噜声中睡着了,雨靴与河风、摇船一起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氛围,表达了“我”对老校长的敬佩之情。
②文本二中,新媳妇在通讯员牺牲后献出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象征新媳妇的纯真、善良。“借被”情节中,可看出通讯员的憨,不善言辞,更主要的是由于在革命队伍里受到党的教育和战斗生活的锻炼,他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责任感。在取得总攻胜利的前夕,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队员英勇捐躯,表现了他对革命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的崇高精神。百合花象征了小战士的淳朴、真诚和高尚。百合花喻指纯洁高尚美好的军民之情,作者借百合花赞美美好的人性以及纯洁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